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本人的讚許

趙秋華決定在尚溪園用宴,搞得負責組織招待的市委辦工作人員以及尚溪園這邊措手不及、手忙腳亂。

照劉偉立、潘石華的意見,晚宴所需要的食材、廚師以及服務人員,都馬上從南園調來,就向尚溪園借個擺宴的地方。

真要這麼搞,對尚溪園沒有特別大的好處。

雖然食材準備不足,需要從南園借調一部分,但沈淮堅持廚師、服務人員都用尚溪園的——這本身對尚溪園來說,也是正式營前的一次大考驗跟服務水平提升的良機,沈淮纔不擔心會不會出些小差錯。

沈淮幫陳桐把大的原則定下來,就把剩下來的事丟給劉偉立、潘石華,鎮政府這邊再讓李鋒全力配合,他還要回去陪趙秋華他們。

劉偉立、潘石華氣苦,沈淮不怕叫趙秋華、蘇唯軍他們在菜盤子裡吃出兩隻大青蟲來,他們可不敢冒這個險,他們又不能叫沈淮一起留下來。

省長趙秋華決定留在尚溪園吃宴,說到底還是對梅溪鎮的發展感興趣,沈淮當然要過去貼身陪同。而他們兩人,一個是市委辦副主任,一個是區委書記,在省長趙秋華跟省委秘書長面前,反而插不上一句話。

雖然尚溪園這邊要爲突如其來的夜宴手忙腳亂,另一層好處,就是沈淮多出一大截時間,向趙秋華、蘇唯軍、陳寶齊一行人更詳細的介紹梅溪鎮未來的發展規劃。

沈淮並不認爲趙秋華是個特別有能耐的人,甚至認爲趙秋華搞經濟的水平,比田家庚要差一大截,但是田家庚水平再高,作爲省委書記高高在上,沈淮也沒有辦法請他到梅溪鎮來,當面向他求得更多的資源。

趙秋華雖然水平低一些,但作爲省委副書記、省長,即使作爲中立派系,對沈淮不可能有什麼特別的好感跟提攜,此時加深他對梅溪鎮的印象,對梅溪鎮未來的發展,都將有着莫大的好處。

有時候,下面人跑斷腳、用盡吃奶力氣都辦不成的事,對趙秋華這種級別的人物來說,甚至都不用一個眼色就能促成。

同樣的,沈淮希望他在梅溪鎮發展中所貫徹的一些理念,能對趙秋華造成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對淮海省來說,也會有正面的推動作用。

李鋒負責陪陳偉立、潘石華監督尚溪園準備宴請,沈淮跟何清社、袁宏軍、黃新良他們喊到一邊,說道:“還有一些時間,也不可能讓趙省長他們空坐着,我現在進去,看能不能安排趙省長從老街、渚園以及新梅新村轉一圈再回來,你們馬上分頭去安排一下。”

省領導留下來用宴,何清社他們起初是震驚、慌亂,不知所措,但鎮定下來,又都能意識到這對梅溪鎮也是好的機遇。

所謂上有所好,下行甚焉。上面的面目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模糊的,是需要下面揣摸的。

淮海十強鎮排名,說到底是趙秋華搞出來的名堂。

梅溪鎮今年能不能評上十強鎮,沈淮、何清社、袁宏軍也不是特別有底,畢竟梅溪鎮的底子太差。

但要是梅溪鎮的發展成就,這次得到趙秋華的充分肯定,到下半年省評選組下來打分時,想扣梅溪的分,就得掂量掂量會不會惹得趙秋華心裡不痛快。

沈淮這麼一說,也不怕趙秋華他們會不會真就願意再出來走一走,何清社他們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溜出去做準備。

沈淮走進去休息廳,把意思跟趙秋華、蘇唯軍、譚啓平他們一說。

譚啓平心裡有些不痛快,但既然都決定留下來用宴,把晚宴準備好,最快也要一個小時,也不能讓趙秋華他們一個小時都乾耗着。再說趙秋華願不願意再走走,也由不得他來決定。

“好,再走走。”趙秋華說道。

尚溪園目前改造好的部分還是原紗廠倉庫,在倉庫的東側,還有兩棟清末的院子沒有完全收拾好,但庭園造景已經完成,穿過去就是梅溪老街。

梅溪老街完全改造好,投入一個億都未必夠用,梅溪鎮財政投入一千萬,只是將外部環境改造好,清理了褲汊子河,更換了石道板,外牆做了刷了白灰,幾棟危房進行了加固,實際上也沒能做更多的事情。

修舊如舊,比拆掉重建要費好幾倍的錢,這些錢也是目前梅溪鎮砸不起的。

不過敗絮其中,梅溪老鎮經過初步的改造,外觀上還是古色古香,雅緻而有別趣。當然,沈淮也是如實跟趙秋華等人做了彙報。

“目前,整條街也就引進尚溪園、梅園酒店、青年旅舍等有限的幾家商業企業,差不多隻招到一千萬的投資。這離整條街進行商業化改造完成,可能還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由於整條街東西向封閉貫穿,鎮政府計劃今年底在老街的中段闢出一個小型的廣場,建一座步行橋,橫穿渚園,跟南岸的新梅新村商業街相接。渚園也分東西片,西片是住宅居,東片的洋樓羣,會有幾家企業合作投資建立一家別墅式的高檔酒店,到時候趙省長、蘇秘書長再來東華,就可以直接住在梅溪鎮。”

沈淮邊走邊向趙秋華、蘇唯軍等人更詳細的介紹梅溪鎮未來三到五年時間裡的市政建設規劃。

新梅新村一二期工程已經基本入住滿,三期工程完成交房,同時社會菜場也啓用——新村社會商業街,雖然主要開設滿足附近住戶日常所需的街鋪,但由渚江建設統一規劃過,外觀上要比鄉鎮街鋪整潔時尚得多。

趙秋華興致起了,又提出要到安置拆遷戶的蔡家橋社區去看看。車隊跟上來,一行人坐上車直接往南,三五分鐘就到蔡家橋社區。

集中居住區一二期工程也都完成,差不多有近兩千戶村民入住進來。社區中心以及蔡家橋幼兒園、小學、衛生所等公共設施也完成一期工程的建設投入使用,沈淮把之前擔任過一段時間蔡家橋社區支書的宋曉軍拉到前面來,給趙秋華等人介紹社區建設及發展規劃。

梅溪鎮計有戶頭近三萬戶,城鎮居民不到六分之一,要保證梅溪港工業園區順利的東拓,從梅鶴公路往東,計劃三年內要遷出逾一萬農戶出來,蔡家橋社區將要負責安置其中的一半。

“淮海省,發展好一點的省級開發區,三年內的規劃也就做到二三十平方公里的樣子,梅溪的志氣很大啊。”趙秋華即使知道沈淮是宋炳生之子,他犯不着去提拔,或過多的關照,但不禁爲梅溪鎮發展的大格局感慨,又問道,“我沿路過來,看到新梅新村跟蔡家橋社會之間的地裡,有很多人在植樹。這些地塊都不打算利用了?”

沈淮解釋道。

“雖然招商引資,能極大的促進就業,但梅溪鎮很多農戶,識字水平不高,不能滿足工廠基本的招工條件,但很多人又是青壯年。地收回了,這些失地、沒有太多就業技能的村民,生計就很成問題。就算鎮上從土地款裡擠出一部分來補助他們的基本生活費,不作更多的扶助,他們很快就會成爲全鎮最貧困的人羣——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鎮政府就考慮見縫插針的發展林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而梅溪鎮目前的綠化率格外低,九三年做出統計,不到5%。爲了提高梅溪鎮整體的環境水平,鎮政府計劃着五年間將全鎮綠化率提高到15%,這意味着五年時間裡,全鎮要見縫插針的種植一萬六千畝林地。綠化林地的整理需要相當長的過程,新農業區的規劃以及道路的建設,也都要逐步的去實施。目前鎮政府的做法就是清理出來的土地,只要三年內沒有具體規劃用途的,一律視作苗圃地,先種上樹苗再說。這樣,一能保證全鎮綠化率能快速提高;二在這些土地規劃到具體用途時,樹苗也有三年以上的樹齡,正好可以移植到整理出來的林地之中,彼此之間交叉有序的進行,有條不紊;三就是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保證失地農戶就業的生活水平也能隨經濟發展得到提高。”

“建設經費也完全由鎮財政出?”趙秋華推動十強鎮評價,本身對鄉鎮經濟也有一定的研究。他知道梅溪鎮財政相對寬裕一些,但再寬裕,要做的事情那麼多,五年時間裡擠出一萬六千畝地的林木綠化費,也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鎮上擠出一部分,也跟企業要一部分錢。”沈淮笑道,指着山崎信夫,跟趙秋華說道,“跟富士制鐵談判時,我們堅持按照項目佔地30%的比例,強討了120畝的林地綠化費用。好在富士制鐵方面對此表示諒解,這裡,我也要代表梅溪鎮,對富士制鐵方面表示感謝。”

簽過約,山崎信夫將代表富士制鐵出任日方總經理,同時擔任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負責領導日方管理及技術團隊。

中方雙方的管理團隊組成,是談判過程中就明確約定的重要條款。整個運營團隊能否維持穩定,都將決定整個項目能否正常進行建設跟運營。

不可能出現“中方撤換總經理、日方對此毫無感覺”的情況,故而譚啓平爲了保證協議正式簽約,項目正常的進入建設期,都不敢輕易把早就約定好的中方總經理人選周明撤換掉。

潑茶事件,叫山崎信夫對沈淮的感觀很差,但又不得不承認沈淮治理地方及管理企業的能力極爲出色,超乎他的想象。

日資企業在中國其他地方投入,就壓根兒沒有聽說還要繳納綠化費的,但沈淮堅持要從合資企業裡敲詐一百萬的綠化費,山崎信夫異乎尋常的覺得這是一件靠譜的事。

山崎信夫到中國加起來時間不長,前後不到四個月,但走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梅溪鎮。

梅溪鎮是很破落,同時建設又很迅速,但說到叫山崎信夫最欣賞的一點,就是梅溪鎮在綠化方面的投入,有着他在中國其他地區絕看不到的堅決——這點也非常贏得他方其他代表讚賞的地方。

日本也重自然之道,經濟發展之後,對環境保護極爲重視。而對於整個投入要超過六億人民幣的項目來看,日方代表也不會在乎爲地方多支付一兩百萬的綠化費用,而更在乎地方政府跟官員是不是靠譜。

即使山崎信夫對沈淮個人很不滿,但對梅溪鎮有決心在五年內造一萬六千萬林地的計劃——特別這個計劃裡,還包含很多有益地方的用心——還是相當認可。

投資建廠,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同。

所謂天時,與中日外交關係以及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經濟優惠開發政策相關,要有利於合資。

所謂地利,就是合資廠的佈局要儘可能地合理,要符合先進鋼鐵產業的佈局思維;此外,交通運輸、原材料供應、電力、供水等工業配套能力要能跟得上,並且爲之付出的成本要合理。

所謂人和,中方管理團隊能否穩定,中方能否提供足夠的廉價技術工人,合資廠所處的地方官員是不是有誠信,對地方治安的治理是否有效,能否爲合資廠提供高效的行政服務等等,都是不可忽視的要素。

這些綜合因素反覆權衡、比對,富士制鐵才最終決定將合資廠建在梅溪鎮。

山崎信夫要在己方的團隊成員面前表現出大度的領導風範,跟趙秋華交談,也是頗爲客觀的,把梅溪鎮這些有利促成合資談判的要素,誇獎了一遍。

趙秋華微微點頭,他最初是打算推動富士制鐵跟省鋼集團合資的,但合資的主動權在富士制鐵手裡,富士制鐵奔東華而來,他也只能順勢而爲,無法強求。這時候聽日方代表推心置腹地說,也確定認識到梅溪鎮有着省鋼集團無比相比的合資條件。

不過趙秋華也是知道國情,梅溪鎮知道敲詐合資廠一百萬,在中國絕不止能植一百二十畝林地,但看得出山崎信夫也根本不存乎一百萬之得失,而是真的頗爲讚賞梅溪鎮的一些做法,跟陳寶齊、譚啓平笑道:“梅溪鎮的寶貴經驗,市裡要好好的總結,省裡也要大力推廣。”

第三百三十七章 還有戲第八百三十一章 地方爲官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億產業第七百四十三章 公交車上第七百零四章 謠言破碎第八百五十五章 回縣裡第六十九章 鵬海貿易的稅源第六百七十九章 態度改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西嶺鐵礦第六百零三章 圖謀(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任命第二百四十章 熊文斌有苦說不出第二百一十七章 宴酒第二百五十三章 吃虧精神第九十八章 天衡大廈第四百八十二章 格局第八百零八章 交接第一百四十七章第八百二十九章 協商第九百八十八章 宴請第七百四十章 歸程(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袖裡藏刀第六百六十一章 局第三十章 再遇梅溪鎮第二百八十三章 市長徐沛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速路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闖門第五百七十三章 冤家路窄(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受歡迎的提拔第三百五十二章 同學的哥哥第六百五十四章 長青集團有危機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話第二百七十章 老虎無威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年夜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話第六百五十三章 精油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人秘書第四百三十五章 腔調第三百八十七章 有女送上門第二百三十五章 袁宏軍的權衡第二百一十八章 鬥字第一百二十八章 周裕的印象第七十九章 烙印第四十四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二百四十二章 掛牌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淮海國資第一百零六章 貧困爺孫第一百九十一章 萬紫千紅(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服第六百八十五章 安排偶遇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相泯一笑第一百五十二章 股權改制第九十四章 誰都有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一十二章 徐至第六十四章 不好下嘴第二百一十八章 鬥字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冷我熱第八百八十二章 夜雪第一百九十九章 車上(一)第九百二十一章 新規劃第五十四章 整頓(一)第二十九章 宋家也有出力第六十一章 功課要補習第九百四十二章 父子(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打第四百七十三章 差距第八百三十四章 人以羣分第二百七十四章 臺階第六百二十七章 淮大北門第六百一十五章 棒打鴛鴦(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女人們的勾心鬥角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外逃第一百四十三章 潘石華第九百零一章 放權第五百七十九章 與虎謀皮(一)第八百八十四章 妥協的條件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外逃第六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七百八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一十三章 談話第一千零八章 舊日同學第三百一十四章 衆信第五百九十五章 夜場見面(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土地危機第四百九十四章 位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暗渡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西嶺鐵礦第一百一十二章 升官第八百九十六章 能幹什麼第二百三十五章 袁宏軍的權衡第八十九章 三種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提前告知第二百二十章 接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少婦心思(二)出警第七百三十八章 歸程(二)第九百二十九章 生孩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告狀第四百章 周明的妒火第六百二十五章 醉酒迷歡(一)第八百二十四章 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