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法拉比肯定的點頭。
“那好吧,我也不怕班門弄斧,可這樣討論太過寬泛,有沒有什麼針對性的問題提出來呢?”
范陽可沒自大到,能在廣義上,和這位一國副布大放厥詞。
是,他承認,這些老一輩的領導階層是沒什麼文化,尤其是五六十歲這一撥,都是一邊從政一邊學,摸着石頭過河是常態,經常出現跨行領導,一問三不知的領導,因爲他們本身的教育水平也不高,也有尸位素餐的存在。
可法拉比不同,范陽是有所瞭解的,這可是一手一腳建立起中哈兩國經貿合作的牛人,還會談過那麼多外貿大佬,要論新潮思想,才思敏捷,或許比不過年輕人,可真才實幹上面,大局觀等等,就不是范陽這種人可以相提並論了。
針對性的提出一點建議最爲妥當。
說錯了,也不會造成什麼惡劣影響。
“難,困局。”法拉比眉頭深皺,帶起一臉滄桑的既視感,幽幽說道:“我們是迫不得已走上獨立的道路,這一點想必你應該知道。”
范陽點頭,這沒什麼好爭議的,世人都知道。
而蘇連爲什麼解體?
爲什麼戈爾巴喬夫上臺之後,就迫切的想要改變蘇連?
因爲前蘇連存在的問題,實在太多太多了。
米國和蘇連爲什麼要冷戰?
這又是一個關於德國的故事。
二戰的德國,把整個歐洲徹底打怕了,打慫了,敦克爾大撤退,四十萬英法聯軍丟盔卸甲,什麼都不要了,只顧逃命,導致英國軍隊完全的退出歐洲。
斯大林格勒戰役,莫斯科保衛戰,幾乎把前蘇連打光,打廢。
好不容易結束戰爭,到了瓜分勝利果實的環節,針對德國如何處理的問題,出現了矛盾。
德國投降之後,蘇,美,英,法,四個戰勝國,協議分區佔領德國,並由四國總司令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
相當於四個國家,瓜分德國領土。
但是瓜分之後,如何處理,米國和蘇連的主張完全不同。
米國從一開始,就有重新扶植德國的意圖,畢竟德國的工業實力還在,石油,礦產,科技等硬實力還在,稍微扶持,就能夠重新壯大起來,以便把它納入米國的戰略體系,實現米國超級膨脹的野心,和稱霸全球的目的。
可是蘇連怎麼會同意呢?
蘇連和德國,從中世紀打到20世紀,持續了幾百年的戰爭,蘇德矛盾,同盟和協約國的矛盾,挑起了總共兩次世界大戰,蘇連集結15國之力,還連同英法美,好不容易纔消滅了這個心腹大患。
結果米國還想扶他起來?
這不是要人命麼?
戰敗後的德國,在兩方角力之下,變成了一個第三世界國家,柏林牆樹立,德國分裂,變成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
蘇連這邊拼命壓制東德,米國這邊就聯合英法等國,推出馬歇爾計劃,全面重建西德,全面重建西歐。
從此,冷戰就開始了。
米國和蘇連之間,不敢爆發正面戰爭,就到處搞事,陸續分裂了很多國家,到處扶植反對勢力,朝鮮和韓國被分裂,越南分南越和北越,爭奪非洲和中東所造成的戰爭就多得數不勝數。
米蘇都進入全面的備戰狀態。
所欲區域建設極不平衡。
主要的三個國家,厄羅斯,白厄羅斯,烏克蘭,集中了15個國家的發展力量,建立起了鋼鐵洪流,城市,宮殿,工業體系完備,物資充足,厄羅斯人享受着15個國家帶來的資源紅利,盡情揮霍,只要在厄羅斯當個官,或者進入公務員序列,就是一步登天,享受着各種高福利和優越的生活,跟底層人民有着天淵之別。
而其他的十幾個附庸國家,尤其是中亞五國,一個比一個窮得掉腚,原有的工業建設全部荒廢,成爲了供給蘇連的血液。
國家與國家之間,上層人士和底層人民的生活天差地別,社會矛盾異常尖銳。
如果不爆發阿富汗戰爭,前蘇連都還能堅持下去。
可一場阿富汗戰爭把前蘇連打懵逼了。
僅僅支撐了兩年,整個蘇連脆弱的供應鏈,弊端就完全顯現出來。
維持戰爭,就要調集原本就匱乏的物資,短時間內,忽然之間,就感覺什麼都沒了。
麪包沒了,麪粉沒了,牛肉沒有了,伏特加也沒有了。
物資富足,纔是一個國家穩定的根本。
一旦物資供應不上,社會就開始亂套。
跳得最兇,吼得最厲害的,恰恰是前蘇連的特權階層,優越的生活被打亂,各種矛盾就轟然爆發。
戈爾巴喬夫就在這種情況下上臺的,一上臺就進行市場化改革,要讓社會物資富足起來,開展個人私有化進程,發展輕工,建立市場,大裁軍,縮減軍費,關閉軍工廠,停止目前的航空研發,把優勢幾十年的軍工重工,全都拋到一邊,帶領整個蘇連體制,全心全意搞輕工,搞起民主化改革來。
這原本是好的。
可是呢,戈爾巴喬夫空有一腔想法,卻低估了前蘇連官僚體制的腐敗,墮落,在幾十年的沉屙中到底有多嚴重。
一開展私有化進程,一旦搞活經濟,這些前蘇連的特權階層就只有一個動作,拼命撈錢,拼命的侵吞國家資產,下達的命令完全得不到落實,全是瞎幾把搞,亂幾把搞,蘇連是個鐵血帝國,需要的是強勁統治,無論石大林也好,赫魯曉夫也好,都是一等一的鐵腕統治,不服就幹,生死看淡那種。
換了戈爾巴喬夫,結果搞民主?可謂一帶就崩,引起連鎖反應,導致羅馬尼亞,波蘭等國脫離掌控。
葉林青上臺之時,整個前蘇連已經完全亂套了,到處都是暴動不斷,羅馬尼亞的總統夫婦都被叛黨處決,根本就無法挽回。
WWW ●ttka n ●¢O
聯合烏克蘭,厄羅斯,白厄羅斯,三個主要國家,簽訂《別洛韋日協定》,將蘇連正式解散。
可這些,關哈薩克斯坦什麼事?
哈薩克斯坦處在東南邊陲,還一直在勤勤懇懇的節衣縮食,自從86年開始,就傾盡全國之力,支持戈爾巴喬夫改革,什麼都捐出去了,可就這樣一天不如一天,眼看着蘇連轟然倒下。
可即便這樣,哈薩克斯坦也不願脫離蘇連。
因爲支援厄羅斯,國庫早就虧空殆盡,每年都是鉅額的財政赤字,物資都靠厄羅斯劃撥。
當得知蘇連要解散的消息,那扎巴耶夫連夜前往莫斯科,卻被拒之門外。
連讓他參加的資格都沒有。
當時的葉林青急於甩掉中亞這羣包袱,急切的投入西方懷抱,還額外的贈送了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大腳一踹,就把哈薩克斯坦給踢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