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

到了二月末,天氣才暖和了幾分,不曾再下雪,天空逐漸放晴,午後色澤微深的陽光,照在人的面頰指掌,也有了淺淺的暖意。

四娘這些日子,倒成了綠卿苑的常客,就連午歇,也偶爾留在這裡。

據四娘說,利氏總算是徹底穩定了心意,對眉姨娘不聞不問,由得她在自個請了大夫安胎靜養;還有眉姨娘,似乎因爲旖景那一場“敲打”,又恢復了往昔的“溫柔和順”“閉門不出”,唯一讓人懸心的是利姥姥,依然隔三差五地上門,對利氏苦口婆心,從各個層面進行“動搖”。

“母親將外祖母的說辭盡都學了給我聽,無非是爲了以防萬一,得先下手爲強,可外祖母只是嘴上發狠,當真也拿不出什麼好辦法來,母親經我一勸,也知道若事有紕漏,就無可挽回,倒矢口拒絕了。”四娘搖了搖頭,甚是無奈:“因眉姨娘身邊的嬋娟,與陳姨娘有些交情,外祖母竟然說可以利用,要買通那丫鬟給眉姨娘藥裡落‘千金墜’。”

旖景雖不知千金墜是什麼東西,但度名思議,大概是讓人小產的藥,既然連利姥姥都知道,應在市坊間流傳甚廣,隨處所得,十分明白四孃的無奈:“據我看來,眉姨娘是個謹慎之人,且不說她身邊的丫鬟能否買通,就算能買通,只怕也是個不受重用的,就算這藥下了,眉姨娘也不會中計;就算眉姨娘中計,這事情一認真追究,那丫鬟必逃不過,還不將二嬸子交待了出來?這算什麼辦法。”

“可不就是,母親她雖然有些魯莽,卻不會這些手段,一聽外祖母的話,心裡也沒有成算,就告訴了我,聽我分析了一通,母親也就嚴辭拒絕了。”四娘又說。

旖景相當無奈——四娘不過也才十四,利氏身爲人母,竟然就將這些陰私事找四娘討主意,不過還好是四娘,若換成了二孃,指不定母女倆就“飛蛾撲火”了。

姐妹倆說了會子話,便有秋月打了簾櫳入內,手裡託着個錦盒,笑着說道:“都妥當了,門房已經備了軟轎,問五娘什麼時候出門呢。”

四娘便問:“五妹又要出去?”

旖景便接過那錦盒,打開給四娘瞧,卻是一套茶具,又不比平常見的那些。

“這是湯瓶吧?眼下泡茶可用不着這個,還有那麼精巧的石磨,又有何用?”四娘一件件地拿出觀賞,嘖嘖稱奇。

原來這一套茶具,竟包括了一雙湯瓶,均爲長頸細腰,一個口小峻削,一個略大宛直,卻與時下用的茶壺無論形態、材質都大不相同,茶盞也比時下常用的略大,更配了茶爐、茶筅、茶合、茶勺、水盂,最奇的就是那個小巧的茶磨。

“泡茶不需這些,點茶卻是要的,我好容易才定制了這一套,原本還是舊年,因時常失眠,勞江姑娘寫了個食療方子,大有好轉,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謝她,聽七娘說她閒時愛點茶,纔想了這個法子,今日準備送去楚王府。”

四娘聽說旖景有事,自然不再耽擱,依然還是去滄浪苑“盯着”利氏去了。

旖景出門,照舊是秋月、夏柯兩個隨行,不過就是去趟對門,倒沒大張旗鼓地動用侍衛,王府門房一問是國公府五娘,便直讓軟驕擡了進去,到二門處,旖景才下了轎,換上楚王府的肩與,先與老王妃問了安,道明來意,才被丫鬟們領着去了江薇居住的院子。

不想卻撲了個空,一個小丫鬟解釋了半天,才讓旖景依稀明白,江薇是去了王府內的一處綠丘,但下人們都不理解她究竟是幹什麼去了,據說隔三岔五,江姑娘總會揹着個竹簍,提着把花鋤“上山”,消磨上半日的時間,回來擇擇選選,將那些植株或者陰乾,或者磨汁,加上些外頭買的藥材,捏弄出丸藥來。

小丫鬟知道旖景是貴客,態度十分殷勤,說了江姑娘的不少“怪事”,甚至在院子裡頭養起了蚯蚓、蜈蚣。

旖景自知江薇並不待見自己,阻止了下人們去“請”她回來的提議,只在茶廳裡稍候了片刻,便將來意與答禮讓下人轉交,告辭離去。

當出了二門,卻並沒有乘轎,反而沿着甬道往東行去。

秋月與夏柯對視了一眼,兩個丫鬟都是意味深長地一笑。

自從五娘打湯泉宮回來,就沒與楚王世子見過面,看這情形,今日五娘應當是要去拜會世子了。

“五娘這是要去關睢苑?”秋月上前確定。

“既然來了,當然要見見世子。”答話的卻是夏柯:“五娘是掛念世子的身子了吧?應當問候的。”

兩人分明一唱一合,意在打趣,旖景睨了她們一眼,卻沒有心思搭話。

儘管因着利氏與眉姨娘逐漸“消停”,大長公主也沒再讓宋嬤嬤去表達“關切”,宋嬤嬤看似循規蹈距,既不曾與眉姨娘接觸,也沒有與利氏來往,可旖景使終有些忐忑。

還是在湯泉宮的時候,因常有與虞渢閒談的機會,有次不知怎麼地,就觸發了宋嬤嬤的話題——旖景自然不知,是虞渢有意引導,他一是想知道旖景對宋嬤嬤的蹊蹺懷疑到了什麼程度,另外一個目的也是想委婉地打聽上一世他服毒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旖景既然也遭遇了重生,虞渢當然猜測到了她也隨之喪命。

那一世,虞渢已知旖景是被虞洲利用,但因他喪命在前,並不知旖景也被滅口,自從重生,回想前事,虞渢第一個猜疑的人,就是宋嬤嬤。

因爲宋嬤嬤曾經屢屢勸言,說旖景與虞洲自幼親厚,一時只怕難以接受鎮國將軍是毒害楚王妃、世子真兇的事實——鎮國將軍若是獲罪,虞洲就算沒有受到牽連,將來與楚王一脈也是世仇,可旖景與他本是青梅竹馬,得知真相後只怕會更加爲難。

當時虞渢甚以爲然,又加上那時他深受餘毒之害,尚且纏綿病榻,對二叔一家的“惡意”也僅只是猜測,還沒有心力去證明,更別提復仇之事,便聽信了宋嬤嬤之言,暫時隱瞞着旖景,還期望着,有朝一日,他的溫情會打動她,當贏得芳心,待那時候,再以實言告之,她或許不至憂鬱。

宋嬤嬤本是大長公主信重之人,虞渢全不設防,只以爲有宋嬤嬤提點周全,旖景不至被鎮國將軍一家逼害。

後來那樣的結果,無疑是因爲宋嬤嬤的“不作爲”,同時也證明了他的猜疑便是真相。

故而,當他重生,羽翼漸豐,便讓灰渡暗查宋嬤嬤的底細。

得知宋嬤嬤之“惡意”早已存在,虞渢也很是驚疑,起初他並不想與旖景在這一世再有什麼糾葛,但也做不到冷眼旁觀,看她置身於危險當中。

好在,這一世旖景對宋嬤嬤也心生防備。

卻說那一場交談,因虞渢的有意引導,旖景不知不覺就將宋嬤嬤的蹊蹺盡數道來——從春暮婚姻之事,到後來蘭花簪的疑惑,包括了銀簪之死,冬雨的有心奉迎,無一隱瞞。

虞渢得知旖景竟然也洞悉了宋輻的身世,心下倒是十分佩服,須知他經過多年打探,環環推測,才確定了此事,不想旖景一個閨閣,竟然也能做到——殊不知若非他的努力,讓宋輻露了馬腳,就算旖景安插了臘梅這麼一個耳目,只怕短時之內也查不到這個地步。

爲防旖景起疑,虞渢當然不能提起自己對宋嬤嬤的“掌握”,不過做爲聽客,提出了一二見解。

兩人所見甚爲一致——其一,宋嬤嬤之惡意並非僅僅針對旖景;其二,宋輻的身世絕不是佃農之子那般簡單;其三,或者要查明宋嬤嬤的底細,將之連根剷除,當從李霽和身上着手。

總之不知不覺間,虞渢自然而然地參與了進來,出謀劃策。

故而,當旖景心生忐忑,事關宋嬤嬤,無法與旁人商議,自然而然就想起虞渢來。

關於人心的揣摩與洞悉,自從甄茉那回,旖景就對虞渢極爲折服。

這一回是否自己杞人憂天,旖景實在是拿不準,她迫切地需要虞渢的意見。

又說關睢苑前,這些日子以來百無聊賴的晴空,正上躥下跳,將侍衛們捉弄打趣了一圈兒,才覺得有些疲累,正搬了個春凳兒出來,坐在屋檐下頭,瞧着眼前暖日微薰,柯枝稀疏,綠意尚少,才感慨了一句“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沉侵在早春依然冷清的景色,引發的幾許哀愁,便見三個窈窕女子從幽徑上轉了出來。

自打世子“疾愈”,鎮國公府的親戚們來得甚是勤快,儘管屢屢被拒,方且百折不撓,尤其那個謝四娘,撒嬌耍癡,死乞百賴,就想入關睢苑“飲茶”,後來還是老王妃發了話,讓她們少叨擾世子靜養,纔好了些,怎麼沒清靜幾天,竟又煩擾上門?

晴空將臉一沉,咳了幾聲,積蓄了全身能量準備冷嘲熱諷一般,架勢端得極足,以致於讓幾個當值的侍衛滿懷期待——鎮日無聊,眼看晴空捍衛世子也是一樂。

不想當那幾個女子及到近前,侍衛們驚愕地發現,晴空一張風雨欲來的小白臉登時雲開霧霽,殷勤的笑容讓人打從牙根生寒。

“五娘子,您總算是來了——”

前一息才鬥志昂揚的晴空,轉瞬就覇氣盡泄,躬着腰一溜煙地迎了上前,又是作揖又是陪笑,喜不自禁的語音,甚是含情脈脈。

侍衛們總算忍不住,齊刷刷地打了個冷顫。

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三百六十五章 欲聯三方,挑明陰謀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剛,賢婦風範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師”,遼王示誠第七百二十八章 舊怨在心,扭曲人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言醒江漢,江薇婚事第兩百七十八章 聲名掃地,暫扣死獄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鑼密鼓,挖坑布陷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襲擊又至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強勢繼任第三百四十八章 嫌疑既生,再施恩威第六百零八章 西樑回訊,禁苑佳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敗塗地,秦母求死第七百零五章 你來我往,鬧劇開鑼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訓言,秦妃居喪第三十六章 煙花坊裡,疏梅樓外第三十章 何故禍心,漸露端倪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動,再無可忍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兩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頭,古怪青年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九十八章 三女繪畫,兩副被毀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六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火燒“虎穴 ”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動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聞真相!同道中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溫弱兒媳,險惡婆母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四百二十一章 兄妹反目,姑嫂離心第四百零二章 兩個棄權,一個請賞第兩百零二章 御史還朝,兩相鬥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口咬定,眉氏陷害第七百七十五章 領兵出城,直面生死第兩百八十四章 兩地不同,一樣月色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三百七十二章 蛇蠍毒計,宋氏決斷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逼無奈,自找恥辱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塗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速之客,嬋娟“見鬼”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六百七十九章 皇后發威,王妃駁回第兩百四十九章 隱情不淺,世子出場第五百九十六章 暗中舊情,福王審案第兩百五十六章 當衆明辯,不懼羣情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六百零七章 朝局變動,市坊傳言第六十一章 拋磚引玉,奇恥大辱第四百四十章 臉面盡失,勇闖青樓第八章 一個幕僚,一個敗類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調換,挑撥露餡第三百七十三章 扭曲人生,詭異心態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婦,恩威並施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兩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時,死也及時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三百九十一章 呂氏婆媳,朱氏祖孫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五百二十章 拒絕妥協,公主駕到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廈將傾,厚聘富嫁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兩百九十八章 細察人心,溫言勸服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第三百零九章 才生同情,襲擊又至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虛榮,妄自尊大第六十八章 兩相之爭,風雨釀成第六百零三章 惶懼劫數,再應當年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峙雙方,狡言不斷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算通信,大勝歸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六百六十七章 良宵情長,歲月靜好第一百三十五章 衆叛親離,千人唾棄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三百一十七章 驚悉真相,天子“惡意”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絲剝繭,夏夜繾綣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婦,恩威並施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四十章 妖魅無效,心懷不甘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第兩百四十四章 悔在當初,癡心錯付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