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鄒媽媽以爲,小兒子就算再不原諒他們、再任性的退學回來。也自己出去找事情做了,現在都已經去上班了,也算是長大了吧?應該會懂事一點了的。
哪知道,小兒子是去上班了。只是每天去得比較晚,回來也晚,他們也是有些奇怪的。所以就問了,只是他們才問了一句:
“老三,你老是那麼晚纔去上班,老闆不說你嗎?”
當時兒子只是冷冷的看了他們一眼,然後冷冷的說:
“我的事情不用你們管”
這麼一句話,把他們的關心都打碎了,也有想過要去看看他在什麼地方上班,在上班的地方能好好的跟人相處嗎?只是,他們自己的工作也是很忙,還真沒有去看過一次。
奇怪的是:不知道小兒子做的是什麼工作,都三個月了,花的還是家裡的錢。甚至他回來問要的錢比他在學校要的生活費還要多還每週都問拿一次錢。不給他就生氣。
鄒媽媽想:兒子可是每天都在家吃早餐、晚上回來吃晚餐,也就中午在外面吃一餐而已,怎麼要那麼多錢呢?怎麼會有這樣的工作,沒有工資發,兒子還早上去上班,很晚纔回來?這都三個月了,兒子花的每一分錢都是從家裡拿的。
不是說她不相信自己的兒子,而是這個帶刺的兒子總跟他們唱反調,自己就是問了,他也不一定會跟自己說真話的帶着疑惑的鄒媽媽便決定自己請一天假,偷偷跟去看一看,小兒子到底做了什麼樣的工作,工錢少成這樣的。
這天,鄒媽媽已經請好假,一大早的起來給家人做好早餐。大兒子上學不在家,女兒今年剛出嫁。她做的也就是他們倆口子和小兒子三個人的早餐。看到小兒子還沒起來,她和老伴就先吃了,老伴吃完就上班去了。而她去叫小兒子起來吃早餐,然後對他說:
“老三,媽媽去上班了,你吃完自己收拾。”
說完,鄒媽媽就拿着包外出,她記得小兒子去上班的地方是經過哪一條路的,正好這條路的邊上有一家朋友的商店,所以她去了朋友開的小店裡邊坐着等兒子出來就跟上。
沒過多久,鄒媽媽就看到自家小兒子悠哉、悠哉的從小區的方向走過來,鄒媽媽就不由得嘆口氣:什麼地方會要像他兒子那麼懶散的人去工作呢?現在,她已經開始懷疑自己家的老三說去工作,是在騙他們了
在兒子走過去後,鄒媽媽看兒子依然懶懶散散的往前走,並沒有看後面,這下她覺得自己頭痛啊有這麼個兒子,他們該怎麼辦呢?
她記得小兒子小的時候,哥哥還沒有自己的孩子那會兒,把他寵得脾氣大、又任性。但也還算是個勤快的孩子。自從被哥哥他們夫妻冷落,但在孩子姥姥的照顧下,還是懂事的孩子地。他變也是在因爲知道真相,這才變成這麼憤憤不平,總覺得自己被拋棄了,無論他們怎麼都解釋,他都不接受。直他們把他接回來後,他們也不是不知道,這小兒子,跟他們之間,隔着一道無法跨越的橫溝。
剛開始,他們因爲內疚,都儘量的讓着他、寵着他。每次看到他委屈,他們就拿大兒子撒氣。只要看到大兒子被他們指責,小兒子就在一邊賊賊的奸笑。開始他們以爲是自己眼花,看錯了。這孩子怎麼喜歡看到自己哥哥被責罵呢?多觀察幾次後,發現他真的就是那種幸災樂禍的笑,怎麼不讓做父母的他們心痛呢
大兒子也只是比他大了不到一歲,卻從小就很懂事,家裡的家務,幾乎都是他在做。而大女兒,不說了,那也是哥教育失敗的。因爲是第一個孩子,大家都很寵她,無意中卻把她寵得無法無天的任性、刁蠻。別說做家務,不給家裡添亂就好了好在她還算懂得看人臉色,在外面還是會裝一裝。如今也已經是嫁出去了,用不着爲她操心了。
女婿也是個好脾氣的,兩個孩子算是青梅竹馬,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對女兒的臭脾氣,弄不好女婿比自己還清楚呢他們會結婚,自然會跟女兒相處好的。只希望女兒成家後,能快些長大,學會體諒人,那臭脾氣也能改一改,別鬧得一家人不開心。好在他們是自己住,沒有跟親家一起住。新房也是在隔壁的小區,小兩口還是經常回家吃飯。看到小兩口過得挺幸福,作爲父母的他們,也是覺得很高興。
鄒媽媽一邊回想他們一家,一邊跟在心不在焉的小兒子身後。越跟着小兒子往前走,她的心,就越不淡定小兒子去上班,爲什麼是走着去呢?按他這麼個走法,去上班不會遲到嗎?這邊的交通挺方便的,搭個公車不是要快一點嗎?再說,他走的這一邊,哪裡會有什麼商場呢?
再往前走,鄒媽媽已經不只是不淡定,而是心驚。這一片小商店是有一些,但絕對是沒有商場的遊戲室倒是有好幾家。問她爲什麼知道?因爲她可是跟同事來揪過同事的孩子回家的,當時她還慶幸自己的大兒子從來都沒有來過這一片。現在,小兒子過來,不是也是來玩遊戲的吧?
現在,她覺得心堵啊這孩子、這孩子也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啊他們也不願意把孩子給送走,所以那個時候他們一有空就去哥哥家看孩子,看到哥哥和嫂子對孩子好,他們纔算放下心。
他們哪曾想到,哥哥嫂嫂都快五十歲了,卻突然有了自己的孩子。更過分的是,有了自己的孩子的他們,怎麼可以那麼對自己的外甥、曾經的養子呢?從孩子回來後,姥姥已經不在了,他們也沒再跟忘恩負義、過河拆橋的哥哥一家再來往。而是一心在家安撫小兒子的情緒,只是他們用盡了辦法,兒子也不領情。如今,他們還在努力中,可現在、現在小兒子在做什麼呢?這是在報應他們把他給送走嗎?
自從知道哥哥、嫂子對兒子不好開始,他們就後悔當初把孩子給送走。可這世上沒有後悔藥賣但在他們想辦法把兒子給接回來的時候。孩子的姥姥阻止不說,還鬧上吊,接孩子回來的事,又給等下去了。還得讓兒子多在那呆了半年。而半年的時間,足夠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就算他們也很勤快的往那邊走,也沒能改變兒子對他們的態度有所改觀。
孩子的姥姥走後,他們才如願的把孩子接回家,想着在兒子回來後的所作所爲,和他們的討好行爲。鄒媽媽不由得苦笑起來。孩子埋怨他們,他們沒有話說,畢竟是他們把孩子給送走的。孩子陷害自己的哥哥,還幸災樂禍的在一旁偷笑,就有些心裡扭曲了。
兩個都是他們的孩子,開始小兒子給大兒子上眼藥,他們還真相信了。誰讓小兒子一臉的委屈坐在那,而大兒子又倔強的不解釋。他們的心裡的天枰很自然地就傾向小兒子,自然也就會去指責大兒子,什麼“做哥哥的,怎麼都不讓讓弟弟”之類的指責。而大兒子也不理會,只是低頭讓他們說個夠。
後來,經過他們多次的觀察才知道,那不過是小兒子故意爲難大兒子而已。每次看到小兒子高高在上的指使大兒子去做家務,讓他們在心疼大兒子的同時,也在爲小兒子的想法頭痛。這孩子,擺明了就是看不得自己的哥哥好過。可看着他學習沒拉下,他們就頭痛也還是衣着他的多。他考上好大學,他們也爲他高興。
讓他們擔心的是:小兒子沒有朋友,他們沒有看到他跟任何一個人在一起玩,從來都是獨來獨往的。不象大兒子,人緣很好,朋友也多。
但他們也沒見那個孩子去上學,纔去了一年就嫌辛苦跑回家的?至少他們以前就沒有看到過而讓他們看到這樣的情形的,卻是自己的兒子
鄒媽媽無法形容當看到自己兒子回來後的心情。在老伴把他送回學校的時候,他竟然在老伴前腳跟走,他後腳跟就跟着回來。而回來後,他說的那一番話,更讓他們無措。怎麼會養出那麼個兒子來呢?這是老天在懲罰他們當初爲了孝心而對他的放棄嗎?
他們那所學校,本就紀律嚴明,哪裡容得下自己的小兒子的胡鬧呢?在他回家之前,那孩子已經缺了一週的課。等老伴再一次去學校的幫他把東西給拿回來的時候。
問了導師兒小子在學校的情況,也跟導師說了他們家裡的特殊情況。當時導師建議老伴:
“你們該帶他去看看心裡醫生,而不是一味的縱容他”
縱容啊他們又何嘗想那麼做呢?只是孩子不原諒他們,回家也不跟他們交流,問他話,他都不吭一聲,總是斜着看你一眼。讓他們能怎麼辦呢?還看心裡醫生呢他根本就不跟他們出門。真要帶他去看什麼心理醫生,還不知道他又鬧成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