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兩廂對比

趙昺得到消息後並沒有急於離開,而是留在了徐州,他十分明白經過這一場大戰,各部已經是筋疲力盡,尤其是承擔了主要作戰任務的御前護軍都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所以他一邊命令各部就地轉入休整,一邊協助清剿殘敵,鎮壓反叛,協助朝廷建立政權。

滯留徐州的另一個原因,除了趙昺想親自考察利國監的實際情況外,他也明白隨着應天府的收復,東部集團的作戰目標基本已經完成,西部集團也已經完成了戰役準備,收復襄陽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現在需要一個體面的停戰理由,否則在形勢有利於己方的情況下停戰也無法向朝廷和軍隊交待。

可惜的是這個時代沒有聯合國,周邊也沒有與宋元國力相匹配的國家,從中爲他們斡旋。而自己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前往應天府,很可能會讓蒙元方面產生己方要繼續北伐的誤解,從而刺激他們繼續增兵備戰,導致戰事拖而不決,無限期的對峙下去,進而影響到後期對兩淮地區經濟的恢復和戰略佈局。

此時已經進入初夏,天氣轉暖,處處花紅柳綠,已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趙昺也想四處出去走走,可礙於身份,又因爲處於戰區,一動就是前呼後擁,隨扈的官兵就要成千上萬,實在是擾民。他也只能老老實實的窩在行營之中批閱近期積攢起來的奏章,並處理些緊急事務,或是召見官員問詢組建地方政權的情況和解決其中產生的問題,倒也是日日不得閒。

“陛下,事務局傳來消息,蒙元對朝中官員進行了調整,免除了月赤察兒樞密院使之職,改以中書右丞相伯顏兼任;安童爲中書省左丞相;又以李謙和完澤分任平章政事;桑哥和不忽木爲參知政事;葉李爲御史大夫;啓用阿里爲戶部尚書;着令大宗正哈剌哈孫兼任樞密院同知,負責重整侍衛親軍。”這時御前辦主事莊公從入內稟告道。

“哦,蒙元這次又調整中樞重臣,增加了兩個生面孔!”趙昺接過來看了看道。

“陛下,完澤和不忽木也非是無名之輩,算的上新一代官員的翹楚。”莊公從在旁言道,他在御前辦待了多年,對於內外的重要官員皆是瞭如指掌,稍加思索道。

“完澤出身土別燕氏。祖土薛,從太祖起朔方,平諸部。太宗伐金,命太弟睿宗由陝右進師,以擊其不備,土薛爲先鋒,遂去武休關,越漢江,略方城而北,破金兵於陽翟。金亡,從攻興元、閬、利諸州,拜都元帥。取宋成都,斬其將陳隆之,賜食邑六百戶。父泉真,宿衛禁中,掌御膳。中統初,從世祖北征。四年,拜中書右丞相,與諸儒臣論定朝制。完澤曾任東宮詹事,算是真金的舊人,但據聞其處事圓滑、世故,與各方關係都較爲親密。”

“不忽木是康里人。祖父海藍伯,隨王汗,被成吉思汗捉住,父親燕真,母親是高麗人。燕真幼時,由拖雷妃唆魯禾帖尼鞠養,後來成爲忽必烈的心腹。蒙哥與忽必烈有隙,燕真曾勸忽必烈南征,以緩和他們兄弟間的矛盾。蒙哥崩殂之後,阿里不哥爭位,燕真統率忽必烈留部,護送忽必烈的妻子南徙,功勞很大。”

“不忽木是燕真次子,幼年就讀於國子學,至元十四年,任少監。十五年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副使。十九年,升任提刑按察使。二十一年,參議中書省事,幾年中先後任吏部尚書、工部尚書、刑部尚書。真金繼位後,拜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其廉正守職,執法公允;不畏權臣,敢於直諫;反對聚斂,體恤百姓,在朝中深孚衆望。”

“又都是有大根腳的人,那個阿里又是何來路?”趙昺聽罷點點頭又問道。

“阿里應是阿合馬當政時的親信官員,後受其牽連被罷官,此次重新起用應該是桑哥的舉薦,擔任戶部尚書可能是用起理財只能吧!”莊公從回稟道。

“此次蒙元朝廷調整中樞,伯顏是個有本事的人,在朝野亦是甚有威望,真金用他是想重振朝綱,理順各方勢力的關係,對我朝卻是增加了一個大敵。而新入中樞的兩人則皆是蒙古人,漢臣卻爲增加,也未調整到實職崗位,應該是爲了緩和其與蒙古舊宗的關係,利用他們守住半壁江上。”趙昺思索片刻道。

“伯顏確是治國不世之才,不過蒙元以其總理軍政對我朝眼下卻非無益!”莊公從言道。

“哦,汝何處此言?”趙昺笑笑道。

“伯顏在我朝進入江南之後,其主政兩淮,屢次欲南犯,但皆被我軍擊敗,其已經意識到以武力南侵不再可能,起碼短時間內是難以做到的。因而其便改變戰略,重修沿江城池,加築堡壘,從進攻轉爲防守,若是真金能採用其策,經營數年後,此次北伐便沒有這麼順利。”莊公從言道。

“現下蒙元連遭敗績,失地無數,尤其是兵力損失嚴重,漢軍遭到滅頂般的打擊,使得蒙元不得不轉而依靠蒙古軍來穩定局勢。如此就打破了忽必烈一貫‘以蒙治漢,以漢挾蒙’相互制衡的治國策略,而草原宗王們向來對朝廷排斥漢法,這就讓蒙古有可能陷入分裂的危險。伯顏爲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必然要重整漢軍,可這皆需要時間,就只能對我朝採取守勢,與我朝媾和。”

“若朕不願意與其議和,而要繼續北伐一舉攻取大都,不給其重整旗鼓的時間呢?”趙昺點點頭,又笑着問道。

“陛下也以爲伯顏是大敵,其自然能窺破當前之局,曉得我朝兵力已經是傾巢而出,而荊襄和川蜀兩個戰場尚在進行中。若是我軍繼續北伐,其不惜以讓出大都爲代價,全力增援其它兩個戰場,就可能打破危局,威脅兵力空虛的江南,使我朝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所以其算到我們爲維持戰線,不會再繼續北伐,深入中原地區,爭奪的也只是一城一池而已。”莊公從解釋道。

“若是我朝與蒙元議和,汝以爲當以何處爲界於我朝有利呢?”趙昺點點頭道,心說這莊公從卻是聰明,此戰止步於應天府他並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而其已然想到此節。可他不知道其是從自己無意間的言語中泄露出來而獲知的,還是自己審時度勢分析出來的,便有了考校之心。

“陛下,屬下以爲可仿照當年《紹興和議》中有關條例與蒙元商討劃界!”莊公從聽陛下問自己也是大感意外,但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形勢卻以當年相仿……”趙昺皺皺眉言道。

他知道紹興和議是南宋與金在紹興年簽訂的和議。彼時宋軍在反擊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勝利,但宋高宗與宰相秦檜唯恐有礙對金議和,解除了韓世忠、張俊、岳飛三大將的兵權,甚至製造岳飛冤獄,使抗戰派對投降議和活動無法進行反對。

紹興十一年雙方達成和約: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爲皇帝;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爲界,西以大散關爲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紹興和議確定了宋金之間政治上的不平等關係,結束了長達師餘年的戰爭狀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從局勢上看,自南宋建炎四年以來,直到岳飛遇害之前的紹興十一年,宋金之間的軍事力量對比在逐步朝着有利於南宋的方向轉變。南宋由弱變強,金國由盛轉衰。金國統帥完顏宗弼過去輕視南宋的軍力,認爲用武力可以滅宋,所以他才“銳意敗盟,舉兵南征”。

但南侵的結果卻是,金軍“敗於順昌,敗於郾城,敗於柘皋”,金軍一敗再敗,使兀朮看到金國在軍事上已失去了優勢,想用武力亡宋是不可能的了。金國主戰派的銳氣遭挫,於是,金國統帥完顏宗弼就改變策略,重新提出要與南宋講和,再開“始講和,而南北無事矣”。

很顯然,如果金兵能在戰場上取勝,那麼向來輕視南宋的金國統治集團是不會與南宋講和的。由此可見,宋金儘快地達成和議,既是苟且偷安、疑忌武將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趙構和賣國求榮的權奸秦檜的願望,也是金國女真統治者的需要。

而以此劃界,南宋在地理上形成依託着淮河、長江還有錢塘江三條大河來爲自身提供地理上的保護。也因此,蒙古人想像靖康之役時金人那樣,直取首都,顯然並不現實。而南宋主動出擊,不僅可以利用新奪得金國土地來爲自身的防禦提供緩衝,同時也可以利用蒙古尚未對中原地區建立起穩固統治前,繼續向北採取主動進攻的事態,亦或者在遭受攻擊時,堅壁清野,並利用身後的淮河和長江,來穩固自身的北方防線。

總體上來說,與趙昺此次北伐的目的和戰爭態勢來說可以說相契合的……

第1388章 九華進香第143章 安瓊策(二)第614章 中計了第1383章 難以啓齒第232章 舉棋不定第1420章 達成共識第1024章 馬說(二)第827章 傷離別第864章 步步爲艱第771章 不與其爭第018章 發財第615章 開始了第967章 臨陣換將第755章 猜不透第973章 庸劣不留第518章 忙不完第226章 鐵礦第094章 機會第1303章 荒唐之極第173章 積弊第404章 再等等第872章 左右爲難第1384章 江上遇刺第233章 心意第833章 揭露第397章 也許第871章 彎彎繞第253章 心難平第670章 人非人第745章 活地第630章 希望第1316章 舉重若輕第098章 嚇唬第1025章 欲做賊第670章 人非人第987章 求證第785章 困獸第1329章 我有話講第1022章 猝不及防第791章 難捨第1011章 獨到之言第780章 破騎第1189章 達成共識第963章 事無絕對第778章 探究第938章 計劃第1163章 上元之夜第1361章 京中有事第1286章 假模假式第647章 大改第919章 就勢而爲第431章 太壞了第626章 掙扎第505章 狗都不如第1016章 ‘地域黑’第1034章 困獸猶鬥第388章 維護第710章 風乾雞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790章 一語雙關第247章 龍船出世第586章 力有不逮第409章 對決(一)第179章 科技先行第1255章 禍水東引第105章 陳氏兄弟第345章 瓊州有變第1250章 不免失望第325章 疑竇叢生第140章 疑難第1048章 醒悟第1294章 人之悲哀第633章 因時就事第883章 明辨是非第449章 挑明第640章 腹案第276章 我是傻瓜第418章 死個明白第1339章 撇山攻城第1210章 是否正確第1428章 階前聽諫第026章 到訪第1455章 諸事速決第1037章 還以顏色第617章 前奏第686章 正視第911章 火上澆油第313章 敲邊鼓第1433章 糊塗觀點第509章 衝陣第1462章 欺人之說第1410章 憤憤難平第087章 升官發財第1389章 經營有道第033章 願打願挨第863章 情歸何處第849章 好爲人師第856章 前車之鑑第507章 想得美第172章 政令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