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

兩人互相對視一發,面上竟是皆有尷尬,也不敢久耽,各自拱手一揖,便徑行離去了。自馬齊罹罪,已有三年餘,想馬齊臺輔在列,正當得意之年,嵩祝也還只外任奉天將軍,公事上既無多少往來,私情上亦無多少交接,只因俱感時過境遷,際遇不同,尤是嵩祝念起十月初一廢太子的次日,康熙便起復馬齊署理內務府總管事,月內又再行加恩,歸其佐領,族人起復,直到今日纔是初見,眼下卻觀得馬齊體態虛福,顴骨高欹,雖秉持着一派肅穆的面目,卻掩不住老態盡顯,目中也再不復當日的神采奕奕,嵩祝不免又是一番心內唏噓。

待到得階下,便有太監出來傳旨叫進,馬齊朝內躬身一肅,整飭好朝服冠帶,隨了其入內。這多年的光景,生死沉浮,皆自君恩,甫一得覲駕前,怎不教他自傷?遠望見皇帝聖容,一腔淚水就要涌出,礙着君前不可失儀,馬齊才強撐着不肯落淚,然大禮叩拜過後,委實是情難自禁,嗚咽一聲伏地不起。殿中,李光地本是同康熙回說着八月間西苑大閱,他爲太子叩請矜全父子之恩的舊事,未曾留心來人,待到馬齊報名叩進之時,恍然聽見馬齊之名,怔然轉首,正看見多年未見的同僚,心內已是止不住的驚異,不自覺地止了言,退後兩步望向康熙。

康熙也是從李光地處收回神來,轉而盯着伏地飲泣的馬齊半晌,良久才嘆出一聲,“唉…”脣角蠕動了一發,卻是什麼也沒說,只朝馬齊招了招手。馬齊勉強忍下戚切之意,直起身來,提起補服前襟,膝行幾步到了御座下,康熙深望了他一眼,方沉重道了句,“朕自覺這些年下來,不服老是不行了,唉……如今看着,你也是老了。”“主子……”馬齊再禁不起,單望着康熙,兩行淚就打忍得通紅的眼眶中直淌了下來,跟着就在能映出人面的金磚地上重重一叩首,顫聲伏泣道,“奴才萬死……”

馬齊這剖心泣血般的一聲,竟連累得一旁侍立的顧問行也不禁想,往日些親眷交心,促膝的恩信,竟都是虛的麼?旁邊站着的李光地此刻頗覺尷尬,不着痕跡地瞄了康熙一眼,分明看着康熙也是有少許動情,自知此刻也不怎麼便宜再說前頭的事情,就要行了禮退出去,不妨卻被康熙叫住,“先嵩祝走了,這會子內閣裡頭還有什麼事兒要你去?”李光地原礙着不想耽於他君臣二人見面窘境纔要辭,這下自然也不便再走,可立在當下又好似做了個不二的見證,令他極不自在,遂一時肅手躬身地默了言,實在有些請訓的味道。

半晌冷了場,康熙高坐在御座上,‘呵’地隨聲一笑,不過和悅着同他二人隨意攀談,“打高江村歿了之後,這些年跟着就是張英、張玉書、陳廷敬……一干子老臣裡頭,與朕親近的也沒幾人了,朝裡頭少不得有些愛揣測朕意生事的,朕亦不得不用,然朕實不知道,這些個貫通理義的大臣,想的做的,究竟有幾分是秉着公心,幾分是希圖來日的晉身之道?”

這話說出來,便就是康熙一貫的稟性做派,縱然馬齊有些久違的感覺,又聽出些旁的弦外之音,可畢竟他得咎在先,眼下也好似戴罪效力的光景,如何敢接這茬。倒是李光地教這話驚了一跳,他素來圓滑事故,任事不願沾身的,面上固然還帶着笑,心內卻震恐不已,忙着急速思量了一發,斟酌着撇清道,“聖天子洞鑑至微,臣等幸得侍於君前,惟體念聖心而已,這揣摩之事也是常有的,並不敢說不是……只聖主掌重器已期一甲子,臣等年齒亦是老邁不堪,今日難爲效力,明日歸土更不知何期,蒙皇上聖恩高厚,多予推恩體恤,又屢加齎賞,臣等不思感戴已是萬死之罪,又豈能生出這般的妄念?”馬齊此刻伏在地下,惟覺脊背之上冷汗涔涔,李光地這看似撇清自己,實則又歸咎自己的話不免教人心驚肉跳,可當下辯無可辯,他也只得安於天命而已。

“你想的不過是一己之見,怎妨礙有些人恃寵而驕?”康熙脣角一哂,並不以爲然,皇帝並不實指,旁人自然也猜不透,可康熙說話時,目光似不經意地在馬齊身上一掠,李光地侍立一側,卻將這一幕暗暗收在眼中,覺着皇帝必是在敲打馬齊,是以心內暗自舒了口氣,隨聲迎合着笑道,“臣愚鈍,不及皇上遠識。”康熙頗有深意的望了李光地一眼,不過一笑,“朕不是遠識,不過見得全些罷了。”

同樣一番話聽了,卻各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康熙、李光地二人的一來一去,馬齊跪在當下雖一直不說話,可靜下心來聽時,卻頗覺有些異樣,莫不是藉着自己敲打李光地的意思?正思量着要不要答話,不妨康熙又是看了他,“你說呢?”“啊?”馬齊毛骨悚然地驀得一擡頭,卻覺康熙是滿面的春風和煦,一時間也不知是不是應當請罪了,他久未在君前奏對,既失了歷練,更失了敏捷,只惦記着回話的規矩,不由脫口而出,“奴才不知。”

這話不免失儀,李光地也是驚異地看向馬齊,然話一出口,馬齊便覺不妥,方要再做解釋,康熙只是一擺手,“你們都是久跟朕的老人了,有些話便不說,各自也都知道。近來些時日,朕也總能記起昔時的事來,過去常說的,朕與你們這些大臣,就便做不了將來史書上的典範,也總不枉這一段君臣際遇。”

康熙打御座上起身,一伸手便搭了馬齊的肩上,竟是個親扶的動作,馬齊受寵若驚地望了康熙,眼眶還通紅着,邊起身邊聽着康熙自傷道,“織造上的曹寅,你們見過的,比朕還小個四歲,這也才五十五也就歿了……接到李煦摺子的時候,朕只覺一個天不假年,李煦奏給朕要爲他再當一年鹽道上的差,朕只告誡他一句‘日後若變了心只爲自己,即犬馬不如’的話。朕自認是個念舊的主子,固然他一個內務府旗下的人,比不得你們這些閣臣股肱,然就他伺候朕一輩子的忠心,朕也斷不能忘的。”

一時間,隨在康熙身後亦步亦趨的兩人,不約而同地雙雙頓跪了當地,爲着各自的身份親疏,李光地自覺讓了,由得馬齊當首一句叩稟道,“奴才怎麼敢承主子這樣的話?奴才犬馬一樣的人,建樹建樹不及,分憂分憂不能,更蒙主子天恩,赦了滔天的罪過,‘股肱’二字實在教奴才萬死難當……”邊說着,馬齊又是‘砰砰’三個響頭磕下去,語近哽咽,“奴才如今沒有顏面再奏什麼,只肯說這份心腸了,主子的話,奴才受不起啊……”

馬齊這惶惶悽然的樣子,自然也令李光地心有慼慼,因不知康熙待馬齊會是盡如何的情分,他也不便開言,只是頗多同情地望了一眼馬齊。不意康熙卻終是淡淡,姑且聽罷了馬齊這廂言語,仍只是擺了擺手,馬齊目光兀然黯淡下來,既已心知不可爲,一腔苦水也只得藏於肺腑,才勉強收聲叩了個頭,又聽得康熙道,“朕如今年老了,常覺心力甚是不濟,政事上固然不敢倦怠,總也不復年輕時候的那股子勤勁兒了,是以好些事朕不過睜一眼閉一眼罷。資歷不在年齒上,像趙申喬、嵩祝這些新進的人,辦差躁性了些,總不如你們沉穩,經的歷練多,往後不要計較那些許名位,仔細幫襯着些,也算替朕盡一份心了。”

縱是和風細雨,在清溪書屋中也恍如雷霆萬鈞,更何況這別有深意的味道,馬齊自然不敢再恃過往的身份來勸,李光地自認做個倖臣有餘,卻也不敢在這時分自作聰明而旁生枝節,這堪堪被康熙視作滿漢兩班之首的近臣,除了應是又豈有別的說辭?隨後待康熙心緒好了些,便又着二人講些文章古記來聽,只是這時節東風又起,映着窗外御園中的水聲潺潺,二人心中也不免是惴惴難平。

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170章 南巡(一)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380章 問鼎(四)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19章 圍獵(三)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8 裕親王第228章 渾水(九)第327章 萬壽(四)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244章 渾水(二十五)第258章 塵埃落定(一)第172章 南巡(三)第114章 家宴(二)第327章 萬壽(四)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74章 從軍(五)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第18章 圍獵(二)第212章 驚變(八)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187章 懲戒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118章 波瀾橫生(一)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181章 科舉弊案(三)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14 家祭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12 郊迎二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10 喜訊二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6 反思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131章 暗潮洶涌(八)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5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五)第377章 問鼎(一)16 家祭三1 誕生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327章 萬壽(四)8 裕親王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43章 麻煩(三)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378章 問鼎(二)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251章 議儲(四)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09章 嫌隙(四)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324章 萬壽(一)第213章 驚變(九)7 成長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327章 萬壽(四)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84章 出征(七)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4章 兄弟(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70章 南巡(一)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21章 圍獵(五)第383章 問鼎(七)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第78章 出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