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萬全之策

莊公從略頓了頓,接着介紹三關中的中關爲武陽關,南朝齊稱武陽關,唐稱禮山關,後複稱武陽關。在信陽南七十里,豫鄂兩地交界之處,爲大別山與桐柏山之間重要隘口,是南鎖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

武陽關地處險要,附近山巒交錯,羣峰環結,關城以山爲障,鑿山成隘,古以“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形容其險。歷來爲南北抗衡之地,行師必由之道。最早要追溯到黃帝與蚩尤的爭戰,春秋以後有記載的大大小小戰爭就有六十多次。孫武曾率軍一舉攻戰武陽關,隨後佔領郢都,導致“楚失三關,而後失江山”。

南北朝時期,樑、魏爲取得關隘要道的控制權,曾在三關相持,反覆爭奪數十年。宋開慶元年,忽必烈率軍渡淮河,攻大勝關,宋軍憑關據守,攻不得克,後因戍兵棄關南逃,方越關南下直取鄂州,逼宋求和,結“鄂州之盟”。岳飛也曾以這裡作爲收復中原的根據地,派大將牛皋駐守武陽關西側興安寨。

義陽三關的東關爲九陽關。春秋時稱大隋關,後又稱黃峴關、廣蜆關,百雁關。漢初在此置縣,關因北距縣城九里,故此宋改爲九里關。東西兩側崇山峻嶺,羊腸曲徑蜿蜒其間,兩山夾峙,一水中流,盤踞山險,最爲扼要,勢若咽喉,爲歷代兵爭之地,中間最窄處即爲九里關址。古以“車不方軌,馬不併騎”述之,可見其地崎嶇險要,道路難行。

此關西鄰羅山,兩山夾峙,天成峽谷,南北十里,地勢險要,兩頭窄狹,中間寬闊。北接澀港董寨,東依大別峻嶺,南達大悟,近有三裡城相連,歷代鈞爲驛道客棧,南來北往商賈雲集,鐵騎不絕,街市繁榮,爲中原與江漢人物交流要道。

“當前我軍已經搶佔三關,並以控制了桐柏及大別山一線及以南諸州,但元軍依然控制山北一些州縣,尤其是平靖關外尚時有戰鬥發生。”莊公從介紹道。

“如汝所言,我們是無法經過平靖關穿越山區進入荊湖地區了嗎?”倪亮發問道。

“正是,雖然我軍不懼敵兵,但是行駕在軍中,且車仗成伍,進退不便,利守而不立攻。若是與敵糾纏,可立於不敗之地,可會耽誤行程。因而吾以爲不宜取道平靖關。”莊公從言道。

“嗯,此言有理。”倪亮點點頭道,“可若汝前言不假,九里關道路狹窄,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騎,我軍車仗定是無法通行,那隻能取道武陽關了。”

“倪都統所言正是,行駕只能取道武陽關。”莊公從頷首道。

“吾以爲不妥!”這時譚飛插言道。

“譚統領有何異議,難道我們要棄車仗走九陽關嗎?如此將有諸多不便,且會耽誤以後的行程。”莊公從皺皺眉反問道。

“大家請看!”譚飛沒有多做辯解,而是起身走到地圖前道,“諸位請看,義陽三關成犄角之勢,九陽關和平靖關如同犄角突出於前。而武陽關則如牛頭頓於後,城關置於山谷中最爲狹窄之處,若過關必須在山谷中行軍三、四十里。”

“我們現在是大隊行軍,車仗蜿蜒數裡,必爲敵方探子所偵知。即便其不知行駕在其中,如此大規模車仗行軍也必認爲是輜重大隊,那隻需派遣一支數百人的精兵伏于山谷兩側,待車隊經過時堵塞道路,縱火焚燒。而道路狹窄,車輛運轉苦難,進退兩難,無處規避。車上又載有火器及易燃之物,燒將起來難以撲滅,後果不堪設想。”譚飛言道。

“我們可以事前派出警戒,封鎖谷口,並在山谷兩側建立觀察哨,掩護大軍過關!”莊公從反駁道。

“我們還可以採用分批過谷的方法。”護軍一旅都統田忠接過話道,“過谷時將大隊分成數隊,兩隊間隔裡許梯次前行,一旦前方或後方遇襲。不但可免於全軍中伏,又可以相互救援,行駕混於其中,敵又怎能辯明一擊而中。”

“陛下乃是萬金之軀,不能以身涉險,但凡有一絲可能遇險,我們都應避免,不能讓陛下有絲毫損傷。”倪亮聽罷悶聲悶氣地道。

“那又如何做到?我們難道要與敵交鋒,擊敵於數十里之外,再走平靖關,那麼陛下行跡同樣會暴露的。”莊公從有些激動地道。

“分兵而行。”譚飛言道,“我們兵分兩路,大隊依然乘戰車前行走武陽關,另一隊則輕騎減從走九里關,然後在應山縣會合。”

“你的意思是行駕走九陽關,這裡雖然已在我軍控制之下,但仍有敵軍遊騎在關外出沒。一旦與敵遭遇,不免一戰,甚至會引來大批敵軍圍追,而隨扈兵力不足,則陛下依然難免犯險。”田忠連連擺手道。

“若是兵分兩路,又以大軍護送,只能徒步過關。則戰車一旦被襲,在空曠之地自可圈陣自保,但是在山谷中遇襲,無法遣兵退敵,必然會被一把火燒個乾淨。”莊公從也是不同意。

“陛下以爲呢?”見大家爭論不休,難以決斷,倪亮看向一直靜聽的小皇帝道。

“世上哪裡有萬全之策,我們一路晝伏夜行,偃旗息鼓,他們又怎知朕在軍中?而即便他們查明朕在軍中,可當下朕都不知要從何處過關,他們又如何知曉呢!”趙昺攤開手笑呵呵地道。

“……”衆人一聽皆是愕然,卻也知陛下所言正切中要點,自己都不知道如何過關,敵軍又如何做出判斷,即便己方決定後敵方即刻獲知消息,可他們又如何能迅速將消息傳回,並調集兵將迅速設伏或圍捕。不過大家也都明白,保護陛下安全過關的關鍵之處不在於走哪條路,而是在敵做出反應之前迅速過關……

……

兩日後的一個黃昏,城門早已關閉,西城軍兵突然發現城外菸塵暴起,知是大隊騎兵前來纔有的徵兆,但是這隊人馬並沒有亮出旗號,一時也無法判斷是敵是友,便立刻敲響警鐘。一時間,城中警號四起,城上燈籠火把燃起,將城上城下照的通明,十數門火炮已然裝填完畢,瞄準來騎方向。

時間不長,四百餘騎兵已至城下,在火炮射程之外列隊。但見他們身着大宋禁軍軍服,但是仍然沒有亮出旗號,戰馬比之其它騎軍要高大許多,雖然是風塵僕僕,卻也隊列嚴整,絲毫不亂。不過馬刀入鞘,火槍也橫在,馬鞍之上,表示自己並無敵意。

“吾乃大宋禁軍第四軍駐應山縣守將,來着通報軍號!”駐守應山縣守軍第四軍三師都統吳峰看明情況,高聲問道。

“我們是淮北行軍總管府直屬騎兵團一營,前來貴部公幹,請開城門!”城下隊列中一騎前出至城下,隔着護城河向上回話道。

“哦,是總管府的友軍,但本官有責,城門已閉,不敢擅自放行,還請出示通關文牒及腰牌!”禁軍第四軍過去屬於江東制置司統管,而淮北行軍總管府乃是江東置司北伐後變更的,其中自有熟識之人,但是天色已暗,難以看清來人面目,他回話道。

“還請將軍放下吊橋,讓下官入城,出示文書請將軍查驗。”下邊之人下馬道。

對方雖然是單騎來見,但是吳峰依然不敢輕忽,令城上兵丁嚴陣以待,防備是敵軍化妝詐城,趁放下吊橋開城之機發起突襲。然後才下令放下吊橋,待其過橋後立刻收起吊橋,半開城門放其進城,又收繳了其所佩戴的武器才讓其上城相見。

“下官參見吳都統!”來人敬禮言道。

“譚飛,你不是……”吳峰看清來人的面孔後,準備回禮的手停在了半空,如見了鬼般的驚訝出聲,他與譚飛同是帥府親衛營出身,自然熟識,也知道其接任陳墩調到御前護軍侍衛營。作爲陛下的貼身侍衛頭領,應該時時伴君左右,可突然出現在這小小的應山縣,讓他怎麼能淡定。可見其輕輕搖搖頭,意識到其定是執行秘密任務,否則不會由他執行,所以又把滿腹的疑問嚥了回去,揮手讓親衛們後退。

“詳情稍後再敘,陛下就在城外,速開城門迎陛下入城,切記不要聲張。”譚飛見衆人退後,他上前一步附耳道。

“啊……”這個消息比之驟然見到譚飛更讓吳峰吃驚,趕緊捂住了自己的嘴,扭臉向城下張望,可黑暗之下又任何能從嚴密的隊列中分辨的出來。

“陛下入城後自有機會覲見,下令開城吧!”譚飛見其慌張的樣子,有些好笑道。

“已經驗明文牒,速開城門,迎……列隊迎友軍進城!”吳峰是收復江南之初,擴軍之時自御前護軍調任禁軍第四軍的,業已數年未見過陛下,一時間還是情難自禁,待平靜片刻壓制住狂喜的心情,才轉身下令道……

第1320章 敲打敲打第144章 安瓊策(三)第065章 賭第1117章 麓戰第922章 訓妻第742章 拼一回第090章 整編(二)第423章 對賭第801章 堂議第472章 罰當其罪第124章 逆者亡第709章 泰寧寺第887章 如何善後第208章 博鰲第547章 垂拱而治第1036章 燙手山芋第1421章 母子同心第1373章 帝王心術第1439章 逞什麼能第156章 設計第422章 機會第690章 悶聲發展第750章 煩心事兒第318章 防患未然第1126章 危在旦夕第1050章 看似廢話第439章 歪理邪說第948章 意外之喜第504章 田真子第046章 百感交集第1094章 相邀第1012章 變通之法第1074章 豈有此理第005章 困境第805章 談又何妨第938章 計劃第398章 踹屁股第914章 懷璧其罪第959章 登島第1013章 理念不同第1232章 速下徐州第520章 冒煙兒第1453章 悄悄改變第1240章 決不妥協第294章 作秀有風險(二)第896章 龍從風第1129章 當機立斷第132章 戰船(二)第526章 血祭第1118章 判明方向第1102章 不放過第987章 求證第1234章 人人自危第554章 心照不宣第877章 有點兒亂第905章 先治軍第433章 籠絡第091章 整編(三)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第989章 想不透第300章 開花彈第849章 好爲人師第018章 發財第1049章 皆有學問第1246章 攻守逆轉第455章 新家第1117章 麓戰第1038章 局面第1347章 炮震三關第1060章 闖灘(二)第975章 指桑罵槐第562章 分而劃之第1189章 達成共識第306章 議事第253章 心難平第282章 坑人第367章 抑鬱症第392章 覺察第337章 大家第1346章 新式武器第1012章 變通之法第1223章 斬首成功第790章 一語雙關第023章 困局第485章 利器第842章 同樣是大事第347章 東海島之役(二)第1273章 不能忽視第432章 不擇手段第1002章 意會言傳第310章 抉擇第476章 雙重防禦第1274章 心有觸動第471章 曲線相助第516章 進逼不止第859章 都是美女第1033章 另有所指第351章 東海島之役(六)第1016章 ‘地域黑’第508章 來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