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號令三軍

“豫州刺史郭貢出兵?”

張邈大營中,呂布也是驟然知曉這個訊息,亦是一愣。

豫州的形勢極爲複雜,這兩年的勢力變動可是比兗州還要快。豫州刺史這個職位,也有不少人做過。董卓之亂來,最先是孔伷,讓秉政的董卓給任命爲豫州刺史的。孔伷屯兵在豫州的潁川,諸侯討董時,孔伷這個豫州刺史也是響應了一下。然後這個豫州刺史便是淹沒在了歷史的潮流之中,都不知道是病死的還是死於兵禍之中。孔伷之後,袁術便是進駐到了豫州,並且還讓孫堅擔任了這豫州刺史。

兩袁相爭時,袁紹還派遣周喁、周昂這兩兄弟前來爭奪豫州,只是在袁術和孫堅的合力攻打下,還是將他們趕出了豫州。可是沒有多久,孫堅戰死在荊州襄陽,孫堅這一死,使得袁術只能放棄南陽,丟掉荊北的戰場,專注於豫州和兗州。只是誰能夠想到,這個路中悍鬼袁長水在匡亭一戰,又讓曹操給打懵了。這下子,袁術便沒有了北上繼續和曹操、袁紹爭霸的信心,這才轉到九江,攻略揚州的。

當然,即使袁術退出了豫州,可是還沒有放棄豫州的。孫堅死後,孫堅兄長之子孫賁依舊是豫州刺史。沛國、汝南這些地方。還是在袁術的統治下。孫策進軍兗州,也是從沛國北上的。

而這個豫州刺史郭貢呢,則是袁術退出豫州那段時期,長安的朝廷給任命的,既不是袁紹的人,也不是袁術的人,更不是曹操的人。郭貢的這個豫州刺史,也不可能據有豫州這麼多的地方,他只是在潁川、陳國、樑國這三個郡國中有些地盤。但即使是如此,郭貢儼然也是一方諸侯了,潁川、陳國、樑國這三個郡國地方的人口加起來,也有三四百萬人,都可以比肩幷州的呂布了。

這樣的一方諸侯,呂布不可能不重視,如今郭貢居然拉起了三萬兵馬,也不知道是敵是友。

“郭貢起兵三萬,恐怕是欲要火中取栗的!”

張邈的身側,一個面容板正,全身衣襟甚至於鬍鬚都給弄得整齊劃一的文士出口道,“濟陰的吳資太守不可能拼死阻攔郭貢的大軍的,若是我們不能夠取下鄄城,那麼結果將是……”

“斷糧!”

呂布身側的郭嘉補充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呂布看着那文士的目光中發亮,反正郭嘉便不想讓其人比下去,作爲呂布的身側的謀士,郭嘉亦是不想輸於人後,“我們大軍的糧草、軍械以及後勤什麼的,都是陳留、濟陰、東郡這三郡給供應的,若是讓郭貢攻破了濟陰,恐怕定然會大肆劫掠,那時候濟陰哪有糧草供應大軍?而且濟陰沒了,陳留的糧草也運不過來,那時候大軍的情況可就危急了。而且郭貢起兵,正是想要火中取栗,我們久不能下鄄城,若是待及曹操回師,許郭貢以重利,只怕會讓我們腹背受敵。”

那板正面孔的文士,側頭看了郭嘉一眼,“一直聽聞君侯賬下足智多謀之士甚多,不知足下何人?”

“潁川郭嘉,郭奉孝!”

郭嘉朝着那文士行了一禮,那文士亦是還了一禮,“奉孝之言,正是宮欲要說的。宮從濮陽急奔於此,便是欲要早日攻下鄄城,卻不想張府君以及君侯卻安坐於此,既沒有下令攻城,亦沒有商談攻城之良策,卻是何理?”

“鄄城城堅兼守將夏侯惇之悍勇,不可急下,不知公臺可有攻城之良策?”

呂布饒有興趣地看着那板正的文士。

不須多言,這個文士正是從濮陽引軍前至的陳宮陳公臺了。初見陳宮,呂布多半是有些感慨的,他這具身軀的前世,命喪白門樓之際,全軍上下,唯有兩人未降曹操,從容就義,這一者是高順,二者便是陳宮。

陳宮縱然是兗州士人,這做的事情也是爲了兗州士人的利益,但是其人卻怎麼讓呂布厭惡不起來。這也是呂布初見陳宮時,便是有些眼紅,巴不得這樣的一個智謀之士,能夠在他的帳下。

“哪有什麼攻城良策,即使是有,鄄城中的荀文若又豈能看不出來?”

陳宮不苟言笑,“我從濮陽趕來時,便是明白鄄城難下,所以我便讓犯汜前去攻打東阿。鄄城難克,可若是我們能夠取得東阿和範縣,斷絕鄄城之聯繫,使得鄄城爲孤城一座,豈非朝夕可下!”

“公臺真是高見!”

張邈聞言,面露喜色,“遠來辛苦,我爲公臺備下筵席,前來給公臺接風洗塵……”

陳宮蹙眉,正欲要勸說張邈不要做這些無益之事,卻不料呂布猛然從席間立起,然後朝着張邈行了一禮,“公臺並非外人,我看孟卓你就免了這頓筵席吧!”

“這……?”

張邈有些遲疑,又看了看陳宮,卻見陳宮的眉頭皺了起來,愈發驚疑。

見狀,呂布大笑一聲,“權且記下,待到攻破鄄城之後,然後在鄄城設宴款待陳宮豈非更好?”

“好,好……”

張邈亦是一笑。

陳宮的眉頭也是不輕易間舒展開來,本來呂布的出身,並不讓陳宮所看重,可此時見到呂布後,他倒是對呂布的印象改變了不少。

難怪如郭嘉、荀攸這樣的士人都歸附於呂布,呂布確實不能以匹夫相論。

“事不宜遲,我還有一事欲要和兩位商議的。”

呂布立起身後,郭嘉、董昭還有典韋這些他的幕僚和護衛盡皆是立起身來,站於他的身後,倒是給人一種淡淡的壓迫感,讓張邈和陳宮以及他們的下屬都明白,站在他們眼前的這個人的身份是什麼。目光掃視了一眼張邈和陳宮,呂布繼續道,“我們三人各有各的部曲,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如何能夠行事?如何能夠攻下鄄城?所以我以爲當務之急便是選出一人來統帥三軍,攻克鄄城!”

“此事還有什麼商議的,如今之事,不都應該奉先你來爲嗎?”

張邈當即應道。

呂布將目光轉向了陳宮,陳宮見狀,也只好拱手相認,“今日之事,君侯自爲!號令三軍,莫敢不從!”

第72章 薛洪送信第四百四十五章 韓義公第425章 張燕的野心第65章 嚴氏的變化第268章 人才濟濟第208章 君侯會如何做?第420章 將軍的資格第168章 程昱爲使第145章 如何看待曹孟德?第88章 迫在眉睫第78章 長安之亂(二)第326章 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乎!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四百七十一章 約法三章第321章 折損一臂第500章 北屈長第416章 三進三出第172章 河北名士逢元圖第153章 敲詐世族一筆!第292章 長驅直入第9章 王允宴請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163章 君侯爲曹袁所逼,誰能救之?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328章 使術有子如孫郎,死而無憾第425章 張燕的野心第265章 井徑失,暗司現第202章 張楊的決定第188章 趙雲vs張遼第四百三十九章 婁圭第422章 兵進太行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280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第160章 該死的匈奴人!第466章 呂布送兗州第439章 望子成龍第182章 蘇雙張世平第66章 破陣樂第四百五十八章 營亂第233章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第67章 司馬懿第85章 老翁第75章 三杯祭酒第254章 最後的不臣者第四百四十八章 國士許汜第395章 七星寶刀第178章 幷州李彥第260章 得意的於扶羅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371章 吾要三千騎!第197章 何缺一人?第411章 驅趕潰兵第470章 何不早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飛白體第129章 漢人,如此無禮!第217章 運氣背的侯成第147章 代漢之心第61章 司馬家的千里駒第355章 暴風驟雨第59章 如若用之,河內太平!第6章 虎父無犬女第316章 密謀第13章 若不勝,取吾頭!第353章 第三把五十二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質第97章 匠作坊第391章 九原義從第234章 踏破沙南第282章 活擒郭圖第175章 遠交近攻第418章 黑山軍的潰敗第430章 勝敗之論第99章 三十煉第195章 孫伯符不似屈居人下者第316章 密謀第150章 袁術第80章 合四州之地,攬天下豪傑!第29章 郿塢第371章 吾要三千騎!第467章 袁呂之盟不可動搖第85章 老翁第303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98章 環首刀第179章 親嘗湯藥第274章 虎父安有犬子乎第322章 幷州義士何其多也!第281章 顏良,休逃!第89章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第74章 這幷州,還是大漢的幷州嗎?(爲本書第一個舵主糖的加更!)第175章 遠交近攻第42章 司馬防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361章 入九原!第128章 順者昌,逆者亡!第308章 打曹操的臉第44章 此酒,當祭諸位!第202章 張楊的決定第四百七十一章 約法三章第428章 勸降第201章 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