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瓷器鑑定,古怪的仿品

沈瑜在於老師的介紹下,認識了一起參與鑑定的幾位老師。

被請來的這幾位鑑定師,都是魔都比較有名,且有公職的鑑定專家。據於老師說,他們幾個人只是被通知來這裡協助工作,但並不知道來幹什麼,到了這裡才知道要鑑定古玩。

沈瑜看到了展示臺裡的兩件瓷器。一件是汝窯筆洗,一件是青花蓮花盤。

他已經用虛擬地圖驗證過,兩件東西都是假的,只需要找出問題就可以,所以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幾人相互認識之後,鑑定組的人開始忙碌自己的事情。

於老師正在觀察汝窯的筆洗,他邊看邊對沈瑜交代工作流程:“小沈,咱們各自記錄發現的問題,按照要求,每人寫出各自的鑑定意見。”

“好嘞。”

沈瑜要來紙筆,開始和於老師一起觀察筆洗。

於老師鑑定的過程非常細緻,看過內裡外壁的所有細節,又看底足。每看一部分就記錄下來。

沈瑜等於老師看過筆洗後,小心地端起瓷器,仔細試了試它的份量。開始快速把自己的意見彙總到鑑定文件裡。

他有了遊戲幫助,加上自己看到的問題,因此,書寫速度很快。等他書寫完畢,其他的幾位鑑定師還在討論。爲了得到更全面的意見,幾個鑑定師可以討論,但是,要各自書寫自己得出的結論。

沈瑜便看向另一件青花蓮花盤。

於老師注意到他已經寫完,問道:“小沈,看的這麼快,看出什麼來了?

07年的時候,各種資料還沒有像後世那麼發達,可以參照的東西也不多,尋找資料相對繁瑣,所以對鑑定師的經驗與見聞是個很大的考驗。幾位鑑定師只能憑着現有的資料來判斷,爲了謹慎起見,鑑定的速度都很慢,這也是愛惜名聲的表現。因此,於老師對沈瑜這麼快便鑑定完畢,有些詫異。

沈瑜向儘快去書畫鑑定組,方便完成任務。於是對於老師解釋道:“汝瓷稀少珍貴,其對燒造工藝要求精益求精。南宋周輝撰《清波雜誌》雲:“輝出疆時,見彼中所用定器,色瑩可愛……又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爲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

不過,以瑪瑙末爲釉,是還沒有辦法驗證的事情。”

“怎麼?你看他像真的?”於老師問道。

沈瑜搖頭說:“這件汝窯筆洗是仿的。仿製水平不錯。釉色冰瑩潤澈,天青猶翠,釉薄處隱約可見粉色光澤,底周排布五枚芝麻花細小支釘。斂圓口,淺弧形壁,圈足外撇。一般來說小件兒的汝窯器皿有三個支釘,這件是五枚支釘。

器型、釉色仿的都像,尤其是圈足外撇,仿的特別好。不過,最大的破曉,是份量不對。另外,瓷器內壁開片不太自然,應該是處理過的。”

另一位老師聞言說道:“你看這是什麼時候仿的?”

沈瑜直接說道:“新仿。我不知道對方用了什麼手段仿製釉色,但是瓷器的釉子厚薄有些過於均勻,可以不知道是不是多次蘸釉或施釉的結果。”

聽到這裡,幾位老師暗中慶幸,剛纔沒有因爲沈瑜鑑定快而貿然說話。

於老師說:“小沈,

你的鑑定知識越來越全面了。”

沈瑜急忙謙虛幾句,把鑑定意見交給工作人員要。

於老師說:“你反應快,就再看看那件青花蓮花盤。這件瓷器可是被當做宣德年間的瓷器拍賣的。”

沈瑜看向這件所謂的明正統—成化青花蓮花盤。他等原本在鑑定的專家開始書寫意見,從測量尺寸開始觀察。

這件瓷器直徑20cm。盤子造型取蓮花爲形,口內蓮瓣的凹面有雙勾垂雲紋。盤心環飾兩圈如意雲紋,間以絃線相隔,中心書梵文。外壁上層蓮瓣內畫八朵折枝花卉,間以八個梵文相隔。下層蓮瓣尖部畫出葉脈紋,根部留白,顯出蓮瓣綻放之態。

其釉厚潤,青花色澤濃豔,並有鐵鏽斑,具備的明中早期青花瓷器特徵。圈足,有大明宣德年制的款。

他把看到的細節,以及自己的判斷一條條記錄下來。

於老師把寫好的意見交給工作人員,然後走過來,看向青花盤。

此時圍着青花盤觀看的兩個人,誰都沒有說話。

半晌之後,於老師看到沈瑜放下筆,才問道:“小沈,你覺得這種造型的盤子,是做什麼用的?”

沈瑜笑着說道:“這種盤子的功用當爲佛前供器。明代,佛教深入社會政治生活,反映在宮廷用瓷方面則是大量裝飾着藏傳佛教色彩的器皿自永樂朝起被燒造,如僧帽壺、梵文高足杯等,此蓮花形盤即其中之一。蓮花於佛教教義中象徵“出於濁世,無所污染”。不過,我不懂梵文,不知道什麼意思。”

於老師悄悄鬆了一口氣,心想,總算還有你不知道的事情。他說道:“我也不懂梵文,不過,我見過類似瓷器。所以,查閱過相關資料。

在密宗的理念中,該器所書的梵文爲種子字,以草木的種子比喻佛、菩薩形象,寫有梵文經咒和種子字的器皿是具有一種加持力,能得到佛法的保佑,加速修煉佛法的進程。

這種樣式的蓮花盤於萬曆一朝甚爲流行,官民均見燒造,所書梵文各有不同,你看出幾個問題了?”

沈瑜一邊把意見寫完, 一邊說:“大明宣統年制的款識就是一個巨大的破綻。款識和造型結合起來就更怪了。”

有了遊戲作爲前提,他憑藉自己的知識也能判斷出問題。

於老師也開始書寫意見,同時說道:“這兩件瓷器都很有迷惑性。造假的技術也越來越高。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出現真假難辨的情況。”

沈瑜把意見書交給了工作人員。另一位姐負責鑑定的老師問道:“小沈,你認爲這件瓷器仿的是哪個時期的?”

沈瑜聽見問話,就知道這幾位都有了判斷,於是說道:“如果沒有款識,或許更像正統年間的瓷器。也許,這位不知名的工匠仿製的就是正統年間的瓷器,不知道爲什麼會畫蛇添足一般。加一個大明宣德年制的款。”

一位老師笑着說:“我猜,這件東西應該是團體製作,絕不是一個人能做成的。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墨廠工作,做過圖案設計。有一次設計好了一幅松煙墨的圖案,主任看過之後,直接批示,要在模具圖案中加上最高級三個字。”

聽到這件往事,幾個鑑定師都笑了起來。

說笑過後,幾人先後上交鑑定意見,這一組的工作算是告一段落。

沈瑜看到這裡的事情已經完成,經驗值卻增長不多,就準備想辦法去書畫鑑定組完成任務。

恰在此時另一組人員走進會議室。

第1125章,成功的開幕式,新的建議第201章,沉穩應對,作用第114章,與美同行第734章,願者上鉤,重要的化石第500章,馬上封侯,萬美刀差價第549章,天價,扶桑高麗藝術品成交第1178章,夏爾丹的靜物畫,推銷第二十二章,又見霽藍釉大碗第596章,學生的樂趣,新的變化第437章,會員,白理事的奮鬥第1096章,新任務,運動題材的繪畫第338章,青年藝術家,售價與工資第518章,蘭花杯,一套卷軸第632章,無濟於事?走着瞧第216章,盒子裡的秘密,任務獎勵第八十七章,三十七萬的顧繡第783章,修復木器,昂貴的坐像第911章,卡斯帕·內舍爾,第二個線索第947章,第一次接觸,古怪的關係第948章,顧慮,新的機會第1209章,修復儀器,急着賣的瓷器第1144章,做客,幾何時期的陶器第467章,藏酒線索,魔都畫展第九章,時隔多年的偶遇第789章,有問題的冰箱,二件瓷器第1048章,手稿賣出高價,意外的消息第202章,挽起眼睫毛,新的計劃第502章,登門拜訪,行家裡手第386章,機會難得,籌備外出第1253章,柳暗花明,好消息紛至沓來第1187章,海事日記和攝影集第412章,手稿與相機第159章,禮物,畫室,生意經第434章,萬價值,通過考覈第990章,一組紅釉瓷器,典當行的盈利第六十八章,皆大歡喜第746章,未來的收益,新功能第682章,清代瑪瑙壽桃,毛遂自薦第1130章,巴釐拍賣,漢代銅器第1133章,古怪的青銅手臂,佈局第二十七章,乾隆御製銅胎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銅鏡第1055章,拍賣結果,有喜有憂第296章,美刀,隱藏的寶貝第180章,報道,學校停車場裡的新車第544章,董明吃癟,道光粉彩杯第1149章,巧合,詹妮特的補償第697章,競拍,任務完成,抽獎第610章,身份帶來的便利第三十二章,翰林手札第933章,畫廊發展太快,場地問題第763章,資產盤點,任務獎勵第541章,競爭,好消息,簽字第150章,成果展示,海灘美景第1036章,懷斯的繪畫;坐山觀虎鬥第1108章,成功的推銷,取捨第1042章,萬美刀的歌曲手稿第711章,突然聽說的拍賣會,山水畫第563章,迴歸,籌備收購第546章,青銅壺,青銅豆第一十九章,太獅少獅,青金石雕第108章,白玉甪端香薰第1009章,輕如雲魄起,古代樂器第1143章,主動澄清,合作愉快第163章,清代紅木地藏菩薩佔察輪第780章,明代木雕關帝坐像,線索第974章,畫廊任務,三件珍貴藏品第263章,尋找獎勵,清代毛筆第482章,十鐘山房,壬申本與癸未本第1096章,新任務,運動題材的繪畫第1197章,殘缺的雕塑,請人幫忙第1069章,展出手稿,損壞的雕塑第1123章,出乎意料的順利,研討會第690章,一十九世紀大理石雕像,瓷瓶第936章,彌勒菩薩坐像,前車之鑑第1239章,新提議,交換藏品第565章,收購完成,賓客盈門第635章,倫勃朗的版畫第344章,140000美刀的地毯第七十一章,碎瓷片第403章,清雍正哥釉紙槌瓶第1156章,果斷放棄,平靜的處理第六十章,羊脂白玉第551章,青銅器任務獎勵,抽獎第991章,典當行業協會,衡量利弊第八十四章,吳之蟠款竹雕筆擱第456章,遠超估價的瓷器第173章,談價,青春的記憶第181章,宿舍,租房第373章,瓷器鑑定,古怪的仿品第678章,一十七世紀的玻璃杯第886章,波寧頓的油畫,答謝晚宴第805章,油畫的消息,再到鈕約第1063章,找到底座,任務獎勵第三十八章,移花接木第1207章,造像交易完成,參觀預展第1026章,目標,19世紀的水粉畫第733章,被動變主動,鑑定化石第1187章,海事日記和攝影集第755章,隱藏的空間,發現第1046章,拓本的價值,玩偶和神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