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七)

康熙讓幾個兒子聚攏在身邊,道:“你們可知道朕爲什麼要召回那些蒙古王公?”

太子道:“皇阿瑪心思,兒臣等幾個不敢妄加猜度。”

康熙淡淡一笑,道:“不妄議,不揣測,這個心思倒是沒錯,只是,今天,朕允許你們兄弟幾個猜上一次。”

大阿哥瞧瞧太子,看看胤祉和胤禛,躊躇了一下,道:“皇阿瑪,三弟四弟年紀還小,兒臣以爲,他們尚未國政知之甚少,是否等他們長大些個,再習政事呢?”

康熙面無表情,道:“朕8歲登基就開始臨朝聽政,三阿哥今年已經9歲,四阿哥年紀雖幼,卻也有些見識,朕的兒子,決不能像前明的番王一樣,做個太平的安樂王爺,你們幾個,從現在開始起,不光要進學習武,而且要學習政事,朕也會尋機會派你們差事,不歷練,怎麼能以後成才,沒有出息,莫說親王,郡王,便是貝勒,朕也不會封你,若是沒有長進,當心朕連你們現在的貝子爵位也擼了去。”

見康熙動了意氣,幾位阿哥紛紛跪地請罪。太子心中既興奮,也覺少許失落,興奮的是大阿哥又惹惱了皇帝,如此下去,大阿哥不可能再成爲自己的絆腳石。憂的是,皇阿瑪有意讓其他兄弟也參習政務,如此一來,久而久之,其他兄弟也可能對太和殿上的那張寶座產生覬覦之心。在他看來,最好就像是明朝一樣,就讓其他所有兄弟像廢物一樣的被養着,他纔不在乎什麼兄弟情深的鬼話,寶座只有一張,現在可以兄友弟恭,到時候肯定你死我活。

對於胤禛而言,這是一大利好消息。可以參知政事,順便近距離觀察一下老爺子的帝王心術。他也明白,這種情況之下,太子和大阿哥之間必有一場龍爭虎鬥,他已經抱了坐山觀虎鬥的心思。雖然他目前還沒有主動出擊的打算,但並不拒絕漁翁得利。

康熙哪裡知道就在這一轉眼間,面前的幾個兒子都動了無數的心思。只是看着太子道:“胤礽,你先來說說看,朕準備如何處置眼下的狀況?”

太子自六歲起酒杯康熙日夜呆在身邊教誨,平日裡更是被要求練習看摺子,心中略一權衡,便答道:“兒臣以爲,皇阿瑪會結納幾位蒙古王公,以孤立葛爾丹,且這幾位王公的屬地皆在我與葛爾丹之間,如起戰事,也可爲我稍阻葛爾丹勢頭,而且,幾位王公結納葛爾丹,無非圖利而已,我天朝物博,以利誘之,豈有不得之理。”

康熙聽罷點點頭,道:“大面上都沒錯,不枉你平時用心。胤禔,你也說說看。”

大阿哥猜度康熙的意思,應當是太子講得還不完全,於是挖空心思要拾遺補缺,便答道:“回皇阿瑪的話,兒臣以爲太子所言雖不差,卻也不盡然,兒臣覺得皇阿瑪施恩的同時,也定然會面斥那些蒙古番王,以顯我氣勢。兒臣觀察,他們對葛爾丹頗有敬畏之心,然對我大清,也不敢公然違逆。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皇阿瑪恩威並重,展我大清朝風範,必能使其明白只有恭順我大清,纔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康熙不置可否,接着問老三胤祉道:“你怎麼想?”

胤祉完全沒有想到康熙會真的問他,匆忙之間,思之不得,便只好用《論語》中的一句話,搪塞答道:“兒臣讀聖賢,夫子曰:‘政者,正也,子帥於正,孰敢不正。’皇阿瑪爲天子,得政於天,是爲正統,又行正直,便是那些奸邪小人,也耐不得皇阿瑪何。君君臣臣,蒙古王公也應當懂得的,便是葛爾丹,也定然邪不勝正。”

康熙笑道:“倉促之間,能引經據典,已數不易了,但是還得想的在透徹些,典籍所載未必能用於實際政事,要活學而活用之。”

胤祉點頭稱諾。

康熙再轉向胤禛,道:“胤禛,你師傅一直誇你有些見識,不妨說來聽聽,說錯了,皇阿瑪不怪你。”

胤禛心說“這哪裡難得到我啊,想當初,公司裡雖然不教帝王心術,卻沒有少進行領導力方面的培訓。我就來個舊瓶裝新酒。”面上卻是一副爲難的樣子,道:“皇阿瑪,兒臣慚愧,雖有些想頭,卻也還是聽了太子和大哥的才略有所悟,且兒臣也不及三哥書讀得好。”

康熙一擺手,道:“不打緊,今天只是我們父子幾個閒聊而已,有什麼想法,都但說無妨。”

胤禛一輯道:“兒臣獻醜了,兒臣以爲,八字以蓋之,‘區別對待,各個擊破’ 而已。”

康熙饒有興趣地看着胤禛,道:“這話左右都有說辭,朕要聽你自己解來。”

胤禛不急不緩道:“誠如太子和大哥所言,幾位蒙古番王懼怕葛爾丹,所以才放下身架結交之,然他們各自情形心性又有所異同,兒臣席前聽高士其講到這幾個人,便請教於高士其,得知達什巴圖爾親王最喜錢財牛羊,一直妄圖垂涎土謝圖部的草原,高士其言,可能葛爾丹會以此爲餌,誘之,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和羅理年輕有爲,不甘成爲附屬,卻又部族屬地規模都不大,有和葛爾丹互相利用之嫌,喀喇沁蒙古親王鄂木布確是和我愛新覺羅淵源最深,兒臣於是席間特別留意了一下,看他於葛爾丹言詞之間,頻頻左顧右盼,心不在焉,可能只是一時與其結交,又怕觸怒皇阿瑪,就像一居士,一輩子不吃肉,偶爾爲之,生怕菩薩發覺一般。因此,高士其對兒臣說,對他們當因勢利導,循利者,以利誘之,懷壯心者,以爵位土地授之,但同時調其離開原駐地,對於喀喇沁,安撫加警告定能奏效。”

康熙大笑,道:“好一個‘區別對待,各個擊破’。雖然不是你自己之見,但能夠言之友如此條理,實屬難能。而且能觀察入微,很好。你們兄弟幾個,沒有讓朕失望,高士其這人也頗有心,是塊上書房大臣的材料。”

胤禛暗自道,我無非就是說了些情景領導的最初級理論而已,值得這麼驚訝?而且我總不能告訴你這些都是我想的吧,否則太子和大阿哥還不得天天像防賊一般防我,如此最好,大功讓給高士其,我也有點湯喝。

第252章 議儲(五)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143章 二徵葛爾丹(十)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386章 問鼎(十)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26 兄弟三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14 家祭一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382章 問鼎(六)5 諍臣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79章 出征(二)第328章 萬壽(五)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84章 出征(七)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221章 渾水(二)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86章 問鼎(十)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273章 塵埃落定(十六)第328章 萬壽(五)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330章 萬壽(七)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07章 嫌隙(二)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75章 風雲漸起(二十一)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308章 南山遺恨(七)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158章 河務(一)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253章 議儲(六)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188章 風雨欲來(一)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11章 嫌隙(六)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15 家祭二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233章 渾水(十四)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41章 麻煩(一)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70章 風雲漸起(十六)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52章 議儲(五)第177章 南巡(八)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88章 督撫之爭(十四)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135章 二徵葛爾丹(二)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136章 二徵葛爾丹(三)第325章 萬壽(二)12 郊迎二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