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挖野菜

“不是裹腳,不是裹腳。”張氏和連枝兒就都笑。

五郎笑着拉了小七出去,連枝兒就脫下鞋子,給連蔓兒看她的腳。

連枝兒的腳是天足,穿了薄薄的布襪子,外面還纏了一圈圈的紗布。

“娘怕咱們總是幹粗活,把腳走的難看了。用紗布這麼纏着,不能像花兒姐姐她們有那麼小的腳,也不會太難看。”連枝兒道,“還不耽誤幹活。”

“哦,原來是這樣。”

連蔓兒鬆了一口氣。她記得前世似乎聽說過,宋朝的時候,女人爲了腳好看,就是用這種方法纏腳。不知道爲什麼到後來,纏腳會演變成那種致殘的裹腳的方式。

“來,娘給你纏上。”張氏讓連蔓兒坐到炕上,拿起紗布,一圈圈地在連蔓兒的腳上纏起來。還一邊纏一邊問連蔓兒緊不緊。“娘不會給你纏太緊,也不能太鬆了,太鬆就沒用了。”

張氏低頭細心地爲女兒纏腳,心中是充滿愧疚的。

“娘對不起你們。”張氏低聲道。

“娘您別這麼說,大腳挺好的。”連枝兒道,她從很小就開始幫張氏幹活,知道張氏爲了不能給她纏小腳覺得對不起她。

這個年代,大戶人家的女孩子多是裹腳的,條件好一些的莊戶人家也是如此。但是條件差的莊戶人家,女孩子也要幹活幫助家計,就需要保留一雙天足。因此,很多人眼中,一雙三寸金蓮代表的是身份。有一雙小腳的女孩子更容易嫁進富裕些的人家。

雖然也有家境好一些的人家不在乎這個,但畢竟是少數。真的像蔓兒說的,她的賢淑忍讓,連累了孩子們也在家裡不受重視,也影響了孩子們將來的生活。張氏重重的嘆息,她對得起連家的任何人,除了自己的幾個孩子。

“你們都是大腳,以後只能嫁個普通莊戶人家。不能像花兒那樣做少奶奶,過享福的日子……,娘平時也不攔着你們幹活,你們手腳勤快些,屋裡屋外的活計都拿手,以後到了婆家就能操持家務,過日子腰桿也硬些。”張氏不由得將心裡的話說了出來。

連枝兒的臉騰地一下就紅了。

張氏看見大女兒害臊了,也就不再說了。

連蔓兒卻歪了頭,思考起來。原來小腳就意味着能嫁入富裕的人家,過好日子。也就是說女人若是出身並不富貴,就要靠小腳贏得男人、靠婚姻來過上好生活。那她是大腳就不能過好日子了嗎,不靠婚姻、不靠男人,她難道不能自己賺錢?

“……自己賺錢、買田,做地主,大腳也能有好日子過。”連蔓兒鄭重地道。對,她要努力,自己做地主。

張氏和連枝兒都看着連蔓兒。

“你們不信?”連蔓兒擡起頭,“等着瞧吧,我一定能做地主。”

“好,好,我們蔓兒以後一定能做地主。”張氏敷衍着笑道,又親自給連蔓兒戴上草帽,囑咐連枝兒和五郎照顧好連蔓兒和小七,才放幾個孩子出門。

出了村子不遠,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地。已經是八月的天氣,田地裡莊稼即將成熟,等待收割。滿眼的田園風光,讓人心曠神怡。連蔓兒一邊走路,一邊逗着小七說話,瞭解連家和村裡的情況。連枝兒和連五郎也替連蔓兒講解。

很快,連蔓兒就知道她所住的這個村子,叫做三十里營子。這裡靠近明的北邊邊境,自打開國以來,這裡就是兵士屯田的所在,爲了加強邊防,朝廷還將些流放的犯人發配到這裡,後來又陸續地從南方各地遷來許多流民,這本來人煙荒蕪的地方漸漸地有了生機。

開國百年,明又向北推進了疆界,周邊戰事平息,兵士解甲歸田,也有很多幹脆就留了下來。原本的屯田兵營,好些慢慢成爲普通的村落。只是偶爾從地名上,還能看出原來的守軍戰備特色。

三十里營子,便是因爲距離錦陽縣城,當初的邊防重鎮三十里而得名的。

“咱們往遠走走,近處的菜怕都被挖完了。”連枝兒帶着頭在前面走。

一路在田間的小路上走着,也有三三兩兩大大小小的孩子手裡提着籃子,他們也是出來挖野菜的。

“就在這挖吧,昨天來的時候,這裡有好大幾片曲麻菜。”走到一片高粱地頭,連枝兒道。

“蔓兒你在地頭等着,我們去挖菜。”五郎道。

連蔓兒搖頭,她沒那麼嬌弱。

“行,那蔓兒你跟着我,要是覺得累了,不舒服,你就跟我說。”連枝兒道。

連蔓兒點頭,一手提着柳條編的籃子,一手拿着小耙鋤,跟着連枝兒鑽進了高粱地裡。鄉下的小孩身子靈便,都知道不能傷了莊稼,三鑽兩鑽,果然看見接連好幾條壟溝里長着大片大片的曲麻菜,還有許多別的野菜。

“咱就在這挖吧。”連枝兒蹲下身道。

連蔓兒也蹲下身,學着連枝兒的動作,將一顆顆曲麻菜挖進籃子裡。這裡野菜很多,連枝兒只撿着曲麻菜、車軲轆菜和莧菜挖。

“咱家的豬和雞最愛吃這些。”連枝兒一邊挖菜,一邊和連蔓兒說話,“要是挖不夠,灰灰菜也行。”

曲麻菜,也叫苦丁菜,車軲轆菜,也叫車前子,還有莧菜,這些都是可是食用的野菜,藥用價值也不錯的。

連枝兒手腳很快,怕連蔓兒辛苦,還不時將挖的野菜裝進連蔓兒的籃子裡。一會功夫,兩人就挖了滿滿兩籃子的野菜。五郎和小七也挖了兩籃子,幾個孩子從高粱地裡鑽出來,在地頭一棵大樹的陰涼下坐了。

五郎就將籃子交給連枝兒,帶着小七又鑽進地裡去了。

“幹嘛去?”連蔓兒招呼。

“不用管他們,他們野着那。”連枝兒告訴連蔓兒。

連蔓兒就不說話了。村裡的小孩,都是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在這田野中,就像在自家裡一樣自在。他們出來挖野菜,也順便放風玩耍。

“蔓兒,姐兒給你編花冠戴。”連枝兒說着話,跑去旁邊的草地裡摘野花。

連枝兒採了一大把黃的、紅的、藍的、白的野花回來,拿在手上,左扭一下右轉一下,一會功夫,真的編出一個漂亮的花冠來,就要給連蔓兒戴上。

姐妹兩個笑鬧了一回,因爲連蔓兒頭上還有傷,最終是連枝兒將花冠戴在了頭上。

“秀兒姑姑的絨花真好看,蔓兒你說是不是?”連枝兒道。

連蔓兒看了一眼連枝兒,點了點頭。

“姐,你以後會有更漂亮的絨花戴的。”

連枝兒就笑了笑,“我也不求有什麼絨花戴,只要……”

“二姐,給你,你看這是什麼?”連五郎和小七一頭的汗水,從高粱地裡鑽了出來。

這本是土的掉渣的文,包含了幾代人的回憶,還有弱顏對田園生活的嚮往。似乎又是一本撲書,嘆氣,晚上非常有可能第二更哦。

第905章 有所求第666章 氣急攻心第882章 再分家第778章 回門宴第697章 困難第378章 分產第13章 雞屁股第410章 上眼藥第296章 矛盾第92章 鬥法第553章 一年更比一年好第420章 僱工第642章 葫蘆和瓢第936章 託關係第528章 探望第629章 小山居第10章 包子第863章 吃丸子第42章 祖孫第940章 錦上添花第133章 連葉兒出氣第788章 左右爲難第436章 誰騙了誰第687章 香灰第915章 順水推舟第39章 麻煩第413章 吐苦水第752章 葫蘆第737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739章 亂中第152章 借光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175章 工資--家規第944章 說服第413章 吐苦水第217章 丁香風波第278章 說理第276章 春耕第596章 新年新氣象第927章 整治第874章 弔孝第766章 席面第68章 連蔓兒設計第509章 夏末第773章 以心換心第92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51章 酒宴第242章 新鋪子第829章 燈市大街第943章 分歧第460章 爲什麼回來第976章 起意第779章 好心第96章 張氏的逆鱗第211章 漿洗第614章 仲春第302章 一反常態第156章 豆芽風波第170章 善於發現機會的眼睛第200章 殺年豬第764章 人比人第355章 商議第541章 回家第111章 買地第534章 石磨第265章 禮物第148章 買家第650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314章 燕子和葫蘆(二)第908章 逐客第620章 歡喜第783章 學堂第471章 見信如面第65章 拾穀穗第352章 消暑第529章 對策第771章 回門第398章 姐妹第207章 救場第659章 喜事第222章 主動歸來的媳婦第169章 驚嚇第830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685章 惡對惡第927章 整治第799章 初二第440章 拿捏第560章 不要錢第874章 弔孝第215章 團年飯第18章 王家藥鋪第752章 葫蘆第757章 悔第330章 鬧分家第408章 親戚第62章 討好第473章 夜讀第158章 叫子第133章 連葉兒出氣第713章 乾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