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好說。蛋糕太大了我們可以分些給別人吃嘛,只要舍的放棄一些東西,拉入更多的人進來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在當今的環境下,大多數人的利益就代表了保證,這個計劃我願意加入。”
老鍾聽了李偉說的這些後第一個就點頭同意了,作爲一個商業家族出來的人,他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項目的巨大利益,他甚至有了把自己家族的人拉些過來一起分蛋糕的想法。有了他家族的加入,這個國家敢打他們主意的人就不多了,不過這要看李偉到時是什麼意見了。
“我也沒意見,其實國外早就有這種模式了,不過國內能發展成什麼樣我挺期待的。”黃燕也同意了,剩下的李小琳不用說了。同樣是睡過,李小琳考慮問題的時候更多的會從李偉的利益考慮的,所以李偉決定做什麼,只要是對的,她就會去支持的。
但是黃燕不一樣,雖然也和李偉啪啪了好幾次,她做什麼都會從自己的角度去判斷的。對於自己有利的事情她纔會去做的,沒有利的事情她絕對不會插手的,最多提出自己反對的意見,跟和李偉睡過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感覺。
這讓李偉有點蛋痛的感覺,總感覺自己和黃燕之間似乎就是炮友的關係了。其實他也明白,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東西方不同的教育模式和人文環境造就出來的結果,跟兩個女人有沒有喜歡過自己似乎並沒多大關係。
“好吧,既然你們都同意了這個計劃,那麼明年春節一過我們就要上馬這個計劃,爭取在年中的時候把平臺推廣出來。我們必須要快,搶在所有人都沒發現這塊蛋糕之前先把蛋糕佔了再說。
我這邊還有一個合作伙伴,年後到時需要他過來一趟。銀行那邊就需要老鍾去跟進了,我們可以把銀行也捆綁到一條戰線來,其他的人,如果有足夠影響力的我們也可以把他們拉入進來。”
李偉見三人都同意了,立刻就把這個計劃安排下去,同銀行和官員打交道的事情就讓老鍾去處理,他在市裡和省裡都有足夠的關係。自己原本還在考慮張昭的事情,現在聽老鍾這麼一說,讓張昭加入進來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
年後到時把張昭叫了過來讓黃燕去跟進,拉人入夥的事情就交給黃燕來處理。李偉還特別的同老鍾商量了下拉人的範圍和規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進來的。特別是國外的資金,李偉對他們有種天然的抵制情緒,所以處理這些事情他不能做,只能讓黃燕這個帶着華僑身份的人去最合適了。
談妥了兩個大計劃後其他的都是一些小投資了,這兩年商場還有餐飲連鎖加上剛剛興起的房產給幾人掙了不少錢,這些投資下去對於現在的產業後面的持續發展並沒什麼太大的影響。
幾人正要繼續討論下去,李偉的電話響了。跟幾人說了聲抱歉,拿起一看,電話是自己老媽打過來的,也不知道這個時候找自己有什麼事情。李偉連忙起身走出房間,然後接了電話。“小偉,你能不能回家一趟?
電話那頭李偉媽的聲音有點急促,讓李偉的心一下就緊張起來,這年尾的幾天時間了,如果家裡出了點什麼事情就挺麻煩的,而且按照家裡的風俗來說,年頭年尾出事預兆也不好。“家裡有什麼事情嗎?”
“不是我們家裡,是你們小學時候的那個姓鄭的老師。他得了很嚴重的病,需要動手術。他們家條件你知道的,兩個小孩還在讀書,一個讀大學,一個讀高中,他做民辦教師的那點錢全部都給掏乾淨了,所以家裡面現在拿不出那麼大一筆錢出來做手術,正在到處借錢。”
李偉媽說到這裡的時候有點猶豫“我叫你回家就是想問問,你在市裡有沒辦法幫下你們的老師,畢竟鄭老師教過那麼多年你們三兄妹的書,人也不錯,家裡剛剛借了一萬塊錢給他們家。”
李偉媽說的那個鄭老師李偉印象挺深的,就是村裡小學的一個民辦老師,教了十幾年的書,對學校裡面的每個學生都挺好的。拿着電話稍稍考慮了下,李偉問向電話那邊“媽,鄭老師得病的事情你怎麼知道的?”
不是李偉無情,而是經過了元旦那件事情後,他現在本能的就對某些事情和人心有了戒備之心。有些東西如果被有心人利用了那就不值了,很可能自己錢白花了,或許還討不到好。
“我原本也不知道鄭老師生病的事情的,周圍也沒聽人說過。前兩天他家小孩放寒假了來我們家買鴨蛋的時候,我和他隨便聊了幾句知道的。今天在路上碰到鄭老師的老婆,才知道他們家正在到處籌錢給鄭老師治病。”電話裡面李偉媽似乎有點感嘆“鄭老師在村裡的小學教了十多年的書了,沒想到到頭來一場病的手術費用都不夠,以前我還一直以爲做老師的工資很高呢。”
聽了老媽的話李偉扯了扯嘴巴,沒有吭聲。民辦老師的工資能有多高?李偉最清楚了。再晚兩三年,李偉自己前世的時候曾經就去附近的一個小學代了一學期的課。一個月五百塊錢,而且還經常拖欠,李偉代了一個學期的課生生的拖了半年才發。
“媽,鄭老師人現在在那裡治療?”沒有同老媽討論民辦老師的待遇問題,李偉直接問起了鄭老師呆在那個醫院。
“好象在市人民醫院,你直接去醫院那邊看看他也好。鄭老師是個好老師,小偉,咱們家有條件幫就幫幫他們一家吧?”李偉媽在自家富起來後並沒自覺的把自己劃到高人一等的行列去,依然還是那個勤勞善良的農家婦女。
“恩,我知道了,等下我就去醫院看看鄭老師的情況。”李偉掛了電話後想了下,然後從自己口袋裡面掏出一包煙,給自己點上了一支。他的心情有點沉重,民辦老師的遭遇有多難,他最清楚。他們家這邊還好點,後世媒體暴露出來的那些山區的民辦教師的遭遇更難,但就是這些人,擔負起了一班又一班的新時代的少年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