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備總攻

從遼東建州女真部即瀋陽以北趕到廣寧城東北方向的鷂子嶺並不容易,這一段距離已經達到四百餘里的路程,但因爲考慮到路上傳遞消息這個過程中會耽擱些時間,所以盧象升要求的是這兩個軍在得到消息務必於三日內到達鷂子嶺。

這個急行軍對於騎兵而言或許不難,縱馬狂奔的話甚至還能提前達到,但禁衛軍第一軍和第四軍都是以步兵爲主的兵種,要因而要想在三日內急行軍到達鷂子嶺,就必須要每天快速行軍四個時辰以上。

後世倒是有過紅四軍一晝夜行進一百二十公里的記錄,而且還是在加暴雨泥濘的情況下進行的,這也說明人是有這個潛能的,不過盧象升並不知道有這個例子,他依舊敢讓禁衛軍第一軍和第四軍在三日內急速趕到鷂子嶺,倒也看得出他對禁衛軍第一軍和第四軍的信心還是比較強的。

事實上,在皇家軍事學堂和禁衛軍新兵訓練中,長途越野就一直是一項最重要的訓練課程,幾乎每天都要進行快速長途越野訓練,因而這種數百里的急速行軍倒也不會對禁衛軍第一軍和第四軍有太大的挑戰。

只是現在的禁衛軍都已進行了擴編,一個軍已有三四萬人,禁衛軍第一軍和第四軍加起來有九萬人左右,整整九萬人的大兵團急行軍無論是在隱蔽性和快速反應方面都增加了難度,但這也是對禁衛軍的一種磨練。

儘管知道這裡面有難度,常延齡和盧象鈺還是帶着自己所屬部隊以最快的速度往鷂子嶺奔來。

好在此時的遼東是乾旱少雨的,再加上多爲平原地帶,即便是還有許多叢林,但對於已經習慣在熱帶雨林裡穿梭的第四軍來說也不是什麼問題。

而禁衛軍第一軍是各項訓練都最爲嚴苛的王牌,也沒有因此而露怯。

……

這邊被禁衛軍第二軍和第三軍分割包圍的皇太極和多爾袞們依舊在同禁衛軍激烈的廝殺着。

皇太極很狡猾,他也不再衝鋒,而是以火器營在外,八旗騎兵在裡面,以戰馬和地形爲掩體,與依靠戰車做掩體的禁衛軍第三軍步兵營進行對射,而同時,他卻派一部分火器營往兩側山坡急速前進,企圖越過鷂子嶺並進而得以擺脫目前被分割包圍的困境。

這邊多爾袞則派出死士糾纏住禁衛軍騎兵第二軍,而他自己則將自己的主力分成數路從各個方向進行突圍。

這樣一來,就增加了禁衛軍騎兵第二軍圍剿多爾袞部的難度,很難做到不逃出一個八旗韃子。

不過,禁衛軍騎兵第二軍依舊在儘可能的殺傷敵人,不僅僅是騎兵第二軍,還有飛行營和炮兵,他們都在儘可能的拖住多爾袞的大部分主力,使其不能完全成功的突圍出去。

戰爭持續到夜幕降臨,除了零星幾路八旗韃子突圍出去外,多爾袞部依舊未能擺脫禁衛軍騎兵第二軍的糾纏。

現在的禁衛軍騎兵第二軍就猶如放羊的牧民一般,一騎就是一名牧羊者,手裡的火槍就是鞭子,眼前以鷂子嶺爲爲依託的一片曠野就是他們的牧場,而這些企圖突圍出去的八旗韃子就是他們的羊羣。

只要這些八旗韃子乖乖的待在自己控制區域內,禁衛軍騎兵第二軍的牧民們不會拿他們做什麼,但只要這些羊羣有想要突圍的想法,就會立即截住你,並給你迎頭痛擊。這樣既能節省體力,也能在禁衛軍騎兵第一軍和第四軍到來之前很好的阻擊住多爾袞部大部分主力。

雙方都已經很疲憊,值得趁着夜色降臨暫時休戰。

不過爲防止多爾袞部趁着夜間突圍,禁衛軍騎兵第二軍在夜間也不敢掉以輕心,依舊派有人輪流警戒,而飛行營也會輪流有一班熱氣球繼續翱翔在夜空,觀察地面動態。

多爾袞的確也想過夜間突圍,但空中熊熊燃燒着烈火的明軍飛行兵和地面上高頻率的騎兵巡邏隊讓他明白夜間也難以突圍,更何況夜間視野模糊,即便突圍也找不到方向,這裡是大明的境內,四周還有趙率教和滿桂等遼東邊軍。

若是在白日,以八旗兵的悍勇或能一戰,但晚上卻很難兩說。

更何況,此時他的大軍也很累,誰也不是鐵打的身子,便乾脆趁此直接休息養精蓄銳起來。

多爾袞甚至也猜到這些禁衛軍還沒想立即吃掉自己,他預計他們還在等更多的部隊來,所以他便乾脆直接下令除輪流警戒的外,所有人都下馬睡覺,等到次日再盡力突圍。

……

皇太極這邊也是依舊被困在鷂子嶺中間的狹長谷底裡,儘管他手裡有火器營,但依舊無法突破戰車營組成的數道防線。

而他本想從兩側翻越山坡突圍出去,卻發現兩側也有禁衛軍埋伏於此,若不是這鷂子嶺的谷地地勢不高,且皇太極自己也有火器營,而埋伏的禁衛軍人數不夠,現在的皇太極的主力只怕已經被全殲。

但皇太極也知道自己這邊拖得越久,危險就越大,所以他也同多爾袞一樣不得不繼續做好全力突圍的打算。

皇太極此時很渴也很累,他並沒有想到自己會陷入這樣的困境,他本以爲自己突襲漠南的機會會很難被明軍識破,卻沒想到這明軍卻早在這鷂子嶺一帶紮好了口袋,並將他困在了這裡。

雖然當夜幕降臨後,他也不得不命令全軍暫時休息,但他還是派出了暗騎趁着夜色悄悄離開這裡將自己留在瀋陽和赫圖阿拉的部分軍隊調來支援,打破目前的僵局。爲此,他還特地命令火器營繼續對前面明軍戰車營組成的防線區猛烈攻擊,以達到掩護目的。

而這時候,盧象升也抵達了離鷂子嶺不遠的一處小驛站,這處驛站是漠南成爲大明承宣布政使司後建設的第一批驛站之一,其主要功能就是爲大軍中轉時用,所以當盧象升到達這裡後倒也能有個下榻之所,而且,禁衛軍第一軍和第四軍此時也趕到了這裡,常延齡和盧象鈺幾乎同時見到了盧象升,並隨時準備總攻。

第九十七章 劫糧之兇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六十一章 花錢與要錢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兩百四十三章 劉孔昭倒戈與朱由校動屠刀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八章 皇后第一百三十四章 地方官迎駕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國公民分三等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啓中葉,能臣已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斗膽直陳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七十四章 嚴格要求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零六章 大明變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州之圍解除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三十六章 寧完我與鰲拜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兩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個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發展的鴉片貿易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一百三十章 讓皇太極跪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兩百六十一章 詔令各地藩王進京參祭第一百二十六章 請先生救我第十七章 結黨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個百萬產業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識擡舉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擊皇太極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十七章 結黨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檢耳光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兩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斬殺克倫威爾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兩百八十六章 皇太極惱羞成怒與東廠來武昌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兩百九十五章 重新評定張居正第八十四章 讓朱由檢當監斬官第兩百零七章 面對祖墳被挖的孔聞詩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歐羅巴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劉汝愚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四十五張 建立科技體系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發酵在軍事上的運用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銷煙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封推感言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一百二十四章 對戰多爾袞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權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規矩則殺之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三百四十九章 瑤家女第五百三十一章 爪哇島的皇家度假區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蘭珠第四十四章 封賞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爲有個好皇帝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