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和尤蘭達細細一想,似乎也確實是這麼一回事。
“您還有什麼要求就全說出來吧,能做主的我會做主,不能做主的我也會向上面爭取。”經理在經過思想鬥爭後,終於決定把寶壓在她身上。如果是自己負責的影片火了,對他在公司裡也有很大的益處。
還有什麼能比請來一位從來沒有失敗過的大導演來爲自己拍電影更穩妥的呢?只不過一想到是歌舞片,他覺得自己的牙又開始疼了。
萊拉肯定不會把送上門的誠意推出去,而且她也知道有來有往,既然是幫別人拍電影,該有的態度還是會給的,該給對方留的好處也會留下來。
迪士尼那邊見她這麼好說話,當下也表達了最大的誠意,將她提出的東西全答應了下來,甚至還願意把演員的選擇權也分她一半,也就是她可以推薦演員,如果合適的話就可以選擇。
要知道一部好電影可以捧紅許多人,尤其是男女主角更是炙手可熱的位置,誰不願意把自己的人送上去?
和迪士尼合作是個非常不錯的決定,代表着萊拉的龍魂公司已經是大公司能看上眼的地方,對於她剛收購下來沒多久的經紀人公司也有不錯的好處。
但歌舞片不同其他,需要準備很長的時間,比如演員的舞蹈訓練以及舞臺的搭建等等。萊拉算過時間,包括前期準備在內,恐怕一不小心就弄到明年了,正式上映應該也是年底的時候。
沒想到迪士尼那邊的人早就有所準備,直接把上映時間定在明年十二月,並且直指奧斯卡獎。在他們看來,今年的《紅磨坊》效果不錯,說不定能在奧斯卡上拿到不少獎項,那麼他們也將《芝加哥》放到了同樣的位置上去。
對此,萊拉當然是沒有異議。反正她的年齡是註定拿不到最佳導演的,能把劇組裡的其他人捧起來自然也是不錯的選擇。想想看吧,未來她帶起一隊全奧斯卡級別的劇組,該讓多少人嫉妒紅了雙眼?
於是在一切成定局後,萊拉將爲迪士尼拍攝歌舞片的事情終於被媒體曝光了。
《天才導演的下一部電影已經確定——歌舞片》、《挑戰新類型,萊拉·莫蘭的野心》、《歌舞片會是下一個被振興的電影類型嗎?》。這些都是看好萊拉的媒體放在娛樂頭版的標題。
而一些對她不看好和敵視的媒體則使用了更爲激烈的用詞,就拿一直黑她的庫伯來說吧,看到新聞後幾乎沒激動地跳起來。身爲影評人,怎麼會看不出歌舞片的前景?
“勝利使人驕傲,驕傲使人自大,自大終究會招來失敗。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大的天才導演就會爲她的決定而懊悔,不是誰想要挑戰新類型都可以成功的。”
“前幾個月的《紅磨坊》引來一片歌舞片是否已經重新興起的討論,可一部電影不算什麼,我們甚至不知道要不要把它稱爲成功的影片。或許它在奧斯卡上能拿到幾個不錯的獎項是那位年輕的天才導演會接下劇本的原因,但我得誠實地說一句,奧斯卡雖好,卻不是隨便一個年輕人可以碰觸的。”
“迪士尼是個偉大的公司,然而這次他們顯然犯了個可悲的錯誤,竟然讓那位年輕的導演去拍歌舞片。看來再怎麼厲害的人和公司都終將有失誤的時候,而因失敗造成的損失也只能由自己來承受。”
簡單的說,庫伯說來說去就那麼幾個意思:第一,你自大了,所以接什麼劇本都會失敗,更不要說這種註定會撲掉的影片。
第二,你自大了,哪怕是好劇本被你拿去拍也一定會失敗,還不如交給真正有實力的導演纔不會浪費了一個好本子。
第三,你自大了,不要看別人拍了歌舞片就想着自己也能拍成那樣。由你拍的話,劇本再好也會拍出一堆狗shi。
第四,依然是你太自大了,看別人靠拍歌舞片可能會拿到奧斯卡的獎就想自己也去拿一個。但你是得不到的,因爲你太自大了。
中心思想翻來覆去就只有一個,就是——萊拉·莫蘭是個被成功衝昏頭腦的人,已經自大到看不清眼前的事實,所以她拍的歌舞片一定會撲,並且和她合作的迪士尼一定會藉着這次虧本而從此看清她的真面目,並且把她拉進黑名單從此不再合作。
可想而知,萊拉在看到這樣的話後會有什麼心情。當然不是生氣,不然每次庫伯冒出頭來的話就早把她給氣死了。她只是感到很好笑,每次都黑她,每次又都好像說得很有道理的樣子,她真不知道到底有什麼仇什麼怨,竟然讓他從雷諾茲時代就一直針對着公司,幾十年了還樂此不疲。
不過也多虧了他的“關注”,讓和她以及她的電影有關的新聞都可以藉着他的抨擊好好刷一把存在感。前世的人生留給她最大的一個技能恐怕就要數她的抗罵能力,雷劇拍了一部接一部,哪一部不是被人在網上噴得慘不忍睹,她又怎麼會把庫伯這種程度的抨擊放在眼裡?
而且萊拉如今的心思也完全不願浪費在那些對她的評價上,哪怕在公司前被記者攔個正着,她也只回了兩句話——“最後的結果怎樣,在結果沒有出來前除了上帝之外誰也不會知道。我很敬佩庫伯先生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的堅韌品德,相信等影片出來後,他又會假裝他沒有說過那些被證明是愚蠢之言的話語了。”
言外之意很清楚,那就是事實會讓某人噴出來的污穢之物重新吞回去!
除此之外,她連解釋都懶得解釋。反正離上映的時間還早得狠,等到上映前她再陪庫伯好好玩玩,順便把電影的熱度刷上去。
《芝加哥》是個好片子,相比《紅磨坊》裡妮可·基德曼的妙曼身姿撐起大半個電影,前者更注重集體的表現,在劇情上也更精彩些。
不管別人怎麼看,萊拉更喜歡《芝加哥》一些。所以這次的劇本她不是隨便接的,而是經過仔細的考量後纔有的決定。而且她是一個既然要做就絕對要做好的人,這也就意味着她不會接受原本中的一些被詬病的地方再次出現在自己的電影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