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寂靜無言。
唯有半扇形的光暈,投照下來,呈現出日月星辰,山嶽藏雲的景象,還有純金的經文跳躍,講述功德圓滿,飛昇金闕,遊宴玉京,延壽長年。
四下清冷的光,乍隱乍現,乍陰乍晴。
李元豐垂手而立,身姿挺拔,背後光暈搖曳,激射陰綠的光,整個人同樣化爲泥胎塑像一樣,一動不動,平平靜靜。
好一會,坐在大椅上的中年人開口說話,打破了室內的平靜,他的聲音有一種不期然而然的妙趣,和他古板的面容截然不同,問道,“天庭怎麼樣?”
第一印象啊,李元豐想了想,組織語言,道,“規矩森然,嚴肅活潑,人很有趣。”
“說的不錯。”
中年人笑了笑,擡手招呼李元豐坐下,心平氣和地跟李元豐說話,道,“地仙界中,特別是北俱蘆洲,沒有秩序,拳頭大是硬道理。可在天庭裡,上有玉皇大帝縱覽全局,再有四御鎮壓,各部門各司其職,早早形成一套行之有序的規矩。只要你按照規矩來,整個天庭都會平和,有序,有趣。”
“不得不講,天庭比起地仙界中的危險,天庭就是一個盛世。”
“盛世,”
李元豐低語一聲,擡起頭,眸中有光,道,“秩序穩固,人各居於其位,確實平和,但穩固下來的話,要是想改變,有野心的話,恐怕就會看到天庭中不爲人知的殘酷。”
在乘彩舟來的路上,李元豐可不只和陶小玉談笑風生,他從對方的話語中窺見天庭的不一樣,並和自己在地仙界的經歷做對比,進行分析,所以現在說話鏗鏘有力,非常肯定,道,“如果不想改變,平平穩穩,天庭就是樂園,自由自在,安安全全,讓人羨慕,可野心一動,就會碰到固有的利益層,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少不了明裡暗裡的爭鋒。”
話是這麼說,但天庭中的高層真的非同一般。
最起碼,天庭的規矩和秩序,讓人有所選擇,能夠有平和安適有趣過一生的權利,而不像北俱蘆洲一樣,完全叢林法則,沒有秩序,只能夠變強,戰鬥,再變強。
“能說出這段話來說明白派你上天庭沒有錯。”
中年人穩穩當當坐在大椅上,目光炯炯,道,“天庭很好,表面上平平和和,可大人讓你來天庭,不是讓你來做太過安穩的日子的,這一點,你要有準備。”
李元豐點點頭,表示明白,有的人會喜歡無憂無慮,自自在在,但有的人更喜歡會當凌絕頂,他屬於後一個。
“拿好這個,”
中年人手一擡,自玉案之上,飛起一個符牌,四四方方,呈現紫青,中央盤踞龍蛇之相,瀰漫着一種森然威嚴,落在李元豐掌中,繼續道,“這是你在天庭的身份職位。”
李元豐拿在掌中,摩挲着花紋,星辰搖曳,璀璨生光,真沒有想到,自己上天庭來,居然會當個星官。
星官這個位置,別看在神話傳說中是個爛大街的角色,但實際上,作爲天庭的重要機構和戰鬥力,星官是很重要的。
九曜,五斗,二十八星宿,等等等等,全是星官。
進入星官的圈子,大有可爲。
“好生做事。”
中年人見李元豐收好符牌,鄭重地道,“在天庭,多看,少說,多做事。要是真出了成績,帝君是不會吝嗇賞賜的。”
“帝君,”
李元豐垂下眼瞼,擋住眸中的異色,這可是他或者妖族在整個天庭中最大的靠山,要是能夠入其法眼,好處多多。
因爲天庭實在至關重要,即使接下來紀元大事西遊也離不開天庭。
“在天庭有什麼不懂的事情可以直接問小玉,她自小在天庭長大,熟門熟路。”
中年人坐在大椅上,一直沒有起身,道,“要不是不得已,不要來見我。”
“是。”
李元豐答應一聲,他心裡明白,自己來天庭,可不是享受的,要有艱苦做事的準備。
“規矩,規矩,規矩大如天。”
中年人再次強調,見李元豐若有所思,然後擺擺手,打發他出去,道,“好了,出去吧。”
李元豐行了一禮,自偏殿中退出。
就見陶小玉正站在精緻的月亮門前,兩側垂藤新花,鬱郁吐香,人在其中,比花還嬌顏。
看到李元豐,陶小玉用好看的大眼睛上上下下仔仔細細打量了李元豐一次,像是第一次見到一樣,美眸中驚訝。
“怎麼了?”
李元豐拿着手中的星神符令,在少女眼前晃了晃,搖曳出星光,他面上帶出笑容,在天庭,既然人人講規矩,以和爲貴,自己也得當個陽光的人啊,笑道,“這麼快就不認識了?”
“能夠在真君面前說這麼久話的人,沒多少呢。”
陶小玉歪着腦袋看李元豐,高叉的裙裾在風中搖擺,若荷葉輕舞,整個人有一種纖麗,然後撲哧一笑,道,“要不是看你和真君大人不像,還以爲你是他在地仙界留下的子嗣了。”
“咳咳,”
李元豐真爲少女的腦洞哭笑不得,他上前一步,將星神符令給她看了看,然後道,“真君大人有命令,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在天庭有事就找你了。”
“星神,”
陶小玉這個時候纔看清符令上的標識,不由得吐了吐小舌頭,美眸中的詫異不僅沒有消散,反而更濃了,或許在想,自己剛纔想錯了,眼前之人一定是真君的私生子,不然的話,可不會一上天庭就安排他這樣的職位。
可憐的自己,兢兢業業的,可還在宮中轉悠。
想到這,陶小玉撅起嘴巴。
要是李元豐知道陶小玉的想法,肯定會告訴她,她這樣的性格和能力適合天庭平和的環境,能夠快快樂樂,無拘無束,至於天庭中平靜下的暗流,不爲人知的勾心鬥角,不是她能夠做到的。
好一會,陶小玉纔開口問道,“接下來,你是先休息,還是去報道?”
“先休息一下。”
李元豐想了想,有了決斷,道,“還要多讀一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