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流言炸響,黃恪施助

“諸位可聽說了白楊衚衕那樁奇聞?”

——這是在兵部郎中沈大人長子娶媳的酒宴上,一個七品御史的女眷微挑着眼角,興致勃勃地提出了話題。

沈郎中雖只是五品朝官,算不得顯赫,但他的家族也屬世宦,長子娶媳,自是少不得賓客盈門,這時正宴未開,內宅裡,諸位女眷按着品階,三三兩兩成羣閒話,就這一桌,除了兩個七品的孺人,還有一個尚書府的少奶奶,也就是卓應瑜的堂嫂,另有兩個跟着湊趣的婦人,其中最受囑目追捧的貴婦,卻是一對姐妹。

都姓蘇,正是二孃三娘。

三娘是跟着夫家嫂嫂來應酬,縱使她與二孃互相看不順眼,這時也不會好比在家時那般冷顏相對,可總歸不是那麼親近,三孃的話是極少的,倘若旁人奉承,她也只是帶笑聽着,眉眼裡盡是冷淡。

相比起來,二孃就顯得如魚得水多了,周家本身也屬大族,儘管她的夫婿眼下只是個秀才,無職在身,但出身衛國公府又是嫁入世家,二孃受人追捧並不奇怪。

孃家姐妹在別家府宴上碰面,自是不好各在一處顯示不和,雖說三娘自從出嫁就遠着孃家姐妹們,但這點禮儀還是曉得的,是以也就不冷不熱地與二孃共座,不過她們才坐下不久,李氏就帶着這幫人過來討好了。

姐妹倆都不曉得李氏與旖景之間是有芥蒂的,就更不知這位李氏與秦子若私交甚好,問話的也並非李氏,是以兩人起初毫不設防。

心直口快的二孃甚至追問一句:“什麼白楊衚衕?”

那挑起話題的婦人姓何,她的夫婿與孫孟正是同僚,兩個品級一樣,但不同的是孫孟是天子近臣,李氏又得皇后青眼,何氏一貫對李氏討好奉承,因着秦子若交待在先,李氏不好自己挑事,正好利用何氏。

“是外城一處平民百姓居住之地,卻在近來,出了個跋扈悍婦,其言行甚是悚人聽聞。”何氏一副知之甚詳的模樣:“這悍婦姓龔,嫁人兩載,她的夫家雖也是平民,家境還算殷實,不過呀,也不知怎麼,這龔氏的翁爹攤上了官司,被處了徒刑,不多久就死在牢裡,男人爲了救父親出獄,奔走打點,耗光了積蓄,卻落得人財兩空,婆母因此哭瞎了眼,長期要延醫請藥,日子就過得緊促起來,龔氏牢騷滿腹,漸漸不安於室,竟與外城一個地痞無賴勾搭上了,原本還是暗中,哪知發展到夜不歸宿。”

三娘一聽這話,越發沒了興趣,二孃卻聽得津津有味,與她相同“級別”的貴婦大約是不會拿這些市坊的粗聞俚俗“交際”,何氏雖是外命婦,但卻是寒門出身,本身沒有這麼多講究,二孃鮮少聽到這樣的事,只覺新奇。

李氏也是帶笑的模樣,秦子若送來的書信裡,專程提起這位蘇氏二孃,別看是勳貴千金,生母卻是個平民出身,教導得這二孃脾性火暴,借她挑事,鬧得議論紛擾勢必得逞。

只聽何氏繼續說道:“龔氏的男人再好的脾性,也容忍不得,龔氏夜不歸宿,次日還隨那無賴一同去酒肆消閒,被男人堵了個正着,一把拎了回家,這龔氏所爲,鄰人們早有閒言碎語,這日一見男人發威,都擁堵去看熱鬧,指責龔氏不安於室,理當被休,這要是換到東明禮法嚴厲時,可得沉河。”

二孃連連頷首,忽地接觸到三娘看過來的冷眼,眉梢一挑,情知三娘又是瞧不起她關注這些閒事八卦,卻有意要氣三娘,追着何氏問個不停“後來如何”。

“這龔氏膝下無子,往常別說服侍婆母,男人在外忙着營生,她甚至對婆母多有辱罵之辭,這般不孝,這下又落了個夜不歸宿的把柄,哪個男人肯忍,當然是要出婦的,龔氏卻不服,說要和離,要討回當初的嫁妝,還說她的瞎眼婆母從前竊藏了她的首飾,要追討回來,婆母喊冤,哭罵龔氏血口噴人,龔氏衝上去就是一頓拳腳,男人上前阻止,卻被那無賴打倒在地,若不是有圍觀者仗義,上前扭住了無賴,說不定會鬧出人命來。”

二孃大是驚訝:“這可是在天子腳下,即使眼下民風開放,也不容這刁婦如此惡行,就沒人報官?”

“鄰人們是有威脅報官的,龔氏卻言之鑿鑿,說翁爹之前犯了國法,爲了解救,她孃家也出了不少力,賠進去不少銀子,婆母與男人分明是不想還債,纔要捏了她的把柄出婦,好侵吞她的嫁妝,叫囂着一夜不歸怎麼了,楚王妃被草冦擄走年餘,數百個日夜,清白早就不保,眼下不仍是堂堂王妃,誰敢說她一字半句不是?禮法之下個個平等,她不過就是在外借宿一夜,怎麼就該被休?”

這話一出,二孃的津津有味就收斂了。

她是心直口快,性情多少有些魯莽,但到底是勳貴出身,腦子也不癡笨,聽到這裡,哪能聽不出這悍婦的故事實爲針對五妹妹,用心險惡。

三娘這時悄悄一個冷笑,看向別處。

自然沒逃過關注密切的李氏眼底——果然七娘所料不差,國公府這位庶出的三娘似乎對楚王妃甚是不滿,姐妹兩個不和,這事該給皇后提醒一聲,看看能否利用。

這邊二孃卻一掌拍在几案上,怒火攻心:“好大膽,竟敢詆譭王妃!”

何氏早有準備,擡着下頷說道:“娘子這是怎麼說,這話可不是妾身信口胡謅,是那龔氏當衆喊出,當日圍觀之人可都有所耳聞,眼下早傳遍了京都市坊,百姓們可都在議論,聽聞戚家堂一衆爲非作歹,不知犯下多少罪惡,毀了多少女兒的清白,王妃當真沒被侵犯?妾身倒是以爲,縱使草冦兇狠,王妃身份到底不同,他們說不定不敢行惡,可不敢詆譭王妃。”

二孃剛纔那一嗓子,早已吸引了不少注意,許多目光往這邊關注,又有伶俐的婢女飛快通稟了主家,沈太太火速趕來,好歹才阻止了這場風波。

可席面上已經有不少女眷關注這樁爭執,那兩個跟着李氏前來的婦人當然不會隱瞞,何氏更是委屈不已,見人就是一番傾訴。

貴婦們曉得這事不一般,大多沒有當衆議論,但心裡卻都有揣度,看向蘇氏姐妹的目光就變得意味深長,卻沒人當着兩人的面再提這茬。

二孃固然不甘,還想纏着何氏理論,這回,卻被三娘拉住了。

“二姐若是不怕這事鬧得沸沸揚揚收不得場,只管生事。”

二孃氣急:“難道就放任這些人對五妹妹這般詆譭?”

“二姐一張嘴巴,能堵住悠悠衆口?你難道看不出,那何氏是有心生事,就是要傳得人盡皆知,你若與她在沈府喜宴上吵鬧起來,我敢擔保不出三日,蘇氏姐妹做賊心虛辱罵外命婦的傳言就街知巷聞。”

二孃:……

狠狠一掐三孃的小臂:“你明知是個陷井,怎麼不早提醒我,蘇旖蘿,就算從前你妒恨着五妹妹,可咱們到底是姐妹,一筆寫不出兩個蘇字,你竟袖手旁觀?”

三娘狠狠一甩手臂,冷笑道:“她是王妃,我只是個官宦家眷,又能幫得了她多少?再說二姐的性子,我能勸住?你剛剛若當着那些人的面,說出我因懷妒恨袖手旁觀的話,越發落人口實,我們蘇家又多一個姐妹失和家宅不寧的閒話被人議論,這樁樁件件,分明是有人早有預謀,就算二姐今日不上當,遲早也會傳開,二姐,我是懶得搭理蘇旖景,你還是快快去一趟王府,把這事告訴她聽,免得被人上了摺子斥她清白有失有損宗室聲譽,她還在做夢。”

卻說今日參與沈府婚宴者,還有一位王妃的“親戚”,便是悄無聲息與黃恪“復婚”的魏氏,雖然黃陶對這位“嫌貧愛富”的長媳大是不滿,無奈魏氏是他同知府唯一能出席應酬的女眷,江氏這時已經徹底迷怔,多數時間連人都認不清楚,二郎的婚事也沒有着落,黃陶欲與沈家交好,自己攜子出席尚且不夠,當然免不得讓魏氏與女眷們來往,好在這魏氏雖說功利一些,到底是官宦嫡女,當年和離之事因爲黃恪的妥協,也沒鬧得街知巷聞,她這時出面,還不至於惹人笑話。

魏氏本身與黃恪還算和睦恩愛,當初提出和離,實在因爲生母以死相逼,父兄又不由分說找上門來,她也無可奈何,但雖然歸家,卻咬牙拒絕再嫁,尤其是聽說黃恪“意外墜河”之後,竟主動替他服喪,魏家的官職本身就是捐的,一家子十分功利,黃恪當年這樁姻緣,多少有候府太夫人居中努力的結果,黃陶本身就對魏家極不滿意。

魏氏生性軟弱,並沒有什麼主見,但本身還算溫良,黃陶鹹魚翻身後,黃恪又平安歸來,魏家再生把女兒送返黃家的盤算,魏氏知曉後只覺羞愧不已,幾欲尋死,往樑上掛了一回,卻被丫鬟們及時發現解救下來。

黃恪二話不說將她迎回,魏氏再無二意,這時在席上聽說了傳言紛擾,回去後便將這事一五一十地告知黃恪。

這事本與黃陶關係不大,是秦家在後操作,但黃恪深知黃陶對衛國公府居心不良,他也沒了心思求證,只覺這事就算不是黃陶主謀,但實難袖手旁觀,總歸要做出有所助益之事才能心安理得。

是以這日,鬥轉閣裡,當幾個紈絝酒至半酣,大肆議論戚家堂流寇實爲惡徒,楚王妃落在他們手中只怕會受凌辱時,黃恪出手了。

一杯子就直砸那紈絝身上,文質彬彬的衝上前去,掀了好幾掀,咬牙才掀翻了人家的酒席。

並斬釘截鐵地怒斥:“休得胡說,戚家堂人皆爲義士,在下因爲被匪徒劫財險遇不測,多虧得戚家堂人路見不平相助,救得在下,並安置養傷,才能平安歸來。”

結果……黃恪被幾個紈絝羣毆了。

這事情驚動了順天府,黃恪是爲戚家堂救回的事正式記檔。

黃陶知情後,險些沒氣得厥倒——他哪能不知,黃恪壓根不可能被戚家堂救助,也不知大君出於什麼目的,才放了人回來。

但這事情一鬧,無疑讓秦相暗懷不滿,且以爲黃陶是自己人,看來,此人究竟如何還不可知,該讓皇后詔國公夫人黃氏入宮,好好敲打一下。

第六百四十六章 衛冉滲入,肖蔓遭疑第五百章 恩封確實,將有險關第七百五十四章 不僅泄憤,關係大局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七百七十六章 黃恪被擄,董音受逼第兩百七十五章 孟高平冤,殿下“倒戈”第三百六十九章 猖狂姑姪,“可憐”婢女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顏自認,當真悲憤第兩百九十五章 真兇現形,西樑紛爭第兩百二十三章 春心萌動,欲擲孤注第九十七章 蛇蠍比之,尚有不足第四百零一章 宮宴之上,各懷心思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慶九年,悄然而至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四百三十七章 循循說理,背後拆臺第兩百五十八章 朝中風雲,城裡變幻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悶棒,等你出洞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生短暫,盡力一次第三百五十六章 改制在即,誰將作亂第三百五十三章 果斷絕後,扼制謠言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五百四十八章 珠胎暗結,動手清算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無疑,絕不饒恕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五百二十一章 公主示好,旖景含酸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韓聯姻,已成定局第七百七十三章 針對防範,何愁不勝第五百四十六章 陳謀濫計,並不稀見第六百六十章 脫身禁苑,銷聲謎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歸來,一段舊怨第四百六十七章 “神醫”出場,氣焰熏天第四百六十八章 開幕落幕,“真相大白”第六百五十五章 果然如此,劍指白衣第四百一十七章 挑事生非?遠遠不算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兩百九十九章 人已謀事,未知天意第五百五十七章 遠慶九年,悄然而至第七百五十三章 清算開始,好戲始唱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四十五章 爲尋外援,夜探妓坊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崩離析,果遭“天遣”第五百八十二章 一入深宮,便過十載第一百章 心有抱負,強勢而立第四百四十二章 有情無情,不棄當棄第三十五章 心腹既有,着手計劃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義二字,更重江山第兩百八十四章 兩地不同,一樣月色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三十九章 各懷心思,小聚芳辰第五十三章 重返舊地,苦辣酸甜第一百零九章 遠道歸人,骨*圓第七百零二章 兩對父子,一樁驚聞第一百二十七章 侍婢易主,共赴宴席第兩百零七章 貴女之間,涇渭不明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知厲害,自尋死路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謀而合,雙管齊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本來順利,忽再危逼第二十一章 一見牽心,盤算姻緣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潛入大京第兩百二十四章 計謀迭出,誰是高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有離間,高低顯然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兩百六十二章 他鄉遇故,才知音訊第一百五十二章 姨母歸來,一段舊怨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兩百五十四 驚人隱情,滔天惡行第四百八十四章 折辱不成,子若受冷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守”調換,挑撥露餡第四百七十三章 候府闔牆,縱容之禍第五百一十二章 恭順示好,化險爲夷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蓋真相,仍期回頭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四百四十四章 納妾之爭,姑姑說教第五百七十章 虞棟陷獄,皇子索恩第六百一十七章 旖景含怒,吉玉受辱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美比才,結交新友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你意定,決不負誓第一百三十三章 步步緊逼,欲揭真相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兩百七十章 變故迭發,陰謀照舊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鑼密鼓,挖坑布陷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三百五十五章 抽絲剝繭,夏夜繾綣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籌謀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