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發展與制度跟進

劉辛與大妹說了說話,看了下孩子就離開三堡,他知道只要他回來,很多部門負責人必然會來找他,如今七部的總部可都在瑞縣,部門駐址都在瑞縣城內建設當中,預計明年就能使用。

劉辛給瑞縣未來的定位是商業、貿易、糧食種植核心區域, 因此瑞縣城內未來必然發達,而且長難湖中的那些島嶼,臨湖區域慢慢會成爲有錢人居住區,劉辛重視百姓生活但也不仇富,能夠守法賺的錢多,那是本事。

成都縣必然是劉辛的政治、文化中心, 因爲這裡一直都是益州的核心所在,從這裡影響廣漢郡乃至更遠的區域,比瑞縣位置要好的多。

廣都縣是蜀郡工業區, 這裡主要負責各種商品的開發研究與製造,整個縣城如今三成人口都在工業區上班,或者是在工業區各廠底下作坊工作。

棉虎道是劉辛的製鹽、與鍊鐵基地,鐵堡在成都縣與棉虎城之間,因爲成都縣人口密集而且勞動價高,石煤脫硫都是放在了棉虎城東部區域,這也使得棉虎道發展開始慢慢超越北部各縣。

蜀郡北部是劉辛的棉花生產與牲畜養殖區域。如今蜀郡各縣在劉辛的引導下已經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樣更專業的人集中在一起去解決一些問題,讓各縣特色產業變得更加突出,使得他們整體實力發展都非常的迅速。

回到一堡,周維斌已經在家裡等候,他給劉辛彙報今年瑞縣發展情況。

“瑞縣發展與其他縣不同,主要是以各堡各水寨爲中心,面積比其他各縣都要大的多, 按照主公要求如果要把整個長難湖西南區域全部修建改造, 那麼這最少還需要數年時間,整個瑞縣可以容納二百萬以上人口。”周維斌給劉辛說道。

“明年鐵堡高爐就會建成, 到時候永昌郡鐵礦石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 我們的工具都會不斷改進,發展各縣也就會變得更加容易。

瑞縣如今人口已經接近百萬,向西南方向擴張完全不用擔心。我也知道這麼大區域管理不好管,所以你們可以把瑞縣城分成多個區來管理。。

瑞縣、成都、武陽三縣都是益州大縣,人口超過很多郡,一縣完全可以設立多個假縣令,假縣令作爲縣令副手可以管理各個縣區,這樣管理也會變得容易一些。

一切都不能生搬硬套使用以前經驗,以後各大城市絕不會和以前的城市一樣,道路交通便利以後百姓活動區域變大,縣令絕不能只考慮縣城內那一點地方。”劉辛對周維斌說道。

“屬下明白,今年還有一件事情在整個蜀郡尤其是瑞縣鬧的特別大,很多百姓都在討論這件事情,而官府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周維斌道。

“什麼事情?”劉辛問。

“還是關於世家分家的事兒,有些世家旁系跟隨商會做生意,賺了錢以後嫡系就要求把這些錢收回,可是旁系覺得錢都是自己賺的,要分家拿走屬於自己的家產,可是嫡系怎麼會同意,作爲一家之主是有權利解決家內一切資產與人員的。

關鍵問題就是,如今旁系勢力已經比嫡系強大,嫡系無法處置不聽話的旁系,找到官府,官府也很難解決這個問題。”周維斌說道。

如今劉辛治下各縣都是按照劉辛頒佈政令在處理事情,但是以前官府處理政務都很是簡單,並沒有像後世一樣那樣的法律,而如今蜀郡經濟發展,百姓生活質量提升,各種糾紛開始出現,各縣縣令每天都爲各種瑣事弄的筋疲力盡,劉辛已經打算在蜀郡開始建立法院,在建立法院以前,他需要一些法官,

這需要自己的學宮建立起來,制定法律的事情劉辛只能最後審覈把關,不能自己制定,否則可能會弊大於利。

原本他打算再過幾年等基礎教育開始普及,把這個事情交給學宮去做,如今看見是必須儘快提上日程了。

瑞縣作爲跟隨劉辛最久,發展速度最快,世家影響最小的地方,思想發展也是最快的。所以在瑞縣出現各種問題劉辛一點也不驚訝,有關嫡系、旁系的繼承問題,這一直是整個社會在討論的話題。按理的話旁系的東西是人家奮鬥而來的,自然屬於人家,但是於情他屬於家族一份子,一切都應該屬於家族,而家主擁有一切決定權利。

劉辛就知道程昱與自己家族族長鬧的很不好,周泰已經與自己家族很少來往,留下一些不好的名聲,張任也是旁支雖然與家族關係還好, 但是很多時候家主都會影響他的判斷與決定,很多人其實都在被自己的家族所拖累。

而自古人們都有家國概念,家在所有人心中分量是先於國的,在以前大漢王朝,皇帝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必然是重視嫡長,而不去在乎如此會阻礙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劉辛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而他也有解決辦法,這個辦法如果出來影響力會大到無法想象,很可能會遭到所有世家的集體反抗。

劉辛曾經考慮過什麼時候頒佈這個政令。如果太早他一人很難與這個世界所有世家對抗,勢力還沒發展起來就被世家摧毀。

太遲的話自己手下世家太多,影響會大一些,而如今劉辛已經佔據益州一半地方。未來三年就是大旱,很多世家爲了賺錢已經把手中田地交給官府,這個時候他推行這個政令,天下諸侯世家無力對付他,自己治下世家也沒有對抗自己的能力。

等三年後一切穩定,一切恢復正常,他治下所郡縣必然會因爲這個政令與新世家走的更近,到時候他的統治必然更加穩固。

“這個問題是一個系統的大問題,明天召集六郡太守與成都、瑞縣、武陽三縣縣令,七部部長,商務審查部,商業協會一起討論問題。”劉辛皺眉對周維斌說道。

他要推行如此政令,必然是要得到手下核心官員們的支持,明年在天下都開始大旱的時候,劉辛需要一步步對進行改革了。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困難與機遇第二百一十章 拿下高陽縣第六百七十一章 呂布也要稱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不同的年夜飯第一百九十七章 辯論與匯合第六百八十八章 出使大月氏國第三百八十四章 回成都縣第一百八十六章 盧袤第四百一十八章 洛陽城外第二百九十四章 燕北戰事(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 曹操艱苦第六百五十八章 龐德公司馬徽第七百四十章 皇子巡遊第七百一十一章 馬超兵敗第二百六十六章 崔淗的惆悵第三百零三章 劉辛回險瀆第一百九十三章 鳳凰山上第三百四十章 劉虞的擔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麒麟樓第四百九十七章 瑞縣交談第七百七十六章 最終的決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昌黎大軍南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準備會盟儀式第二百八十四章 強行練武第二十二章 收穫第四百四十五章 初平二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董卓戰敗第七百五十三章 于吉第六百一十六章 張允買牛第四十四章 賣調料第五百九十五章 張飛(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劉母的不滿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飛到訪第八十九章 家中生活第八百一十三章 穩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攻破縣衙第一百八十三章 醞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猛虎出擊(新年快樂)第一百二十章 仁者之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利益使然第六百三十八章 郭嘉到益州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漢之殤第一百五十一章 深談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路可走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桓王丘力居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洗煤脫硫法第四百七十二章 甄逸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三章 八月第八百一十二章 廣播第七百八十七章 錫蘭島第六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的誠意第四百七十二章 甄逸的決定第七百九十章 回港第二百六十九章 崔淗的改變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洗煤脫硫法第一百一十三章 桃園三結義第一百三十一章 決戰黃巾(四)【求首訂】第一百零五章 新年規劃第七百六十三章 商人遠比想象中勇敢第六百二十三章 誘惑第三百三十五章 對峙與準備第二百八十三章 【異星】第一百七十五章 收租第八百一十四章 劉備之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誘惑第一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七百五十三章 于吉第一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關羽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漢的態度第二十九章 雛雞飼料第五百三十九章 195年第四百六十九章 荊州之亂第四百七十五章 公孫瓚兵敗第四百七十二章 甄逸的決定第三百二十一章 石門之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郭嘉的迷茫第二百零四章 蛟龍出海第七百三十章 官不夠用第七十七章 五百四十人第三百三十章 趙雲到綠蔭鄉第六百八十三章 如何處置豫州第八百一十五章 海島遺址第五百二十六章 劉備復漢第七百三十八章 相繼突破第四百三十七章 世家害怕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呼羅山峽谷之戰(四)第二十九章 雛雞飼料第五百五十六章 黃敘滅蝗第一百四十七章 歸家(打賞加更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大漢雄風第五十四章 程遠志第一百二十九章 決戰黃巾(二)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漢之殤第七百二十九章 心中的支柱第二百三十三章 初到險瀆縣第五百二十五章 劉辛的抉擇第三百一十八章 路過(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一章 諸葛亮回成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張飛戰關羽第二百九十一章 解救張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