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時,死也及時

“入宴?”虞渢手持茶盞,似笑非笑地一個挑眉,看向隔案而坐,滿面諂媚的施德:“尚才巳正,施知州的午膳倒是趕早。”

一行人才入正廳,寒喧剛告了一個段落,施德便迫不及待地要請虞渢移步後宅正院——他要招待欽差,當然是將正院“謙讓”了出來,不比得往常待客之道,安置於客院。

可早先,才提出讓世子隨行先入正院安置的話並未得到理睬,這會子才說入宴,又再受到不冷不熱的奚落,施德臉上的諂媚便有些掛不住,客套裡也就有了些牽強:“下官也是考慮到世子日夜兼程,遠道而來,路途上住行飲食難免簡陋,這才預先安排。”

“施知州多慮了。”虞渢淺笑,品了一口茶水,輕輕落盞:“宴席一事大可不必,我這次前來,是爲了賑災,查明兩縣水患因何而起,施知州既然早有準備,想來會有些說法,我洗耳恭聽。”

在座官員面面相覷,心裡都是一陣忐忑,剛纔眼瞧着世子謙和,尚且還覺饒幸,不想卻也僅只是表面行止,聽這言辭,此回兩縣水患之事,能不能安然渡過便是難斷,只不是說世子與金相最近來往頻繁麼,這般鐵面無私又是爲何?

施德心下卻是冷哂:無非是裝模作樣罷了,先給一個下馬威,纔好在聖上面前交差,他就不信,一個入仕不過兩年的王公貴族,當真會爲了區區幾縣平民百姓,得罪勳貴世家,再者,就算世子有這份心性,也未必有這個能力。

臉上卻也肅正了顏色,起身而稟:“下官原本不聞兩縣遭災一事,還是得了朝廷邸報,才知有此禍患,下官深感震驚,與諸位屬官商議之後,立即着手安排修復兩縣河堤,安置災民一事。”

“如此說來,施知州是未得下縣稟奏災情了。”虞渢蹙眉,掃了一眼堂中在座諸人,目光在立於一側,身着海馬綠袍的霍起身上停留一息,須臾轉開。

對於此人,天察衛有所關注,雖僅僅只是個從九品的吏目,但其家業資財在幷州甚是雄厚,聽說他霍家的女兒,在幷州的日子過得十分刁蠻,居然公開蓄養男優,將那位出身匠作的夫君欺壓得俯首貼耳,家中公婆,尚要侍候兒媳三餐,對妯娌小姑子,更是動輒打罵,悍婦的名聲十分悚人聽聞。

而這位霍起,尚有一個兄弟,喚作霍升,倘若虞渢記憶不差,當年因爲黃花蒿獲利暴富的藥商,便以霍升爲首。

又聽施德擲地有聲:“世子明鑑,下官的確被瞞在鼓裡,郫南、湯縣兩地,距州城尚有一日車程,縣令有意瞞報,下官一時也難以知情,不過下官自從得知,已經將兩縣縣令扣押入獄,並公審此案,又有並、朔監察御史同審,據郫南、湯縣兩地縣丞,主薄等吏員指證,確是兩縣縣令隱藏災情。”

幾個縣丞、主薄,人微言輕,哪敢說明真相,把矛頭指向上級知州,與朝中那兩座“靠山”?

虞渢垂眸:“區區數日,施知州便能查明真相,當真雷厲風行,不知兩縣縣令可曾認罪?”

這話險些讓施德笑了出聲,暗嘲當真是少不及冠的公子哥,居然能問出這麼幼稚的話來,狠狠地抖動了幾番脣角,才維持了義正嚴辭:“隱瞞災情不報,輕則丟官獲罪,重當嚴懲處死,兩縣縣令自然抵死不認,但其屬下諸吏都可爲證,並無人受命上報州府,就連驛傳諸吏,也稱未收兩縣奏章。”

虞渢又問“聞訊而來”,從府城朔州來此參與公審的監察御史曲嚴:“曲御史如何認爲?”

這都察院本是秦相“執掌”,御史多爲世家出身,雖時常與州府勳貴“磨擦”,但虞渢早有猜測,這一回,御史應當會“心照不宣”,果然,曲嚴言辭曖昧:“兩縣縣令雖稱冤枉,說早已按律上報災情,可就憑證人之辭來看,他們頗有狡辯之疑,但也不是沒有另一種可能,便是縣丞、下吏做了假證……”

話未說完,施德已是一聲冷笑:“曲御史,你說兩縣縣丞、主薄串供?可有確鑿之據?”

曲嚴凝眉搖首:“只是猜測,實情究竟如何,還賴世子審斷。”

這太極倒玩得高明,虞渢脣角噙笑,暗忖至少眼下看來,金、秦二相尚未當真聯手,應如他猜測那般,金相是爲主導,秦相只作不察,相比金相來說,秦相更能保全自身,並不將話說死,就算事漏,退路也已備下。

而眼前形勢,必須以一方爲主,也不能連着秦相一同網羅,逼得秦相與金相協力,聯合勳貴、世家之勢,共同對付自己。

虞渢便不理會曲嚴這推責,也不再糾結隱瞞災報的問題,話鋒一轉:“施知州可曾嚴察幷州屬縣之堤防水利?”

施德心中一凜,這是要追究他監管不嚴?好在自己早有準備,當即回稟:“往年戶部撥下修築堤防之銀,下官都曾分發沿岸諸縣,水利一事,由屬下同知監管,據他年年上報,各縣都備於堤防,並不曾有私昧怠修之行。”

虞渢看向一側坐立不安的同知:“郫南、湯縣兩地之堤防究竟如何?”

“世子……下官是七月中旬才由朔州經歷調任同知一職,並不及一一察勘。”那同知卻道。

虞渢挑眉。

“這……世子有所不知,原本負責郫南等縣水利的同知王於因病辭官,下官早已上報,而王於三日之前,病重不治……”施德又稟。

病得也及時,死得也及時。

虞渢指掌微握,看來兩縣未遭水患之際,因連場暴雨,便有人籌謀在前,先讓負責監管水利之同知因病辭官,防的就是將來追責,而得知災情無法隱瞞之際,乾脆讓人病重不治……究竟是有多大的利益,才能讓人這般計劃周詳、心狠手辣?

如此一來,就算縣令不修堤坊,以至洪澇,施德也不會受牽,罪大惡極疏於職務者,已經“病逝”,死無對證,黑鍋背得那叫一個瓷實。

“世子,近年來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定河流域從未受洪澇威脅,故而,兩縣縣令才生饒幸之心,買通王於,私昧築堤之銀……有縣丞作證,兩縣之堤已經多年未修,誰曾想今年多雨,而郫南、湯縣二地又屬險灘,這才……”施德連忙又說:“下官確有失察之罪,得知險情後,勒令新任周同知勘察沿河水防,其餘諸縣卻是穩妥的。”

虞渢蹙眉,諸縣穩妥?假若這次兩縣遭災之情隱瞞不舉,聖上被瞞鼓裡,不久之後,便會是五縣縣令“玩忽職守”了。

“世子若有疑惑,大可查閱兩縣人證供辭。”施德也留意到虞渢神情不善,盡職盡責地提醒。

“查,當然是要查的,但眼下之重,還是以受災兩地百姓爲先。”說完,虞渢已經起身:“施知州,我這就前往災區,知州既有政務在身,便安守幷州城,不需分心。”

“可是世子,郫南、湯縣洪澇未退……”施德心中一驚,他原本以爲自己預先安排了災民,又公審了縣令,諸事既妥,世子只消在幷州監管察案,應當不會前往災地,以身犯險。

“無妨,聖上親撥了羽林衛護侍,當能保我安全。”虞渢意味深長,再度掃了一眼在座諸人:“施知州留步,但請這位……周同知與我前往便是。”

“那,世子行裝可先安置在敝府?”施德尚且念念不忘,想到金相密信囑咐——世子尚未婚配,你家三娘也正待嫁,以她秀外慧中之質,若能討世子歡心,納爲姬妾,何愁此事不能安然揭過,於將來行事更是大有益處。

施德自認金相所言不差,他家三娘非但才貌雙全,又有凌雲之志,雖待嫁閨閣,卻曾有斷案明察之名,在幷州一地那是絕對的風華無雙,雖不敢肖想世子妃之位,做個世子姬妾卻是綽綽有餘,施德極有信心,只要給女兒“結識”世子之機,必定能得世子傾心難忘。

這並、朔二地的權貴公子,大都對他家蘭心傾慕推祟,甚至以與施氏蘭心“對弈”爲榮,在幷州城內,早有“千金難得蘭心顧”之說。

他之所以不將女兒輕許,等的就是攀求王公的機會,原本還待來年,便欲將蘭心送往京都,與王公皇族聯姻,即使因門第之故,難爲皇子或者王孫正妃,即使屈居妾位,總歸比許給普通貴族要強,卻不想還不待那時,就得了眼前這個機會。

世子既得聖上信重,身份又是如此尊貴,女兒得嫁楚王府,將來至少也是個二品側妃,有這一層保障,還愁富貴榮華不得?

假若蘭心得了世子傾心,就更不愁眼下郫南之危。

施德那是十分迫切,可惜了虞渢卻並不領情,徑直往外而去,只留下一句:“不勞施知州廢心,我暫住幷州公主府。”

施德頓時呆怔——

金相不是聲稱,因着衛國公府與秦相聯姻之故,已引聖上介懷,世子因此對金相“示好”,似乎也有疏遠國公府之意?

這……假若如此,世子何故住去公主府?

施德大感不妙,待世子前腳才往郫南,他連忙請來了諸多幷州勳貴,商議眼前諸多不確定的危局。

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牽涉黨爭第七百五十章 安排“後事”,睚眥必報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論,忠義難全第十章 先發制人,小勝一局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禍心漸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三十六章 煙花坊裡,疏梅樓外第五百三十章 晨微露面,皇子醉臥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變故悄然第三百零六章 一時衝動,惹火燒身第三百一十二章 兵禍消彌,風平浪靜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九十四章 月下陰謀,如何破解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五百九十二章 恩斷情絕,同日赴死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軌跡,今生陌路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連環嫁禍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三百三十一章 從此之後,再不分離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六百三十八章 獲勝關鍵,讓人膽寒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擇不易,無奈而爲第三百七十三章 扭曲人生,詭異心態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六百一十四章 暫時“和諧”,苦無良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四百四十章 臉面盡失,勇闖青樓第一百零四章 心計較量,更勝一籌第五百九十七章 此生有你,便已無憾第二十三章 握手言和,設宴謝師第五百零五章 當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是一年,芳林宴開第四百八十五章 姑嫂情誼,無端挑釁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準備歸楚第一百一十章 蘇氏七娘,爽郎大度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無嫌隙,兩心契合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六百六十二章 聲東擊西,虛實難辨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駕行宮,勃然而怒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憑手段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估癡心,當頭棒喝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義難全第一百一十二章 靈山之約,依時發生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一百零八章 以柔克剛,賢婦風範第兩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計,搶奪先機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竄下跳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七十八章 左右爲難,便失姻緣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化險爲夷,線索聯成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一百零二章 你若釋懷,我便心安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美比才,結交新友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七百七十八章 黃氏收場,故事未完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六百零八章 西樑回訊,禁苑佳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說舊事,漸明禍因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禍心漸起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七百七十一章 李氏報訊,黃氏發狠第兩百九十八章 細察人心,溫言勸服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誤會,或生事故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一百三十章 果如所料,殺機早伏第六百八十六章 以死相逼,妥協不難第六百二十六章 不是舊怨,實爲至交第六百六十一章 金元遭疑,預料之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家有不肖,隱疾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