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姐兒,誰是誰的順序,怎麼能換呢?”
傅蓉心底沉沉,看着安平侯夫人扯出一個笑容,道:“我也就是說說,其實,我是怕到時候名字太低,不好看,我也是想要爲安平侯府爭臉的……”
傅蓉越說聲音越小。
似乎是受了很大的委屈一般。
安平侯夫人也沒有辦法說什麼,只是覺得傅蓉這種方法並不妥當。
青鎖跪坐在傅佳的身後,咬着後槽牙。
這個二姑娘也太過分了點。
明明是他自己想要在前面,卻說的這樣冠冕堂皇,這不是欺負自家姑娘嗎?
傅佳倒是無所謂,在前或者在後對她來說都是一樣的。
可是呢,她卻對傅蓉的這種做法看不過去。
想要可以明着說嘛。
她又不會不給。
於是傅佳就笑盈盈的看着傅蓉:“二姑娘的意思是想要我這個竹籤是吧??”
傅佳說話一點也不拐彎,就那樣笑眯眯的看着傅蓉,看她怎麼回答。
傅蓉也沒有想到傅佳會問的這樣直接,頓時漲紅了臉,結結巴巴的道:“我,我主要也是想着,我們兩個都能爲安平侯府爭光,畢竟佳姐兒你的調香是不需要什麼順序的,就算是放在後面,只要你香調的好,說不定還會讓她們精神一振,讓她們更加欣賞你呢。”
傅佳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二姑娘說的也有道理。”
傅蓉一聽傅佳這樣說,頓時臉上露出了笑模樣:“那佳姐兒的意思是答應啦?”
傅佳不緊不慢的說道:“我覺得二姑娘說的非常有道理,二姑娘的畫技也是十分的超凡出衆,放在後面壓軸,說不定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傅蓉聽傅佳這樣說道,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不願意就算了,還這樣挖苦她。
傅蓉忍不住鼻子裡冷哼一聲,就要說話。
傅佳卻接着慢悠悠的道:“不過若是二姑娘覺得放在前面會有把握的話,那麼換換也無妨了。”
傅蓉愣了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等到身後鈴兒扯了扯她的衣袖,她才頓時高興起來:“佳姐兒是答應啦?”
傅佳道:“若是二姑娘贏得了獎品,回頭要請我吃一頓才行。”
傅蓉頓時舒了一口氣,笑起來道:“放心,一定請!”
安平侯夫人有些不贊成,不過傅佳已經答應了,她就沒有再說什麼。
到是傅佳轉過頭來,低聲與她解釋道:“二姑娘心氣高,想要有一個好的歸宿,義母也該成全她,給她一個機會,再說義母也一直因爲此事而煩憂,若是二姑娘真的能入了其他夫人的眼,那纔是最好的。”
在傅佳的心裡,傅蓉不過是一個小孩子,虛榮心強,看到一個鄉下來的自己都能得到好的姻緣,眼光自然也就更高了一些。
想要追求自己的幸福,這無可厚非,只要是她自己努力的。
安平侯夫人深以爲然,她怎麼會想不到這些,不過是覺得傅蓉這樣搶了傅佳的順序是不對的,沒想到,傅佳心胸寬大,眼界格局都要高出傅蓉許多。
安平侯夫人很是欣慰。
就在幾個人說話的當中,抽籤已經完成。
第一個上場的是工部尚書府的姑娘,也就是秦景軒的姐姐秦靜嬋的小姑子。
小姑娘個子不高,圓圓的臉蛋,烏黑柔亮的頭髮,編成了麻花辮綁在兩側,帶着珠花,垂着絲帶,很是可愛的樣子。
就是肌膚有些微黑,在燭光下越發的顯得黑瘦黑瘦的。
秦靜嬋早就來了,看到傅佳微笑示意,還走過來特意與安平侯夫人寒暄了幾句。
這時,秦靜嬋凝神看着站在中央的小姑子,低聲與工部尚書夫人說了幾句話。
工部尚書夫人搖搖頭,臉上一閃而過的擔憂。
只見中央的小姑娘,緊張的扣着衣角,期期艾艾的向皇后娘娘行了禮。
倒是皇后娘娘很溫和的免了禮,詢問她準備的什麼才藝。
小姑娘漲紅了臉,頭也不敢擡,道:“啓稟皇后娘娘,小女爲娘娘撫琴一段,還請娘娘不要見笑。”
皇后微笑着示意開始,就有宮女擡了琴上來。
小姑娘再次行了禮,有些拘謹的坐在琴前。
手擡起,琴聲如同流水一般從琴絃上傾瀉而出。
如同山間清泉叮咚而下,衆人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副春日裡花開草綠,萬物復甦,鳥語花香的畫面。
皇后娘娘眼眸中閃過一絲驚訝。
沒想到,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姑娘,竟是彈了一手好琴。
工部尚書夫人的臉上也綻開了笑容。
還好,自家姑娘關鍵時刻沒有掉鏈子。
她一人多了就緊張的毛病,工部尚書夫人可是費盡了心思,去年根本就沒敢來參加,直接稱病的。
秦靜嬋在一旁笑着道:“我說母親放心吧,您瞧,蓮姐兒這不挺好?”
工部尚書夫人拍了拍秦靜嬋的手,笑道:“還是多虧了伱,若不是你整日開解她,陪伴她,她還不知道怎麼樣呢。”
秦靜嬋忙推辭道:“是蓮姐兒長大了,自然就好很多了。”
傅佳與秦靜嬋距離並不遠,恰好聽到了兩個人的對話。
傅佳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秦靜嬋。
何伊蓮一曲畢,整個人從剛纔自信發光的樣子又恢復到了拘束謹慎的模樣。
皇后娘娘卻不以爲意,大讚她琴藝高超。
何伊蓮被皇后娘娘稱讚,更是不知所措,忙行了禮,逃也似的躲在了工部尚書夫人的身邊。
工部尚書夫人忙起身告罪,有些不安的道:“娘娘,蓮姐兒她性子內向,被皇后娘娘誇讚頓時就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還請娘娘饒恕她無禮之罪。”
皇后娘娘笑起來,道:“蓮姐兒是吧?性子純善,保有一顆赤子之心,難得難得,尚書夫人就不要過於苛責了。”
工部尚書夫人大喜,忙拉着何伊蓮跪倒在地拜謝。
有了皇后娘娘這句話,蓮姐兒以後嫁人就不用發愁了。
何伊蓮年方十四,卻如干十來歲的孩童一般害羞,不愛出門,不愛與人說話,京城各府夫人們需要的是那些個落落大方,能掌得起家宅的女子。
何伊蓮這樣的,除非嫁給小兒子,不用管家,就等着現成的就行。
可是,卻要那些嫂嫂性子敦厚的,能照顧她的,好吧,這樣的條件,可真是不好找。
工部尚書夫人喜出望外,拉着何伊蓮坐回了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