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隱隱不安,即傳噩耗

遠慶九年十一月,太子薨逝,廢后“哀傷過度”緊隨而歿,天子也頻發喘症臥病在牀。

據後世史官記載,大隆高宗帝在位時恪守勤勉,十餘年間,無論寒暑雨雪未止早朝,唯遠慶九年冬因疾不能下榻,纔有罷朝之例。

這一日王公貴族、文武朝臣依時候朝,卻並沒獲允列班御門,才聽聞天子臥病之事,一時氣氛十分緊張。

天子身患隱疾之事並沒廣爲張揚,這回突然臥病,破天荒地終止早朝,難免使得人心惶惶。

大家都曉得天子治政勤勉,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罷朝,難道說天子之症急重?

儲位空懸,龍體有危,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但未必不是天子故佈疑陣,用以試探幾個皇子有無爭儲的意圖,故而,雖然朝臣們有所議論擔憂,卻還沒有到大亂陣腳的地步。

虞渢與蘇轢兩個天子信臣就成了許多朝臣打探虛實的渠道,正陽門外,兩人被人羣圍得嚴嚴實實,偏偏打探的人又不好直問不諱,所以應付的人就更加虛以委蛇。

左相韋記好容易才把虞渢從幾個侍郎的圍堵中拉到一邊兒,剛問了一句“聽說世子昨晚在宮內當值?”,就看見虞渢忽然擺了擺手,大步往前,韋相愣怔了足有十餘息,大是沮喪地嘆了口氣,又思疑着,世子這般晦莫如深,難道天子真的病重?

虞渢是忽然瞧見慶王攜同福王,正要登上慶王府的車與。

他遠遠一眼,就見福王神色很是沉肅,慶王的臉上飛快掠過一抹狡詐。

世子心中突生不安,很微妙的感覺,讓他不及多想,擡腳就趕了過去。

福王一隻腳已經踩上了踏鞍,聽見身後有人喊他,站定後回頭。

慶王也轉過身來,清晨並不太明亮的天光裡,他的眼中似有沉晦的霧藹。

“遠揚,我正邀二哥去敝府小坐,遠揚莫不一同?”說話的是慶王,他一手負在身後,話說得很熱切,只給人的感覺怎麼也像是在敷衍。

虞渢衝慶王拱了拱手,目光就看向福王,這時隔得近,越發看清了福王眉目間的沉重。

“我也正好有事尋福王殿下,真是巧合。”虞渢裝作並未察覺慶王的敷衍,打算順水推舟,做一回不識趣的人。

“是我有事與四弟商議。”哪知福王開口婉拒,帶着歉意地衝虞渢一笑:“只好讓遠揚稍候一時,這頭事了,我再去楚王府拜訪。”

虞渢微微一怔,有些孤疑地看向福王,卻見他頗爲堅定地頷首,只好說道“也好”,目送着福王登車遠去,世子好一陣沒有鬆開眉頭。

心裡那種極其莫名與不妙的預感,便像這日晨間溼厚的寒氣,一直逼壓在胸腔。

當兩位親王到了慶王府的內書房,剛過辰初,屋子裡依然一片沉晦,需要點燃燈燭,因趕早朝,一般不及用膳,故而慶王很盡地主之誼,未談正話時先讓人上了早膳,今日罷朝是突發狀況,廚房還沒有準備,也就端上來一鍋加了牛肉的湯麪。

兄弟兩個囫圇填飽了肚子,丫鬟們又沏上熱茶,福王品了小半盞後,這纔將昨日審問艾氏的經過說了一回。

“二哥瞧瞧,我當日所言千真萬確吧,老五的確包藏禍心!”慶王滿面憤然,重重拍着案几,指上那枚犛牛角雕蟠龍扳指碰在案上“梆梆”地響。

福王心裡是存在猜疑的,不過他也知道若真兇的確是五皇子,艾氏一旦被扣,這事也就只能再瞞一、兩日,爲了以防老五心生戒備亡羊補牢毀滅罪證,必須佔得先機,所以,他才趕在今日就與慶王“協商”,實際上是要試探這事是否慶王的陰謀,嫁禍老五,挑發他與老五爭鋒相對,好坐收漁翁之利。

“艾氏供出了幾人,未知四弟那耳目可在其中?”福王從袖袋裡拿出一張名單,遞給慶王。

倘若艾氏是慶王的人,她的供辭當然是慶王所授,所供之人勢必是慶王擬定,其實名單上的人名全是虛構,慶王看後必然知道福王是在試探,猝不及防,神情上難免會有變化,或者驚訝,或者瞭然,或者嘲笑,總會泄露一二。

故而,福王暗暗關注慶王眉目之間。

但並沒看見慶王的神情有變。

他只是細細看完那張名單,搖了搖頭:“我的耳目不在其中,到了這時,我也再不瞞二哥,他的真名我可以告訴你,還有那日與老五商量計定的幾個幕僚,他都一一列舉出來。”慶王說完起身,轉去一旁書架,舉臂拿下一本書冊,抽出一張名單來。

福王並沒看見慶王在轉身之際,脣角才揚起的那抹嘲諷。

其實慶王並不知道與艾氏聯絡的人員,真沒看出福王的名單有假,可是他在設計之時,就已經預算到福王並不會輕信他的說辭,勢必會懷疑是他在背後佈局,讓福王與五皇子蚌鶴相爭,如此纔好,因爲福王心有忌防,生怕踩中他的陷井,便不會把他早知這一樁陰謀並提前揭露之事告訴旁人,接下來的戲纔好繼續開唱,讓世人尤其他們的父皇信之不疑。

福王越是警慎多疑,就越不會輕率地與慶王統一戰線,不得不說,慶王對人心的洞悉的確有他獨到之處。

福王看着慶王遞上的名單,眉深似鎖。

艾氏其實並沒有供出當日商量計定有哪些幕僚,這也合情合理,她如果真是德妃母子的棋子,應當也只識聯絡之人,頂多就是宦官宮女,或者家奴管事,哪裡會把五皇子府的親信幕僚名字一一摸清,但若慶王這張名單確鑿無疑,只要把案子移交宗人府,將這些人捕獲歸案一一刑逼,總有人撐不住會招供,福王當然不信慶王有這等本事,能把五皇子的親信逐一買通。

這時,福王心裡的秤桿已經偏向慶王,對五皇子的疑心更增一層。

他正要說話,卻忽見慶王身子一晃,臉色徒然蒼白,似乎急喘兩聲,“撲”地一口鮮血噴出。

福王大驚失色……

因着兩位王爺在書房秘談,摒退了下人,慶王只讓親信遠遠站在書房階下,爲防隔牆有耳,還特意大開門窗。

那親信正百無聊賴,忽聞屋子裡一聲悶響,像是有人突然倒地,下意識地轉身。

“殿下!”一聲驚叫,徹底打破了慶王府這個寧靜的清晨。

——

祟正坊楚王府的關睢苑,虞渢心事忡忡地歸來,與早上剛剛理完一輪家務,陪着老王妃用完早膳,正在前庭梅林散步的旖景遇了個正着。

卻並沒及時發覺,險些擦肩而過。

旖景正微笑着準備搭訕,見這情形,大是疑惑,一把扯住了虞渢的袖子,纔想起這個時辰他應當還在早朝,不該出現在家裡,連忙詢問發生什麼變故。

虞渢稍有愣怔,緊跟着搖頭苦笑。

他總不能說看着福王與慶王攜手同歸,莫名其妙就有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會有什麼不好的事發生——慶王就算對福王不懷好意,也不會明目張膽的在自家府邸加害,虞渢認爲自己突如其來的預感實在無根無據。

摒退隨侍,與旖景步上高亭,虞渢這才說了聖上忽然患疾休朝的事。

“是氣喘?”旖景立即問道。

天子之症並未張揚,可做爲過來人的兩位當然記得上一世的遠慶九年,大約就在這個時候,太子遇刺撲朔迷離,天子因此臥牀不起,後來公佈是早患隱疾,滿臣文武憂心忡忡,漸漸有人上諫另立新儲一事。

高祖、太宗皆有氣喘,就連大長公主也有此症,虞渢與旖景一聽“隱疾”二字,便想到當今聖上也身患氣喘。

“應該就是。”虞渢說道:“聖上龍體堪憂,可上一世之所以公佈,應是爲了早日將三皇子推上儲位,而這回……三皇子離國一事對聖上打擊甚重,只怕聖上真有些力不從心了。”

也就是說上一世天子“抱病”多少有些水份,而這一世纔是當真危重。

虞渢所料不差,當年太子在濯纓園遇刺,天子雖有一段時日臥牀不起,但直到遠慶十二年才駕崩,在遠慶九年,遠遠不至危重,而就在這昨晚,天子突然昏厥,今晨纔剛舒醒,莫說起榻,甚至說話都吃力,萬般無奈之下,才公佈病情取消早朝。

江清谷與諸位太醫有句不敢明言的話,天子怕是難以捱過這個冬季,等到春回大地的時候了。

擇立新儲已經迫在眉睫,但福王府分明發生了什麼事,並且與慶王脫不開關係,就在這風口浪尖的緊迫時候!

所以,虞渢才爲福王與慶王忽然交近惴惴不安。

“稍候姐夫會來我們家,我是爲了等他才一早回府。”虞渢說道。

可是這一日,他沒有等到福王來訪。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虞渢與旖景剛剛回到中庭書房,就見夏柯面無人色地入內,稟報了一個有若晴天霹靂的噩耗!

——

與楚王府一道相隔的衛國公府,才大清早,就有一輛馬車停在角門。

原來是自請去近郊莊子落胎,已經養好了身子的雪姨娘今日歸府。

自然是要先去和瑞園,向正室夫人黃氏問安。

黃氏一番籌謀卻沒傷及雪姨娘分毫,雖因爲李氏的忠心耿耿並沒露出馬腳,卻親眼目睹了衛國公對雪姨娘的寵愛,黃氏大受打擊,更將面前這個卑賤卻大受榮寵的妾室恨之入骨,簡直再難摁捺。

“你也真是,既然是清白無辜被人陷害,連國公爺都寬恕了,允你生下子嗣,何必如此執拗?”黃氏冷冷一笑:“裝模裝樣也得適度,別說我沒提醒你,身爲女人,最重要的還是子嗣,那纔是你的依靠,否則及到一日,色衰愛弛,你也只能落着個孤獨終老。”

這幾乎是黃氏這些年來說得最明顯最刻薄的話,完全撕破了麪皮,再不願對雪姨娘虛以委蛇。

雪姨娘也沒再裝作唯唯喏喏,而是莞爾一笑:“婢妾多謝夫人提點,不過婢妾深信國公爺之承諾,只要婢妾謹守本份,國公爺必然不會讓婢妾孤苦無依,國公爺原本就是看在婢妾忠心事主的份上,又憐惜婢妾身世可憐,才願意收容婢妾在國公府安穩度日,享享這錦衣玉食的榮華,婢妾再無奢望,國公爺既說將來世子與世子夫人會善待婢妾,婢妾深信不疑。”

忠心事主可不是針對黃氏,而是崔氏,衛國公當年也的確是因爲看着崔氏柔弱好欺,身邊還好有個霽雪維護她,才免了許多折辱,對霽雪甚是信佩,又因霽雪自幼被人牙子拐賣,連本身姓氏都一無所知,更無父母家人可依,身世的確可憐,才心生憐惜。

自從知道黃氏欲暗害旖景,衛國公再不敢小看後宅婦人的陰私手段,也是擔心霽雪若有子嗣漸生貪婪,反而不利家宅安寧,纔不欲再讓霽雪留下子嗣,卻願意給她一生富足,許諾倘若霽雪謹守本份,就算他將來辭世,世子夫婦心地純良,也會容霽雪安養於國公府,不至孤苦無依。

而霽雪這時將這番話直言不諱地用來反駁黃氏,簡直就是在黃氏心窩裡再插一把利刃。

他們兩人,倒是郎情妾意、山盟海誓!

黃氏兩眼冒火地目送霽雪離開,一口怒氣尚且未消,就見藍嬤嬤踉蹌入內,心急似焚地稟報:“夫人,出了大事了,福王殿下他……聽說在慶親王府中了劇毒……已經不治……”

藍嬤嬤話音才落,卻見黃氏扶着襟口大笑起來,連連稱好!

藍嬤嬤驚懼不已,幾疑國公夫人得了癔症,這是瘋魔了不成?

黃氏好一陣才止了笑,眼裡盡是陰戾,冷哼一聲——蘇軼,你這麼對我,很好!轉眼你就有了報應,你的嫡長女就要守寡!應是慶親王動手了!蘇軼,總有一日,我要讓你悔不當初,跪在我面前哀求懺悔,痛哭流涕!

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已出洞,不見悶棍第五百七十章 虞棟陷獄,皇子索恩第三百三十二章 新婚次日,不速之客第兩百三十五章 金蟬脫殼,反擊螳螂第六十五章 各懷心思,只待風起第六百五十七章 艱難決斷,依計而行第十二章 早生死結,一朝爆發第五百四十七章 唱唸到位,主角忽改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駕行宮,勃然而怒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調換,挑撥露餡第七百七十五章 領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九十四章 月下陰謀,如何破解第四百五十三章 前世軌跡,今生陌路第一百八十一章 並非安慰,深度分析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見端倪,終究難測第六百九十六章 不速之客,嬋娟“見鬼”第三百三十六章 虎狼大舅,三個妖精第兩百八十九章 身臨其境,決心更堅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亂,王妃歸來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三百七十五章 風向直轉,將有良妾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六百五十九章 偷襲得手,反被威脅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會議,挑破隱密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慶九年,悄然而至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籌謀,實難料定第九章 暴戾宋氏,苦命丫鬟第四百八十一章 蠢人無敵,可惜安瑾第五百四十六章 陳謀濫計,並不稀見第兩百九十六章 奪秒赴險,爭分勸諫第五百九十九章 人逢悲痛,脫胎換骨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虧,直言分家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七百一十八章 平息市議,仍有餘波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四百一十三章 又遇重創,柳暗花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七百五十二章 秦公被毆,楚王醒轉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四百八十一章 蠢人無敵,可惜安瑾第三百六十八章 登門赴邀,有意爭執第七百五十六章 錢江伯府,緊接“出局”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六百一十九章 即將出徵,壯志凌雲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別重逢,但享靜好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封大君,長留西樑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一百八十九章 尚未成行,再發兇案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鑼密鼓,挖坑布陷第三百四十三章 香河來人,青州寄信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縱變局,金蟬脫殼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六百八十三章 又生對策,婚事仍懸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師”,遼王示誠第四百五十五章 如此虛榮,妄自尊大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計算,撕破面皮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時習務,閒來踏歌第兩百七十三章 對薄公堂,收網之時第七百三十四章 罪證“確鑿”,如何脫罪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兩百零三章 各憑手段,誰主沉浮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八十七章 妻妾之間,明槍暗箭第兩百五十九章 巧“斷”疑案,蘭心“晦”質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七百六十二章 蘇公出徵,大君來使第一百六十八章 唯願灑脫,無奈世事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兩百二十九章 春暖來遲,人心早急第七百六十章 中秋月圓,血禍又至第七百五十六章 錢江伯府,緊接“出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花擊鞠,舊怨新仇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第七百零二章 兩對父子,一樁驚聞第五百七十二章 恩怨勾消,清算開始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三百二十四章 施計試探,莫名好友第三百八十章 四五知交,小聚生辰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歸來,一段舊怨第五百八十五章 慈母之心,帝王之疑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六百八十章 “頑劣”六郎,新婦投繯第四十章 妖魅無效,心懷不甘第兩百一十三章 迷霧揭開,驚聞真相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