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年,人們見證了汽車行業一個時代的崛起。
國產品牌在過去的十年進行了一場大範圍的“殲滅戰”,先是對五至十萬級的合資車進行驅逐,後是對十至十五萬級的合資車進行了高強度的打擊,再到當下天馳科技的崛起開始對十五至二十萬級的合資車展開了圍獵。
起亞K2、福特嘉年華等這種入門、安全性差、利潤高的車型被市場拋棄的時候,消費者甚至都沒有感知。
在當下人們能夠看到的是,在國產品牌的制衡下,合資車的主要市場已經退守到20萬級以上。
即便如此,20萬級以上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隨着天馳科技秋季發佈會的臨近,其最新一代的產品,外界流傳着是天馳科技向着高端製造邁進的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市場,5萬至20萬的乘用車市場纔是大中華區市場的核心部分,其具備銷量基礎龐大、品牌更容易建設兩大核心標籤。
合資車放棄20萬以內的市場,可以說是被迫放棄的。
在2010年之前,國產品牌在乘用車市場面前基本毫無建樹,不存在設計團隊、不存在研發中心,甚至連最基本的動力系統都是採購而來。
意識到市場前景的廣闊,以及沒有核心技術的弊端之後,國產品牌發起了一段時間漫長的價格戰。
用更大的產品、配置更豐富的優勢,賣出一個更低的價格,通過價格戰,第一批國產乘用車在市場站穩了腳步,爭奪合資車的陣地。
價格戰,哪怕是到了天馳技術的時代,仍然在用。
目前的“閃馳”車型仍然在沿用,賣出一輛虧一輛這種最直接的“地毯式發展”的模式,好在隨着銷量的瘋狂飆升,成本在持續的均攤下來,後面賣出去的車輛虧損幅度正在持續縮減。
以後賣出去越多,整體的成本會持續不斷的均攤,因爲“閃馳”車型不會有更大的研發投入,按照現有的技術儲備不斷產出就行了,直到市場賣不動爲止。
所以現在的“閃馳”車型,賣出一輛成本就會均攤一點點,哪怕微不足道,但假以時日隨着量上來就可觀了,此外最重要的是未來的車載數據平臺,這纔是最值錢的地方。
最近十年,尤其是在最近這一年裡,新能源車其實給傳統汽車領域的那些玩家們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時代的技術變革太快太快,短短几年時間,就足以改變幾十年固有的產業格局,切實影響着幾百萬乃至幾千萬人的命運。
傳統燃油車玩家裡面,不是沒有居安思危者,但奈何舊有的既得利益者力量過於強大,沒有轉型的魄力。
這不,同樣是在今天,國外就傳出了一個消息,讓執掌天馳技術的掌門人鄭鴻瑞看到了非常開心。
根據外媒報道,大衆集團掌門人想要推動大衆轉型電動車,並且認爲大衆有望在五年後超越天馳技術成爲全球最大電動車廠。
但是,電動車零部件比燃油車少,再加上生產流程優化,所以大衆要轉型就意味着大裁員,而大衆的掌門人最近建議裁員大衆十分之一的員工,這遭到工會的強烈不滿。
監事會是大衆集團的最高機構,而工會佔據着一半的席位,所以利益衝突的結果就是,大衆的掌門人想要轉型遭到強烈的反對。
要轉型就要裁掉十分之一的員工,如果轉型失敗,不排除大衆可能會倒閉,所有的員工都將丟掉工作,所以大衆現任的掌門人提議的轉型在內部遭受前所未有的阻力,根本沒法通過。
鄭鴻瑞看到這樣的消息,沒有理由不開心,默默地感謝當地的工會全力阻止大衆轉型。
事實上不只是大衆,幾乎所有的傳統汽車巨頭都面臨類似的困境。
反倒是大中華區市場,由於在傳統汽車市場上基本沒什麼大的建樹,反倒是沒什麼包袱了,可以輕裝上陣全面擁抱新技術和時代的變革,踩在風口上引領時代變革,內部的阻力幾乎沒有。
傳統燃油車玩家包袱太重、阻力過於巨大,逐步成爲了跟不上技術變革的落後者,進入了一種死亡螺旋的境地:落後,試圖變革,步子太大扯着蛋,瘋狂內鬥,立馬龜縮,猝死……
這種死亡螺旋,在智能手機、4G/5G通信、互聯網都得到了印證,諾基亞是教科書一般的案例,現在輪到汽車領域了,一樣面臨着這種死亡螺旋。
傳統燃油車,二十來萬的價格別想去談性能,但新能源車毫無壓力,二十來萬的“閃馳”車型,什麼百公里加速就是秒殺一大票幾百萬的傳統燃油車的知名品牌豪車。
新能源時代,性能的門檻早就被電動車大幅拉低了。
在傳統汽車領域的玩家裡面,一些具有真正危機意識的人是真的震撼,乃至感到恐怖的,德、日等老牌車企巨頭佈局數十年的內燃機、變速箱等等,這些技術和產業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時代的車輪碾過去。
大衆和豐田,依然是世界最大的車企,並不是說不夠強,而是沒有未來。
最要命的是這個命運審判的速度快的太過誇張,這必然意味着巨人的隕落,而且有可能是猝死,老本都還沒啃光就成爲了別人食腐的屍體。
而且這些老牌車企巨頭的內部很多人顯然是不接受這樣的命運,他們人生數十年一直在這個強大的品牌、強大的集體中度過,又有幾個人能感覺到危機呢?
又怎麼可能承認自身需要變革呢?
他們其實什麼都沒有做錯,過去也是一直贏,你突然跟他們說這把順風局要輸了?這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如何願意承認?
一個醫生縱使有各種手段可以搶救病人,但也絕對救不活一心求死的人,這些老牌汽車巨頭們現在的情況就如同是個一心求死的病人。
汽車行業空前複雜,理論上很難有顛覆性的創新,但是當今世界東西方兩大新能源車巨頭,北美的特斯拉也好,大中華區的天馳也好,兩家新能源大廠在各自的陣地上從技術到銷售、從硬件到軟件,都給你革了一個遍,全方位的顛覆,堪稱降維打擊。
陸鳴雖然不是直接搞技術的行家,但他能夠想象到未來整個產業競爭的恐怖程度,落後一拍,滿盤皆輸。
所以他纔不惜代價的支持着天馳技術,要什麼給什麼,儘可能的滿足鄭鴻瑞的要求,唯一不允許的地方就是天馳的步伐絕對不能停下來,不但不能停,而且要加速狂奔疾馳。
因爲輸不起!
要知道,天馳技術現在每年都是奔着大幾千億的虧損去的,這是天文數字,是真的輸不起。
輸不起,更也不能輸!
傳統汽車巨頭們的遲鈍和內耗,不只是鄭鴻瑞看了很開心,陸鳴看了十分舒心,畢竟這些老牌傳統燃油車玩家的百年底蘊不容小覷,真的全面覺醒也是非常頭疼的。
天馳科技不但自己輸不起,不但要殺出重圍,而且肩負着重大的歷史使命,未來的大國工業競爭絕對是刀刀見血,一劍封喉,幾年時間就成王敗寇了。
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這樣的節骨眼上,天馳技術就連歇一會兒都不敢過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