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見信如面

bookmark

五郎說着話,就把信放炕上了。

連蔓兒就瞄了一眼,見那封信頗有些厚度,算算日子,應該是在周氏回到太倉之後,還寫了找人捎過來的。五郎的前面寫了兩封信,太倉那邊都沒有迴音,不知道這封信裡面,會寫些什麼。

“五郎,小七,去洗洗手。”連守信並沒有急於要看信,現在他更關心兩個兒子是不是餓了。“洗完手趕緊吃飯。你爺那信,咱吃晚飯再看。”

“哎。”五郎和小七就都答應着去洗手。

將飯菜都擺上桌,一家人坐下吃飯,連守信和張氏只是向五郎和小七詢問了兩句在私塾的事,誰也沒有提連老爺子的信。

吃過了飯,收拾的停停當當的了,還是五郎先將信拿了起來。

“爹,你自己試着看看不?”五郎就把信遞給連守信。

連守信也跟着小七學了些字,不過說到看信,還是有難度的。

雖是如此,連守信聽五郎這麼說,還是將信接了過去,撕開信封,拿出信紙展開,皺眉看了一會,連守信就又將信遞還給五郎。

“我就能看明白,你奶到太倉了。五郎,還是你念,我和你娘我們聽聽就行了。”連守信道。

五郎就接了信,開始念。

信的開頭,連老爺子首先告訴連守信和連守禮,周氏已經於某日順利地回到太倉,一切安好,讓他們兩家人放心。

連老爺子每次來信,在信封上寫明的收信人都是連守信,而在信裡面擡頭都是“吾兒守禮、守信”。

所以,每次接到連老爺子的信,連守信都會通知連守禮一家。現在連守禮不在。有趙氏和連葉兒在,到時候也會將信的內容轉達給連守禮。

接下來,連老爺子又在信裡說,他自去年年底,身子就不大好,爲了不讓在三十里營子的兩個兒子擔心。所以一直沒有寫信告訴他們。

連蔓兒聽到這,心裡暗想,這應該是連老爺子在委婉地解釋,他爲什麼沒有及時回覆那兩封信吧。老人病了。那所有的事情自然都要靠後,而不給他們寫信,更是爲了他們考慮,不讓他們擔心。這樣,他們不僅沒有理由責怪老人,反而要感念老人爲兒孫們着想。

連老爺子一貫有這個“巧”連蔓兒早有準備。她更感興趣的是,對於英子和平嫂事件,連老爺子會怎樣解釋。或許,他會避而不談?

事實證明,連老爺子並沒有迴避這兩個話題,接下來的信裡,他做出瞭解釋。

首先是英子的事。連老爺子承認,連守仁納英子爲妾,確有其事。並且說。這件事,是一個重大的失誤。而造成這個失誤的,有許多客觀的原因。

一是連花兒和宋家將英子巴巴地送到太倉,這本身就莫名其妙。英子在太倉客不客、奴不奴,地位尷尬。連老爺子因爲這是女眷的事,側面囑咐周氏和古氏處理好。結果是英子矇蔽了周氏,並上了連守仁的牀。

周氏發現後,英子苦口央求,要跟連守仁。連守仁也默認了。因此周氏就做主,給了英子一個名分。

當然。信裡連老爺子的用詞要委婉許多,不過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此。

連老爺子沒提連花兒還留下話,想將英子嫁給三郎這件事。或許是何氏大嘴胡說?連蔓兒表示存疑。

然後,連老爺子在信中說,這件事,連守仁自然有錯,然後就是周氏的“婦人之仁”、婦人家的“小性兒”促成了英子這件事。

連老爺子說周氏因爲婦人的“小性兒”而讓英子做了連守仁的妾。那麼是不是說,連老爺子對於周氏和古氏婆媳之間的爭鬥、矛盾是心知肚明的那?

其實,原來在三十里營子的時候,周氏對待幾個兒媳婦是怎樣的,連老爺子也都是看在眼裡,只不過他一貫的態度,都是聽之任之,只有在事情無法收場的時候,他纔會出面說上一兩句話。

連老爺子還自我檢討,說英子這件事,他沒有成功地攔下來,也是因爲“婦人之仁”。說是失了貞潔的女子,只有死路一條,英子還是家鄉的女子,而且連守仁確實和英子不清白了,只有連守仁收了英子,才能給英子一條出路。

連蔓兒托腮。

其實就是連守仁睡了英子,人家英子賴上了連守仁,又有周氏發話表示承認,那麼英子是不收也得收。連蔓兒心想,英子已經經歷和王幼懷和宋海龍,結果都被人家給扔垃圾似地扔了。兩處都落空了,到了連守仁這,她自然要死命抱着不放。

像王家和宋家那樣的人家,在打發英子這樣的人方面,是有着豐富的經驗的。而太倉連家,剛從簡單的莊戶人家邁進小官吏的門檻,在這方面還是白紙。

結果就是宋海龍和王幼懷無事,而連守仁卻被抓包了。

連蔓兒嘆氣。

信裡,連老爺子也長嘆,事情已經這樣了,無可奈何。“我連家男兒從未做過失德之事,此事以後定要慎之、戒之,不要赴汝兄之後轍。”

說完了英子的事,接着連老爺子又解釋了平嫂的事。與解釋英子的事時的語氣不同,說到平嫂這件事,即便是通過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連老爺子的惱怒和無奈。

連老爺子很憤怒。

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是你們的娘,硬是將屎盆子扣到了我的頭上。連老爺子開宗明義。

事情在連老爺子的筆下,十分的簡單。平嫂到上房屋裡送炭盆,之後離開。連老爺子覺得褲子裡癢,就解開褲子抓蝨子。然後,周氏就風風火火地進屋,大罵他和平嫂有首尾,怎麼解釋都不行,最後弄得平嫂尋死,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連老爺子在信裡承認,他一氣之下,對周氏說了要收平嫂的話。

你們孃的脾氣,這些年,你們也是知道的。連老爺子在信裡道,周氏的脾氣,到了太倉,連秀兒出嫁之後,變得更加多疑、火爆,一點小事就能點着周氏的火,而且說話、罵人不留任何的餘地。

連蔓兒聽得連連點頭,周氏的脾氣歷來如此,只是以前都衝着兒子、兒媳婦,尤其是連守禮一家和連守信一家發泄了,沒發作到連老爺子身上而已。

以前也沒見連老爺子對她們怎樣同情,現在連老爺子身受其害,就轉過頭來向她們尋求同情了。

連蔓兒心裡暗暗表示,即便連老爺子是無辜的,她一點也不同情連老爺子,真的。

信裡面,連老爺子又繼續敘述事情的經過,說是周氏太過任性,回三十里營子,給你們添麻煩了。並說明在周氏走後,他就已經將平嫂給打發了。

因爲周氏的多疑和任性,害的平嫂一個寡婦聲名受損,連老爺子不收下她,只能將她遠遠地打發到別的地方去生活,而這,是需要錢財的。

具體花了多少錢,連老爺子並沒有說,不過看他信中的語氣,應該是花了不少。

“這事,你爺辦的還不算糊塗。”連守信聽到這,就點頭道。

連蔓兒點了點頭,連老爺子畢竟不是連守仁。

即便打發了平嫂,連老爺子的語氣依舊鬱郁,並說,他這輩子一直小心維護的聲名,這一下子就算毀了。

毀在了周氏的手裡。

整封信的筆調,都非常的陰鬱。解釋完了這兩件事,連老爺子又連篇累牘地寫了很多,東一句西一句,幾乎沒有條理,用詞也相當的晦澀。

聽着五郎念這一大段,連蔓兒只聽出了擔心和灰心。

平嫂這件事,對連老爺子的打擊相當大。

手持平嫂這把鋒利的斧頭砍他的,正是他的老妻周氏。而在這一片斧光背後,還影影綽綽地有些別的身影、別的東西。連老爺子感覺到了,正因爲感覺到了,纔會加倍地受到打擊。

其實,設身處地地想一想,連老爺子沒有因此吐血、一病不起,已經算是身體好,意志堅強了。

信的最後,連老爺子詢問五郎備考的情況,鼓勵五郎爲連家光宗耀祖。還說到了五郎的婚事,說五郎年紀尚小,婚事並不着急。娶妻一定要娶賢,別的都是小事。

雖然只有簡單的兩行字,卻是字字血、聲聲淚。

連蔓兒覺得,連老爺子寫了這麼多,只有最後這兩句話,纔是他最想說的。

看看吧,我老頭子娶了這麼個不賢良的老婆,弄得晚節不保,你們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訓,娶媳婦要娶性格好的賢良媳婦,其他比如長相什麼的,那都是浮雲。

連老爺子不像周氏,可以口無遮攔,將自家老頭子罵的畜生不如,連老爺子要含蓄、有修養的多。

“我爺的精神頭,不如以前了。”唸完了信,五郎若有所思地道。

第803章 赴宴第919章 西苑第1007章 疑心第542章 暖冬第730章 熱熱鬧鬧第976章 起意第678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301章 議親第371章 聽誰的第480章 榆錢餅第608章 峰迴路轉第558章 周氏和古氏第164章 包餑餑第104章 拐第611章 肅清第797章 蔓兒的提議第248章 官司第858章 功成第569章 拜年(二)第186章 吐血第775章 內外有別第861章 別樣的心思第34章 打擊第482章 節節高第204章 冰車第768章 煩惱第57章 賺錢要趁早第186章 吐血第324章 唬着了第905章 有所求第895章 奶爸和小舅舅第171章 小飯館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732章 夜半第506章 傳聞第440章 拿捏第190章 沈老夫人第618章 飯還吃不吃第38章 鍋碗瓢盆第73章 還禮第576章 雪夜第295章 緣由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211章 漿洗第339章 入伏第534章 石磨第790章 妥協第448章 鬧第565章 衝突第284章 不省心第760章 添妝(二)第796章 決斷第795章 心願第45章 搶收第370章 勸第429章 好婚事第717章 團聚第576章 雪夜第373章 分家的代價第815章 夜話第876章 守靈第437章 是你想差了第556章 賊贓第187章 託付第931章 鍾情第821章 反常第361章 惠及第453章 拜祭的問題第928章 巧遇第323章 遮醜第887章 深意第600章 妻妾鬥第192章 欠債還錢第974章 巧婦第163章 冬雪第769章 喜悅第850章 養不熟第720章 說情第101章 收菜第842章 落空第264章 槐花和榆錢兒第50章 黎明第336章 逆轉第439章 留客第874章 弔孝第916章 弄巧成拙第534章 石磨第542章 暖冬第391章 收玉米第952章 一物降一物第13章 雞屁股第469章 初春第907章 毒誓第789章 爭吵第236章 抓豬羔第995章 怒斥第24章 賠禮第48章 救命第133章 連葉兒出氣第242章 新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