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良策蠢策?各有見解

三皇子府的書房裡,一盤棋局正在不緊不慢,兩個孔武有力的小廝兒門神般地佇在書房門口,這讓稍遠之處,從一株矮樹蔭下,探出半張俏面的倩盼滿面哀怨——那個什麼孔小五,定有斷袖之癖!每回他來,都得無理取鬧地挑撥着殿下“疏遠女色”,只要有孔小五在,殿下只好無可奈何地“受教”,不讓女子近身,倩盼如何心服,無非就是仗着皇后孃家撐腰罷了,真當自己是這皇子府的“半主”?

可倩盼姑娘“乖巧懂事”,自是不敢挑釁孔小五,也就只好鬼鬼祟祟地張望。

殿下可是正經人,神佛保佑別被孔小五這個妖孽帶壞了。

書房裡頭,三皇子斜靠榻上,正聽手裡掂着白子的孔奚臨說話:“陳六原本就與秦四交好,自打秦家出了個四皇子妃,兩人更近一步,收着紅衣那處外宅,秦四眼下也是常客,兩個時常在那兒把盞言歡,喝得半醉了,話更加地多,紅衣在旁就聽到了不少,說昨兒個,兩個居然誇耀起各自的姐妹。”

三皇子手裡的摺扇,劃了劃煙翠般的眉梢,知道小五不會無端廢話,並沒有打斷。

孔奚臨卻斜了抹諷刺,似乎心不在焉地把棋子一放,才落在棋盤,三皇子立即來了精神,手指間扣着的黑子彈出,“啪”地一聲落下,大笑起來:“臭棋臭棋,小五是在千嬈坊住得久了?這棋藝越發退步。”

“殿下,世子妃果真有些手段,我原來以爲虞渢這回惡名是背定了,就算呂簡大難不死,那倔驢子聽了風傳,還不將虞渢恨得咬牙,將來不需旁人挑撥,怕就會緊叮楚王府不放,哪知世子妃就是去了一回,呂母就帶着媳婦上楚王府叩謝去了。”孔小五心不甘情不願地“讚揚”了一句世子妃。

三皇子微一挑眉,依然沒有接腔,孔奚臨在他臉上看不出什麼情緒,又才哼了一聲:“哪知得了紅衣遞來的消息,才知這中間,還有一個佳人的功勞。”

佳人兩字似乎引起了三皇子的興趣,眼角微微一亮,笑意淺淡。

孔奚臨的關子有點賣不下去,只好自己揭曉:“秦四把她七妹妹讚不絕口,說什麼雖才豆蔻,卻冰雪聰明,難怪他家祖父準其論政,連太子收拾朱潛這樣的事兒都說給秦七娘聽,問她看法,這位閨名子若的姑娘,倒一下子猜出了是太子妃的手段,說太子沒有這般心計,小小年紀,倒把事情看得通透,秦相幾個嫡出的孫女兒,四皇子妃蠢成那樣,這位七娘倒的確心思玲瓏。”

三皇子心裡微哂——豆蔻怎麼了?五妹妹那時豆蔻,就敢壞他堂堂皇子的聲譽,設計妓坊捉姦,雖有些誤打誤撞,卻真被她算計準了。

不問秦子若,三皇子歪了話題:“我那四弟妹又做了什麼蠢事?”

“鄧側妃有孕,秦妃日日讓她站規矩,侍候茶膳,一站就是兩、三個時辰,秦妃也是大家閨秀出身,怎麼手段就這麼市儈淺薄?她且以爲鄧側妃是普通侍妾呢,人家可是上了玉牒金冊,有二品封號的,更何況鄧側妃還是四殿下的心頭寵,秦妃身爲正妃,連這起碼的氣度都沒有,四皇子還指望她將來能統御後宮、母儀天下?”孔小五跟着就歪了樓,滿是不屑:“這事都不用皇后、太后過問,陳貴妃就先急了,四皇子大婚也有兩年了吧,秦妃一點音訊都沒有,鄧側妃好不容易有了喜訊,月份倒還比太子那頭早些,若得男,可是皇長孫,陳貴妃能不重視,把秦妃傳了入宮,狠狠數落了一頓,又指派了身邊的嬤嬤去皇子府貼身照顧鄧妃。”

三皇子:……

秦妃果然愚蠢,連太子妃都不敢這麼明目張膽算計天家血脈,她倒粗野,自負高傲,以爲佔了個正位就能爲所欲爲了,基本的細膩都不懂得。

若將來真成了皇后……後宮裡可得好戲連連。

說完這番,孔奚臨一時轉不回正題,與三皇子你來我往地“打”了幾步,才一拍腦門:“還沒說這才女子若呢,難怪她才豆蔻,今年芳林宴上以一畫奪魁,太后就賜了字,果然有幾分不同常人的見識。”

“說了半天,這位姑娘到底做了什麼一鳴驚人的大事?”三皇子微有戲謔,心不在焉地搖着扇子。

“殿下可知呂簡和秦相的關係?”

“秦懷愚不同金榕中,只收賄財薦士,他倒甚是惜才,這些年也薦了不少寒門士子,既得了清正的名兒,保不準哪個能熬出來,可不成了助力?呂簡不就是他的門生,可爲人太過愚直了些,居然把秦相孫子都參了一本,咱們這位秦相,看着公正,心裡也不寬廣,明面上沒對呂簡怎麼,暗中卻也不怎麼待見,要不呂簡這些年,連個正七品都沒熬上,他的老母與妻子身上連個誥命都沒有。”三皇子搖了搖頭。

秦相身居高位久了,多少帶着些冷傲,行事再怎麼謹慎,也會露出些許馬腳來,表面上雖沒有打壓,只不主動提拔,呂簡的仕途就頗多波折,不過冷眼看着,聖上似乎對呂簡有幾分興趣,一念剛好及此,就聽孔奚臨說道:“可不如此,但這回,秦相卻被孫女兒說服,竟然遣了長媳,相府眼下的主母去探望呂簡,並暗示呂家,這回刺殺事件與虞渢沒有關係,而是太子的安排。”

“哦?”三皇子總算有了幾分興趣。

“秦四與陳六原原本本地說了七娘子那番話——‘呂御史一連彈劾聖上如今最爲倚重之臣,蘇閣部與楚王世子雖沒有當真受責,聖上並沒理會,可也沒有斥責呂御史,可見對他甚是欣賞,尤其這回,聖上顯然要打壓朱潛,呂御史莫名涉入,在節骨眼上彈劾世子,若換一個人,聖上難免會疑是朱潛的同黨,順手就發作了,但聖上並沒有針對呂御史,可見對他倒是信任的,呂御史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三皇子微微頷首。

“秦子若接下來又提到世子妃,稱她在這時拜訪呂家,顯然是不想讓呂簡誤解,經此一遭,楚王府非但不會對呂簡介懷,應當還會籠絡,呂簡若得虞渢身後撐腰,成天子信臣怕是遲早,而他這回生死攸關皆是太子的‘功勞’,若呂簡得知實情,豈不對太子懷恨?太子妃插手政事,連她這個閨閣女子都能洞悉,何況天子?太子妃位或者不保,便是太子,只怕也會遭到聖上埋怨。”

秦子若點到即止,秦懷愚卻心思大動,一旦天子動了廢儲之心,呂簡又得重用,他身爲御史,更是頭倔驢,只要一二爭取,就能挑撥着呂簡做爲廢儲主力。

故而,秦懷愚當即立斷,採取行動,這番舉止既是對呂簡示恩,又是對虞渢示好,委實一舉兩得。

至於得罪太子,那是遲早,四皇子要謀儲位,與太子只能是死敵,秦懷愚身爲四皇子妃一族,當然也是與四皇子福禍相依,倘若太子登基,有太子妃這麼一個野心勃勃的皇后,哪容得秦家長居相位,從這回整治朱潛,卻險些累得一個不足輕重的呂簡喪命,可見太子妃手段狠辣,只怕到時,便是秦家想要隱退,太子妃也會不容。

就算太子妃被廢,只要太子還在儲位,皇后視陳貴妃爲眼中釘,一旦太子登基,豈能不剷除四皇子一脈?

秦家想要立於不敗之境,只能力舉四皇子奪儲。

“秦四尚且嘆息,稱七娘雖爲女子,才華見識卻不輸鬚眉,可惜時運不巧,倘若四皇子選妃之時她已及笄,倒比秦三娘更適合這個妃位。”孔小五一卷脣角:“聽說皇后正爲殿下婚事考量?”

三皇子冷嗤一聲:“父皇允了我多自在一時,皇后是瞎操心,她是想讓我娶了韋相嫡女,無非是爲太子多拉助力罷了,殊不知韋相就是個擺設。”

“那也難說,韋相和衛國公關係倒好。”孔小五又說:“不過韋娘子莫說相貌普通,腦子也不怎麼好使,配不上殿下,倒是這位秦子若……殿下多自在些時候,可不到了她及笄之時?”

“哈!”三皇子大笑:“不說別的,皇后會允我娶秦家女?”

“我瞧着,秦相對這個孫女兒才更器重,說不定到時會棄了四皇子也不定,皇后娘娘若想通這點,未必不會點頭。”

三皇子兩道煙眉斜飛,看着孔奚臨連連搖頭:“我說小五,皇后若有你這憨厚勁兒,早被後宮那羣母狼吃得不剩一根骨頭,我若真娶了秦相這位掌珠,和太子打擂臺的豈不就成了我?你說皇后孃家與親王妃位孃家之間,秦相會怎麼取捨?”

孔奚臨一怔,頓時沮喪下來:“我是真覺得唯有秦家這個七娘,才勉強能配殿下。”

“靠着妻族奪儲,原本也不是我心甘情願,無非是省力的捷徑罷了,而且這妻族,還得迎合聖心,秦家怎麼是最佳選擇?”三皇子又恢復了莫測高深,懶懶落子:“小五,你這回全盤皆輸。”

兩個對弈者不知,這時頗有遠見的秦子若姑娘正在楚王府,她是跟着秦夫人前來拜訪的,這會子秦夫人正與老王妃閒話,子若卻纏着旖景到了關睢苑,似乎無意間說了一句:“聽說五姐姐纔去了呂家?我阿孃也去探望了呂太太,萬幸呂御史熬過了這關,不過阿孃聽呂太太言談,似乎對世子有些誤解……誰讓世間捕風捉影的閒人太多呢,不過呂太太是個明白人兒,必不會妄信傳言,可不聽阿孃說了一番世子的品性,連那一丁點的誤解都沒了。”

旖景這才知道秦夫人的“居功至偉”。

晚間與虞渢說起這事,兩人見解倒是一致——秦家這是打算要與太子擂臺上見了。

“秦相或者以爲,一旦聖上下令廢妃,甄蓮必不會坐以待斃,非得挑動太子違逆聖意不可,這麼一來,彈劾太子不孝不賢的上疏只怕就會堆滿御案。”旖景篤定道:“不過聖上最爲注重的,也就幾人之見,秦相這時籠絡咱們的意圖委實明顯。”

“鬧不起來,至少在新制順利實施,科舉任官小有成效之前。”虞渢卻不以爲意,一邊執筆疾書,一邊牽起抹笑容:“秦懷愚這是癡心妄想罷了,便是太子妃,也不是他預料的那麼愚蠢,儲位就算有變,也並非眼下,秦懷愚原本是謹慎之人,這次也不知是誰給他出了昏招,搞得這麼迫不及待。”

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計,連連告負第五百八十三章 帝君抉擇,皇后將廢第六百七十一章 乾孃面目,王妃“懷妒”第四百四十章 臉面盡失,勇闖青樓第四百六十一章 確有預感,瀕臨橫死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君歸府,曉曉“報仇”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上之事,原難兩全第八章 一個幕僚,一個敗類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八章 一個幕僚,一個敗類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兩百一十二章 蘇直歸來,強勢清算第兩百三十二章 利氏受辱,許氏不平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轉頭了結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一百二十二章 據實相告,哭笑不得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三百章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第七百一十六章 針鋒相對,固執不讓第八章 一個幕僚,一個敗類第六百四十二章 黃恪歸國,史載之宴第五十五章 將軍護女,痛責莽子第五百零三章 魏郎無情,紀姑有心第一百零六章 漸近重陽,途中歸人第九十九章 別出心裁,掌管茶樓第四百七十四章 試探得因,總算決斷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僅泄憤,關係大局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發傳言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三百零六章 一時衝動,惹火燒身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議,仍有餘波第六百零四章 帝崩無詔,唯一見證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一百四十八章 姨娘眉氏,一反常態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四百七十九章 雖動殺意,仍有顧忌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韓聯姻,已成定局第三百零四章 沉寂當中,風聲暗起第一百九十章 要論禍根,無非絕情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變故,傳言四起第兩百七十章 變故迭發,陰謀照舊第四百二十四章 暗置屋宅,是爲何因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子相助,美人知恩第八十八章 一見傾心,是否冤孽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一百三十九章 口蜜腹劍,坦率阿薇第六百七十一章 乾孃面目,王妃“懷妒”第七百八十章 勝負落定,廢位收場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三百三十五章 狹隘狠毒,虞棟夫妻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廈將傾,厚聘富嫁第十一章 當年學堂,驚見舊跡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一百零二章 你若釋懷,我便心安第六百八十四章 忽生變故,傳言四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后疾愈,皇子姻定第四百五十七章 廖大破產,朗星挨踢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兩百二十五章 不過如此,棋高一着第一百七十二章 但願此生,緣斷不續第六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火燒“虎穴 ”第七十四章 水蓮庵裡,委實風流第四百九十章 鴆殺李氏,遷怒旖景第六百七十六章 衛冉“入仕”,子若爲奴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強請赴藩第五百二十章 拒絕妥協,公主駕到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四百七十八章 蠻橫甄母,總算報應第七百四十三章 繾綣懷憂,病勢日沉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談,蹊蹺遺言第六百九十二章 真的死了,連環嫁禍第五十九章 甄氏阿茉,董氏阿音第兩百一十章 長卷之上,共畫來年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子疾愈,引人半疑第六百六十二章 聲東擊西,虛實難辨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四百五十二章 攬事上身,旖辰登門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惡人,禍之根源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個忠婢,一段前塵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禍心漸起第五百五十八章 時日無多,大變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