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遠圖大理

刺殺蒙元雲南王也先帖木兒是趙昺早就佈下的一步棋,其目的就是讓雲南陷入動亂,以減少西線的壓力。事務局爲了完成這項任務,居然以這麼慘烈的方式實施,兩組人皆下落不明,生死不知,預備隊還留在瀘州刺探消息,一旦確定其沒有死,還準備再次採取行動。

“鄭主事,將預備隊撤回。同時調動雲南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尋找隊員的下落,朕不相信他們全部犧牲了!”趙昺思索了一會兒道。

“陛下,若是也先帖木兒沒有死,現在將特遣隊撤回,豈不是前功盡棄!”鄭虎臣急道。

“他們留在那裡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當下雲南動亂已起,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再者若其沒有死,也定會再度加強警衛力量,難有機會了。”趙昺言道。

“陛下,屬下未能完成任務,還請懲處!”鄭虎臣聽了覺得小皇帝所言有理,點點頭又請罪道。

“你何過之有!”趙昺擺擺手讓其面禮道,“以預備隊回報來看,朕傾向於已經得手。”

“陛下以爲也先帖木兒已經身死!”鄭虎臣有些驚詫道。

“嗯。回報上稱也先帖木兒乘坐的是一艘兩千石的船隻渡河,我們用以襲擊其的是艘五百石的小船,上邊放置了四百斤火藥。”趙昺言道。

“正是!”鄭虎臣點點頭道。

“當下雨季已至,江水暴漲,水流速度很快。因此也先帖木兒的座船受水流的影響不會是直接橫渡,而是順流而下在下游渡口靠岸,那我方的船隻撞擊的多半是敵船的船艉,卻非船身,對不對?”趙昺說着用手指沾着茶水在几上畫了簡圖。

“嗯,陛下所言不錯!”鄭虎臣看着道。

“經常乘船的人都知道,船頭要破浪因此較爲顛簸,船艉就平穩的多。而盡人皆知蒙古人不擅水,也先帖木兒也應如此,所以他多半會選擇坐在艉樓上。”趙昺繼續分析道,“兩千石的船舵樓設置在虛艄之上,可五百石的船型小,可以撞入大船的舵樓之下,即便沒有火藥也足以將船艉撞破。而四百斤火藥爆炸的威力,足以將這座宮舍摧毀!”

“陛下之意是也先帖木兒的座船定會遭到重創!”鄭虎臣言道。

“不止,戰船在水上尾部被炸燬,江水快速涌入,船隻後傾,不等艉樓中的人逃出,整艘船便已沉入江中。且江水川急,已遭到重創船隻沉到水中後便頃刻解體,船上的人基本沒有逃生的可能。因而只要也先帖木兒在船上必死無疑了,可惜的是我們的幾位勇士……”趙昺說到最後臉色黯然地嘆口氣道。

“陛下勿要悲傷,此次行動隊派出的隊員都是精挑細選的好手,水裡的功夫都不差,只要他們能在船隻相撞前跳水,還是有可能脫險的。”鄭虎臣見狀連忙勸解道。

“但願上天護佑,能讓他們平安歸來!”趙昺點點頭道,“汝立刻派遣人員沿江搜素,佈置接應點,一定要確定他們的下落。犧牲的收斂屍骨,妥善安葬,朕親自祭奠;活着的一定要設法營救歸來,朕要親自設宴接風、請功!”

“屬下明白,在接到報告後,屬下已經分別知會了川蜀站和雲南站加緊搜尋,另外讓外圍的情報員注意收集線索,又派遣了商隊沿江而上,沿途做了標記,方便聯絡。”鄭虎臣言道,“陛下也勿要過分焦慮,他們深受皇恩,願爲陛下粉身碎骨!”

“鄭主事,汝尚不能深刻理解此次行動的意義。”趙昺正色道,“他們行動的成功,不僅可以使我們的西線獲得穩定,避免兩面受敵,可以騰出手來應對正面的敵人。且爲我們節省大量的軍費用於民生,使江南得以休養生息,他們的功德無量啊!”

“嗯,屬下受教了。但是屬下以爲此功當屬陛下!”鄭虎臣施禮道,“屬下知道當下我朝雖收復江南,重回臨安,可仍然危機重重,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敵強我弱的形勢。如今蒙元汗位之爭已經平息,他們一旦恢復元氣就會重圖江南,而陛下略施小計,以四兩撥千斤,便讓西南重新陷入內亂之中,等於又砍掉了蒙元的一條臂膀!”

“鄭主事過譽了,但汝能對當前形勢有如此認識,說明腦子還是清醒的,比那些日日喊着反攻江北,收復中原的傢伙們強之百倍。”趙昺笑笑道。

“因而陛下並不反對與蒙元和議,就是爲了贏得備戰的時間!”鄭虎臣言道。

“其實你、我都明白,想那真金也明白,我們兩國終有一戰。但是限於當前的能力又都沒有把握戰勝對手,所以都以爲和議是最後的無奈選擇,也就是無論怎麼談,談成什麼樣都是一張廢紙而已。”趙昺言道,“因此不要對和議抱任何幻想,事務局不僅不能因和議放鬆警惕,戰爭隨時都可能重起,而這一戰就是你死我活。”

“屬下謹遵聖諭!”鄭虎臣施禮道。

“也正是因爲如此,此次刺殺也先帖木兒的行動要絕對保密,搜尋工作也要秘密進行,知情者也不可外泄,外圍的情報員不要告知其內情。對外就說是蒙元暴虐,引起大理諸蕃司不滿,憤而將其刺殺;還可稱是真金卸磨殺驢,策劃的這場刺殺;也可栽贓駐守大理的其他蒙古諸王,反正他們此前也不是沒做過。”趙昺又叮囑道。

“陛下的意思是要攪渾這潭水,讓蒙古繼續內鬥,與各蕃司相互攻殺,消耗他們的實力,進而不戰而將大理納入大宋的版圖!”鄭虎臣邊思索邊猜度小皇帝的意思。

“不錯,太祖當年南征滅南唐、後蜀,獨獨沒有徵伐大理,其中緣由與當前相似。而當下大理爲蒙元所佔,對我們後方是個極大的威脅,若是用兵少不了聽人呱噪,朕也只能出此下策了。”趙昺苦笑着道……

對於趙匡胤爲何不攻爲何不攻大理有諸多的說法,有的人說是趙匡胤太過保守,沒有進取之心;有的說其太過懦弱;也有的說宋軍戰鬥力不行,根本打不過大理;甚至有人戲說,趙匡胤害怕大理國主的六脈神劍,擔心遭其暗殺等等。

趙昺記的自己也跟帖瞎說,而現在想想都是笑話,就根本沒有一個靠譜的,這真是不在其位不知道其中的難處。其實自己這位祖宗也是有苦難言的,而趙匡胤不願出兵原因之一是因爲他以史爲鑑,提出“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其總結了唐朝滅亡的教訓,即認爲唐朝雖由於黃巢大起義而覆滅,而起因卻是爲防禦南詔駐紮桂林的戍兵發生兵變,乃致政局糜爛而不可收拾。

據文獻記載,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時期,雲南六詔中的南詔皮邏閣兼併其他五詔,統一雲南,定都大和城,並派遣其孫鳳迦異向唐朝入貢,並留爲質子。唐玄宗封皮邏閣爲雲南王,賜名蒙歸義。其病死後,其子閣羅鳳即位,此後唐朝與南詔的關係逐漸惡化。

唐朝雲南太守張虔陀向閣羅鳳索取賄賂遭到拒絕後,懷恨在心“遣人罵辱之,仍密奏其罪惡”。閣羅鳳被激怒,一氣之下起兵反唐,殺死張虔陀。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遣楊的親信鮮于仲通率領十萬精兵渡過瀘水,與閣羅鳳部在白厓城展開激戰。結果全軍陷沒,死於瀘水者不可勝數,閣羅鳳則收斂唐軍的屍體,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冢,形如屍山。

楊國忠不但隱瞞了真相,反而“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並於再度集結天下精兵強將十萬人,由李宓率領征討南詔。由於當時天氣炎熱,軍隊極其供給困難,一路上人困馬乏,在渡過瀘水後,瘴死者相屬於路。而閣羅鳳誘敵深入,以逸待勞,在西洱河畔一戰擊潰唐軍,主將李宓被擒殺,舉軍皆沒。此後南詔與吐蕃聯合不斷騷擾唐朝邊境,成爲唐朝西南地區的一大隱禍。

雲南的兩次戰爭就讓唐朝中央付出二十萬精兵的代價,當三年後安祿山率領十五萬人從范陽起兵,輕而易舉的就攻陷了長安、洛陽,使唐朝走向衰落,設想如果李唐王朝還有這二十萬兵馬在的話,何至與此呢!因而趙匡胤擔心天寶之禍重演,走了他們的老路,索性兵止於大渡河。

另外一個原因是宋初立國未穩的客觀環境,平蜀以後,統一大業並未完成,北有強敵契丹,南有南漢、南唐、吳越諸政權,不容許它把有限的兵力財力用於降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這也迫使宋朝政府不得不在西南地區採取收縮政策,以便集中力量對付北方。

從戰略上看,如果趙匡胤當時一時頭腦發熱,乘勝進軍雲南。當時蜀地雖然平定,但後蜀尚有十幾萬人馬並未“解除武裝”,極有可能出現動亂,事實證明此後後蜀確實出現叛亂,而且持續數年之久。此外進軍雲南是一步險棋,僥倖勝了,也必然會損失慘重,大傷元氣;如若敗了,威脅到的則是趙匡胤剛剛憑藉武力奪取的皇位,以及還顯得十分稚嫩的北宋政權。

從戰術上看,“土風之不便,沮洳之所陷,瘴疫之所傷,饋餉之所乏”,軍人出身的趙匡胤十分敏銳的看出這是兵家所謂的死地、絕地,全盛時期的唐朝尚且不能征服,何況才創建五年,靠川蜀一帶區區六萬兵力能否征服大理實在是不好說,甚至會陷入持久的戰爭中。

所以是否攻取雲南不僅是個戰術問題,更是關乎全局的戰略問題。此時宋王朝的勢力範圍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而云南地區偏居西南一隅,距離中原地區路途遙遠。攻取雲南完全不符合趙匡胤“先南後北,先易後難”與“遠交近攻”的相結合的統一策略。

趙匡胤盯着的目標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地區,即盤踞在廣東一帶的南漢、割據江南地區的南唐、山西的北漢、契丹的燕雲十六州。此後宋太宗趙光義消滅北漢,除燕雲十六州外基本上完成了“統一”,也沒有對雲南用兵。而後兩宋歷代皇帝們也遵循着趙匡胤的這條祖訓,採取守內虛外的政策,與大理段氏保持和睦的外交關係。大理國主派使者進貢,封其爲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雙方和平共處,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事。

趙昺現在乾的事情等於重建大宋,不過他要做的是從南向北打,主要的戰略方向在北線,但是西線的敵軍仍然對他們存在着極大的威脅,不得不佈置大量兵力進行防守。而要開戰同樣面臨着與太祖同樣的窘境,要知道當年蒙古先後三次攻伐大理,耗十餘年之功才徹底征服。而他要面對大理的蕃部和蒙古人兩廂夾擊,一旦陷進去就難以拔出腳來,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亂起來,無暇東顧。

當然若是雲南鐵板一塊,趙昺無論採用什麼方法都難以讓他們亂起來。但偏偏大理這地方部族衆多,素來就有造反的傳統,一言不合就開打,那個會六脈神劍的段譽當年就差點被趕下王位。蒙古人來了以後,也是脾氣不改,動不動就造反。

而在征服雲南後,鎮守雲南三十七部都元帥寶合丁統治年久,也生出了背叛之心,有佔據雲南自謀獨立的意圖,因而怕忽哥赤來爲王,便設計將其毒死。忽必烈將其誅殺後,分遣諸王鎮守雲南,直到多年後才以忽哥赤之子也先帖木兒襲承王位。進而又引發其他兩系宗王的不滿,同時爲征討緬甸雲南徵發各蕃司土兵,結果傷亡慘重,又加深了民族矛盾。

忽必烈的猝死,真金爲了能繼承汗位,不得不屈從兄弟們,許下好處。而其自然也清楚地方宗王權勢的擴大,對自己的統治終是威脅,雙方裂痕已生。他們內外之間的種種矛盾,便給趙昺留下了圖取雲南的發揮空間……

第731章 恰逢其時第882章 不能學他第029章 飲福第505章 狗都不如第396章 啓幕第568章 反省第176章 不足第982章 難以忍受第1299章 朕心甚憂第337章 大家第1075章 腦袋不好割第235章 稚子論兵第517章 正事第426章 論勢第667章 忙中有閒第674章 取而代之第1015章 何必在意第299章 打造堡壘第261章 罪過第1080章 等爾來戰第1185章 積重難返第563章 人選第1277章 出警入蹕第1369章 念念不忘第816章 兜兜轉轉第1253章 匪盜來襲第718章 角力第764章 能怎麼樣第466章 難題第690章 悶聲發展第052章 此行只爲棋第1189章 達成共識第1278章 朕也無奈第859章 都是美女第924章 不一樣第362章 援軍第015章 局中局第1421章 母子同心第231章 以人度己第1415章 太學有亂第1430章 你錯了嗎第546章 情非所願第031章 從便溺抓起第1375章 拉人上船第464章 該殺第139章 悄悄的走第1239章 深層矛盾第478章 形勢已成第857章 迎靈第478章 形勢已成第753章 奪城第981章 什麼味道第041章 焦慮第1303章 荒唐之極第1306章 一錯再錯第043章 作夢第307章 如何留人第065章 賭第1032章 沒有最好第167章 要保第683章 恩科第1437章 敲打後宮第1358章 暗伏奇兵第1340章 經營有道第1221章 以一敵二第479章 逼瘋了第1046章 沉住氣第1010章 寶兒赤第526章 血祭第436章 告狀第997章 陳府第261章 罪過第853章 露一小手第998章 ‘飯’難第992章 財神歸來第952章 網中之魚第198章 括銀所第185章 忠心不變第1475章 不能手軟第1175章 不死不休第1203章 盲人瞎馬第1326章 三辭三留第235章 稚子論兵第715章 關鍵是腦子第1215章 速戰速決第602章 或有變數第348章 東海島之役(三)第343章 捕鯨第827章 傷離別第639章 各司其職第265章 陷陣第248章 初勝第263章 破陣第821章 一敗塗地第945章 冒冷汗第663章 見識第487章 鬆弛有度第701章 好消息第783章 有機可乘第1053章 事出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