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創,柳暗花明

四皇子自從與紅玉姑娘鬧市“邂逅”之後,推測着不出三日,黃陶必會登門拜訪,哪知他老神在在地等了七、八天,依然沒有盼得黃陶登門,四皇子不免有些疑惑——當時那位“搔首弄姿”一見自己,分兩眼癡呆,一臉*,分明自己一勾手指,那位絕對會毫無矜持地以身相許,原以爲廖氏回去後必然會立即哭求黃陶來皇子府“道謝”。

黃陶這廝,既有意讓廖家攀結官宦,得了這麼一個天賜良機,怎麼摁捺得住迫不及待?

還是因爲自己皇子頭銜太過嚇人,讓黃陶不敢冒昧?

四皇子難免就有些焦躁起來——眼見太子妃被禁,正覺得是怦擊太子的良機,哪曾想自己反而因爲些芝麻綠豆的疏漏被聖上痛斥一番,丟了戶部的差使。

聖上這般小懲大戒,無非是洞悉了卓妃小產背後另有隱情。

四皇子原本也以爲是秦相動的手,心裡難免埋怨,請了秦相來,雖未厲聲指責,言辭之中卻也不滿秦相輕舉妄動,哪知秦相矢口否定,聲稱他就算有這個想法,也沒有人手行事,四皇子冷靜下來一想,倒相信了秦懷愚的辯解。

太子妃很有些手段,把東宮治理得壁磊森嚴,他經過多年苦心,才安排了一二耳目,卻沒有太大作用,打聽不出什麼關鍵的事,更何況秦相一介外臣,更不可能在東宮落毒,“殺人滅口”,陷害太子妃。

看來這次,他是無端被牽連其中,替人背了黑鍋!

背後操手無非就是幾個意在爭儲的兄弟,其中熟悉東宮,最有可能安插佃作的便是三皇子。

四皇子勃然大怒,想不到老三手段這般果辣,定是察覺了秦相蠢蠢欲動,纔在這關頭弄出一場風波,既合了聖上之意——廢黜甄氏,又在皇后與太子面前示好,平息風波,維護太子儲位牢固,順便暗算了自己,實爲一石三鳥。

從前還真是小瞧了老三,竟以爲他是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

小受矬折的四皇子極度不服,就越發重視起黃陶來。

這麼多年,老三裝模作樣、韜光養晦,謹慎如皇后都被他假面矇蔽,只露出了黃陶這麼個破綻。老三絕不會無端端收買這麼個人,想來會有大用,可黃陶無權無勢,究竟能派上什麼用場?絕非是因黃陶爲太子親信這麼簡單!

老三與太子“手足情深”,再經廢妃一事,只怕更得太子信重,並不需要利用黃陶籠絡太子探聽機密,再說就憑太子那腦子,根本不足爲慮,東宮那些屬臣當中,三皇子將幾個勳舊重臣置之不顧,反而籠絡靠着溜鬚拍馬上位的黃陶,其真實用意究竟如何?

四皇子越是想不通其中厲害,就是越是對黃陶“牽腸掛肚”,不過他也知道,若自己太過主動,堂而皇之的親近黃陶必引三皇子戒備,還需要黃陶主動來投。

等待是件讓人心焦的事兒。

四皇子實在摁捺不住,又讓陳長史去打探廖家那頭的動靜,未免擔憂:“難道廖家與殷家的事兒還未作罷,黃陶以爲憑廖三孃的姿容,實在配不上皇室貴胄,只將目標盯在普通官宦身上?”

陳長史一臉篤定:“屬下一門心思在這事上,前些時日,黃陶怒氣衝衝地去了殷家,不久垂頭喪氣地出來,就此再無來往,應是婚事談崩了,想來殷崎從前是衝着黃陶是候府二爺、太子賓客才動了意,這會子瞧見他丟官除族,深思熟慮後又反悔了。”

四皇子不知,黃陶當聽紅玉姑娘兩眼發亮地說完“天降奇緣”的故事後,一時也有意動,卻也懷着躊躇——自從江氏出事,好不容易養的兩個死士被三皇子清除,黃陶心裡自然懷着怨恨,又顧及旖景在三皇子心頭的殊重地位,對自己兄妹的前途更是忐忑,但他這時暫無別徑,要想翻身,只能倚靠着三皇子。

太子對三皇子信之不疑,又是個懦弱無能之輩,僅憑着一個“嫡長”的身份,身邊卻有一羣虎狼兄弟環伺,保得儲位的可能不及十分之一,絕不是值得依靠的明主,可其餘幾個皇子,就算有可能同三皇子一較高低,也未必看得上他。

黃陶就算心懷二意,一時卻也不敢表露,更沒有合適的機遇。

他當然不相信發生在廖三娘身上的意外是巧合。

難道四皇子有意籠絡自己?

倘若當真如是,四皇子一定在三皇子府安插了耳目,知道自己是三皇子的人。

如此一看,四皇子也算有些手段。

不過黃陶實在有些不忍心將自家好好一個侄女送去四皇子府。

憑紅玉的出身,當然不可能上宗室玉牒,頂多就是個姬妾,比那些沒有名份任打任賣的侍妾較好一些,皇子府人事何等複雜,紅玉又是個嬌生慣養、不諳世事的性情,秦妃卻是個衆所周知的妒婦,紅玉若是瑾小慎微還好,倘若沒有自知之明,連自保都難,哪裡有嫁去人丁簡單的官宦家族給人當正室體面。

四皇子身份貴重,陳貴妃更是個不好相與的,連出身相府的秦妃都在她面前討不得好,更何況紅玉。

不過紅玉相貌美豔,若能得了四皇子的榮寵,將來憑自己從龍有功,也未必沒有守得雲開的時候。

就是不知四皇子對自己是否當真看重。

黃陶正在猶豫不決呢,廖家卻又風波徒生。

因爲“水土不服”臥病多時卻無論如何也不肯“無功而返”的肖氏,竟然不知在什麼時候偷偷聯絡了大名府,廖二廖三兩個無賴領着幾個族老鬧了上門,“活捉”了廖大的買通的郎中,與廖大當面對質,要告他一個“拭母惡逆”的罪名。

黃陶原本以爲肖氏與廖二廖三就是個破落戶,頭腦簡單不足爲懼,兼着那藥也不傷人性命,事情做得並不周密,豈知這回竟被肖氏發現了蹊蹺之處,聲色不動地給他來了招突然襲擊。

廖家宅子都險些被兩個兄弟拆了,當着族老的面,肖氏痛哭失聲,怒罵廖大夫婦蛇蠍心腸,要告去順天府,治廖大夫婦個死罪。

黃陶得信之後,出了一身冷汗,跌坐在椅子裡半天回不過神。

即使三皇子眼下負責順天府,可爲了區區廖家,又被肖氏抓了個罪證確鑿,黃陶無論如何也沒這膽量去求三皇子包庇枉法。

這可是天子腳下,認真追究,也的確能治廖大個惡逆,爲十惡重罪,定斬不饒。

這事情只能私了。

而四皇子那頭當然也打聽到了廖家的風波,陳長史連聲提醒:“就算要籠絡黃陶,殿下可不能插手這事,廖家雖不足爲懼,但這可是在京都,聖上又才震懾了您,眼下三殿下還掌着順天府,殿下若插手,豈不送上把柄。”

陳長史本是貴妃一族,既被安排了來四皇子府輔佐,當然也有一定能力,生怕四皇子輕率枉爲,早打聽了廖家底細:“那肖氏是個繼室,廖大不是她親生,膝下有兩個兒子,當時分去了大半家產,可不善經營,日子過得捉襟見肘,這回抓了廖大把柄,必是圖財,想來憑着黃陶的手段,也不會真讓他們鬧去衙門裡,不過就是破財消災罷了。”

四皇子深以爲然,沉吟一陣,揮了揮手臂:“肖氏母子自己日子過得悽惶,想來是眼紅廖大的錢財,不過他們哪知廖大的底細,黃陶與廖大就算破財消災,也不過是分些小利罷了。”

黃陶自然也是這般以爲,他雖暗助廖大經營商事,爲其鋪路爭利,可那些年多有顧忌,生怕被候府察覺,與廖大並無多少直接來往,廖大能富甲一方,本身也還有些能耐,肖氏母子就算要求分家,又怎知廖大根底,大不了分他們幾處田宅、商鋪,就能擺平這事,當肖氏體內之毒一清,也就不足爲懼了。

於是黃陶與廖大一商議,十分痛快地答應了肖氏母子分產的要求。

哪裡能想到廖大信重的掌事竟然背主,投靠了肖氏母子,以致那夥無賴對廖大的家底與產業瞭如指掌!

廖大這回受了重創!

多年來苦心經營,積蓄的錢銀、購置的田產、擴張的商鋪居然被分剝大半。

連黃陶都險些氣得嘔血!

尚且打迭了作氣安慰廖大:“罷了罷了,總算表哥經商多年,手裡也有些人脈,不怕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只這麼一來,黃陶的心態多少有了些改變,更覺富而不貴終非興旺之道,開始認真思量起今後的前途。

三皇子是絕靠不住的,或者四皇子纔是柳暗花明的出路?

廖大雖不知黃陶的籌謀,卻被紅玉姑娘的哭鬧擾得煩惱不堪——

“阿爹,表姑姑貴爲衛國公府的夫人,爲何咱們得任由那老虔婆欺侮,他們算什麼東西,比強盜還猖獗,竟然敢明搶咱們的家產!”當聽了廖大無奈的解釋後,廖紅玉嗤之以鼻:“這麼說來,表姑姑也不怎麼尊貴,咱們本是親戚,又沒靠着她吃喝,爲何就遮遮掩掩不敢認!說什麼公候夫人,也不過如此,更何況那些個普通官宦……阿爹,要說尊貴,還數皇族,四殿下當日對女兒那般溫和,又不惜得罪了自家親戚仗義相助,對女兒也算與衆不同……爹,倘若女兒進了皇子府,還有誰敢小瞧咱們?纔算真正揚眉吐氣。”

廖大眼看着滿懷憧憬的愛女眉飛色舞的模樣,半天緩不過神來,終是不忍說出打擊的話,哀聲嘆氣地去與黃陶商量。

“原本以爲紅玉心思單純,適應不了皇子府里人事複雜,可沒想到她自己卻有信心。”這段時日飽受挫折、諸事不順的煩擾讓黃陶多少有些浮躁,聽說紅玉自願去皇子府後,更是意動,於是這一日,準備了厚禮前往四皇子府當面道謝。

兩人一番長談,當然沒有赤誠剖心,但四皇子卻表達了對紅玉姑娘姿容的讚賞與傾慕。

黃陶心裡明白,順腳就去了三皇子府拜會。

當然是拿四皇子“覷覦美色”說事兒,藉機獻計——

四皇子既對紅玉有情,說不定紅玉能得榮寵,有她在四皇子耳邊吹風,四皇子必會提攜黃陶,如此一來,黃陶沒準能成四皇子心腹,也算是爲三皇子盡力,探聽四皇子的籌謀安排。

妖孽冷冷一笑:“二爺,你侄女將來成了老四的寵妾,只怕你早晚也得變心吧?”

黃陶當然是一番叩首,痛表決心,指天發誓:“小人若有二意,必遭天打雷霹、不得好死,再者以殿下之能,取小人區區賤命不過舉手之勞,小人哪敢心生二意。”

三皇子倒被這個馬屁拍得眉開眼笑起來,沉吟半刻,方纔一揮手:“罷了,既然老四看上了你侄女,你也不好拒絕,就送去吧,橫豎你閒着沒事兒,與來老四常來常往也是無妨。”並沒有囑咐黃陶如何行事。

這才符合情理,三皇子一慣多疑,他的圖謀,絕不會輕易泄露人知。

得到三皇子允許的黃陶如釋重負,立即操辦起紅玉入四皇子府的喜事。

當然不值得四皇子大張宴慶,廣邀親朋,一頂小轎沒聲沒息擡入角門而已。

不過在廖紅玉“大喜之日”這天,楚王府卻也有喜事——謝三娘這個貴妾總算進了門。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迷霧漸消,險在眉睫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五百四十二章 家宴認親,虞湘婚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調換,挑撥露餡第五百一十九章 迎使通州,黃氏受諷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禍心漸起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六百七十一章 乾孃面目,王妃“懷妒”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兩百二十七章 六娘之疑,險揭真相第兩百零一章 遠人才歸,又將外行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宮,便過十載第五百五十九章 機密外泄,決意廢儲第七百零二章 兩對父子,一樁驚聞第五百七十八章 當衆揭露,劍指皇后第六百四十九章 以你之死,引發衝突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七百七十章 大變在即,許氏施令第兩百四十九章 隱情不淺,世子出場第三十二章 郎如青竹,女若幽蘭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算通信,大勝歸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謠言,留下憑證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六十三章 入宮謝恩,商談姻緣第五百三十八章 數樁喜事,又有恩封第六百九十章 張氏利氏,連袂出場第三十七章 恃強凌弱?原來鬧劇第七百四十四章 再去西樑,萬般不願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別重逢,但享靜好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雨間歇,如此犒賞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四百三十九章 你有急智,我有對策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六百二十九章 稱誓在前,決不另娶第六百七十八章 先得主動,慈安生疑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六百三十五章 神醫衛曦,再見故友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抉擇不易,無奈而爲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九十八章 三女繪畫,兩副被毀第兩百二十二章 福王慰妻,兩妃爭強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五百一十六章 太后訓言,秦妃居喪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一章 香河田莊,世外桃源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虛榮,妄自尊大第七百一十九章 大廈將傾,厚聘富嫁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願,謝琦謀財第兩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計,搶奪先機第二十八章 噩夢驚醒,道出真相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步接近,隔世十年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情天家,誰主輸贏第七百五十一章 衛冉歸來,當堂爭執第十八章 摁捺不得,人心思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析朝政,牽涉黨爭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四十三章 故作懵懂,擢升櫻桃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絲剝繭,夏夜繾綣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六百一十二章 實情相告,夏柯恍悟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懷疑第十章 先發制人,小勝一局第七百一十一章 王妃“中計”,入宮“和離”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五百四十九章 太妃出馬,二嬸遭殃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爭,世子警言第六百九十章 張氏利氏,連袂出場第五百九十五章 慶王拜訪,陰謀逼近第兩百四十三章 突然生變,生死危機第七百七十五章 要與不要,皆在我心第五百零六章 安排得當,洗脫污名第六百二十五章 逼君准奏,強請赴藩第三百零八章 漸揭真相,所謂慈母第十七章 罰外加罰,怨上添怨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劍指白衣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親迎,再無遺憾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三百一十三章 前途未卜,情意卻明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一章 醒來豆蔻,愛恨重頭第六百五十三章 只願陌路,不拖不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