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昌十九年,柔然人兵犯玉門關,西涼守將簡耀堅守城池,力保城門不失。
由於騎兵實力的懸殊,面對柔然人隔三差五的進犯,大周的策略一向是抵抗爲主,並不回擊。
衆所周知,步兵打騎兵,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根本是自己找死,可蕭寫意卻不聽勸,非要玄武營出擊,衆臣苦勸無效。玄武營是大周僅有的騎兵精銳,實力精湛,但人數有限,背靠西涼城,和柔然人打對攻沒問題,主動追擊卻是不行,他們的人數太少了。
由於蕭寫意的堅持,大周首次對柔然進行反攻,十萬兵馬西出玉門關,慘勝而歸。
此役,大周打掉了柔然七大部落中的四個,戰果前所未有,可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無比,當初出關的十萬將士,回來的不過十之一二。
這也成了蕭寫意帝王生涯中最爲人詬病的地方,柔然不是不能打,但他打得太急,付的代價太大,取得的戰績卻不如預期,僅僅過了三年,柔然人就捲土重來了,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顧微的兄長顧傲是玄武營的首領,也在此役中喪生,屍骨無存。
嫡長孫戰死沙場,對顧家的打擊特別沉重,噩耗傳來,顧則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了。
顧則雖已致仕多年,可他門生遍天下,在朝中的影響力仍然不可小覷,他不在了,顧家的實力大打折扣。而且,顧君謙、顧君誠要丁憂三年,雖說太皇太后在,可蕭寫意素來不喜顧家,三年後他們守孝回來,重新起復不難,能不能官復原職,那就很難說了。更要命的是,顧傲戰死,顧微進宮,顧家的第三代,再無拿得出手的人物。
太皇太后生平第一次後悔,早知今日,她就不會不顧弟弟和侄兒的反對,堅持要顧微進宮。不然的話,顧家不至於落到今天這般青黃不接的地步。
太皇太后出身青陽顧氏,然顧家雖是大族,祖上亦出過不少名人,近些年卻是有些沒落,太皇太后的父兄都沒有出仕,只有個堂伯父擔任着從三品的太僕寺卿,因而太皇太后進宮的時候,份位並不高,只是個正七品的昭訓,在宣宗皇帝奼紫嫣紅的後宮,並不起眼。
顧氏很幸運,進宮第三年就生了九皇子司錦,晉封了正六品的昭媛。
傳說中,宣宗皇帝是個克妻的男人,他還是王爺的時候,就先後剋死了原配和繼任兩位王妃,這還不包括三位和他談婚論嫁,卻在進門之前不幸早逝的貴族少女。
至此,上京城內再不敢有人打宣宗皇帝的主意,哪怕人人都知道,他是神宗皇帝立儲的頭號人選,如果當上他的王妃,將來很有可能母儀天下。
不僅如此,每當神宗皇帝動了要給宣宗皇帝指婚的念頭,就會有一羣人到他面前哭訴,爲自己的閨女、侄女、外甥女等等求情。神宗皇帝雖不信邪,無奈血淋淋的事實擺在眼前,也不能不考慮衆位大臣、嬪妃、君侍的感受。
神宗皇帝沒有嫡子,宣宗皇帝居長,生母又是貴妃,個人能力還很突出,要立太子的話,論長、論貴、論賢,每一條都符合要求,神宗皇帝之所以遲遲不下旨,原因只有一個,宣宗皇帝無子。
這倒不是說宣宗皇帝不能生,而是他府中的妾室出身不夠,他不願意她們生下自己的長子。畢竟,除了太子,親王的側妃、庶妃,往往都是出身平民,真正的貴族世家,纔不會把女兒送到王府去搏前程。宣宗皇帝無子就不能被立爲太子,當不上太子就沒資格納出身高貴的側妃生兒子,神宗皇帝陷入兩難的境地。
思索再三,神宗皇帝考察了所有兒子的資質,終於下定決心,立了宣宗皇帝爲太子,再一口氣給他賜了四位側妃,個個命格不凡,身量豐腴,看着就是好生養的。
神宗皇帝很會選人,幾位側妃的肚子都非常爭氣,進門不過三年,就給宣宗皇帝生了四個兒子、五個女兒,東宮一時之間,成了宮裡最熱鬧的地方。
三年後,神宗皇帝駕崩,宣宗皇帝登基。中宮無人,始終不大好看,宣宗皇帝可能是覺得自己位登九五,有龍氣護身,不會再克妻了,就在參考了欽天監的意見之後,迎娶了皇后進宮。
比起追封的前兩位皇后,新皇后的命比較硬,進宮後不僅安然無恙,還很快有了身孕,可把原先的幾位側妃,如今的娘娘們急得不行,要是皇后生了皇子,她們的兒子,就沒什麼希望了。
不想等到皇后生產,宣宗皇帝的克妻屬性顯示出來了,皇后難產。在民間,爲了維護兩家的姻親關係,放棄嫡子保主母是有可能的,就是主母以後不能生了,抱養庶子、過繼侄子也不是不行,前提是她的孃家要夠硬氣。宮裡就沒有這樣的待遇,皇后的地位絕對比不過皇子,尤其是嫡皇子,更是重中之重,太醫們都沒徵求皇帝的意見,就把五皇子保了下來。
三個月後,五皇子滿百日,宣宗皇帝就立了太子。不想再克妻,也不想有人威脅太子的地位,宣宗皇帝沒有再娶皇后,而且把太子養在身邊,悉心教養。
顧昭媛生的九皇子司錦,比太子司宜小了整整一輪,對他的位置全無威脅,兩人的兄弟感情反而不錯。那時候的顧昭媛毫無野心,她比宣宗皇帝年輕二十多歲,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活得比他長,等到太子登了基,她就跟着九皇子出宮,也享幾年老封君的福。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綏和二十二年,弱冠之齡的太子意外病故,庶出的皇子們看到了機會,紛紛有所動作。晚年喪子,喪的還是親手養大的太子,宣宗皇帝悲痛欲絕,偏偏幾個庶子還不消停,在他面前蹦來蹦去,看得他心煩。於是宣宗皇帝出手了,誰蹦得高,他就收拾誰,至於立儲的事,沒人敢在他面前提起,萬一觸到皇帝的逆鱗,豈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綏和二十五年,宣宗皇帝駕崩,大行之前並未立儲。但他生前,已經把從大皇子到八皇子,全部擼了下去,餘下的皇子皆未成年,最年長的就是顧昭媛生的九皇子司錦,年僅十二。
只憑年齡優勢,九皇子不可能順利登基,他最大的依仗,是他的舅舅顧則。
顧則是顧昭媛的胞弟,綏和十九年的探花,先在翰林院任職,後任中書舍人,深得宣宗皇帝信任,九皇子榮登大寶,顧則功不可沒,九皇子登基後,對他也是信任有加。
顧則膝下有二子,長子顧君謙,弘熙九年的探花,現任正二品吏部尚書,次子顧君誠,弘熙十五年的探花,現任從二品江寧布政使。
顧君謙也有兩個兒子,長子顧傲,明明出身書香世家,偏要棄筆從戎,讓顧君謙很是心塞,次子顧微,上京有名的才子,從小被顧君謙寄予厚望。
可以這麼說,顧微的存在,是顧君謙允許顧傲從軍的主要原因,別人說起顧家的三探花,都是豔羨的語氣,可顧君謙還是希望,顧微以後能爲顧家中個狀元回來。
誰知太皇太后卻要顧微進宮,顧則和她爭辯一番,敗退下來。太皇太后說了,你們要是能給我一個適齡的顧家女兒,我肯定不要阿微,這不是沒得選了嗎。
顧君謙沒有女兒,顧君誠其實是有的,可惜是庶出,身份不夠,年齡還比蕭寫意小了許多,硬要入宮的話,還得等幾年,太皇太后等不及了,堅持要了顧微。
除了庶女,顧君誠還有個庶子,名叫顧政。抱着將來也許能生兒子的微薄希望,顧二太太對顧政從小放養,等到確定自己確實不能生,顧政已經成了個標準的紈絝子弟,怎麼也扳不回來了。
好在顧家還有顧傲支撐家業,並不指望顧政,他不成器,便把他拘在家裡,免得出去惹禍。如今顧傲戰死,且膝下僅有一女,顧微又在宮裡,顧政再不像話,顧家的未來也只能落在他的肩上。
祖父去世,孫兒是一年的孝期,顧政剛出孝,太皇太后就催着蕭寫意給了他個官職,顧微病得厲害,也沒法勸。
前文提過,顧政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吃喝玩樂他擅長,當差辦事,他可不會。尤其顧君謙、顧君誠還在家中守孝,他捅出漏子都沒人給他收拾。
弘熙、萬昌兩朝,顧家威風凜凜,樹敵只多不少,顧政在工部當差不過半年,就遇到好幾次麻煩,有被人陷害他的,也有他自己闖出禍的。
蕭寫意不喜歡顧家,是不喜歡他們在朝上一言九鼎的地位,區區一個顧政,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他可以忍。
萬昌十九年夏天,西寧河決堤,萬頃良田被淹沒,數以萬計的生靈陷入沒頂之災,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樑澗一帶,十戶亡七,便是朝廷機構,也一度癱瘓。
蕭寫意萬萬沒想到,他不過是給顧政在工部安排了個閒職,也沒讓他負責什麼事情,爲什麼最後追查下來,他的過錯會首當其衝,太皇太后也被氣得病倒在牀。
樑澗受災慘重,衆臣羣情激昂,蕭寫意只能重懲顧政,給天下一個交代。
顧君謙、顧君誠也被牽連在內,兩人此後再也沒有重返朝堂。
己身被困宮廷,家族後繼無人,顧微生無可戀,病得愈發嚴重。
萬昌十九年秋,皇后和太皇太后相繼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