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本正義見酒井理惠沉默良久,又不急不慢道:“如果上帝讓我重新進行一次選擇,到底是當有錢人還是窮人,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當有錢人。”
“你視財如命吧!”酒井理惠脫口而出道。
“沒錯,我就是視財如命。別說一次,哪怕是一萬次,我也只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當有錢人。
你真以爲窮人的生活如同一些影視劇裡面演得那樣,雖然我們窮,但是我們幸福和快樂。
人的幸福和快樂都是建立在有錢的基礎之上。沒錢就會讓人內心裡面產生出自卑感,巨大的經濟和生活壓力,還易怒。
窮人爲了逃避現實當中的各種不如意,壓力和自身的負面情緒,最簡單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酒精,嗑藥,吸毒來麻痹自我,從而實現一種在現實當中的解脫。
窮人孩子哪怕很小的年紀,也往往會出現一箇中上階層都不會出現的問題。他們不會認爲自己會長壽,非常的悲觀,有的認爲自己只能夠活到二十歲,要是活過三十歲就心滿意足了。
這還不是在貧窮戰亂的國家,就是在日本這樣社會治安大環境還算不錯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裡面都如此。”岸本正義侃侃而談道。
“因爲日本是自殺大國,有什麼好奇怪的。日本人當中有一些人,只要稍微不如意就會選擇自殺。
我們日本人爲什麼說話會特別委婉,全然不像美國人那麼的直接,便是生怕一個不小心會刺激和傷害到別人,繼而出現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公司裡面,有的上班族不就是因爲被上司批評了一下,想不通就選擇了以自殺的方式來結束生命。
這樣的事情,又不是好稀罕的事情了。每年都有發生。”酒井理惠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道。
“既然你提到了美國,那麼我就給你說美國的窮人。無論是日本的窮人,還是美國的窮人,本質上面都是如出一轍。
你以爲美國窮人裡面就沒有日本窮人孩子那一種自己不能夠長壽的想法嗎?照樣有。
美國早已經有研究表明爲什麼窮人家的孩子讀書上面不用心?有基因學說,就是他們天生的基因差,天生就笨。
我不完全否認有這麼一個方面的原因。可是,我更加傾向於他們生活的大環境不好。窮人住的地方往往都充斥着罪惡。
他們就如大自然裡面的動物一樣,時時刻刻都有可能會面臨着危險,不能夠完全的專注,還需要去留心周遭可能會發生突如其來的事情。
久而久之,哪怕是在極其安全的環境當中,也無法全身心的投入。何況不少人從小就見到過身邊的人當中不是被槍殺,就是去坐牢。
人窮志短,也就少了對未來的一個長期規劃。哪怕有,也只會停留在嘴巴上面,完全就沒有付諸過一星半點的實際行動。
明天很美好,後天更美好,窮人在今天都過不下去了。再給窮人說明天,後天的事情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他們完完全全地也聽不進去。
窮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對未來生活的絕望,而不是寄予希望。窮人的生活不但了無生趣,而且還會過得如同缺少靈魂的行屍走肉一般。
要不然,他們爲什麼會十二分的熱衷於一夜暴富?就是發自內心的想要擺脫當下這一種窮困潦倒的生活環境。”岸本正義振振有詞道。
酒井理惠聽不進去道:“你說得美國窮人,那都是黑人,拉丁裔。美國社會主流的白人可不會像你說的那麼一個樣子。”
“白人比黑人,拉丁裔生活的還要更加悲觀和絕望。這裡面相對而言,反倒是黑人最爲窮歡樂。”岸本正義可不是在對她信口胡謅。
他在前一世就看過一本書《鄉下人的悲歌》。書名叫鄉下人,不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的美國農民。
實際上,美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只佔全國2%。書名指的鄉下人是指美國白人工人階級。
美國的製造業從本國搬遷出去,產業升級和轉型之後,美國曾經引以爲傲的那些製造業城市,一天天地衰敗下去。
製造業工廠都被資本家陸陸續續搬遷到勞動力成本低的東南亞,南亞,中國大陸等地方去了。
美國工人肯定就會失業。他們失業之後,依靠着政府給與的那一點救濟過活,內心裡面充滿了憤怒和抑鬱,對精英階層的不信任。
他們幾乎世世代代都逃脫不了這樣一個死循環,工人的孩子還是隻有當工人的命運,致使美國的資本家在心裡面對美國工人充滿了瞧不起和鄙視。這樣的話,也得到過曹德旺親口的印證。
《鄉下人的悲歌》頗有一些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約翰·斯坦貝克的長篇小說《憤怒的葡萄》有類似的地方。
不同之處就在於《鄉下人的悲歌》寫得是美國工人,而《憤怒的葡萄》寫得是美國的農民。
前者是以作者傳記的形式寫了自家三代人的親身經歷,時間跨度比較大。到作者本人那一代出現了轉機,實現了所謂的美國夢。
書中寫到的東西都是他親眼所見和親身經歷。作者本人都承認,自己是屬於極少數當中的幸運兒,畢竟是能夠進入到世界最好學府之一的耶魯大學畢業。
後者描寫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恐慌期間大批農民破產,逃荒的故事,反映了驚心動魄的社會鬥爭的圖景。
小說飽含美國農民的血淚、憤慨、和鬥爭。該作品也獲得1940年美國普利策文學獎。
“你肯定是又是在編故事來糊弄我的吧?”酒井理惠之所以不相信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自己思維當中先入爲主的有關一些正統教育書本或者影視上面反應美國的好些東西。
黑人窮,那都是因爲他們天生懶惰,愚蠢。白人窮,往往都是過度的朝前消費所導致。他們都會努力的工作等等。
岸本正義聳動了一下雙肩道:“你信則信,不信就不信了。反正,你這一輩子都不會沒有錢花。至於我們的兒子,那就是天生的有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