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章 向前進

“老蘇,你再堅持堅持,善始善終纔對,是不是?”楊銳在會議桌上,與蘇先凱親切對話。

蘇先凱的眼神,就像是跑了一千米之後,又被要求跑一萬米的虛弱宅男,那是一種我好像自然但沒力氣了的表情。

楊銳拍拍蘇先凱的肩膀,道:“老蘇,你現在的工作,是咱們項目的基石啊,你可得挺住啊。行百里半九十,努努勁就到了。“

蘇先凱有氣無力的道:“主任,我的主任啊,提高十倍產量,那是行百里半九十嗎?等於說,咱們現在十里路都沒到呢。”

“做實驗怎麼能這麼比較呢,生產紫紅質蛋白的關鍵,是你找到了正確的生產方法,對不對?”楊銳輕聲細語的給蘇先凱做着工作。

他曾經做補習老師並開補習學校的時候,早就做過不知道多少次的勸慰工作了。

蘇先凱的壓力巨大,一個勁的搖頭,道:“我這是才找到一種生產方式,好不容易提高了產量,您就又提出了新要求。”

“老蘇。”楊銳鄭重其事的道:“不是我的要求高,是與咱們競爭的對手太強,你說,如果咱們在基礎材料的產量上,和國外的實驗室一模一樣,咱們能贏下來嗎?”

蘇先凱的嘴脣動了兩下,緩緩搖頭:“我知道咱們必須得找到自己的優勢,問題是,現在的產量真的已經是極限了,也許再想想辦法,我還能提高個兩倍左右,十倍我是做不到了,這等於是100倍於傳統方法了。”

按照傳統方式做出來的牛視紫紅質蛋白,每天的產量也就夠做個三五組的實驗下,10倍於其,說起來是能做三五十組的實驗了,但是,考慮到實驗的進度加快之後,項目的實驗線就會變長,三五十組實驗根本不夠用。

當然,若是能有三五百組實驗的材料,那就不僅夠用,而且綽綽有餘了。

項目的實驗線再長,但只要每天有如此的超量供應,其他組就不會斷頓。

最重要的是,楊銳可以採用多種方式來嘗試了。

實驗就是試驗,嘗試的多了,就更容易得到正確的結果。

中國學術界,其實一直有一個習慣,或者說是幻想的模式,就是先通過超量的理論計算,來完成大部分的實驗的前置工作,也就是用試算代替試驗,接着,再用實驗來驗證試算的結果,成功則成功,不成功則再算。

這樣的幻想模式,想起來是很美好的,實際上卻很少發揮作用。

共和國成立以後的幾次大的科研項目,不管是兩彈一星,還是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又或者多個工程和產業項目,只算物料成本,比國外科研機構便宜不了多少,若非如此,也不會重新出現造不如買的論調了。

事實上就是,國外實驗室也是做試算的,而且,因爲人家的學者更有經驗,接受的系統教育更完善,反而算的更好——更悲哀的事實是,即使試算的再好,做實驗的時候,該錯的還是要錯,該重來的還是要重來,所以,物料成本總歸是少不了的。

至於人工成本,國內學者虧的就更多了。在90年代以前,中國隨便弄一個高端點的項目,組織的科研人員的數量都是過萬的,以這樣的規模,哪怕大家的薪水百倍千倍的低於國外,人工成本比國外也是隻高不低的。

楊銳則是習慣了21世紀模式的研究者,讓他做理論試算什麼的,他是玩不過來的,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也是玩不來的。要做有效果的理論研究,首先一點就得人多,因爲世界是如此的複雜,想用數字代替實驗,自然需要更多的數字上的投入。

然而,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招募到大量的“理論生物學家”的,如果有這種東西的話。

最終,在智力和經驗投資上落後的實驗室,自然只能從物質投資上來彌補。

當然,單純的物質投資是沒有效果的,楊銳和他的離子通道實驗室,也不可能因此而競爭得過國外的頂級實驗室。

楊銳坐在蘇先凱對面,道:“用傳統方式來生產牛視紫紅質蛋白,肯定是不行的,你不是做了修改嗎?現在的效果就很好,只要再改下去,再來10倍的產能,也不是做不到的嘛,對不對?”

蘇先凱斜看楊銳一眼,道:“主任,如果不是您說的,我肯定以爲是個外行人的要求呢,哈哈哈哈……”

“別哈哈了,這可是命令。”楊銳的臉繃了起來,氣勢一下子就出來了,道:“老蘇,你當日來找我,要做g蛋白偶聯受體的時候,你是怎麼說的?”

“那個……”

“推三阻四的,可不是你的作風啊。”

“我……”蘇先凱張嘴結舌的,好半天道:“不是我想推三阻四,實在是難度太大了。”

楊銳“哼哼”兩聲,問道:“g蛋白偶聯受體哪部分的難度小了?”

蘇先凱無言以對。

“老蘇,再把牛視紫紅質蛋白的產能提升十倍,到原始產能的100倍,這是我的最低要求,你如果能完成,我們g蛋白偶聯受體組就還可以繼續做下去,如果你不能完成,咱們的g蛋白偶聯受體組就沒有繼續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楊銳並沒有故意說的嚴重,或者危言聳聽什麼的。

科研競賽的核心問題,是勝者獨贏的問題,不能贏的實驗室,是沒有回報的,或者是報酬極少的,在g蛋白偶聯受體這種目標上,楊銳是一定要確認實驗室能到達一定的位置才行的。

否則,明知道要輸的競賽,還有什麼好比的。

蘇先凱的臉色紅了紅,接着變白,道:“我明白了,但是,我真的是毫無頭緒……”

“我相信你。”楊銳鄭重其事的回答。

他是真的相信蘇先凱。

曾經,令蘇先凱功成名就,成爲大牛的項目,就是類似的項目,他能以地方院校的身份,年紀輕輕的就獲得諸多榮譽,也是因爲參加了多個國家項目,並且承擔了大量的出人意料的生產任務。

就牛視紫紅質蛋白方面,楊銳其實已經拿出相對較好的儀器,並提供了相應較好的技術了,再要提高,確實只能蘇先凱自己去摳細節了。

不能小看摳細節一項,在科研生產中,由於一切都是嶄新的,所以大部分的項目都是粗糙的來,粗糙的去的。

而摳細節,是能摳出相當大的餘量的。

十倍百倍的在工業生產中,固然誇張的不得了,但在科研活動中,還是有可能做到的。

當然,那並不容易,但就像楊銳說的,當他們進入這個絞肉戰場的時候,就沒什麼容易的地方。

隔壁組的谷強和範振龍聽着兩個人的對話,有些不好意思了。

範振龍咳嗽一聲,道:“楊主任,其實我們精簡一下步驟,也能節省下來些材料。”

“我不要你們節省。”楊銳回頭就是一瞪眼,道:“我要結果,知道嗎?結果!”

“是……結果。”範振龍不着調怎麼回答。

楊銳看看錶,道:“你們今天把所有的牛視紫紅質蛋白,要全部用完才許離開,所有實驗妥善記錄並歸檔。以後也是這樣。”

範振龍傻傻點頭,突然有些醒悟過來,全部用完?要是蘇先凱真的把牛視紫紅質蛋白的產量再翻十倍呢?

谷強也緊張起來,忙道:“楊主任,還得考慮第二天的用量吧……”

“不用考慮,牛視紫紅質蛋白的供應部組,是蘇先凱的錯,你們用不完,是你們的問題。”楊銳看看幾人,道:“這可不是開玩笑,都打點起精神來,能不能有突破,就看你們的了。”

谷強和範振龍懵掉了。

蘇先凱忽然莫名的有些想笑,轉瞬,就是巨大的動力——

我累死你們這些浪費精。

……

第1145章 豎旗第672章 解除後顧之憂第680章 算術第921章 圍觀第1109章 新物種第1154章 我們的醫藥代表第312章 立項第1300章 AOE第1375章 合資第1146章 全權供應第220章 楊教授第1507章 不好辦吶第739章 拜訪第38章 潤筆第1428章 補人第453章 子項目第342章 爲什麼第1453章 餡餅在掉第1222章 笨鳥先飛第1159章 口乾舌燥第299章 因爲帥第272章 悶歌行第1225章 新的起跑線第841章 簡訊第1465章 參觀樓第426章 複印第1026章 大倉庫第902章 紅頂戴第720章 請舔第1491章 科研人的態度第963章 節奏第1489章 碰壁第842章 觀看學習第1153章 舊廠第84章 海外關係第913章 馮代表第1186章 5,000,000第975章 忙第74章 光榮榜第1448章 突破性進展第1158章 輸液區第580章 落後三年第947章 楊銳瘋了第523章 料敵以寬第508章 碳酸飲料不健康第425章 論文冊發完了第975章 忙第837章 經濟技術開發區第145章 審稿第951章 離子通道第1063章 引物第427章 高規格第332章 他沒笑第973章 好學生第1400章 標籤第685章 蔣幹流從來沒什麼月末的放鬆,只有月初的奮鬥第1156章 翹第866章 住在這邊第398章 剃頭擔子一頭熱第674章 楊家的第1020章 現款第1223章 泥足深陷第561章 調人第631章 聽牆角第1041章 打野豬第1096章 陪酒的姜志軍(第二更)第1333章 您都給辦了吧第1191章 抵押貸款第402章 5月3日第1247章 國家級推進(求月票)第822章 樹倒猢猻散第964章 約稿第502章 資料雲集第751章 推銷第296章 交換論文第662章 泥潭第808章 裝的技術第1137章 備用的備用第518章 增值第1160章 我要修規第537章 支援第373章 別人家孩子第807章 歷史認可第1155章 海盜第807章 歷史認可第89章 重複試驗第794章 商議第237章 估分第864章 重要職位第621章 老白男們第1415章 不能讓人知道的大項目第1386章 評估第794章 商議第1174章 大秤分金第463章 等咱有了錢第832章 實報實銷第767章 當面挖人第184章 猜謎第69章 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