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露香園繡

沈瑜聽到楊老的詢問,覺得這事情也不用隱瞞,就點了點頭:“我的確去收東西了,在文物商店門口。”

聽到沈瑜如此直白的回答,楊老又問:“能不能說說,是怎麼收的?”

沈瑜把事情過程簡單一說,隱去了價格。

於老師說道:“你的眼力很好,就是容易得罪人。”

沈瑜說:“文物商店家大業大,我只是個小收藏者,想悄悄撿漏而已。”

楊老說道:“說了這麼半天,你拿的究竟是什麼?看這卷軸,是書畫嗎?”

沈瑜說:“一件刺繡和一件青金石雕。”

聽到刺繡兩字,不少人覺得奇怪,因爲這類藏品比較少見。

萬煙因爲常貝丟了面子,覺得自己也跟着丟人,此時,聽到了刺繡兩個字,發出了一聲輕笑。

她低聲嘲諷:“呦,大男人玩兒刺繡!”

此時,已經沒人對她的話做出反應,大家都去看被專家打開的卷軸。

衆人看到刺繡的內容,居然是一副關帝像,頓時大失所望。

雖然關帝的信仰在民間很普遍,但是又有多少名家,是以這個題材成名的呢?這會是好作品嗎?

很多人看了一眼便不再關注刺繡,等着聽專家對青金石雕的判斷。

其實,每一個人對灰撲撲的石雕有自己判斷,就想看看專家的意見和自己是否一致。

幾個專家輪流看過之後,直接拿出了對於青金石雕的判斷--明末清初的作品。

石雕是老物件。

這個結論出乎大部分人的意見。

擅長雜項的陳老師,開口說話:“沈瑜同學,你說說你的看法。”

因爲有過交流,這位陳老師也很尊重沈瑜的意見。

沈瑜說道:“我個人認爲石雕是明代的,具體是哪一個時期,我也不好判斷。”

“哦--------------”

周圍的人羣中,泛起陣陣議論聲音。

“這小夥子真固執,人家專家給出的判斷,已經很好了。怎麼還堅持是明代的呢?”

沈瑜沒有被議論影響心情,他有條不紊的說道:“青金石原本是重要的寶石與顏料。明清以後,青田石的石雕比較盛行。這一塊兒石雕色澤古樸,有些灰斑,那是因爲取材的難度太大。只有朝珠,項鍊、戒面這類小物品的體積,才能全部用羣青色的青金石。像石雕這麼大的青田石,取自天然青金石,想要保持大量的羣青色是很難的。另外,其雕刻手法和明朝的技巧相同,與清朝的雕刻手法是有差異的。”

沈瑜把理由娓娓道來。周圍的議論聲漸漸降低。很多人雖然覺得沈瑜說的有道理,但是,還是想聽專家的判斷。

幾個專家商議之後,陳老師說道:“我們認同你的說法,不過爲了保險起見,還是建議做一次檢測。”

聽到幾個專家都認同沈瑜的說法,常貝和萬煙簡直無法接受。

雖然還需要一個檢測步驟,但專家已經確認石雕真的是一件古董。

此時,常貝心情更糟,比聽到自己的藏品是仿品之後還要糟糕。

萬煙小心的嘟囔道:“真是狗屎運。”

陳尚聽了專家的判斷,立刻把臉偏向一旁,遮掩自己的表情。他看向了旁邊的女兒。

陳麗麗也看向着自己的父親。

陳尚從女兒的眼光中,看出了疑惑。恐怕自己的孩子,對同學也不瞭解。

他心中暗道慚愧,

之前自己的判斷,完全是依據經驗。沒想到,那個被視爲門外漢的小夥子,居然深藏不露。好傢伙,這纔是咬人的(苟)不叫。

對於那幅關帝像刺繡,幾個專家的意見不統一。焦點就在於,這幅刺繡工藝手法很像是顧繡,但是其裝裱工藝,清朝中期的裝裱手法。

陳老師問道:“沈瑜同學,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沈瑜說:“這幅刺繡,有“露香園繡”款,鈐葫蘆形朱印。

“露香園繡”,就是“顧繡”,是“露香園顧繡”、“顧氏露香園繡”的簡稱。顧繡源於明代松江府顧名世家,顧名世曾築園曰“露香園”。

從存世的顧繡作品中,可以看到顧繡的創新與特點。顧繡的形象主體,以宋元名畫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傑作爲摹本,故又稱“畫繡”。半繡半繪,畫面均是繡繪結合,以繡代畫,畫中人物錦衣,是先上底色,後於底色上加繡作錦紋狀的;人物的面部則是先繡後畫的,雲霧則只用畫筆直接用色,而不加繡。

顧繡針法多變,新意頗多,以針代筆,以線代墨,勾畫暈染,渾然一體;並巧妙地採用景物色澤的深淺、濃淡等各種中間色調,進行補色和套色,顯得畫面層次豐富,色彩多樣。

顧繡名家中,以明代晚期韓希孟的成就最高,咱們國家幾個著名博物院與博物館,珍藏有她的真品,可以作爲比對的樣本。

顧繡的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極高,以傳統畫繡掛幅最爲常見,這件關帝像即是其典型之作。”

沈瑜說道這裡,停頓了片刻。

旁聽的衆人,已經被他前面一番講解,吊起胃口,急切的想聽下文。

沈瑜理清思路,才繼續說道:“這件作品有顧繡的典型特點,可以判定爲顧繡的真品,至於說它的裝裱的問題,我是這麼認爲的,看這件作品的大小形制,其最初應該是屏風條幅類的形制,但是,在後來被改制過一次,所以變成了清朝中期的裝裱形式。我倒是認爲,可以把這外層的裝表拆去,只保留畫心部分,以它的本來面貌來進行拍賣。

楊老點了點頭:“我個人覺得不必拆,保留現狀上拍。我們這裡幾個人,對刺繡研究不多。從現有資料來看,刺繡應該是明代顧繡。我把資料發給博物院的同事,做最後判定。”

彭經理走過來問道:“楊老師,那咱們這合同,應該怎麼籤呀?”

楊老說:“就按明代顧繡,與明代的青金石雕簽約上拍。”

沈瑜和彭經理幾人一離開,等待鑑寶的人,還有看熱鬧的人,更有議論的話題了。

“真沒想到,這小夥子的兩件東西全是真的。”

“不懂了吧,你別看他年輕,但是,那些專家對人家可是客客氣氣的。”

“我聽工作人員說,這小夥子送來好幾件藏品了。”

“你這消息聽誰說的?”

有人故作神秘的說道:“我朋友家的孩子,就在人家公司工作。”

有人聽到了沈瑜同學間的談話,把這事情給傳開了。

有很多人悄悄地對常貝和萬燕指指點點,人們在談論中,時不時的捂嘴偷笑。

常貝看到了這些情況,他感覺周圍看過來的目光中,彷彿都帶着惡意,似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的醜態。

萬燕如坐鍼氈,原先有多麼風光,此時就有多麼丟人。她搖了搖常貝,示意他是不是可以走了。

常貝正沒處下臺階,找了個藉口,向陳尚告辭。

陳尚正向女兒詢問,沈瑜平日裡的情況。聽到常貝早走,也明白他此時的難堪,也好言安慰了幾句。

沈瑜辦好手續,回到鑑定現場。恰好看到常貝和萬煙要走。

看到沈瑜回來,常貝點了點頭,不等沈瑜迴應,就轉身離開。

陳尚對沈瑜說:“沈瑜同學,要不要一塊兒走?咱們走散散步,聊聊天兒。”

沈瑜說:“正好,還想聽聽陳伯父的教誨。”

陳尚站起來:“可不敢說教誨,今天可是丟人了。前面我還告訴你。心態要好,結果,事情臨頭,自己反而沒辦法平靜下來。這真是說時容易做時難。”

三人走到大廳門口,就聽到不遠處傳來了啪嗒一聲,像是什麼東西被摔碎了。

沈瑜三人聞聲望去,只見一隻錦盒和裡面的瓷器被摔爛了。

常貝怒氣衝衝的走進停車場。

萬燕在後面緊追不捨,想去拉常貝的手,卻被甩開。

不知是什麼原因,讓常貝把怒火發泄到了瓷器還有女友頭上。

陳尚搖了搖頭。“哎,這小夥子還是沉不住氣。也難怪,這個年紀受了這樣的挫折,難免會惱怒。”

三個人走到停車場的入口,陳尚上說:“沈瑜同學,我開車送你?”

沈瑜急忙推辭:“謝謝您,我下午還想出去逛一逛。”

陳尚說:“你和麗麗是同學,以後讓麗麗帶你來家裡玩。剛纔,我聽專家的意思,你在鑑定方面的眼力很高。咱們多交流,好不好?”

沈瑜說:“有時間,一定去拜訪伯父。”

陳尚說:“我可是認真的,一定要來。”

沈瑜答應,告辭離開。

陳尚父女坐到了私家車的後排座,司機啓動車輛。

陳尚覺得有些疲憊,閉着眼睛說道:“小麗,你平日裡和這位同學接觸的多嗎?”

陳麗麗問道:“哪位同學?”

陳尚笑着說:“明知故問,就是剛纔那位沈瑜。”

陳麗麗說:“接觸不多,沒說過多少話。”

陳尚:“他平日裡,一直很低調嗎?”

陳麗麗說:“我的感覺,他不像低調, 更像是普通,沒什麼特點,人也比較沉悶。”

陳尚哦了一聲,琢磨了片刻,纔開口說道:“他藏的夠深。”

陳麗麗問道:“藏什麼?”

陳尚睜開眼睛,“如果平日裡很普通,怎麼可能一下子變得懂鑑定?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那麼大的變化。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平日裡不怎麼表現,或者刻意隱藏了什麼。你平日看他普通,或許是他故意隱藏本領。我把今天的事兒琢磨了一下,覺得這小子可不簡單。”

陳麗麗聽了自己老爹的話,開始變得好奇,“爸,快說說,他怎麼不簡單?”

陳尚說道:“你還記得,我開口勸人家心態放平穩的事兒嗎?”

陳麗麗把鑑寶過程回想了一遍,明白了其中滋味,頓時感覺想笑。她怕傷及父親的尊嚴,用手掩住了嘴。

陳尚說道:“沒事兒,都過去了。在我拿出藏品的時候,人家就就看出這東西不是官窯精品。”

陳麗麗驚訝地看着父親:“他有您說的這麼厲害嗎?”

陳尚說:“這是我猜的,但我想,八九不離十。他是想給咱兜着面子,這才引着我,說出那些寬慰的話。等到事情水落石出之後,讓我再想起這些話,自然也就不會那麼難堪了。”

陳麗麗說:“爸,您是不是想的太多了?”

陳尚說:“慢慢再看吧。你找機會請他吃飯,同學之間,也可以多走動走動。”

陳麗麗說:“我們平時沒什麼交流,他的電話我都不知道呢。”

陳尚說道:“慢慢來吧。”

第七十二章,有儲秀宮款識的瓷片第三十二章,翰林手札第1194章,尖銳的評論,後續安排第599章,朝天宮,清代一十八羅漢冊頁第1086章,一個對手倒下,找到青瓷第675章,離開巴釐,到達倫頓第246章,8600000,底價與最高估價第895章,二個消息,提醒,正道第1092章,自己動手,修復油畫第808章,白釉荸薺瓶,剔紅輦車第702章,私洽的建議,擺件的價格第812章,競拍順利,撲朔迷離第380章,散鋒亂筆,山川帶雨痕第六十八章,皆大歡喜第1214章,清點收穫,坐看雲起第896章,鬥志昂揚,博物館分支任務第104章,工程樓裡的秘密第1021章,與拍賣行的合作,白玉燈罩第1007章,無意中的發現,任務進展第872章,明代古琴,木雕佛像第933章,畫廊發展太快,場地問題第280章,清代金鼠,八臂造像第392章,亞述泥板書,不能碰的麻煩第1070章,解決麻煩,德加的雕塑第605章,青瓷,青花瓷碾茶具第982章,找到線索,幾尊佛像第536章,真真假假,挑戰任務第1010章,醬釉瓷器,明代玉器第848章,拆開之後,答案出現第1045章,唐代金銀茶具,舊拓本第130章,特聘研究員第417章,特殊拍賣,特殊藏品第四十一章,鳴遠款紫砂什錦硬果第230章,出發,參加拍賣會第239章,板條箱裡的雕塑第642章,找到獎勵,傾斜機械鐘錶第1273章,玉環配飾,紙鈔第431章,存疑的二幅畫第八章,撿漏--桃源記第909章,銀器,估價5000000美刀第604章,臨安,郊壇下官窯第316章,淘鈕約的老宅子第678章,一十七世紀的玻璃杯第1192章,接洽,相冊引起的議論第1136章,撿漏的機會,競爭者來了第五章,乘勝追擊,再下一城第935章,盟友的計劃,主動參與第863章,攝像機,大明成化年制第1275章,假期到來,外出旅行第133章,巴比鬆畫派第566章,現在,這是你的酒店第619章,3720000的刺繡,有喜有憂第1041章,破損的手稿,一組傢俱第三十二章,翰林手札第370章,琳琅滿目的藏品,鑑定第394章,遊戲角色,新任務第822章,罕見的羅漢造像,漆藝第905章,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第1081章,獲得官方支持,驚喜第632章,無濟於事?走着瞧第504章,鑑定寫經,讓您失望了第二十二章,又見霽藍釉大碗第162章,再到魔都,一摞房產證第1028章,顏料的破綻,當面撿漏第814章,18世紀的玩偶,一幅風景畫第217章,一個座標與額外獎勵第二十四章,露香園繡第1215章,褐斑點彩,增加館藏第237章,獎勵的線索,跳蚤市場第324章,藏品增多,輕鬆氛圍第647章,鹿鳴宴,曲江宴,競爭者第1152章,回國,競爭,鎏金鏤彩第925章,總價不高,競爭激烈第953章,清乾隆掐絲琺琅方桌燈第1210章,蒜頭瓶,明代樂器第1100章,精美插圖,埃姆斯的作品第785章,彩色硬石,三幅油畫第908章,異域美食,毆洲銀器第1032章,買家上門,差別太大第548章,七件青銅器,1200000美刀第519章,找到獎勵,屏風與坐像第462章,誰來當模特第1053章,琺琅彩瓷片,蜜蠟雕件第955章,合作邀請,羽翼扶手椅第925章,總價不高,競爭激烈第1136章,撿漏的機會,競爭者來了第248章,得勝圖,寶藏獵人任務第二十一章,個人的開始第352章,女畫家,意外,簽約第768章,利潤空間,尋找瓷片第1007章,無意中的發現,任務進展第581章,步入正軌,意外收穫第145章,中間商帶來的古董第1236章,16件庭院陳設第一十七章,等機會第633章,自力更生,誰的條件更好第539章,貸款40000000第918章,供石與供桌,青花軸頭罐第761章,新任務,如何選擇第587章,助理,奇怪的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