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崇王爲尊

早朝過後,君離淵應召去了雅坤宮。今日延熙帝說好陪皇后有早膳,讓他過去剛好。君離玹則帶了凌麒央配好的補藥給皇后,加在食材裡做藥膳是最好不過的,便與君離淵同行。

“三皇可知父皇找你何事?”君離玹問道。與凌麒央在一起久了,他也漸漸喜歡上了草藥的味道。如今手提着藥,淡淡的藥香味就像是凌麒央正走在他身邊一般。

君離淵想了想,搖搖頭,“不清楚。不過應該不是什麼大事,否則也不會去皇娘那裡。”

“嗯。”君離玹點了點頭。

兩人到雅坤宮的時候,早膳剛擺好。皇上與皇后面對面坐着,見他倆進來,皇后還有些意外,似乎並不知道他們一早要過來的事。

兩人行了禮,延熙帝面無表情地擺擺手,讓兩人起身。

“你倆怎麼來了?”皇后笑道,但看到延熙帝的表情,心裡也有些打鼓,便沒賜坐。

“麒央配了新的藥膳的方子,春季調養氣色最好,兒臣特地送過來。”君離玹說着,將手上的藥交給小侍。

“你和麒央都有心了。“皇后笑得安慰。從他這個兒子娶了凌麒央,雅坤宮進補的藥膳就沒少過。不得不說,凌麒央的方子比太醫院的好得多,味道也容易入口。幾個月下來,皇后的氣色越發紅潤,看上去也年輕了好幾歲。

“皇娘吃着喜歡就好。”君離玹回道。

問完小兒子,皇后又看向君離淵,“你呢?也有東西要送?”

“是朕召他過來的。”延熙帝開口道,臉上依舊看不出什麼情緒。

皇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面上卻不動聲色,也沒多問。

“朕召你來,是聽聞你在府中養了個琴倌兒,終日沉迷琴音,被其所惑,無心正事。”延熙帝說道。

皇后皺了下眉,養琴倌兒的事可大可小,但她不信自己的兒子會沉迷於此,不務正業。

聽到延熙帝的話,君離淵也微微皺了下眉。正要開口,旁邊的君離玹便先一步行禮道:“父皇,這件事與兒臣和麒央也有關係,請容兒臣說明。”

延熙帝點點頭,示意他繼續。

“那人並不是什麼琴倌兒,而是琴伶,名喚莫清歌。是那日兒臣陪麒央去查屍線蠱時,偶然救下的人。”在鄴國,琴倌兒相當於小倌兒,而琴伶則是賣藝不賣身的,身份比小倌兒高出許多,“因爲莫清歌是男子,麒央是卿子,兒臣不想他的名聲因爲救人而有損,所以將人送到了三哥府上養着。其實兒臣也是有私心的,兒臣不願麒央與其他男子相處的時間過長。”

延熙帝看了看君離玹,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他的說法,“當時你們來回稟屍線蠱一事,麒央沒來,你說是在救人,就是這人?”

“是。”君離玹說道:“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兒臣和麒央都覺得莫清歌談吐不凡,爲人也謙遜風雅,沒有半點世俗之氣,也算難得。這期間,兒臣也讓人查過他,莫清歌雖身在風雅閣,又爲琴伶,但向來潔身自好,名譽清白,並不是貪慕虛榮之人。這才放心將人留在三哥府上,也放心讓麒央與他相交。三哥本也是好意收留傷者,不想倒是被人誤會了。”

君離玹用了“誤會”,而不是“陷害”,一方面是表明他們從未覺得這種事有什麼可值得別人詬病的,另一方面也是用自己的無辜反襯上告之人的別有用心。

君離淵也上前行了禮,恭敬地說道:“父皇,您常教導兒臣,人雖因身份不同而分三六九等,但並不能因爲身份就論定別人的高低貴賤。您也曾說,但凡有才之人都是值得一用的,作爲皇子,也要學會知人善用,無錯負他人才華。”

延熙帝點點頭。雖說朝堂之上人才濟濟,但他更相信民間能者無數,不遜於朝中。

“兒臣前段時間爲府上妾氏之事煩心,近來又全心放在防治水患的事情上,有時想不出更好的方法,難免煩心。每到此時,與他說會兒話,總能放鬆下來,豁然開朗。也許這在父皇看來不算什麼,但對兒臣來說的確難得。”君離淵說得誠懇,“府中能有這樣一人,兒臣深爲珍惜。”

“朕明白。”延熙帝輕輕嘆了口氣。想當年,賢貴妃也總能在他最頭疼的時候與他聊上幾句,讓他放鬆下來,之後更好地處理朝堂上的事。如今再沒有那樣的女子陪在身邊,延熙帝也甚爲懷念。現在自己的三子遇到這樣的人,自是應該珍惜的。

聽到延熙帝說明白,淵有些驚訝。但一旁邊的皇后卻一臉瞭然,她知道皇上想到了誰。不只延熙帝,就是她有時爲後宮之事擾心,她的同胞妹妹也能爲她排解一二。所以她與妹妹的感情一向深厚。

“所謂兒臣終日沉迷琴音,更是無稽之談。他的手傷雖然表面已痊癒,但麒央說在沒有浸完藥油之前,尚不能彈琴。只是生活自理不成問題罷了。”君離淵繼續道:“兒臣的確十分欣賞莫清歌,但莫清歌是男子,又一向潔身自好,並不曾引誘兒臣,也不是兒臣的男寵,更沒有任何越距之事。入了風雅閣實爲無奈,不應被拿來詬病。何況他如今已贖身,更不應受到此等羞辱。”

莫清歌雖然留在了他府上,但他們兩人的關係清清白白,沒有任何可以讓人拿來說事的。

“不瞞父皇。他原本是不願留下的,莫清歌不願入宮門王府,是所有閒雅閣的客人都知道的。兒臣也是費了好一翻功夫,才讓他留下來做琴師。”君離淵道。

延熙帝沒說話,似在思考慮。

皇后倒是先開了口,頗有些關心的問道:“他怎麼傷的?”

“聽說是不願就範於權貴,被折磨了一番,十指如數折斷,若非遇上麒央,估計也成廢人了。”君離淵避重就輕地解釋道。

皇后皺起眉,眼中難掩氣憤,“大鄴國內竟有這等事,這與強搶有什麼區別?”

“皇娘息怒。”君離玹開口道:“莫清歌得罪了人,留在三哥府上也可保其性命,也算因禍得福了。”

“什麼權貴?”延熙帝問道。

“不是什麼大人物,父皇不必煩心。畢竟莫清歌現在無恙,也不好追究,兒臣想,給他些教訓便是了。”

“嗯。”延熙帝點了頭。既然人到了三子府上,就由三府處理也實爲妥當。

“既然那人不能彈琴,那上告之人說淵兒沉迷琴音,豈非欺君?”皇后覺得這事不但要讓君離淵澄清,更重要的是讓延熙帝以後不要再聽信這種讒言。

“敢問父皇,是如何得知此事的?”君離淵謹慎地問道。

自己的嫡子受了冤枉,弄清真相的延熙帝本就不高興,也就沒再隱瞞,“老五上的摺子,朕也不得不過問一二。你們坐吧,別站着了。”

“謝父皇。”兩人落坐,君離淵道:“五皇弟前幾日的確來過兒臣府上,說是要討論水患一事。吃過晚飯告辭時,與出院散步的莫清歌遠遠地打了個照面。莫清歌遠遠地行了禮就走了,兒臣並未引見,他們也沒說上話。可能是五皇弟以前見過莫清歌,才認出了他吧。”

延熙帝對於五子的無中生有,十分不滿。他叫君離淵過來,原是怕真如奏摺上所言。畢竟君離淵是嫡子,他在意的更多些。但現下看來,君離淵倒真是無辜了。

“你要留個琴伶在府中也無妨,知曉分寸就好。他既是自願入你王府,與律法也無不合,你且安心便是。”延熙帝不再過問此事,一切便隨君離淵的意思了。

“多謝父皇。”君離淵跪下行禮。

“行了,一同用早膳吧。”延熙帝一揮手,命人佈菜。

君離玹起身道:“兒臣只是來送藥的,已經說好回去陪麒央用早飯,請皇父莫怪。”

延熙帝笑道:“你倒是有心,行了,去吧。少時夫妻老來伴,能待在一起的時候儘量待在一起,也是好的。”

“是。”君離玹輕笑。

“兒臣也不打擾父皇和皇娘了。父皇說的對,少時夫妻老來伴。父皇特地來陪皇娘,兒臣不敢打擾。”君離淵也道。

“這孩子……”皇后笑得羞怯。

“好,你們都回吧。玹兒是找到老來伴了,淵兒還要加緊纔是。”延熙帝擺擺手,讓兩人退下。

“是,兒臣告退。”君離淵笑道。

“兒臣告退。”君離玹隨之行禮,退了出去。

雖然如今看來,君離淵與莫清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至少有個很好的開始,就不怕結局生變。

三月底,北征的大軍返回京中,延熙帝親自到城門上迎接,並在宮中設宴,爲將士們接風洗塵。

除了尚在禁足的大皇子,其餘皇子如數參加,延熙帝讓君離玹帶上凌麒央,免得他宴席上食不知味。

“衆愛卿此番征戰辛苦,爾等不負所托,平定北邊,朕深感安慰。朕敬你們。”延熙帝舉起杯。

殿上將領們立刻起身,舉杯道:“謝皇上。”

酒盡,安國將軍道:“這次多虧六皇子解決糧草之急,否則此徵不會如此順利。”

延熙帝點點頭,示意衆人坐下,又道:“澈兒此次功不可沒。即日起,冊封六皇子爲崇王,待來日大婚,再晉爲崇親王。”

此話一出,殿上衆人皆是一愣。四皇子臉色一沉,牙關緊咬,放在桌下的手也緊握成拳,而他身邊的五皇子則臉色發黑,嘴角扯起笑意看似若無其事,但晦暗的眸子卻證實其並非真心敬服。反觀他倆,君離玹和君離淵倒顯得很高興,他們早覺得君離澈應封位,但皇上遲遲不開口,兩人也不敢多問。現在總算如願了。

君離玹給凌麒央夾了一筷子菜,凌麒央見他高興,笑道:“這下嫡子王爺可算封全了,只待王妃了。”

君離玹淺笑着點點頭,說到六哥的王妃,君離玹覺得難度有些大。

君離淵碰了一□邊的君離澈,君離澈立刻回神,出桌跪謝道:“兒臣多謝父皇。”

“起來吧。”延熙帝笑道:“澈兒成年離宮,朕一直未封位,也知道傳言紛紛。其實這是以故賢貴妃的遺願。她曾對朕說,兒子若無功,便不必封王,一來是望孩子將來上進,二來是不希望孩子因寵生驕。如今,澈兒已立功,賢貴妃的心願也可了了。”說到這位早故的愛妃,延熙帝眼中滿是悵然。

君離澈沒有說話,其實對於封王與否,他並不在意。他有自己的能力和勢力,不貪圖那個虛名。只是沒想到,這竟是自己素未謀面的母妃的意思,難怪連皇娘都沒有異議。如此想來,他也十分慶幸,至少他對得起父皇的賞識、皇孃的養育和母妃的心意了。

“恭喜崇王爺。”衆人起身拜見新王爺。在場的人都明白,若無意外,這位崇王將會是新一輩中最早被封親王的皇子。與王爺相比,親王要更貴重一些。

“大家不必拘禮。”君離澈微笑道。轉頭看到君離玹和凌麒央,兩人舉了舉杯,以表祝賀,君離淵則給君離澈倒滿酒,等他回座,四人隔空舉杯,一飲而盡。

看到嫡子們兄友弟恭,延熙帝笑得滿意,隨後讓貼身待從宣讀封賞各將領的聖旨,君臣皆歡……

第43章 求子爲疑第38章 同心爲結第62章 結局爲定第74章 苗頭爲指第72章 欲娶爲提第42章 路途爲繾第34章 奪城爲地第41章 等旨爲忙第2章 動心爲賜第5章 相剋爲香第67章 干係爲清第3章 情投爲親第65章 今世爲重第26章 詭異爲紫第31章 終生爲父第29章 徵前爲計第43章 求子爲疑第1章 情起爲生第8章 吾心爲君第27章 藥性爲毒第71章 父子爲明第19章 相救爲識第50章 近日爲愉第71章 父子爲明第18章 怪異爲線第14章 繾綣爲愛第26章 詭異爲紫第7章 慈母爲尊第3章 情投爲親第61章 證據爲全第35章 蹤跡爲尋第49章 錯綜爲復第15章 鬼魅爲驚第11章 榮尚爲親第53章 聯姻爲議第24章 琴師爲留第86章 幸福爲結第83章 世子爲福第55章 疑點爲禁第37章 心思爲縝第74章 苗頭爲指第46章 峰迴爲轉第27章 藥性爲毒第32章 戰前爲歡第1章 情起爲生第19章 相救爲識第80章 產子爲雙第29章 徵前爲計第23章 無知爲寒第10章 用心爲年第36章 協議爲私第52章 助興爲險第79章 親事爲定第5章 相剋爲香第15章 鬼魅爲驚第66章 捉拿爲險第67章 干係爲清第78章 年節爲宴第59章 喜事爲雙第29章 徵前爲計第16章 棋局爲賭第2章 動心爲賜第44章 驚喜爲孕第43章 求子爲疑第61章 證據爲全番外一淵歌心意第38章 同心爲結第36章 協議爲私第2章 動心爲賜第42章 路途爲繾第27章 藥性爲毒第80章 產子爲雙第51章 胎記爲惑第36章 協議爲私第18章 怪異爲線第10章 用心爲年第46章 峰迴爲轉第55章 疑點爲禁第45章 害喜爲憂第11章 榮尚爲親第68章 轉折爲詫第45章 害喜爲憂第44章 驚喜爲孕第70章 舊事爲明番外四玹央美滿第1章 情起爲生第63章 仇恨爲報第3章 情投爲親第43章 求子爲疑第12章 王妃爲央第70章 舊事爲明第7章 慈母爲尊第64章 自作爲孽第45章 害喜爲憂第67章 干係爲清第70章 舊事爲明第23章 無知爲寒第22章 牽制爲棋第86章 幸福爲結第81章 初一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