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

自朱由校任命王在晉督師遼東以後,便開始採取了當年薊遼總督王象乾的建議,以捨棄關外之地聚重兵充實關內的緊縮戰略。

這和孫承宗以及袁崇煥在關外修築城堡,步步推進,最好是構築一道嚴絲合縫的關錦防線戰略是想違背的。

且還相當於將關外的領地盡皆放棄,也因此王在晉遭到了很多御史的彈劾。

但朱由校依舊執意讓王在晉督師遼東,朱由校深知所謂的關錦防線除了徒耗錢糧外根本就不能抵擋住後金機動性極強的騎兵,更何況大明的戰略防線這麼長,你能保證後金的韃子只從遼東而來嗎。

而且,王在晉的措施還爲朱由校省了不少錢糧,現在雖然秦晉之地災荒仍在加劇,可朝廷還能暫時拿錢糧壓制住不使其天災鬧成**,當然此次別劫的糧食不得不說是一次巨大的損失,使得本可平穩度過的天啓八年不得不有面臨崇禎初時面對大規模軍隊譁變和農民起義以及韃子入關的多方面打擊的危險。

其實,之所以在仍舊是朱由校做帝王時還出現這種危機,非是王在晉的戰略不好,而是這種策略本身就違背了遼東尤以關寧鐵騎爲代表的軍事地主階級的利益。

關外遼東之地盡皆摒棄,等於讓這些放棄了自己的地盤,既得利益大大削弱,也就逼得祖大壽等不得不勾結韃子將事情鬧大,以使得朝廷怪罪於王在晉,徹底否定其先棄遼土守山海關的戰略。

除此之外,遼東之地雖已棄守,但對於後金而言也並無多大好處,人口稀缺的他們根本就無力佔領這些地盤,且同樣因爲小冰川氣候影響而缺衣少食的他們也更渴望的是糧食而不是地盤,而且王在晉在主動退守山海關後早對關外之地實施了堅壁清野的政策,因而後金的八旗對這塊地盤就更沒了興趣。

他們感興趣的依舊是山海關以內的無數可以抓來奴役的漢人和無窮無盡的財物。

朱由校剷除八大晉商由盡棄關外之地,使得後金與大明的貿易幾乎完全中斷,也使得他們生產和生活日益艱難,爲了打破僵局,皇太極不得不提前動對大明的攻擊。

自去歲阿濟格和寧完我被朱由校相繼殺害以後,皇太極對朱由校的恨意不可謂不深,一個是他的親弟弟,一個是他重要的謀士,不過善於隱忍的他洞察局勢後,沒有立即採取報復,而是先派阿敏攻打朝鮮以使朝鮮向他後金稱臣,免除後顧之憂,同時又和蒙古交好,因蒙古內亂,喀爾喀部等已歸附後金,並達成後金可以借道蒙古攻大明的條件。

而如今又暗中勾結關寧鐵騎獲得大批緊缺的糧食和鐵器資源後,皇太極纔開始盡起後金兵力攻打大明。

“阿敏,嶽託,你們爲一路偏師,帶領一千披甲兵和三千無甲兵以及輔兵等一萬人先由三山營堡攻入,然後按照我們與祖大壽的事先約定,你可在他幫助下潛越山海關,記住不必與敵戀戰,立即進逼永平,逼得明廷調兵永平,同時本汗親自領各旗主力由喜峰口入,直接打他京師!”

“是!”

這些一個個腦海金錢鼠尾隨風飄曳的八旗貝勒們齊聲喝了一聲,就坐了回去。

而皇太極說着就朝身後的濟爾哈朗道:“你留守沈o陽,防範毛文寧等匪部,務必確保後方不被所趁。”

“明白!”濟爾哈朗有些不高興,誰都知道此次入關就是去橫財的,而唯獨他濟爾哈朗要留守後花園,自然有些不快。

而其他貝勒則是滿臉興奮,去歲剛剛屠戮了大明二十一墩口子民的阿敏更是流出了口水,他巴不得現在就立即帶兵出征,甚至不由得地對一旁的多爾袞道:“聽說三山營的明軍守官王嵐新納幾個小妾,我可是好久就沒嘗過明朝女人的滋味了。”

多爾袞冷冷一笑沒多說,而這時,范文程卻先開了言:“此次大汗親率王師討伐明廷可謂是準備充分,假蒙古繞道攻取喜峰口,同時以偏師打永平迷惑明軍,以我八旗騎兵的神只怕等朱由校那小兒反應過來時,我大汗早已將手中大刀架在了他脖子上。”

“哈哈!”

聽范文程這麼一說,衆貝勒都哈哈大笑起來,且難得朝這個漢人豎起大拇指:“範先生此言甚是。”

皇太極此時也沒有要打壓衆人士氣的意思,且也不禁笑了笑,這是他即位以來第一次攻伐大明,可以說也是他是否該居大汗之位的重要證明,具有很強的政治意義,如果此戰勝,那他將會真正成爲後金八旗的執掌者,如果此戰敗,他的大汗之位將會不穩,後金八旗也很容易挑起內鬥。

不過,他現在是信心滿滿,正如范文程所說,他已準備充分,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好了,你們都記住,此戰目的一是掠奪大明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二是威逼他京師促使朱由校投降媾和割灤河以東包括山海關在內的土地和人丁與我們且學當年宋金之盟納貢臣服,爲以後我等竊據天下打基礎,此兩個目的不達成就算失敗!就算是我八旗的恥辱!”

皇太極這麼一說,多鐸也站了起來:“大汗放心,朱由校一長於宮牆深院的小兒怎能與您相比,以我看,他只怕南宋的宋高宗還要懦弱!”

多鐸這麼一說,阿敏就附和道:“你們說,當朱由校知道我們到了他京城後,他會不會嚇到尿褲子?”

阿敏這麼一說下面頓時又笑將起來,從未嘗敗績的這些八旗貝勒們此時早已忘記了失敗的滋味。

甚至素來穩重的皇太極本人在回到後宮時也不由得朝自己的寵妃布本布泰笑將道:“聽說朱由校的皇后長得很美,也不知道與愛妃相比如何。”

布本布泰臉上浮出一抹紅暈:“陛下若是喜歡,到時候劫回來就是,不過臣妾聽說朱由校在訓練什麼禁衛軍,似乎不容小覷。”

“這個不必擔心,據細作回報,不過萬把餘人,而且全是火器兵,火器雖利哪有我八旗勇士大弓厲害,明軍之所以不堪也跟他們太依賴於這些奇技淫巧有關,范文程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皇太極說着就橫抱起布本布泰進了裡屋,一吹燈火就開始窸窸窣窣的脫去了衣服。

而多爾袞此時也暗暗爬上了他們的房檐。

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一百四十九章 閣老納小妾(一)(第三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一百五十一章 閣老納小妾(三)第五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六十六章 軟禁與威逼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十七章 不給力的宋應星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進入極盛時代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三百一十章 檢閱禁衛軍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九十章 火炮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見皇后張嫣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佈投降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爾沁被滅第四百一十二章 會表演的李閣老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五章 責問第兩百七十二章 廢除徭役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兩百零三章 判處凌遲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五百章 不平等條約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啓的進化論錯誤理解方式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一百八十七章 闖駕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舉改革第四百零五章 全殲哥薩克騎兵和處理戰俘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五百六十九章 斬殺克倫威爾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兩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第四十七章 正軍威,斬殺駙馬爺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祭酒劉宗周犯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二十六章 抓捕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六十二章 授課第一百五十四章 原來是這位大能第三百三十五章 吳三桂被押解進京第兩百五十七章 經濟工作會議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宮我的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二章 紅丸第兩百九十八章 鳳陽發生新變化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兩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兩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