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用一部電影,生動的描述了過往的改革變化。普通公民接受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感觸很深。可再深也比不過皇室!因爲皇室經歷的是腥風血雨!用堪比脫胎換骨的陣痛,才換來現在的君主立憲的強大帝國。
七公八候名列帝國頂級望族世家,他們付出了極多,應該得享高位。而高出之上的皇室,爲這個國家所奉獻犧牲的,根本無法用言語數字來形容。
比如瘋公主——她只是一個特例,還是一個比較失敗的特例。幾百年來,如果沒有皇室的開明和協調,帝國不會如今天這般平穩。
《瘋公主》公映之後,許多觀影的人感觸良多。
原本市場預測,《瘋公主》描述的是一個女人的一生,恐怕大部分人都是公主。誰知道錯了,最開始涌進電影院的,是二十到四十左右的男士。大概是廣告詞誤導——想知道一位皇家公主的生活嗎?她的日常起居?她的情/愛歸屬?
皇室公主的情/愛,對某些人來說就是巨大的吸引力了。
好吧,撇去一些……陰暗心理,後期這部電影口碑很好,並沒有什麼少兒不宜的內容,吸引了更多的觀衆奔向電影院。
四十五天之後,電影下畫。四億兩千萬的票房中,最後統計,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是二十到四十年齡段的男人貢獻;百分之四十五左右。來自二十到三十歲的年輕女士,她們基本看了兩到五遍。最高記錄的是一位粉絲,看了七場。
很多人自發的在電影網頁上留言。
id春天的樹:《瘋公主》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前半段她那麼幸福,矜持、驕傲,又熱血自信,覺得自己可以成爲推動帝國改革的中堅人物,能被歷史銘記。可惜,她到底是個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感情。弟弟的死,幾乎摧毀了她的信念。她的理想。是建築在沙灘上的象牙塔,經不起衝擊。這是她所有悲劇的原因。
id珊瑚:《瘋公主》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當然,只看前半部就夠了。後半部,我覺得就是自虐。無法理解別人看了一遍又一遍。
id門前一羣鴨:我不喜歡《瘋公主》。她以爲自己臨死之前說了那些話,把人感動得掉眼淚,就夠了?要麼就乾脆賢良淑德,像現在的公主那樣謹言慎行,要麼乾脆轟轟烈烈,拋棄什麼情人丈夫,投入到改革上來。整天自以爲是,覺得自己能幹大事——她幹了什麼了?什麼也沒做!歷史記載,她就是一個瘋子!
id熱帶魚:樓上簡直不可理喻。改革中。多少驚採絕豔之輩都死了,沒等大展宏圖就死了,難道我們也因爲那些前輩沒轟轟烈烈。做出驚天大事,就覺得他們不值得尊敬了?錯了,完完全全錯了!我喜歡《瘋公主》,正是因爲她的善良,她的真誠。她不僅僅是一位帝國的公主,更是帝國的公民!她希望爲帝國做點事情。這也有錯?
id良辰美景:只是電影,何必爭吵?真正的瘋公主肯定沒有電影中描述的那麼美好。你們都知道。徐大師最善於描繪人物。我不能想象,去年他去皇室一行,到底跟皇室中人接觸了多久,商談了什麼。唯一能肯定的是,皇室給了這部電影,很多特權!
id指手畫腳:樓上的意思是,徐大師故意美化了瘋公主?也有可能。不過,我想樓上肯定是歷史成績不佳,或者缺乏一些瞭解實際情況的渠道。我麼,恰好是七公八候家族中的成員,別誤會,不是嫡系,只是偏支的偏支,每個月能拿點祖繼金的那種。《瘋公主》上映後,我到家族的藏書室中,特意查了一些淑儀公主的資料。這是我祖先記錄的,保存兩百年了!資料我拍照上傳,可別說我造假!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的。
熱心的觀衆上傳了家族記載的瘋公主實際資料。
如果只有七公八候家族的資料,還能說是串通,可陸陸續續還有其他小家族,或者乾脆是平民——兩百年來,也有家族從貴族敗落的,這些人家也有一些重要的史料。
《瘋公主》的電影網頁,成了這些家族顯擺祖先的最佳平臺。各種資料拍攝上傳後,熱心的觀衆將各種資料還原分類,拼圖一般拼成“當時其他貴族眼中的淑儀公主”。
結果,跟電影中的瘋公主是一樣的。前半段,瘋公主身體健康、美貌聰慧,爲人處事十分積極昂揚,有過很多照顧平民的案例。後半段,也就是結婚之後,目睹了同胞弟弟的死,性格大變,猜忌猶豫,時不時歇斯底里,伺候她的人不得不小心翼翼……
然而最讓人沉默的,是瘋公主最後“不明原因”死亡。年僅三十二歲。她沒有生育過,直到死前那一年的體檢,還是“健康”的,怎麼就突然死了?而且死後,沒有像其他皇族一樣,葬入皇陵,而是火化後撒入大海。
各種懷疑中,有人提及了當時的一項貴族儀式——如果葬入皇陵,以淑儀公主地位之尊,同時是皇帝最寵愛的女兒,葬禮肯定非常隆重!隆重到所有貴族都要參加葬禮儀式,送她最後一程。在此之前,不能蓋棺。
也就是說,其他人可能看到淑儀公主的樣貌!
如果電影版的瘋公主是真的呢?淑儀公主當時已經毒發,形容大變,說不是中毒,也沒有人相信啊!而堂堂公主中毒而死,肯定也會對所有貴族階層,造成巨大的衝擊!
那肯定會對改革派和保皇派的何談,影響極大吧?
觀衆對《瘋公主》的深度挖掘,最後只能明徐如寄的編劇,大部分是符合歷史,瘋公主就如電影版中的一樣,悲劇而令人感傷。
……
《瘋公主》的熱浪風潮,除了讓公衆對皇室認識更深外,也讓投資商江世倫的“天下影視”賺的盤滿鉢滿。半年前就開始推動“摯愛電影獎”,幾經波折,到底成立了。
今後,幾大影視公司,以及媒體記者,一部分觀影留言的觀衆,聯合投票,選出每年中最佳的電影,以獎勵從業人員的貢獻。
電影獎的設立成功,也代表電影電視圈徹底脫離了戲曲梨園界。後者幾位大咖一起唱戲,天天表演,一年的產出也未必有四個億。《瘋公主》一部電影就有了。
而類似的電影,可以預想,不會是唯一的。只要有類似徐如寄的超級編劇,有捨得花錢的大手筆製片人,再有史悅而這樣的優秀演員,以及有風格特色的導演等,只怕會比《瘋公主》更強。
戲曲梨園界,自然是不甘心的。徐如寄不只是寫現代作品,也寫過傳統作品,《女駙馬》《打金枝》,都是非常優秀的。其他公司可以拍徐如寄的作品,他們早就購買過版權的,當然也能!
於是乎,徐如寄的早起作品,也被開始拍攝。
只有《女駙馬》,史悅而已經拍過一個版本的,是正劇沒有戲曲唱段。戲曲梨園界的,自家拍攝了幾個鏡頭,對比史悅而演的,好吧,可以作罷了!
兩者根本不可比擬好嗎!
史悅而版本的女主角,扮演者是小家碧玉類型,演男子起來偏於文弱,倒也罷了,戲曲界不愁找不到呢匹敵的。關鍵是史悅而飾演的公主,什麼是端莊雅緻,什麼是明豔不可方物?當她帶着紅蓋頭,身着大紅嫁衣出現,鴛鴦交尾的蓋頭微微露出半張笑靨,已經傾城,等蓋頭翩然落下,大紅蠟燭照耀下的她,美到驚呆!
那種感覺,就是根本想不到其他,眼睛不由自主的看着她,隨着她的一舉一動而轉動,心神都被攝取了一般。
戲曲梨園界也拍過戲曲電影,不過他們更重視的是唱腔優美不優美,身段如何,眼神靈透不靈透。其實戲曲界怎麼會找不到比史悅而更美麗的人呢?那麼,爲何自家拍出的電影,只能說是“好看”,而人家拍出來的東西,就是“驚心動魄”?
兩種對比後,才知道,原來電影不是架着攝影機隨着演員的動作拍攝就成了。有很多美學的原理。包括道具的設置,光影的變換,演員的妝容、表情,已經各種微妙難以言傳的感覺……
用學習的態度,會發現《瘋公主》簡直是教科書。裡面的道具也好,服裝也罷,對光和影、強和弱、靜和動,以及情節的舒緩急促,安排得錯落有致。越是深度研究,越發現深奧。難怪四個億的票房!
當戲曲研究會的主席用探討的方式,讚美《瘋公主》舉得的巨大成就,很多人都感覺到了電影界的強大魅力。不過比較奇怪的是,《瘋公主》獲得讚譽極多,卻沒有人誇讚女主角史悅而演得好。
人們研究瘋公主的原型,研究瘋公主的劇本,研究瘋公主的拍攝方式,就是沒有人研究“瘋公主”本身。
史悅而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