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重生一九零二,60 文學館

德國的高傲不是評嘴上說出來的,是戴在他們的臉上,他們的骨子裡的。德國開出的條件就是德國和他的同盟國承認秦國**的事實,但是德國要求秦國必須聽從他們的指揮全力的進攻英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爲此德國還準備支援秦國一個軍的陸軍裝備,一百門120mm火炮。岸防炮也可以支援秦國二十門,但是秦國必須掏錢購買。李睿感覺德國太開不起人了,這是在打發叫花子的節奏啊。德國的陸軍裝備要來有何用,秦國上下現在用的是後世天朝的八一半自動步槍優化改造設計而來的中華一式步槍(鋼鐵不合格)和後世俄國的ak設計而來的中華二式自動步槍(合格的鋼鐵產量太少,只能裝配到排以上的部隊,當輕機槍使用)一百門120mm火炮秦國倒是有用,秦國現在的70mm、100mm、120mm、150mm型號的火炮總月產量只有35門(合金鋼鐵產量限制太大)。不過在‘共工計劃’成功實施後,英國的近八百門火炮落入秦國的手中,德國的這一百門火炮可有可無。岸防炮現在對秦國幾乎無用,因爲秦國現在有水雷封鎖幾乎沒有海上貿易往來,但可以拿來研究研究爲秦國海軍艦炮儲備技術。現在的艦炮和岸防炮的原理都是通用的,不同的就是岸防炮威力和後座力太大,不能直接的搬到艦艇上去,但是降低和解決後坐力後基本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秦國開出的條件是秦國可以再遠東牽制英法的軍事力量,但是仗怎麼打、怎麼牽制由秦國說了算,德國只有建議的權力。再有就是無償的支援兩座一萬噸的船塢,200門150mm火炮,30門岸防炮。並給秦國提供2000萬馬克的有息10年貸款,用來購買德國的發電設備、平爐鍊鋼設備、機械設備、合金鋼材的配方和一些其他方面的專利。李睿也提出了想要德國幫助秦國製造兩臺機械式計算機的想法,李睿的理由是爲了統計秦國的人口。

機械式的計算機早在17世紀就開始了,歐洲一批數學家就已開始設計和製造以數字形式進行基本運算的數字計算機。1642年,法國數學家帕斯卡採用與鐘錶類似的齒輪傳動裝置,製成了最早的十進制加法器。1678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製成的計算機,進一步解決了十進制數運算。英國數學家巴貝奇在1822年製作差分機模型時提出一個設想,每次完成一次算術運算將發展爲自動完成某個特定的完整運算過程。1884年,巴貝奇設計了一種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機。這臺分析機雖然已經描繪出有關程序控制方式計算機的雛型,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而未能實現。巴貝奇的設想提出以後的一百多年期間,電磁學、電工學、電子學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連發明瞭真空二極管和真空三極管;在系統技術方面,相繼發明了無線電報、電視和雷達……。所有這些成就爲現代計算機的發展準備了技術和物質條件。

機械式計算機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近300年的歷史,也即將發展到極致。下面的發展就是邁入電子式計算機時代並將迅速的發展起來。秦國想要進入計算機的研發製造工業,必須先從邏輯最簡單的機械式計算機入手,弄懂了機械式計算機的運行原理,秦國才能進入電子式計算機的研究和他需要運行的語言的編寫等等工作。現在秦國的0521基地裡面已經制造出了電子管、二極管、三極管,雖然工藝粗糙、電子元件也不穩定,但是秦國現在已經具備了製造電子計算機的硬件基礎,如果秦國再把計算機的原理搞清楚。在結合李睿從後世帶回來的計算機做參考,那麼華夏民族真正屬於自己的計算機就會從李睿的手中誕生。李睿爲什麼想要從德國人的手中購買兩臺機械式計算機,因爲現在的機械式計算機個頭都非常的大,重達幾噸。數量還非常的稀少,研究的人也很少,而且都在國家的控制之下。雖然這種簡單的計算機運用的領域非常有限,但是各國管控的還是非常的嚴密。秦國對這方面沒有任何的研究,就必須借鑑他國的技術來發展自己的計算機技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李睿手中有後世的計算機,但是那是高度集中化後的計算機,對研究電子計算機起到的作用不大。只有這種簡單的機械式的計算機纔是最適合現在秦國計算機的研究和發展。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是從最基礎做起,把基礎夯實了,秦國的工業發展才能快步的進行下去。才能讓秦國的工業遇到瓶頸時,不用去求助別人就能憑藉自身的積累解決問題。

接下來幾天時間秦、德的談判陷入了僵持,雙方都不太肯讓步。直到德國人實在承受不住壓力的一天早晨,瓊斯對着王治拍着桌說道:“我們決定回國了,這是一次失敗的談判,秦國毫無接受德國的誠意讓我們非常失忘。”

王治笑了笑:“特使閣下,你錯了,我們秦國一直是抱着非常誠肯的態度與貴方談判,顯而易見。我們理想的合作對於貴我雙方都是有大利可圖的,我們這些天一直在由貴國向我們轉讓合金配方、貸款的事情上堅持着,那麼今天我們不妨開門見山的表個態,配方、貸款是秦、德合作的大前提,這是我們秦王殿下的意志,我們的合作只有在他個人的意志的框架下進行。如果德國方面同意與秦國合作,我國可以把中華二式自動步槍的圖紙免費的贈送個德國。”

聽了王治的話瓊斯一行人都楞住了,接着有一喜,他們最想要秦國的中華二式自動步槍,但是先前秦國一直都沒有鬆開,爲此瓊斯也找過李睿。

瓊斯看了看左右隨行的人後對王治說道:“我建議今天上午的談判就到這裡。關於貴方剛剛的提議,我們要慎重考慮一下才能給出答覆。”

那晚德國人所住的賓館燈亮了一夜,在次開啓談判的時候,德國人表態十分明確,如果秦國向德國支付全額的四艘戰艦的定金,德國將無嘗的轉讓合金配方、有息10年的1000萬馬克的貸款,還將向秦國派出船塢建造的工程師和熟練工人。甚至包括了對未來戰艦上海軍人員的培養!

德國人妥協之後,雙方的談判在次回到快車道。生產合作。技術交換,以物易物式的產品資源交換等等。從軍事到民用,涉及到的談判項目多達五十多項。交易基本還算是比較平等的,當然秦國在某些方面還是吃了一些技術上的虧。但長遠來看,這個虧吃得並不虧!

畢竟工業技術上的有些東西不是拿錢就能買回來的,打個比方說。後世華夏在工業上面就有心臟病,我們七十年代引進了英國人羅羅的航空渦扇發動機技術和生產線,可我們仿造了三十年的結果,還是達不到我們購買時英國人發動機的水準。即便是普通的汽車發動機,我們在一些細節上的製造能力和世界一流比起來還是差一個檔次,不是我們不用心,也不是我們花得錢少,更不是我們的精密加工比外國人差多少,關鍵就在於有些生產技術讓你看你都看不明白,不跟你說這個螺絲需要從偏一點的角度上,你怎麼也達不到人家原來的組裝效果。

工業就是這樣,實驗室出來的東西和工廠出來的東西完全不是一回事。就拿萬噸水壓機來說,水壓機的生產並不複雜,無非是將一堆大零件組裝到一起,這個學點工業的人都能明白。生產這些大零件可能也用不了幾個月的時間,可要將這些大零件組裝起來調試好,快則一兩年,慢則五年,十年八年的也不是沒有。這種技術要*作千次萬次才能總結出一次對的,也許這種*作在第一百次的時候就達到完美了,也許這種*作要經過一萬次才能達到完美。還有有些技術上的東西可以作記錄總結,可有些技術做不了記錄,完全是高級技工掌握的一種感覺。他帶徒弟的時候,手把手傳授幾次這種感覺,學生便可能領悟到了。可要沒有這種傳授,光拿圖紙讓你生產,你就撞大運猜去吧!

當一系列淡判塵埃落定的時候,一位參與談判的德國科學家翻看完厚厚的一份合作意向錄後,對同行的人說道:“雖然秦國現在工業上的成就遠遠落後於世界列強,但今天我敢肯定的說,十年之後,秦國一定會成爲世界上第一流強國!”

德雙方這份合作備忘錄以不對外公開的形式籤屬完畢的。之後李睿邀請德國人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一場豐盛的慶祝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