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皖平公主

23 皖平公主

一秒記住,

23皖平公主

荼蘼聞言一震,面色便有些古怪。。。心中千奇百怪的念頭更是潮涌而出。季竣廷見她神色變幻莫定,不禁也有些奇怪,便問道:“荼蘼,怎麼了?”

荼蘼自是不好對他實話實說,因搖頭:“沒甚麼,我只是忽然想起當年春狩時的情景!”皖平……本該是她二嫂的。只是沒想到,她如今竟會落得個守寡的下場。

季竣廷聽她提及當年三月三春狩之事,也不由嘆了口氣

。頗有些恍同隔世的感覺。

“荼蘼,你說,他此次前去杭州,會不會打算接皖平公主回京!”

荼蘼不甚確定的點頭:“或許罷!”說完了這三個字,她卻忽然道:“二哥,我打算仍舊依計劃,在後日便帶安哥兒啓程往杭州去!”

季竣廷點頭道:“我知道,娘已同我說了,囑我先陪你們一道去杭州!”

荼蘼一怔,下意識的反對道:“不用,蘇杭這麼近……”若是沒有皖平,她自然是希望季竣廷陪她一道往杭州去的。但在意外得知皖平如今正在杭州,她便有一種說不出的擔憂。皖平與林垣馳的關係一貫頗好,這一點。她自是知道的。如今皖平守寡,季竣廷又不曾娶親,她實在擔心林垣馳會忽而心血來潮的弄出亂點鴛鴦譜的事兒來。

季竣廷一笑,他自然不會發覺妹妹竟想的那麼遠:“本來我還能不去,如今他既來了。或許會與你一道往杭州去,二哥自然更要陪你一道去了!”

荼蘼輕咬下脣,終於還是將滿肚子反對的話嚥了回去。畢竟,自己再怎麼反對,怕也難以改變父母兄長一片關切之心,更何況,若林垣馳果真有心,季竣廷去與不去,也不是自己說了便能算的。說不得只能自己小心些,遇事隨機應變罷了。

說話間,二人已到了安哥兒的書房跟前,季竣廷對荼蘼作了個手勢,示意她噤聲,這才引了她緩步入內。這間書房很是安靜,看格局,卻與京城清平侯府的書房很有些相似之處。院中一株巨槐,龐大的樹冠灑下的濃蔭幾乎籠住了大半個院子。

書房內,此刻正傳來朗朗的讀書聲。童音清脆而鏗鏘,卻正是安哥兒。

荼蘼不由會心一笑,季竣廷一笑,擡手一指槐樹下的一張棋桌。荼蘼會意,二人走到棋桌跟前,對面坐下。各自拈子落坪,伴和着書房內的讀書聲,倒也別有一種意趣。

因荼蘼有意定居杭州,想着日後難免時常往來蘇杭之間,故而早早定製了一艘大船。不出她所料,林垣馳聽說她也要往杭州去,便理所當然的提出同行。季煊夫婦見他已開了口,便也只有允准的份。安哥兒一聽林垣馳亦要去杭州,卻是樂得眉開眼笑,開心不已。

啓程當日,蘇州竟下起了濛濛細雨,清風細雨,杏花江南,將整座蘇州襯得飄渺出塵,格外清麗優雅

。考慮到蘇杭相隔不遠,因此衆人直到下晚時分方纔上了船。

船是荼蘼新近定製的,外表瞧着甚是普通,艙內的各項擺設卻是極盡精緻,艙內共八間雅舍,一應器物俱全,瞧着整齊清爽之外更兼精巧雅緻。

在段夫人的極力要求下。荼蘼畢竟是帶了紫兒同去杭州。此外,同行的尚有安姐。季竣廷卻是出人意外的帶了在怡園門房內當差的錢勝同行。安哥兒身邊便帶了杏兒。

荼蘼不願與林垣馳多有接觸,纔剛上船,便自攜了紫兒入房。安哥兒卻嫌房中太過憋悶,不肯入艙,只是穿了蓑衣,帶了斗笠,黏着林垣馳站在船頭看風景。荼蘼見他與林垣馳這般親密,不禁無奈,但也無法反對,只得眼不見爲淨罷了。

紫兒原是蘇州人,忽而離開熟悉的家鄉與怡園內的衆姊妹,去往杭州,心中自然多有不捨。雖說蘇杭相隔不遠,但心中畢竟有些鬱郁的,面上也不禁露了幾分出來。

荼蘼看出她的心意,見她沏茶過來便擡頭朝她一笑,溫和道:“我知你並不想去杭州,不過夫人的意思,我也不好太過違拗。只等過些日子,我再使人送你回蘇州!”

紫兒一怔,下意識的搖頭道:“紫兒隨小姐來時,夫人曾再三叮嚀紫兒要好好服侍小姐。小姐不必多想的,該做的,紫兒定會做好!”

荼蘼默默看她,沒來由的想起了從前的慧芝與明秀。嘆了口氣,她拍了拍紫兒的手:“罷了,我x後總不會虧待你的!”紫兒見她神色,不覺輕輕點頭。心頭一時竟也安定下來。二人正說着話,忽聽門外有人輕輕叩門。“是誰?”荼蘼微詫的揚聲問道。

外頭響起的卻是安姐的聲音:“嫵兒,是我!”聲音竟有些發顫。

荼蘼聞聲,忙收拾心情,笑道:“安姐,請進罷!”

安姐推門而入,姣美的面容上殘存着幾分驚悸之色,回身闔上門後,伸手輕輕拍了拍自己的心口,蹙眉道:“嫵兒,你怎會認識那位林公子的?”

荼蘼看她模樣,不覺微詫,一面叫紫兒倒茶,一面起身問道:“怎麼了?”

安姐打個冷戰,輕聲道:“適才我從房中出來,恰恰遇上那位公子身邊的侍從……”

荼蘼一聽這話,便已明白過來,因笑吟吟的拉了她坐下道:“林公子乃是季二哥的朋友,此次去杭州,與我們只是順路同行,到了杭州,自然會走的,不必害怕

!”

她口中說着安慰安姐的話。心中其實卻並不這麼認爲。

安姐微嗔的看了她一眼:“就只你是個大膽的,那兩人,遠遠瞧着倒都是一表人才,一走得近了,竟覺煞氣沖天,依我看,倒比前年蘇州府衙殺的那個江洋大盜還更可怕些!聽說那江洋大盜手裡頭可是有過幾十條人命的呢!”她口中說着,終是忍不住又打了個冷戰。

紫兒恰在此刻捧了茶來,聽了這話,不禁心有慼慼的連連點頭。

荼蘼對林垣馳帶着這兩名侍衛來蘇州,其實也頗多疑惑。只是這話卻不便在這二人跟前講了出來的,正欲出言岔開話題,房門卻又響起幾下輕叩,還未及她開口應答,門已被人推開,進來的卻是安哥兒。紫兒瞧見安哥兒仍穿着蓑衣,忙過去爲他除下蓑衣斗笠。

荼蘼瞧見安哥兒便順勢調侃道:“好呀!今兒我這裡,可是安哥、安姐都來得齊了!”

饒是安姐心頭正自惴惴,忽而聽了這話,也不由輕笑出聲。安哥兒聽了這話,不免皺皺小鼻子,仰頭看了安姐一眼,問道:“姐姐的名字裡頭也有個安?”

安姐見他年紀雖小,容貌卻生得俊俏討喜,心中也不由甚是喜愛,因笑道:“那倒不是,因姐姐孃家便是姓安的,故而姐姐守寡後,左鄰右舍都喚我做安姐!”

安哥兒眨了眨眼,道:“是這樣的呀!”安姐笑着點了點頭。

荼蘼在旁問道:“你適才不是嚷嚷着要在船頭看風景麼?怎麼忽然又不看了?”

安哥兒學着大人模樣聳聳肩,攤了攤雙手,皺着小臉道:“林叔叔在跟二叔說話,我在旁邊聽得無趣,就過來找姐姐玩兒!”

荼蘼聞言,不覺笑道:“原來如此!”這孩子倒也頗有眼色。

安姐聽了這話,卻問道:“難道安哥兒竟不怕你林叔叔身邊的那兩個人麼?”

安哥兒疑惑的看了安姐一眼:“爲甚麼要怕他們?他們只是林叔叔的侍衛而已

!”

安哥兒畢竟是男孩兒,加之季竣灝所識之人多爲軍方之人,其中不乏身經百戰,身帶煞氣者,他自幼見識多了,因此對王氏兄弟卻不如何懼怕。

安姐一怔,一時竟不知該怎麼說纔好,只得尷尬的笑了笑。但回過頭來想想,卻也覺得安哥兒所言頗有道理,倒也將先前的驚懼之心沖淡了不少。

蘇杭之間,果真相距甚近,不過一夜工夫。船已到了杭州碼頭。昨兒雖是煙雨濛濛,但過了一夜,天氣便又放了晴。朝陽灑落在猶自霧氣濛濛的河面上,光彩變幻,尤爲美麗。

衆人各自下船,,林垣馳停了步子,回頭看了季竣廷一眼,問道:“季兄可有地方落腳?”

荼蘼早在蘇州時便已對季竣廷說過自己的打算,因此季竣廷倒也心中有數,因回道:“多謝林兄,不過嫵兒已在杭州玉獅衚衕購置了一間屋子,暫作落腳之地!”

林垣馳微微點頭,倒也並未多說甚麼,只道:“玉獅衚衕,倒也是個好地方。我在杭州,會住在鳳山門左近。等我安置停當,再下帖請季兄過去一聚!”

季竣廷還未應答,卻聽遠處傳來一個清脆如銀鈴的聲音:“四哥,四哥,這裡呢!”衆人不約而同的回頭看去,卻見離着衆人約二十步遠的地方有個女子正衝着這邊揮手。荼蘼定睛望去,見那女子雖是衣着素淡,銀釵束髮,眉目之間卻隱約可見昔日飛揚跋扈的影子。

是皖平!她不由自主的睜大了眼,有種不能置信的感覺。她這裡正自錯愕不已,卻見有人自皖平身後閃了出來,海棠色對襟春衫,櫻草色長裙,身材瘦削高挑,卻自有一番傲然清雅之氣。荼蘼一眼瞧見她,不覺又是一陣愕然,下意識的回頭看了季竣廷一眼。

原來這名女子,赫然竟是已多年不見的玉郡主冼清秋!

除夕夜,祝親們新春快樂,兔年吉祥。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面頁章節尾部廣告

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23 皖平公主)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77 離別12 照影的秘密43 心念京城05 狀元探花53 一盒蜜餞20 盧修文19 廬山上08 故人對面不相識24 沒羞沒臊與沒皮沒臉20 一探虛實26 古怪的夢27 彼岸花開44 是耶非耶17 他摸得我就摸不得03 意外重逢26 古怪的夢41 京中來信65 珍珠與海螺69 潯陽樓頭10 虎賁22 暴風雨前23寧靜秋日52 夜談44 護花使者07 遠行10 一個男人與三個女人的往事01 死49 決意返京03 月色真好14 決定25 夢25 各有打算32 波瀾又起08 局中局71 家書21 王府驚變27 殿外的那片林子37 意料之外04 套78 不期而至的貴客26 引火燒身30 戲臺下的戲50 林明軒的狡猾16 賜婚密旨24 沒羞沒臊與沒皮沒臉27 流言是怎樣傳播的15 七夕之約10 就是喜歡27 殿外的那片林子68 自由24 轉機35 你該走了07 素手斟茶20 公然登門40 抉擇86 藕花深處25 驚聞06 險地03 真好32 波瀾又起34 萬佛寺27 事有蹊蹺46 牛嚼牡丹43 肅王49 決意返京22 暴風雨前23寧靜秋日13 恍然大悟13 兩顆珠子50 人有逆鱗29 令人不快的應酬24 沒羞沒臊與沒皮沒臉04 心有千千結07 遠行31 木煜41 遲來的消息19 最瞭解你的人04 流碧湖上25 各有打算54 看眼前景言京中事12 龍舟賽34 萬佛寺49 決意返京41 遲來的消息46 留得青山在39 槐樹下43 心念京城42 意外15 大廈將傾42 意外09 清雅14 前塵往事29 令人不快的應酬26 暴風雨11 故人又見故人24 沒羞沒臊與沒皮沒臉20 皖平來訪22 正面交鋒06 關卿底事38 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