第八十六章 人才濟濟

目前金小強的新廠房這邊,還沒有完全的建設完工,而且早目前的進度來看,雖然金小強僱傭了很多的施工隊,但是畢竟他們是九月份纔開工的,等過了十月份之後,北方進入冬季的話,就要上凍,所以今年也就只能完成這工程的百分之四十就不錯了。

剩餘的工程,就只能等到明年三月份開春之後,才能完工了,畢竟廠區涉及的面積比較大,涉及的實驗場所也比較多,所以施工的週期要比較長。

不過還好的是,他們所需要建的是實驗室,不是居民住宅樓,所以對於房子的要求不像是住宅或者商業樓宇那麼繁瑣。

有很多實驗樓,都只需要簡易的工廠板房即可,只不過實驗樓,和給員工們蓋得職工宿舍的要求要高一些,這些工程比較拖進度。

這新廠區的建設,裡裡外外光是投資,就花了一個多億,這當然要虧得金小強有足夠的資金。

現在的金小強可謂是財大氣粗,扔個一兩億出去,他連眼都不會眨一下。

前段時間,從香港炒外匯期貨,他賺了二十一億美金,因爲現在人民幣對美元還沒有大幅度升值,所以他的錢在兌換成人民幣的時候,換取的匯率是8.2,金小強換了十五億的美金回來,換回來的人民幣一共是123億元人民幣。

而且在那之後,愛麗絲繼續狙擊美元,使得金小強剩餘在美邦戶頭裡的二千多萬,現在也變成了1個多億的美金,再加上他還有五億美金沒有兌換,現在他在花旗的銀行戶頭上,還有六億七千多萬的美金,可以使用。

這次投資建廠,目前爲止已經投資了五千多萬,後期的掃尾工作還需要在追加五千多萬,至於那些放在花旗賬戶的美金,金小強是另有打算的。

愛麗絲幫金小強專門從香港找了個會計師團隊,來監管他這個華陽動力的賬目問題,所以這方面,金小強倒也不用太過操心。

他通過那家在百慕大的空殼公司給華陽動力一共是注資了十億人民幣,目前看來這些開銷是足夠了。

新招聘進來的人手裡面,還是有着不少的人才的,其中從清華北大,就招了差不多一百人,剩下的二百多人,都是從哈爾濱理工,或者是南方的幾所著名的理工科高校招來的畢業生。

這些人裡,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有着工作經驗,而且工作的年限也都不是很長,所以這些人目前還不能形成戰鬥力,要等他們至少磨練一年之後,纔能有真正獨立工作的能力。

目前他的華陽動力,暫時分爲幾個團隊,這幾個團隊的領隊,都是從南洋理工的汽車設計學院招來的不甘寂寞的教授。

其中以一個叫做王國強的教授最爲有名氣,提起這位王教授,可是不得了,他是以前金小強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爲數不多的佩服的教授。

這位教授早些年曾經有過留學德國的漢堡大學的經驗,而且也曾經在德國的奔馳公司工作過將近十年的時間,有着非常豐富的汽車設計經驗,在發動機和變速器的設計領域,也有着非常強的能力。

後來因爲種種原因,這位王教授回到了國內,在南陽理工任教。

當初金小強去這位王教授的時候,可是費盡了心思,最後還是拿出了自己設計的幾款發動機實物,這纔打動了這位大才。

正好有點對教學感覺有點煩躁的王教授這纔出了山,加盟了金小強他們的華陽動力。

金小強之所以費這麼大的力氣請這位王教授,正是因爲如果按照他前世的記憶,如果沒錯的話,這位王教授會成爲德國奔馳駐天朝地區的設計團隊的總工程師,而且他還參與研發了奔馳多款車型,並且直接參與了奔馳的8AT,9AT的開發和設計工作。

而到了後來,這位王總工,更是帶領着一個團隊從奔馳獨立了出來,成爲天朝位數不多的,可以專業設計汽車外形,和動力總成的團隊。

還有以爲從南陽理工招來的劉紅教授,這是位老教授,本來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老教授以前是專門研製柴油機,和大型動力機械的,比如大型的柴油貨車,公交車,或者是工程用的挖土機等等機械的。

老教授一輩子教書育人,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在天朝搞重工的,幾乎沒有幾個不認識這位老先生的。

而且老先生還親自參與過多次,國家或者是軍工方面的重點科研攻關項目。

本來學校是想繼續返聘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可是教書育人一輩子的老先生,到了這個歲數也是有點靜極思動,現在難得金小強居然搞出來這麼一家實體的動力公司,而且還有意在幾年後,進軍柴油動力市場,所以老先生幾經取捨最後,還是同意了金小強的邀請,來到了金小強的華陽動力。

而第三位比較牛氣的大能,則是通過王驕介紹的,這個人是他在美國時候的一位朋友,名叫李啓銘。

不過這位專家以前曾經和王驕一起在通用電氣共事過,不過這位李啓銘可是專門從事新能源汽車設計的。

而目前這位人才也是金小強手下最爲重要的人才,劉老爺子目前是獨自帶領着一個團隊,在搞柴油機的研發。

而王國強則是和李啓銘一起,在金小強的手下,再幫他培訓手下的那些年輕人,讓他們趕緊儘快的上手。

至於二人爲什麼肯屈尊在金小強的名下,當然也是因爲金小強的那幾款發動機的設計,從1.6L,到2.4L一共三款發動機,都是出自金小強一人之手,雖然他設計的發動機,不見得比國際上的主流發動機領先到哪裡去,但是同樣重要的是,這些發動機的動力數據,卻未必要比國際上的那些主流發動機要弱到那裡去。

而這樣的情況對於目前的天朝汽車製造業而言,就絕對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更何況這些發動機,在日後可都還有着無限的升級的空間,這樣一來這幾款發動機,就非常有可能像大衆的EA系列,三菱的4G系列一樣,成爲長久不衰的經典。

有了這些人的幫手,劉曉亮和丁偉忠他們那邊的關於這幾款發動機的動力匹配速度,也是大大的加快。

而且因爲金小強這個老闆,不吝嗇給那些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們開除的工資都很高,而且還包吃包住,這樣一來搞得那些學生的工作熱情都很是高漲,所以原本預計要三個月才能完成的幾款發動的渦輪動力匹配,按照劉曉亮告訴金小強的話,目前看來可能一個月就能夠完成了。

因爲目前金小強實在是夠忙的,實在是沒時間“設計”新款的渦輪增壓器,所以他大筆一揮直接從霍尼韋爾進了一百臺蓋瑞特渦輪增壓器,又從博格華納直接進口了一百臺K系列的渦輪增壓器。

用來給劉曉亮他們折騰,反正現在金小強也有錢,這點渦輪增壓器的錢,還不夠他鈔票存在銀行一個月的利息錢呢。

反正這兩個廠家都是世界知名的渦輪增壓器大廠,生產出來的產品也非常的可靠,已經匹配在多款大衆和世界其他廠商的車子上了,是比較成熟的產品。

而最近金小強在忙的,則是在“設計”1.8DVVT發動機,這款發動機金小強直接是把後世利吉推出的那款1.8DVVT發動機給拿了出來。

這款發動機是在06年的時候研發的,當年公佈的數據,可是和豐田的1.8DVVT發動機數據相差無幾,當年還曾經獲得過天朝汽車的最佳發動機的稱號。

後來也應用在很多款車型上,而且也得到過充分的驗證,是一款非常成熟的產品。

而當王國強和李啓銘,在看到了金小強新設計的這款1.8DVVT的發動機的圖紙之後,不得不感嘆這個年輕人真的是個天才。

在這短的時間之內,居然可以一個人獨立設計出,如此出色的產品,如果他的這些產品公佈出去的話,那麼金小強不但可以在國內名利雙收,就算是在國際上,他也可以稱得上是動力領域的設計大師的稱號。

目前因爲新建的動力公司還沒有完工,所以金小強新招來的這些人,也就只能是在他家原來的齒輪廠這邊工作。

金小強再度大筆一揮,索性將齒輪廠後面的那些爲了以後擴建所準備的空廠房,和倉庫全部徵用了,用來給這些員工們作爲工作場所。

所以現在的齒輪廠可謂是熱鬧非凡,儘管對此王維國是有些異議,但是現在他已經是看明白了,人家老金看來是打算放手由得這金小強去折騰,反正這廠子也是人家的,他也不好在出面多說一些什麼。

而就在這段時間,鳴戶慎行,幫金小強從日本採購的一些高精度度五軸聯動機牀,還有那些大型的煉製特殊鋼的設備,也摻雜在金小強從日本訂購的那些大型開礦機械內部,悄悄的運抵了北方的一座港口。

第三百九十二章 重磅炸彈第一百二十章 碰撞測試第六百九十二章 渦輪中冷系統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二章 熱議第五百六十三章 鋰礦供貨商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租車招牌第八百零六章 利弊得失第九百四十九章 搏出位第四百章 K5登場第三百七十五章 洗劫美利堅第二百八十六章 石油和鋼鐵第三百一十八章 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第五百四十七章 暴斂天物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口第四百四十章 機牀研究所第四百八十六章 奢侈品&藝術品第一百四十五章 在上朝廷臺第八百三十章 金國柱的發跡史第八百二十八章 力度很大第三百八十七章 準備第六百六十九章 另類的馬自達第四百七十九章 胸懷世界第六百一十一章 豪華警車第九百四十章 不要馬自達第四百二十五章 白做嫁衣裳第三百八十五章 今不如昔的底特律車展第四百四十五章 讓俄國人翹首以盼第九百一十章 畫餅充飢?第六十七章 未來變速器的方向第二百七十九章 叫板漢蘭達第一百七十七章 驗證第四百二十章 得寸進尺第八百七十章 野望第三百五十八章 計將安出第六百四十四章 博世服軟第四百二十四章 超跑計劃?第一百七十一章 理清思路第三百八十三章 分一杯羹第七百三十八章 忽悠第三百一十章 大便宜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對稱的較量第七百零八章 擴大化第一百二十七章 投資第七百五十五章 恩怨第三百三十九章 神器第三百二十七章 現金流吃緊第五百七十章 哈弗H7第六百五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上怪獸的悲歌第六百零一章 粵省車迷第八百三十七章 麻煩之地第三十四章 老謝家要出事第六章 驚鴻一瞥第三百二十四章 如何用好這張牌第九百五十四章 不對稱的較量第六百二十五章 立足國內第七百九十一章 和國家做生意的好處第八百二十五章 反擊(2)第八百四十七章 博弈第四百七十五章 來至高爾夫,思域,花冠的挑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雙贏第四百二十七章 攪風攪雨第四百七十四章 底特律車展第二百三十章 底盤大師第六百六十八章 試探路虎第二百二十一章 說服第七百三十四章 終極越野之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撿洋落第三百三十三章 五星級戒備第五百二十一章 難堪的大衆第八百七十三章 第一個震撼第三百八十七章 準備第七百九十九章 悲催的太拖拉第五百三十三章 阿克琉斯之踵第二百零四章 大有來頭第七百一十八章 留一手第六百六十章 風險=機遇第三百六十九章 上帝保佑美利堅第四十三章 整合業務第二百四十章 K系列和新動力總成的設想第二十四章 踢開VVT技術的大門第七百八十四章 好東西就是要大力推廣第六百九十三章 我們說了算第四十九章 暴漲第七百九十四章 軸承之鋼第五百八十五章 鋼炮+越野第七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五十四章 奧迪A1+美國隊長第一百九十一章 被騙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加盟麾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的放矢第一百七十六章 神秘的手環第八百三十五章 虎爺的黑煤窯第五百五十六章 汽車外形設計革命第九百零四章 新混合動力項目第五百五十五章 就它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美國市場上的日系神車第八百二十四章 跨省追捕&查水錶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陽精工的進步第六百一十二章 通用和鈴木之間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