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我好難啊

王應麟之言,往好處講是金玉良言,是給趙昺一個提醒,要他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不要做出過激的行爲,從而引發朝中動亂;若是趙昺心眼兒小點,那就會理解成對自己的威脅,不要成爲士人們筆下遺臭萬年的昏君。這話要是別的皇帝可能還真有所顧及,擔心史書上留污。

不是有人說唐太宗之所以開創了一個盛世,就是因爲其奪權是逆取,朝廷在修撰《晉書》的時候就有些議論傳到他的耳朵裡,讓人一聽就知道是在談論貞觀之治和玄武門之變。唐太宗爲此感慨,言稱真是不懂人心爲什麼會這樣?對一個人做了一件壞事會記得這麼牢,做了很多好事卻總是記不住。而他要改變歷史對自己的記錄,唯一的道路就是治理好天下爲自己樹碑立傳。

但是趙昺不怕,他明白世上沒有完人,一輩子不可能總做好事,也不會讓每個人都擁護。也知道無論是誰都會被歷史遺忘,在他上輩子提起唐太宗可能只是出現在歷史課本中,可能都沒有其那個傻兄弟出名,而被歷史上認定的奸佞反而被平反,被人們時常提起。所以他還真不在乎史書上怎麼評價自己,是明君是昏君豈能是幾個所謂的名士能夠評判的。

趙昺也並不否認儒士們對中國文化做出的貢獻,尤其是在宋朝士人取得的成就。宋儒再次開啓了歷史文化溯源運動。這次運動出現了很多極其聰慧光芒四射的大學問家,那便是北宋五子爲代表的宋儒天團,他們創造的歷史,與唐儒相比,那是欺負唐儒。和漢儒相比,也只能顯得其更加的璀璨,也更爲出色。

但是,趙昺以爲宋儒們的路似乎走的有些偏,並且越走越遠逐漸偏離了儒學經世致用的本旨。出現了體系化,本體論化的特徵。也就是說,宋儒的理學,更像是柏拉圖的那種類型的思想,而不太像老莊孔孟的那種思想。他們的工作雖然很出色,但是卻似乎用力過猛拔斷了源頭的那顆根。以至於後世的幾朝,再也無法發起文化溯源運動,使儒學失去了活力,變的故步自封,走向了狹隘和偏激。

不過隨着儒學在宋朝佔據了國家和社會的主導地位,儒士們也開始膨脹了,產生‘以我獨尊’的想法,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左右國家政策的制定,參與權力的爭奪,甚至挑戰皇帝的權威,並開始排斥其它學派的思想。儼然已經成了控制國家的幕後集團,要將皇帝虛化。

要趙昺說此時的儒士們有了主人翁思想是社會的進步,但同樣是作死的行爲,他們忘了自己的權力是來自於誰,忘記了現在仍然是君權社會。且的他們的思想中有了許多的不合時宜,比如儒家講的倫理靠的是人的自律,這當然是需要的,而且非常重要,但有許多問題和情況不是靠自律能解決的,因爲人有趨利的本能,於是便需要有法制來限制和監控官僚們行政過程中的行爲。

適者生存這是常理。儒士們在經過唐末和五代十國的動亂後,也意識到必須要順應歷史的發展,纔有了對儒學的重新闡述,並對其它教派的理論進行了融合。而他們在宋初也並不否認司馬談在《六家要旨》提出的“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的觀點,認識到儒法兩家在社會治理上各自的視角不同,服務的對象則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在觀念上有差異,各自的側重點不同,但殊途同歸。

趙昺以爲這是對的。儒法二家只是視角不同,觀念上有差異,但目標是一致的,從結果上看也是相輔相承。從統治者的角度講,不同時期有所側重而已。亂世的時候,爲了治亂,故要有重典,偏重於法家的思想和法術。在治世,則偏重於儒家,比較強調人的道德修養。這一切都因時因地而異,走極端只是一時的需要,過去了又會返正。

而儒士們忘了作爲國家的統治者同樣深諳此道,官大了,權重了,往往指揮不動了,它自成體系,而且可以一手遮天,在上者情況不明,何以制之。而君王在一個人無法對付那麼多在位權重的大人物,那他的做法就支持小人物起來造反,讓小人物作撬棒,以觀大人物的動向。

如果大人物收斂聽話了,便到此爲止;如果不聽話,那就放手讓小人物去作梗,打壓大人物的威風,而小人物有君王的支持,也有恃無恐,自能領悟君王的意圖,盡心盡力,君王則能利用這種關係,謀求權力結構的平衡;如果小人物出了問題,或者當局面臨難以收拾的局面時,那對小人物可以棄之若敝屣,或作爲替罪羊,那也無礙大局。爲君者之所以使用小人物亦出於無奈,只因大人物不聽號令和指揮而已,而小人物則寧可肝腦塗地,爲君主所用,則也爲以小制大提供了可能。

趙昺這些年做的可以說也是想以此制約士人權力的過度膨脹,並試圖對儒學進行改造。但是這何其難也,自己用了十餘年的時間才培養出了自己的班底,並漸漸的佔據了上風,可也只是他能夠將自己的詔令貫徹下去。而對儒學思想的改進卻幾無寸進,當然除了當前的儒學觀點影響太深以外。本身自己的學問也太差,難以推出新的思想體系,而照搬現代思想那就是他自己作死了。

所以目前趙昺只能是緩緩圖之,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亂,而他也發現儘管人治飽受詬病,但在法治難以推行的情況下,也意識到若是能夠把現有人員充分調動起來,統治集團能夠理性地運用權力,也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治理水平。而人治重要的是以德化民,以德治國,轉來轉去又回到孔子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上來了,仍然離不開儒學治國的根本……

長途行軍對於趙昺來說實在是一件十分無聊的事情,在何處休息、何處宿營、日行多少等等一應事情自有下邊的人操心,而他儘管心急的趕緊到應天府完成祭祖儀式,然後再趕往襄陽坐鎮,可也知道這心急不得。現下行駕一日行軍六十里,這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若是再加快速度就會拖垮了整支隊伍,畢竟後邊還有千里的路程要走。

這幾天趙昺每日坐在車中,除了與王應麟等隨扈的臣僚們說說話,更多的時間是在批閱公文,一天下來儘管自己沒走幾步路,可也顛的屁股疼,只有在晚上宿營時才能夠活動活動腿腳,伸伸懶腰。今天因爲下雨,導致道路泥濘難行,隊伍不得不提前宿營。

因爲趙昺不願意擾民,也不喜官員們遠接遠送,因此並不會事先通知地方官員,遇到州縣也是繞城而過。但爲了便於取水和補充物資,一般都會選擇在靠近鎮子的曠地紮營。而今天卻錯過了預選的宿營地,只能在野地中宿營。

待行駕到達時,打前站的輜重隊已經佈置好營地,搭起了營帳。當趙昺下車時軍兵們正在挖掘壕溝,構築工事,而此時雨已經停了,夕陽半掩半露,西邊的天空被映的紅豔豔的,猶如火海一般。如今已經是夏季,雖然下了半日的雨,可雨水在大地的炙烤下又蒸騰起來,因而依然悶熱,營帳中則會更加難耐,他也不願進去洗桑拿。

“不要在扇了!”趙昺看跟着自己的王德熱的衣服都被汗溼透了,擺手讓其不要再給自己打扇道。

“陛下,這野外蚊蟲成羣,叮咬了怎生好!”王德卻沒有住手,現在正是蚊蟲繁殖正盛的時候,又剛剛下了雨,蚊蟲打着團撲臉,他依然揮扇驅趕着蚊蟲道。

“這麼多兵丁都在外邊,偏偏朕怕叮咬嗎?”趙昺慍怒地瞪了其一眼道。

“那陛下把香囊掛上,這是娘娘們親手縫製,遣人專程送到的。”王德這才住了手,又讓小黃門取來個香囊給小皇帝掛在腰間道。

“這裡不比江南,蚊蟲叮咬後容易得瘧疾,待會兒讓人採些蒿草點起來就好了!”趙昺擡着胳膊讓其擺弄着說道。

“陛下,那也要多小心。當下誰都可以,唯獨陛下萬萬不可有佯,否則太后和娘娘們饒不了老奴,衆人也要一人一口唾沫將老奴淹死!”王德還是不停的嘮叨道。

“你也不老呢,怎生也變的愈加囉嗦啦!”趙昺放下胳膊,看着還在喋喋不休的王德好笑地道。

“唉,陛下不知保重身體,小的只能時時提醒了!”王德嘆口氣埋怨道。

‘砰、砰……’正當兩人說話的時候,突然傳來了幾聲槍響。

“保護陛下!”趙昺正辨別槍聲傳來的方向,王德已經高喊着撲上來擋住他,在旁的侍衛們也立刻將他護在其中,持槍向外警戒。而營寨中的軍兵們則有條不紊的封閉營門,進入陣地將行營圍的風雨不透……

第992章 財神歸來第687章 心塞第021章 隨心第141章 後院之憂第1202章 有心無力第1227章 呼之欲出第665章 各有所求第059章 順勢而爲第1450章 刮目相看第1304章 渾不在意第118章 捐納第883章 明辨是非第344章 你沒得吃第883章 明辨是非第963章 事無絕對第492章 喜憂交加第177章 善政第836章 絕不讓步第964章 生死之間第494章 融合第803章 釜底抽薪第515章 不能不死第672章 妥協第659章 信念第633章 因時就事第286章 由他去吧第656章 正人先正己第434章 經撫房第871章 彎彎繞第406章 瞬息萬變第281章 訣別第211章 意外第419章 福兮禍兮第673章 風暴第663章 見識第1297章 是騾是馬第403章 以亂打亂第547章 垂拱而治第565章 可有信心第1422章 吃個悶虧第1437章 敲打後宮第361章 苦無良將第528章 皇帝最苦第826章 權衡第1332章 以戰代練第011章 天助第337章 大家第946章 ‘騙子’第089章 整編 一第1266章 暗藏機鋒第008章 造勢第262章 他有病第749章 着急第1381章 基本同意第658章 二遍苦第265章 陷陣第650章 鋪開第082章 以守爲攻第738章 只差他跳了第401章 戰事起第718章 角力第1378章 言下之意第1330章 你們不配第269章 喜憂參半第370章 心意第887章 如何善後第582章 賜宴第146章 合則兩利第430章 看清第1369章 念念不忘第1237章 醉翁之意第1035章 時代抉擇第046章 百感交集第1122章 煩惱事兒第1224章 決意突圍第1401章 老天添堵第1167章 關門打狗第1329章 我有話講第742章 拼一回第536章 誰比誰‘白’第1275章 養虎爲患第1293章 因事施策第864章 步步爲艱第1142章 弊端橫生第481章 技術領先第1097章 做活閒子第1196章 局部優勢第308章 大凱子第1372章 暗有所指第582章 賜宴第689章 局勢第1422章 吃個悶虧第095章 詐關第933章 不好乾第051章 疑慮第134章 遠瞻第809章 動力第1235章 驚聞噩耗第264章 亂陣第1085章 萬騎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