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長學問了

龍袍是皇帝身份的表現,也是天下至尊的象徵。因而在趙昺手上的這件袞服上,龍紋是最爲突出的,分佈與各處,另外兩肩織有日、月,被織星辰、山巒。而兩袖上繡着雉雞,他如此說卻被蘇嵐和王德笑話了一番,說那叫‘華蟲’。嚇的他對上面其它幾樣拿不準的紋飾不敢再點評,免得露怯,讓人笑話。

“官家,這件袞服之上,共有十二條龍紋,分別織於兩肩和前後襟上。另外,兩肩織日、月,背織星辰、山,兩袖飾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種紋飾分別列於前後襟團龍兩側,共列十二章紋。”蘇嵐見小皇帝面露窘色,知道其是肯定不知,便指着袞服上的紋飾一一解說道。

“這些東西皆是何意?”趙昺點點衣袍上的些紋飾道。

“官家,此十二紋章乃是帝王專用,他人擅用則爲僭越。隋煬帝於大業元年詔定章服之制,確定紋章在袞冕之上的位置,曰:於左右髆上爲日月各一,當後領下而爲星辰,又山龍九物,各重行十二,……衣質以玄,如山、龍、華蟲、火、宗彝等,並織成爲五物:裳質以纁,加藻、粉米、黼、黻之四。衣裳通數,此爲九章,兼上三辰,而備十二也。至於皇太子、侯伯、子男、孤卿、諸侯,則分別爲九章、七章、五章、三章。”蘇嵐言道。

“唐同隋制,宋又襲唐制,我朝皇帝袞服仍取十二紋章。剛剛官家言華蟲似雉雞,雖有偏差,卻也相差不遠,此爲錦雞,取其文理華美,意指王者要文采昭著;粉米,即白米,取其養人,意指帝王要滋養萬民;藻,取其潔淨,意指帝王要品行高潔。”蘇嵐稍緩了口氣又道

“黻,其形乃是兩個相背的己字,取其背惡向善,以表帝王明辨是非;火,則取其光明,意指帝王要光明磊落;宗彝,取其忠孝,象徵帝王忠、孝的美德;山則取其人所仰,表明帝王行事穩重;而日、月、星辰,取其明也,意指皇權照臨四方;黼,即斧頭,取其割斷之用,表明帝王要幹練果敢;而龍是取其能萬般變化,希冀帝王善於審時度勢。”

“哦,原來如此!分將日、月分列於兩肩,星辰列於後背,朕此後就要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了。”趙昺點點頭笑道。他算是看出來了,這十二章紋,來源於天地自然,是對自然物的美化提煉,再將自然物的美好寓意賦予帝王,使帝王成爲了天地間至善至美至大的化身,這也算是一種提高帝王身份的方式。

“官家轉過來些,奴婢爲你係上玉帶!”蘇嵐邊說邊爲小皇帝試裝,穿好袞服、換上靴子後,又拿過玉帶說道。

“蘇姐姐怎生對此如此瞭解,他時亦未見你說過啊!”趙昺順從的擡起雙手轉過一些道。

“官家此前也未問過啊!如今奴婢填爲尚衣,當然要熟知章程和用途,若是錯了分毫使官家失儀,奴婢可擔待不起。”蘇嵐言道。

“朕卻忘了此事,這些日子真是有勞姐姐了!”看到殿中擺放的諸多衣物,即便整理一遍也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況且要根據需要分門別類地準備好。

“這是奴婢職責所在,談何辛苦!”蘇嵐擡起頭看看小皇帝輕笑道。

“唉,這件衣服雖然好看,卻太過彆扭,朕大婚就要穿這件嗎?”趙昺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大婚後便將其擡位,免受這操勞之苦,但是此刻還不能言,他聳聳肩膀覺得倍受約束地道。

“官家此是袞服,是在祭天地、宗廟及正旦、冬至、聖節等慶典時穿用的,大婚要用裘服的。”蘇嵐言道。

“過去朕祭天及正旦大朝穿的不是朝服嗎?”趙昺聽了卻是驚異地道。

“官家此前所穿的皆是常服,只是分爲硃色和明黃而已,並非是朝服!”蘇嵐聽了輕笑着道。

“這幫傢伙是在糊弄朕!”趙昺聽了猛然醒悟道,“他們平日時時要朕遵守禮法,而朕天天穿着常服上朝也未見說多說一句,他們卻是變換着穿,想來是將朕當做傻子糊弄。”

“官家也不可如此說,行朝本就是在外,再者官家又未親政,自然可以從簡了。現下卻不同,各色服飾皆製備齊全,爲此動用了官坊上千織工和繡女日夜趕工,耗時百日才完工。但是時日還是太緊,有些地方不免粗糙。”蘇嵐言道。

“這是朕這輩子穿過最好的衣服了,卻還不能讓姐姐滿意嗎?”趙昺有些驚訝地道。他別說這輩子,就是前世也未曾穿過,最貴的也就是爲充門面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的身正裝,平日都不捨得穿。

“官家有所不知,我朝前時皇家的衣物皆是由揚州和杭州官坊製作,聽先父言皇帝的衣服往往要耗時數年才能織就,耗費的材料更是不計其數,而這些皆是倉促而就當然說不上精緻了。”蘇嵐爲小皇帝繫好玉帶,將衣襟拉平,退後一步上下打量着道。

“是嗎?看來太后讓姐姐主持尚衣局還是頗有眼光的,這種見識只怕宮中再無二人了。”趙昺轉過身子道,可心中卻頗爲感慨,這一件衣服只怕一大縣的賦稅都不夠,若是在盛世也無可厚非,高消費還能拉動GDP,可當前無異於飲鴆止渴,爲了面子連裡子都拆了。

“奴婢也是勉力而爲,還是得太后擡舉。”蘇嵐將冠帽給小皇帝戴上,又看看笑道,“這件還頗爲合身,官家再試試那件裘服,用不了幾日就要穿了!”

“這些衣服都要試穿嗎?”趙昺卻有些爲難地道。

“當然了,這些皆是官家要用的。”蘇嵐點點頭道,“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是皇帝在大朝會、大冊命等重大典禮時穿着的;二曰袞冕,爲國典所用;三曰通天冠,絳紗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乃是天子祀享、朝會、親耕及親事、燕居之服;七曰御閱服,是我朝中興之後則有的天子之戎服。”

趙昺來的這個是對最煩的就是換衣服了,十分繁瑣不說,就別想一個人能穿利索了,幾個人伺候着沒有半個小時也穿不上。當下王德出去督促整理大殿上的嫁妝,現下皆由蘇嵐領着兩個新入宮的小宮女侍奉,穿上再脫下已經累的鼻頭見汗了。

換上的這身裘服,在趙昺看來還不如袞服華麗、漂亮,是絳色紗袍,以織成雲龍紅金條紗爲之。白羅方心曲領,白襪黑舄,頭上戴通天冠、二十四樑,加金博山。用於正旦、冬至、五日朔大朝會、大冊命等儀式,爲首服。其實歷代皇帝的朝服皆是依據周禮,因而歷代相傳皆是如此形制,也正所謂的傳承,不是他以爲不好看就能改變的。

大宋的皇帝常服,就是這種黃色或紅色的團領袍,玉裝紅束帶,皁文靴,卻沒有龍紋,自然不是俗稱的龍袍了。而宋代上自皇帝,下至百官,除祭祀、隆重朝會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襆頭襆頭的形制,也和前代有明顯的不同。官宦形象多用直腳,僕從、公差或身份低下的樂人,多用交腳或局腳,而皇帝則戴直腳襆頭。

皇帝的衣服花樣不少,那后妃們也不可能就一身衣服。趙昺隨口問問,皇后的衣服也分有四種,一曰禕衣,二曰朱衣,三曰禮衣,四曰鞠衣。

禕衣是皇后在受冊、助祭、參加朝會時穿的。其衣深青色,上有翠翟(一種小而鮮豔的鳥)圖案。衣領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袖口、衣邊用紅色的羅爲緣飾。腰服大帶,帶與衣色相同。蔽膝隨裳的顏色,上繪翟爲圖案,青襪,舄加金飾,白玉雙佩。皇后親蠶時服鞠衣,用黃羅製成,形制如同禕衣,但無翬翟圖案。平日宴見賓客則服鈿釵禮衣,顏色不限。

另外女人雖然不帶帽子,卻需要首飾,因而皇后服禕衣時,頭上也要盛妝,配以華美的九龍四鳳冠,插十二支花,兩鬢做寬。不過讓趙昺欣慰的是皇后的禕衣和自己的裘服一般,都是最爲貴重的服飾,平時很少穿着,只在受皇帝冊封或祭祀典禮時服用,這樣一來磨損的少,可以用很多年,不必年年更新。而其他妃嬪的服飾仿皇后的冠服之制,當然要比之簡約,以用於各種禮儀穿戴……

很快日子到了十二月,趙昺在取得諸多證據後,將吏部侍郎王真傳喚至都統府詢問,隨後下旨將其羈押,並通報兩省,稱其因對聖上不滿,進而利用職權網羅親信,營私結黨,誹謗聖上之名,欲藉此阻止陛下親政。現下除去其官,嚴加審訊,進一步深挖其黨。

聖旨一下,滿朝皆驚,王真自行朝建立便在朝中,給衆人留下的印象頗好,加上其擅於結交,因此朝中與其交好者不少,但誰也沒有想到王真竟然暗中策劃了此事。而後又不斷有與其關係密切者不時被護軍士兵帶走問詢,有的人是一去不歸,不免讓朝中官員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唯恐被牽扯其中。

在接連幾日的詢問後,讓趙昺欣慰的是王真雖然對自己不滿,卻沒有做出勾結蒙元叛國之事,這也避免了一場清洗。畢竟經其是當朝禮部左侍郎,經其手爲官者不知凡幾,若他叛國,爲保證安全這些人都得暫時停職,一一審查,甚至全部逐出朝廷。而與王真交往密切者也必會受到牽連,即便不被勒令致仕,起碼也要調離中樞去坐冷板凳,再難升遷、啓用。

在經過番審查後,趙昺稟告太后又與幾位宰執商議後,決定此事不再擴大範圍,就止於王真。隨後由尚書省下發詔令,將王真免官罷職,流放郴州監管。主要參與者李寬和丁琦等十餘人則分發邊關充軍,而加入南屏社的四十餘人根據其參與程度,或被直接罷官,或是貶黜到地方降職使用,皆被逐出京城。

另有與其交往密切的官員雖未被處分,但皆被申飭,令其思過。而陸秀夫則自請處分,要求致仕還鄉,太后念其功勞,只是罰其三個月的俸祿。而作爲事發部省的主官鄧光薦和陳仲微,皆因監管不力,用人不當被降級留用,罰俸半年,責令痛思其過。

靴子終於落地,衆臣無不暗自慶幸小皇帝沒有藉機清洗,不過卻也都心悸不已。要知道當時的情況大家都是親眼目睹,小皇帝發現情形不對便立刻調集軍隊控制局勢,而城中的所有武裝力量卻無人違令,更連質疑聲都沒有。京畿地區的駐軍則在接令後,在不明緣由的情況下也皆遵聖命即刻結束一切行動返回營地,可見其在軍隊中的威信和強大的掌控力。

再有此事牽扯到尚書省左司,那是左相陸秀夫所轄,小皇帝卻敢於向其中伸手,其卻不敢當堂質疑。且在小皇帝自辯之時,殿上出來作證者不乏身居要職的帥府舊臣,大家才發現其不僅能有效的控制軍隊,即便在文臣之中的實力亦有操縱形勢的能力,如此情況下再無人敢生挑戰之心了。

處理完此事,也就到了‘磕頭’的日子,本來按照慣例每逢年終,皇帝不僅要祭拜太廟、天地,舉行郊祭,還要遣使祭陵。但今年又有不同,趙昺大婚的日子定在了臘月二十五日,親政在明年元日大朝會之上,而這兩件大事同樣要祭告祖宗和天地,也就是說剩下的日子他要三次祭告太廟、天地和先帝陵寢。

趙昺當然不幹了,先不提花費多少,自己就是不幹其它的事情,只是這些就能將他折騰夠嗆,磕頭都得膝蓋磨出血,磕出腦震盪來。於是乎,趙昺召集衆宰執商議是不是可以簡化下儀式,免去重複勞動,以免擾民,節約些國孥,而他覺得大家能答應,畢竟自己磕頭他們也都得陪着……

第048章 亂鬥第1336章 朕很不滿第249章 奪權第1473章 膽兒真肥第762章 真難第386章 時機第275章 皆是天意第1222章 甕中捉鱉第1435章 唾面自乾第085章 事成第1393章 不辨不明第576章 ‘妙計’第177章 善政第1263章 親征襄陽第841章 另闢蹊徑第221章 各有所長第441章 移駕瓊州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1092章 虛驚一場第1281章 謀事在人第880章 美人心計第1106章 心思第504章 田真子第306章 議事第203章 勇士號(二)第728章 伏擊第1086章 炮火洗地第438章 發難第460章 私鹽販子第763章 不得已第1088章 事關國本第1031章 驚喜第467章 羣策羣力第354章 危在旦夕第053章 棄子求生第1356章 自有算計第621章 全面接戰第971章 繞不過第1046章 兵不厭詐第690章 悶聲發展第326章 打草驚蛇第1383章 難以啓齒第053章 棄子求生第994章 逆風行舟第260章 風聲鶴唳第1363章 再幹幾年第034章 爲難第078章 煩心第509章 衝陣第139章 悄悄的走第1051章 北伐也要算賬第322章 開班第574章 ‘意外’第797章 步步深入第728章 伏擊第214章 說陣第1196章 局部優勢第925章 命運無常第1082章 不足爲懼第930章 開張了第1147章 真不賴我第1004章 不可思議第894章 長學問了第1042章 大兵壓境第742章 拼一回第1370章 不辨不明第1289章 答疑解惑第120章 奈何第1055章 另尋它法第386章 時機第929章 危機不斷第982章 難以忍受第057章 進宮第919章 就勢而爲第390章 奪營第1437章 敲打後宮第232章 舉棋不定第782章 新想法第1173章 調兵遣將第650章 鋪開第1148章 基本無解第722章 開火第785章 困獸第564章 契機第1354章 三選一個第739章 亂戰第1408章 不守規矩第941章 誤判第1067章 欲擒故縱第1419章 建立規範第972章 深謀遠略第544章 好人難做第1168章 新秀出場第855章 組建車營第1225章 輕重緩急第1335章 盡數封爵第874章 時代機密第110章 蒙吧第824章 新發現第944章 長見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