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明心見性

幾個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謝翱,想聽其下文,可他卻賣起了關子,喝口酒,又吃了口魚,這才言道:“當年半山先生約東坡先生一起填詞賦詩,便託東坡先生代買幾條武昌魚以酒助興,其欣然答應,上魚攤揀大的鯿魚買了幾條。”

“這東坡先生就是個饕餮轉世,走哪吃哪,決計不會如朕一般不識真假!”趙昺邀大家一同舉箸吃魚。

在前世他就知道蘇軾這貨不僅文采飛揚,而且覺得是個標準的吃貨,可其政治上站錯了隊,導致仕途坎坷,北從南貶到北,又從北貶到南,連瓊州都沒放過。但其心態好,走到哪都能設法尋到美味,滿足口腹之慾,什麼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酒等等。以致後世開飯店的都願意借其點名氣,扯上點兒關係,以致在民間其吃名比詩名還大。而半山先生就是王安石,其是個工作狂,對生活品質要求不高,所以趙昺斷定是蘇東坡能識真假武昌魚。

“陛下這次卻猜錯了,是半山先生。”謝翱笑笑言道。

“哦,這到奇了!”趙昺也笑了,將魚刺吐到渣盤中道。

“半山先生當時見東坡先生買來的魚直搖頭,稱其中有假。東坡先生卻迷惑不解,等魚蒸好後,便與此法驗證,直到最後一條魚的魚刺扔進清水後,只見水中連翻出了三個油花,才稱此魚是真。陛下請看,這兩條魚的刺投入水中後才泛起數個油花,臣才以此斷定魚皆是真的。”謝翱輕笑着言道。

“嗯,朕明白了,半山先生還是個有心之人。”趙昺聽罷點點頭道,他知道武昌魚之所以好吃,除了肉質細嫩外,還脂肪豐厚爲其它的魚所不及,熟了以後纔會那麼多油花,其正是利用武昌魚這個特點分辨真假的。

“文相、皋羽,今日得陛下賜宴,背對大江,面對敵城數萬雄兵,似有當年諸葛孔明與周郎巡江赤壁運籌帷幄,大敗曹兵之意。我們當此也效古人同飲一杯!”謝枋得舉杯道。

“陛下……”見趙昺也端起杯子,文天祥知道小皇帝向來不飲酒的,關心地道。

“今日高興,朕小酌一杯無妨!”趙昺擺手道。

四個人在這大江之上面對強敵吃魚喝酒竟然別有一番滋味,尤其是趙昺眼見城上敵軍虎視眈眈,卻不敢派兵相擾,心中居然升起了股豪情,不知不覺居然連飲了數杯。他起初以爲這紹酒是釀造酒,未經過蒸餾,度數不會太高,可他再次失算了。一者自己年齡尚小,二者這麼多年從未喝過酒,再者沒有料到這老酒後勁兒十足,竟有了些醉意。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謝枋得喝了也不少,席間吟唱起蘇軾的大作,而趙昺居然不顧身份以箸敲擊隨聲附和。

“陛下最喜哪一句?”唱畢,謝枋得飲口酒問道。

“當然是談笑間,檣擼灰飛煙滅。此句最是讓人豪情倍增,其它多了些書生意氣,卻少了男人陽剛之氣!”趙昺說道。

“陛下自幼領兵征戰沙場,自然傾愛金戈鐵馬,卻沒有體會其中意境!”謝翱醉眼朦朧的搖搖手道。

“呵呵,皋羽先生所說不虛,朕作的辭賦至今被幾位師傅視爲棄履,從不敢拿出示人!”趙昺笑着承認了自己的弱點,拿起溫好的酒給其他三人一一斟上道,“朕仍然有些不明白,據朕所知東坡先生與半山先生勢如水火,又怎麼會在一起吟詩賦辭呢?”

趙昺這孩子當了皇帝后對正史興趣寥寥,已然不敢相信,起碼不敢全信了。因而對野史、筆記興趣多多,他覺得其中雖有誇大,或是加入了自己的臆想,但是有些東西還是可信的。爲此他收集了不少這類東西,一是從中查找些線索,二是解悶,就當獵奇故事消遣了。

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名動一時的大人物,因此很多閒人的筆記記述了兩人逸聞軼事。兩人在朝輔政意識形態及文學風格的迥然不同,導致個人是非恩怨不斷,所謂文人相輕,蘇王猶烈。憶昔蘇東坡剛參加制舉時,鋒芒畢露,在制策中全面地提出了自己對朝政的看法,衆考官都欣賞東坡的“文義燦然”,將其列爲高第。而王安石以知制誥的身份卻認爲蘇東坡的許多觀點,與自己以前向皇上所上的萬言書意見相左,便斥責蘇東坡之文爲全類戰國文章。

二人的初次交鋒,可謂帶有火藥味兒,王安石的做法明顯是斷蘇軾入仕之途。而蘇東坡任監官誥院時,主管官吏憑證文書的頒發,對王安石好爲大言詭論行爲非常不滿,在對劉敞的祭文中予以隱約譏刺,後來更是竭力反對王安石的變法。由此王安石十分惱怒,把蘇東坡視爲強敵,必欲與他逐出朝廷而後快,蘇東坡因此備受變法派的打擊排擠。

熙寧二年蘇東坡上疏論貢舉之法不當輕改,神宗非常欣賞其主張,當天接見後想讓蘇東坡修中書條例。而王安石則竭力阻攔,併力薦呂惠卿擔當此任。神宗又想讓東坡修起居注,王安石卻說東坡不是“可獎之人”。王安石還多次勸神宗貶黜東坡,神宗未聽,王安石就說對待東坡必須像調教“惡馬”那樣,“減芻秣,加笞撲,使其服貼乃可用”。

從政見上的相互排斥發展到賣弄學問調侃對方,這是二個大文士的習慣,見面相互挖苦、貶低成風。有一次,兩人來到一片碑林,見一處石碑有點傾斜,王安石便說:“此碑東坡想歪!”蘇東坡當即反脣相譏道:“當初安石不正!”。二人峙才傲物,互不相讓,由此可見全盤。

又有一次,王安石考慮到以前蘇東坡曾寫過《進策》二十五篇而力倡改革,想請他協助自己主張政見,王懷抱一線希望親自拜訪蘇東坡。當時,蘇在書房與幾名青年學者討論王的《字說》一書,王安石高興地說:“這是老夫爲補救許許慎《說文解字》的不足而寫,如‘坡’、‘篤’兩字,明明是會意,許公竟解作形聲。吾以爲認爲‘坡’者,土之皮也;‘篤’者,以竹鞭馬也……”

不過到了徽宗年,蔡京掌權爲了打擊元祐派,將蘇軾定爲大反派,下令將凡是蘇軾的書畫、文章等相關物品全部銷燬,私藏者論罪。導致趙昺在這裡也斷了片,搞不清兩人的恩怨如何結局,今天聽了兩人還曾在一起喝酒吃魚作詩,前時的好奇心又被勾起,想着眼前幾位都算是學有所成的大儒,也許會知曉些兩人前時之事。

“陛下,蘇、王二人確實曾經交惡,相互排斥、相互貶低。但是畢竟以其文鬥爲主,時至晚年二人最終在政壇失意,經過反思之後皆認爲是自身的嫉妒心造成二人彼時爭鬥的主因,在名利到頭隨煙而去,明心見性後雙方都有了懺悔當初而賞識對方纔華之心。”文天祥聽了回答道。

“文相所言不錯。在政見方面,王介甫認爲蘇東坡是蓋世英才,一代忠臣,當蘇東坡遭遇烏臺詩案被定罪候斬,性命危在旦夕,當時滿朝異姓官員無一爲蘇東坡求情,其聽說後從江寧上書神宗道: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終使得蘇軾被釋放,免於一死”。謝枋得言道,“而東坡先生對介甫的文章、學問及超人見解、辦事果斷等,非常佩服,曾稱王安石所撰的《英宗實錄》爲本朝史書中寫得最好的。”

“元豐八年神宗駕崩,哲宗繼位,舊黨復辟,衆人想把變法全部推翻,蘇軾一反常態堅持新法不可盡廢。次年,當最後一條新法免役法也被廢除時,王安石抑止不住內心的苦痛,悲憤離世。時年蘇軾已回朝,他在草擬的贈太傅敕中寫道他在草擬的贈太傅敕中,高度評價了他的這位政敵兼詩友: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萬物,足以風動四方。”……

“他們儘管政見不同,卻從未成爲真正意義上的私敵,他們以平靜豁達的心態,正直坦蕩的心胸對待彼此,在文學上互相欽佩識爲知音,在政治上的相互寬容、相互理解,此二人從相互仇視到惺惺相惜可爲佳話矣,這也纔是所謂的君子之爭!”幾個人又說起了兩人之間的軼事,表明他們已經和解,趙昺聽了頗爲感慨地道。

“是啊,能在新、舊兩黨之爭中,不畏個人榮辱、仕途而仗義執言着也僅此二人,正所謂慶曆之後朝爭無君子。”文天祥將酒一飲而盡道。

“文相少飲一些,勿要再說前朝之事!”謝翱聽了吃了一驚,這打擊面太大了,尤其是皇帝還在跟前,說出這種話來大爲不妥,急忙按下他的酒杯輕聲道。

“爲何不讓吾言?吾說的不對嗎?”文天祥撥開謝翱的手道。

“陛下,文相醉了,還請勿怪!”謝翱趕緊向皇帝施禮道。

“朕以爲文相所言不錯,正是這些君子毀了大宋,造成今日之局面!”趙昺將酒杯一頓道。

“陛下……”小皇帝的話如此激進,讓衆人都覺的不可思議,甚至是不可思議,文天祥的酒好像都醒了,驚訝道。

“陛下,當年除了蘇、王二人外,參與其中的司馬光、范仲淹以及韓琦、富弼、歐陽修等皆是名家,人人皆可稱爲君子,陛下一言概之恐爲不妥!”謝枋得正色道。

“君直先生,今日席上之言權作私下之言,即不涉及朝政,也非意氣之爭,只做觀點之辯,下了此船朕便皆不認帳,諸君所言朕也從未聽說過,這也算君子之約吧!”趙昺想想言道,然後將杯中酒喝盡,杯子擲於江中,以示自己所言非虛。

“好,就依陛下之意!”其他三人聽了相互看看齊聲道,也學着陛下的樣子將酒喝盡,杯子擲於江中。

“朕以爲我朝朝堂之亂應是起於范仲淹與宰相呂夷簡之爭,始有新黨和舊黨之分;進而歐陽修作《朋黨論》,亦有了朋黨之說,區分爲君子之黨和小人之黨,導致朝中兩黨分庭抗禮;而後的熙寧變法,新舊兩黨爭鬥達到高潮,朝政不斷,至此朝野再無寧日。其中又有誰可稱爲君子之黨呢?”趙昺反問道。

“陛下所言不虛,彼時呂夷簡爲相,其久居中書二十年,其當朝日久,權勢太重,官員任用多出其門。范仲淹權開封府,見此繪百官圖上乘皇帝並建議限制宰相用人之權,其心也是爲國;而後呂夷簡對皇帝稱其迂腐,不可大用。范仲淹便連上四書諷刺和批評時政,還拿出當年“廢后”一事,直接攻擊宰相壞家法亂朝政。呂夷簡便以越權言事將其貶嫡。兩人之爭看似爲國事,實則更似意氣之爭!”謝枋得略一思索道,想想其二人之爭確實算不上君子之爭,更像鬥氣爭權。

“君直所言中肯,並無偏倚。但朕以爲此次新舊兩黨之爭,大家尚能尊儒崇禮,比較含蓄,因而相爭的手段較爲平和。至多也就是貶官流放,或刻石立碑掃了對方的顏面。”趙昺笑笑道。

“那陛下以爲歐陽修《朋黨論》又有何不妥?”小皇帝所言讓謝翱也說不出什麼,他反問其道。

“此論可以說是將朝爭從暗鬥,轉化爲明爭,且其對君子之分大有問題。認爲,君子行守道義,愛惜名節,如果君子們聯結起來互相扶持,在修身和治國上都更能相得益彰。”趙昺說道,“其此所言不錯,但他把臣僚分爲君子和小人,凡贊成其觀點者即爲君子,反對者則是小人,並奏請據此進賢退不肖,這無疑是在公開製造分裂,不但使兩黨之間敵意更深,也使不少置身黨爭之外的人感到不安,其害不淺啊!”……

第1003章 經世致用第981章 什麼味道第360章 實力相若第291章 暗中造勢第1056章 沉痛第039章 小孩心思第889章 非情所能第863章 情歸何處第634章 操心第1271章 第一要務第1034章 以史爲鑑第451章 自知之明第194章 漏洞第1161章 侍衛親軍第072章 老師第1279章 皇帝苦啊第1049章 皆有學問第549章 震撼第122章 ‘分贓’第643章 手段第712章 防禦新體系第1054章 失望第247章 龍船出世第1245章 險象環生第489章 悍不畏死第552章 難解之題第491章 各有主意第1441章 何以成惡第736章 太湖第487章 鬆弛有度第517章 正事第168章 不敗之地第1238章 另有意思第382章 擔心第846章 究其根本第1351章 末將可以第904章 苗頭第249章 奪權第897章 擔心第678章 舉一反三第1030章 包公違法第1199章 憂慮難消第827章 傷離別第1413章 宮中獸吼第520章 冒煙兒第692章 炒故事第1404章 蕩濁流清第489章 悍不畏死第423章 對賭第642章 無商不奸第285章 天意如此第806章 難題第987章 求證第1025章 欲做賊第093章 招降第067章 散財第032章 第一步第275章 皆是天意第1006章 狠辣第320章 任重道遠第156章 設計第722章 開火第1129章 當機立斷第1084章 依聲而動第689章 局勢第1123章 難以效仿第973章 庸劣不留第1267章 我好難啊第1221章 以一敵二第1175章 不死不休第619章 拼了第048章 亂鬥第1039章 對懟第129章 黏上了第1475章 不能手軟第1473章 膽兒真肥第1247章 再加點兒第597章 ‘邪念’第1146章 以一換二第456章 動作第398章 踹屁股第1204章 心驚膽顫第200章 塵埃落定第222章 乍現第537章 都是這麼幹第1457章 處處董卓第681章 虛驚一場第559章 困擾第1204章 心驚膽顫第1380章 難以得逞第1420章 達成共識第751章 ‘鎮反’第417章 給他面子第337章 大家第046章 百感交集第1214章 喜憂參半第841章 另闢蹊徑第155章 調整第915章 沉住氣第982章 難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