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大手筆

“朋友,看來你真的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曼圖洛夫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正在修建中的“曼圖洛夫式”公寓樓。

“你的意思是?”瓦迪克·申尼科夫當然不會明白,他只是一名純粹的工程師,在揣摩心思,手腕使用等方面都不如眼前這位中央書記。

曼圖洛夫鎮定地道:“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是黨的紀律檢查機構,是一個正規的部門,所有工作都要按照正規的程序來辦。

剛纔,你向我舉報了一名黨員的違紀行爲,屬於口頭舉報。按照程序,在中央監察委員會對口頭舉報的案件展開調查之前,他們首先會弄清楚舉報人的身份,掌握舉報人的基本資料,包括你的身份、住址等資料都會被他們掌握。

如果你舉報的是一個普通的幹部,寫不寫匿名信沒所謂,但你舉報的是一名在內務人民委員部工作的國家安全少校,這麼年輕就當上少校的人,來頭肯定不小。

萬一被告人在監察委員會裡有關係,或者說他有能力通過監察委員會取得舉報人的資料,你覺得會怎麼樣?”

“我明白了。”瓦迪克聽了曼圖洛夫的解釋之後,終於明白了對方的用意——就是避免自己暴露身份,遭到那個人的報復。

曼圖洛夫看着窗外的景色,臉上沒有一絲的表情,“你先寫一封匿名信,寄給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兼中央書記處書記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安德烈耶夫同志。

如果安德烈耶夫同志‘沒有收到信件’的話,那就寫一封給我。至於接下來的事情,我會幫你處理。”

其實,整件事情並不複雜。瓦迪克的表妹在其未婚夫奔赴前線之後,就開始遭到一名內務部少校的騷擾。

這名少校,在整個無產階級區裡,是出了名的風流,據說跟許多女子發生了不正當的關係,但卻能在內務部體系裡一路晉升(其實很多內務部官員都有開後宮的習慣,而且並沒有因此受罰,比如說現任內務人民委員貝利亞,還有另一個世界的“蘇聯第一鉅貪”謝洛夫)。

後來,不知怎麼的,他把目標轉移到瓦迪克的表妹拉娜身上,趁她丈夫奔赴前線,留下一女獨守空房的機會,屢次嘗試對她下手,甚至闖進了她的家裡嘗試**。要不是瓦迪克隨後到場,那人真的會得逞!臨走之前,也就摸了一把胸。

但那次之後,他反而更加張狂,還聲稱掌握了瓦迪克他家參與反蘇維埃活動的證據,要求瓦迪克保守秘密,否則帶人來逮捕他。

瓦迪克不知所措,只好趁曼圖洛夫視察蘇維埃宮工地的機會,請求昔日老同學的幫忙。

對於曼圖洛夫來說,要整掉一個副部級以下的幹部,根本就是小事一樁,更何況他要面對的是隻是一個內務部少校。

但瓦迪克僅僅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工程師,在內務部少校面前,他根本沒有對抗的能力!要知道,內務部人員可是出了名喜歡開後宮的,因爲每人能夠約束他們,而這些人往往有深厚的政治資源(或者說背景)。

“爲什麼不直接寫給你?”

曼圖洛夫的目光一直停留在窗外,身體背對着瓦迪克,“這個……你就別管了,你照我說的做就保證沒問題。”

“那就你們兩位書記同志了。”瓦迪克並沒有追問下去,因爲他已經大略猜到對方的想法,就是儘可能在這個事件中,減少曼圖洛夫存在的影子,避免這個大人物陷入潛在的政治事件當中。

瓦迪克發現他眼前這個背影已經開始變得陌生起來,眼前這個曼圖洛夫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整天待在大學圖書館裡的書呆子,他已經處於權力金字塔的最高層,已經是位高權重的“政治家”。

“我們兩位書記同志?喀秋莎(卡蒂婭的愛稱)幫你什麼了?”曼圖洛夫目前還沒有子女,家裡除了傭人以外,也就只有他自己和卡蒂婭2人,一個是中央書記,另一個是莫斯科市委第二書記。逐漸地,“兩位書記同志”就成了他們兩口子的代名詞。

瓦迪克嘆了一口氣,說:“要不是她堅持花費巨資修建公寓,堅持改善莫斯科市民生活條件的話,恐怕我們全家還要擠在以前那間狹小的房間里居住生活。

莫斯科現在有多少人口了?好像快450萬了吧,是1920年的4.5倍。自從1921年新經濟政策推行以來,莫斯科的人口就開始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增長,工業化的推行使得大量農村人口或其他城市的人口涌入首都,尋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但城市人口的暴漲,使得本來就沒多少剩餘住房的莫斯科,開始面臨着巨大的住房壓力。爲了應付住房需求,我們被迫住在共用公寓裡,和其他家人共用一套公寓。

從此開始,莫斯科的人均生活空間越來越小,住房條件越來越差,直到伏羅希洛娃同志上臺後,情況纔有所變化。”

曼圖洛夫說道:“還記得上次我們倆上你那套共用公寓裡‘視察’嗎?那次‘視察’的目的,就是讓她親眼看到莫斯科人民的住房情況,之後她才下定決心,增強建造公寓的力度。

但我並沒有想到建造的力度會有這麼大,差不多已經把莫斯科市內的土地儲備都用完了,還動用了大量的財政資源,使莫斯科市財政面臨着歷史上少有的困難局面。”

“這麼說,三環路建設項目、莫斯科城區擴展計劃、輕工業發展計劃,都是你的主意?”

“這些都是她提出來的?”曼圖洛夫確實有修建莫斯科三環路和擴展莫斯科市區面積的構想,但這些具有前瞻性的構想一直都停留在他的腦海裡,等到時機成熟了,再開始推動。

瓦迪克點了點頭,作出了回答。

在歷史上,莫斯科城區的擴展計劃,要到1960年左右纔開始推行,而三環路項目更是要等到21世紀才能完工。

然而,卡蒂婭卻在1940年代提出了這些超前計劃,這手筆……的確是太大了一點。

第七十五章 狙擊198 古德里安:目標莫斯科!357 朱可夫第九十三章 南線攻勢272 怠工問題第一百二十五章 戰況預測220 格魯吉亞葡萄酒第九十七章 書記同志第六十章 穿西裝的政委153 鐮刀錘子金質勳章245 反攻西烏克蘭?第三十二章 老斯基第七十三章 拿電臺223 接管工作第七章 快點第十二章 紅色貴族第五十二章 打獵274 西伯利亞工業體系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214 升遷背後的角力246 秘密據點222 梅赫里斯的思維262 向高空發展第七十三章 拿電臺第四十七章 捉捕346 收穫和安排287 加強火力第十四章 適應359 紅色東南亞170 T-34/85298 芬蘭灣海戰139 T-34150 和平的曙光298 芬蘭灣海戰第七十三章 拿電臺152 慈父的來電354 國安體系的調整362 整人182 目標:粉碎敵人第六十六章 一箭雙鵰310 中央全會171 戰爭準備157 造艦困難297 棄車保帥289 海上較量第八十六章 二級集團軍級政委第六十三章 北進計劃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證據144 銅像380 蘇共二十大224 大放厥詞338 登陸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339 進軍法國第五十九章 推薦231 軍情直播間251 怎樣處理?第二章 耐寒的毛妹359 紅色東南亞266 石油化工中心231 軍情直播間138 煉油技術350 逮捕346 收穫和安排297 棄車保帥135 幸福的時刻184 不切實際的命令第七十三章 拿電臺第一百一十五章 金斯伯格216 美女書記217 要塞區之間的空隙182 目標:粉碎敵人第一百零一章 掉叉子第七十九章 日軍空襲第四十六章 線人228 貝利亞285 新的提議335 強勢推進158 人民委員會改組244 羅馬尼亞的價值282 化解危機第一百三十章 共用公寓第四十六章 線人320 兵臨城下340 搶技術212 補充兵力304 原子彈的結構第十一章 定點清洗326 大手筆第十五章 這婚不得不結170 T-34/85第一百零六章 爲斯大林和女人乾杯369 針對以色列的動作328 巴格拉季昂第八十九章 喬巴山第一百一十八章 留下來談談第十章 發展大計276 半履帶車359 紅色東南亞280 遭到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