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我要修規

午餐結束,又休息了兩個小時,天色已經晚了下來,華銳才組織衆人蔘觀藥廠的其他部分。

照舊是參觀通道,只是走另外的半程,從第二車間到第一車間的方向。

大多數人只當是過場,早就不仔細觀看了,王博士亦是懶洋洋的跟着,像是條遛彎的泰迪似的,總想撲到什麼東西上,聳動兩下身體。

其實也用不着衆人仔細觀看,華銳製藥廠的標準,已經遠遠超過了大多數人所瞭解的藥廠了。像是王博士萬般推崇的英國的藥廠,也趕不上華銳製藥廠的規模——以80年代醫藥產業的迅猛發展,工廠新建兩年,甚至還沒有投產,提前購買的機器就要落後了,這種情況下,實在是誰後建設,誰就是更好的藥廠。

當然,是在gmp合規的標準下。

能夠達到gmp合規,本身就不是一間容易的事。

“咳咳,大家靜一下,我們請楊主任給我們介紹一些東西,好不好。”做解說的王君慧也看出大家疲沓了,按照既定方針,將楊銳給祭了出來。

令王君慧沒想到的是,楊銳兩個字出口,一羣人竟然真的精神了起來。

王君慧有些發愣,甚至有些不忿,明明有美女站在你們面前,一個個竟然都像是要睡着了似的,結果楊銳出來了,你們就清醒了?

她卻是不明白,今天在場的人裡面,起碼有一半,是因爲楊銳來的。

pcr的價值是隨着時間而增長的,等到21世紀的時候,pcr的發明已是神一般的發明了——就是在86年,楊銳發明pcr僅兩年多的時間,楊銳本人的地位已經三級跳了。

在世界範圍內,學者們基本公認楊銳是第二階的學者,生物學內部更是如此。

第一階要麼就是拿到諾獎的,要麼就是聲望高隆的著名學者,第二階,則是做出了諾獎成果,等着拿諾獎的學者了。

大部分的第二階學者,拿不到諾獎的主要原因都是年齡太大,活的不夠久,以至於等不到諾獎。

當然,諾獎的數量有限,每年都有新的成果涌現,能等到諾獎的難度是越來越大了,但像是楊銳這麼年輕的,起碼還能等個四五十年,要是再能活一點,等到八十歲的時候,諾獎是不給他都不行的。

在大中華區的範圍內,楊銳就生物學內部的號召力是無與倫比的。

許多人對講解員說什麼,是不怎麼關心的,但楊銳開口,他截然不同了。

王博士也是立即就豎起了耳朵。

諾獎級的學者講話,一輩子能聽多少次?

楊銳沒有像是王君慧那樣使用話筒,而是用洪亮的中文,朗聲道:“大家現在看到的同樣是衛生三級區,是經過我親自核檢的區域,我特別要求由我本人來講,是因爲我希望,日後的gmp規範修改的時候,能夠做出相應的修訂。”

楊銳開口就要修gmp規範,但在場的學者和醫生們沒一個覺得有什麼不對的。

gmp規範的確是美國做的醫療和衛生行業的規範,的確是歐美通行的規範,的確是經過了多名行政人員、學者和法律人士考察過的規範。

但那又如何?

一名世界第二階的學者,開口要修你的規範,你只有側耳傾聽的份。

更不要說,楊銳還有獨抗律博定而證明正確的事例。

就這一件事,楊銳就能吃一輩子。fda或者任何一個國家的gmp管理機構,都得注意聽他說的話。

當然,並不是楊銳說修改,gmp規範就會修改,但是,爲此將之列入會議討論,並給出一整套的文件以確定是修改還是不修改,那也是理所應當的。

事實上,gmp規範原本就是6名美國教授在60年代搞出來的。

它的通行,是在70年代末,美國人以法律的形式將之確定,強制各大製藥企業採用才風靡全球的。就學術上來說,楊銳太有資格質疑它了。

再者,gmp規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兩種變化方式。

一種是複雜而困難的,也就是發佈或修改更新的法令。

另一種則是相對簡單,而且被fda常用的,就是頒佈指導性文件。

更改法令是相對少見的,幾年乃至十幾年才發生一次,指導性文件就簡單了,當然,後者的效力是不如前者的,而且容易被法庭推翻,但是,鑑於fda在醫療行業內,是類似中國的強力型政府部門,製藥企業直接逆反的機率不大,他們要做手腳,通常都是在文件頒佈以前做。

一羣人都豎着耳朵,聽楊銳說話。

尤其是華銳、綠石角和捷利康請來的隨行記者,更是舉起了攝像機和錄音機,一副認真的模樣。

楊銳左右看看,很有範兒的指向玻璃另一邊的車間,道:“我們現在的gmp規範,對車間做了多種無菌要求,但是,灌裝期間的無菌程度,依舊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的確,百萬分之一的細菌指標,的確是夠低的了,但對於病人來說,一顆細菌就有可能是致命,因爲我們的輸液產品,最終是應用在虛弱的病人體內的。”

“我在這裡舉一個例子,泰樂膠囊。”

“就因爲一個無意中打開的封口,致使膠囊被污染,結果導致了7人死亡的泰勒膠囊事件,採取正確的生產方式,是應當可以避免的。fda關於防干擾包裝的規定很好,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有預見性的看到,輸液產品的危險性是高於普通片劑產品的。”

看着衆人,楊銳直接說出答案,道:“封閉層流裝置,必須全面的應用於gmp級的藥廠中,從而保證藥液始終處於氮氣的保護下,既要避免氧化接觸,也要避免車間內的消毒不嚴。同樣,藥瓶也應該進行抽空充氮,保證含氧量降低到萬分之一以下,並且直接進行包裝……”

楊銳說的,其實就是90年代初版的gmp規範,而這份規範,自然也是用死人提煉出來的——就像是航空業一樣,醫療行業的每一份繁複的規範,都是爲了讓更多的人活下來。

而以80年代的生產水平來說,衛生三級車間內進行氮氣保護,並不會增加多少成本。

效果卻是極其的突出。

記者和某些學者,都飛快的做起了記錄。

這可不光是提出問題了,還給出解決方案了,只要消息傳出去,任何一國的藥品管理機構,都不能等閒視之。

包括中國的。

一些對藥廠生產有所瞭解的人,更聽的連連點頭,甚至有些心馳神往。

如此恰當的切入點,正是高階學者們影響世界的正確步伐。

學者不像是政客或者商人,他們影響世界向來是潛移默化的,是憑藉着至少是當時正確的思想來做支點的。楊銳如果要以命令的形式,或者大撒金錢來影響美國人的fda和gmp,那是很難做到的事。

但是,他如果是以正確的思想爲藍本,提出一個有價值的論點,美國的fda就是想不受影響都難。對一名學者先來說,這也是發揮影響力與價值的意義所在了。

進一步來說,如果美國的fda受到了影響,中國的藥品管理機構,又應該作何反應呢?

想到此點的人,尤其是想到此點的中國人,都不禁看向楊銳。

原本以爲只是簡簡單單,吃吃喝喝的醫學賄賂會,竟然真的開成了研討會,還提出這麼大的一個命題。

記者們多數對學術界的事不夠了解,或不夠關心,但此時聯繫到fda,甚至更多國家的藥品管理機構,一個個的都興奮起來。

有人看着楊銳說完話,就舉手道:“楊銳先生,您的意思,是不是說fda等藥品管理機構,應該以華銳製藥廠爲標準來建設製藥工廠?”

楊銳看了一眼,發現是名隨捷利康而來的英國記者,就沒有太多顧忌的道:“華銳製藥廠是高於gmp標準的,但各國制定gmp規範的時候,是應該向高標準來看齊。”

“您的意思是說,美國和英國的製藥廠,應該向建設於中國的華銳製藥廠看齊?”記者明顯進入了挑事模式。

楊銳卻不在乎他挑事,毫不猶豫的用英語道:“中國華銳製藥廠執行的規範更嚴格,也更加有效,如果美國和英國的製藥廠能這樣做,我認爲是可以挽救更多生命的。”

挽救生命這個命題出來,英國記者還真的不好接了。

中國記者卻是奮筆疾書了起來。

……

第115章 選人第1049章 同情第513章 找合作第692章 聲名遠揚第501章 科研僱傭兵第85章 鴻睿班第1196章 三農民開局第1104章 保持沉默第856章 價格雙軌制第589章 論我的項目有多牛第37章 夜考第231章 第一場第948章 不容置疑第1213章 鍋成第186章 站規矩第571章 刷三觀第873章 裁判員第630章 藥廠第588章 顯現第1440章 風景美如畫第725章 熱情澎湃的日子第346章 中止第1125章 鵝蛋臉的世界第1094章 小牛肉(第二更)第760章 楊銳先生!第1047章 再邀請第1189章 宕機流第1068章 學術福利第322章 實驗室傳說第432章 陰謀詭計第267章 再見小白牙第782章 飛速積累第947章 楊銳瘋了第61章 精度第1457章 金羊第651章 御林軍出動第248章 分數線出爐第189章 看美女的正確姿勢第941章 案例出現第97章 兩家公司第1421章 利弊第515章 找打第1188章 個人的小要求第151章 無需複習第670章 美食總動員第1152章 優秀工廠第904章 打鉤從來沒什麼月末的放鬆,只有月初的奮鬥第1218章 接機第1364章 嘗試(雙更了)第627章 熱烈歡迎第1170章 病醫第670章 美食總動員第1219章 對接第48章 誰做決定第1383章 燦爛的笑容第758章 提前第887章 內定第1465章 參觀樓第1197章 添個農民第805章 起步階段第1418章 國歌第282章 出版社第644章 復工第513章 找合作第374章 燙嗎第677章 擴散(求月票)第917章 新答覆函第871章 GMP委員會第944章 作死之路第940章 大麻煩和大動盪第1024章 魄力(求月票)第445章 鬧劇第723章 直斥其非第531章 太難了第341章 延誤第1045章 足不出戶第423章 進度第1457章 金羊第209章 這麼花錢你家裡人知道嗎第837章 經濟技術開發區第447章 連環陷阱第812章 一字千金第111章 重來第509章 我家的實驗數不清第162章 手撕閨蜜第1310章 敲門第1137章 備用的備用第1449章 歎爲觀止第710章 液氮的正確用法第740章 侵蝕第968章 處置方案第957章 永遠不要用第36章 獎學金第414章 國際會議第817章 楊銳是天才第1295章 破獲(第三更)第303章 像模像樣第490章 競爭關係第775章 罕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