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藥石無治,預感大限

楚王病重,在宮中昏厥,甦醒後由慈安宮親自下令安護回府,着江漢暫留王府診治,勢必要保虞渢疾癒,未隔多久,天子又派遣已經提拔爲乾明宮總管宦官的李公公來探視,賞賜了不少蔘茸藥材,又帶着江院使,也有授令“安保”楚王。

要說來,當初先帝崩前,便當面質問天子是否毒害兄長真兇,天子自然咬牙不認,先帝卻擺出證據——福王遺筆,指稱當初五皇子的耳目確爲天子安插,也是天子提醒在前,告之五皇子將對福王妃不利,天子既有防範,又爲何會讓五皇子得逞,以致讓人投毒?

再有江清谷與太后原爲舊識之事,先帝也察得水落石出!

當場怒斥天子與江清谷勾結在前,毒殺福王而嫁禍五皇子在後。

並且還有“活證”,那個自稱爲福王安插的耳目因被先帝扣審,天子一時還沒有法子滅口,再是天子心腹,卻受不住重刑逼身,已經招供。

天子無言狡辯,只好認罪。

但緊接下來,先帝卻沒有處治於他,雖痛心疾首,卻無奈悽愴:“朕深恨逆子殘害手足,惜至大限,而眼下諸子,唯有你尚能果決。”竟是示意要讓他繼位,不過也諸多警誡,諸如再不能殘殺手足,更不可重用外戚,當穩定科舉任官,以期將來軍制改革順利,尤其強調要削減諸多勳衛萬萬不能急躁,離不開蘇、楚兩府輔佐。

還未言及兵符所在筆詔何存,先帝竟闔目而逝。

天子事後才知太皇太后有監政之權,而他雖得龍璽,可竟連兵符也被先帝交予慈安宮保管。

而太皇太后是否得知福王遇害真相,天子並不篤定。

但任憑他掘地三尺,也找不出當日那個“活證”,天子自是不能安心,越發懷疑太皇太后掌握着能將他置於死地的罪證。

可也饒幸,應是先帝崩前有所示意,至少太皇太后承認他繼承江山。

那麼便不會輕易推翻,爲已經死了的福王申冤“反誣嫁禍”於他。

此事關係重要,太皇太后也不可能訴諸旁人,楚王虞渢依然將江漢視爲親信,竟利用他算計相府,以致揭露大皇子並非嫡出,使太皇太后細察小嫚出身,竟萌生廢后剷除秦家之念。

這似乎也說明虞渢並不知江清谷是他的人,否則怎麼也會對江漢產生戒防,不至重用。

於是天子便覺這回江清谷大有行事之機。

事實上,天子並不知曉江清谷父子不和,更不知江漢對太后早有牴觸情緒,當然是因爲江清谷有意隱瞞——因爲入仕又意在暗助天子奪儲,行此險惡之事當然可能牽連子女,江清谷對此也懷愧疚,倘若告之太后江漢“違逆”之情,豈非將兒子置於死境?虎毒不食子,江清谷即使對太后不忘舊情甘願鋌而走險,可還不到不顧子女生死的顛狂地步。

是以他只申明,兒子並不知他這個父親爲天子心腹,更不知當年福王一案真相,不過因與楚王交好,才被利用,而江清谷與太后的“舊情”事爲要密,雖然料得江漢也許會被利用,也不能昭示,引旁人生疑。

天子當時也認爲虞渢若要“背叛”子若,即使不用江漢也有別的法子捅去太皇太后跟前,所以並不在意。

哪曾預料虞渢早知江清谷已不可信,即使因着聖命之故只好容忍,當然不會聽信江清谷診斷而用他的藥方,江漢兄妹皆在,又有王府醫官,便是江清谷有意“懈怠”,其實也無關要緊,更不論會有在藥方上動手或者藉故施針奪人性命的可能。

江清谷雖被王府“遵奉禮待”,實際上他的藥方卻被置之不用,而煎湯等事自有王府中人經手,江清谷並沒有落毒的機會,便是施針,顯王也是囑託江漢而不敢太過煩勞清谷,而當着衆醫官的面,江清谷也不敢在藥方與施針上做得太過明顯。

可虞渢這一場病也是確實危重,即便江清谷什麼也不做,也難以挽回日益惡化。

幾日之間,虞渢高熱不減,以致服藥即嘔,已是不能下榻。

這消息被江清谷傳回宮中,聖上與太后越發喜悅,太后多是因爲婦人狹隘心腸而興災樂禍,天子卻早在謀劃陰詭,楚王倘若病重不治,顯王勢必大受打擊,子嗣血脈都斷絕了,一時之間哪還有閒情顧及國政,顯王這一“悲痛欲絕”,大利天子之策,及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了慈安宮,不怕顯王不會屈服,畢竟要想香火得繼,只能是在宗室過繼子嗣,人選勢必經得天家許可,沒了太皇太后,天子便能獨斷,大可將個草包愚頑過繼給顯王承爵,顯王若不想得這麼一位過繼之子,當然要對天子示忠。

這時,距離王妃前往西樑也才數日。

虞渢忽然病重,顯王便要立即遣人通知旖景,讓她速返,卻被兒子阻止:“父王,這時讓她歸來,也是於事無補,爲了順利接返曉曉……”一陣猛烈地嗆咳,剛剛服下的湯藥就似翻江倒海一般折騰得虞渢噁心不已,但他卻竭力隱忍,不讓嘔出。

可有時,因爲不支昏睡,意識全無,身體的反應便不由自主,還是難免嘔出藥湯。

高熱與眩暈不分日夜折磨着他,清醒之時越發減少。

是真的不甘,就這麼屈服於命運,可體內的病痛卻冷酷無情的提醒着他,大限將至。

江清谷的診斷並不可信,不過王府醫官與江漢也是日漸灰喪,虞渢堅持追問下,終於逼出了“無能爲力”的結果。

只怕是不能避免了,此生,或許再不能與愛人重逢,也終究是不能……他的女兒,無緣得見,就要永隔生死。

昏沉之間,似乎聽到了她的哭泣,眼淚落在他掌心,似乎緩和了身體的寒涼之感。

虞渢用力提醒自己睜開眼睛,模糊的視線,好容易才清晰了一盞燈火,榻畔跽坐的女子,卻不是她。

當然不是,她這時仍在途中,不可能得知他已病重,又怎麼會趕回?

視線雖不清明,但虞渢輕易就辨認出榻畔並非他的愛人。

“殿下,您醒了?”是江薇略微哽咽着詢問。

見虞渢掙扎着想要起身,已經熬得兩眼紅腫的夏柯與秋霜立即摻扶。

“醒了。”王爺微微闔目,重重喘息兩聲:“上藥吧。”

“殿下……”江薇不忍再見虞渢的形銷骨瘦,微微避開目光:“半個時辰前,您才服了藥,卻都嘔出……若這時再服,怕也只是折騰……”

夏柯實在忍不住眼淚,整個身子都轉了過去,雙手掩緊了眼睛。

倘若王妃在此,眼見王爺竟這般孱弱,還不知……可醫官們都稱王爺危重,便連江漢兄妹都沒了法子,若王爺有個好歹,王妃連最後一面都見不着,一想到此,便是她這個丫鬟都覺心如刀絞,倘若王妃歸來,王爺卻已不在,還不知怎麼悲痛欲絕。

屋子裡好一陣寂靜。

才聽虞渢虛弱卻仍低穩的問話:“那麼施針,可還有用?”

“殿下的身子,就怕經不住……”江薇眼看着夏柯抽搐着肩膀,也再忍不住哽咽得越加明顯。

“夏柯,準備筆墨,扶我去書房。”再是一句叮囑。

“殿下還當靜臥養病。”秋霜急勸。

“無妨,我這時,倒覺得身上輕鬆了些。”虞渢緩緩睜眼,將衾被上搭着的一件冷冬才着的皮氅披在身上。

高熱不退,他卻覺得身上發寒,雖仍是炙熱的天氣,卻捂了好幾層被子,汗卻發不出來,可這時要起身,當然更要注意受涼。

他知道這時不宜起身,但只怕越來越病弱,最後,便連道別的話都留不下來。

唯有,趁這時候,尚且清醒,尚且有一二體力。

“夏柯,快去準備吧,我要與王妃留書。”

這一句話,便把秋霜的眼淚也說了出來,正替王爺扣系氅衣的手稍稍一窒,豆大的淚滴就打了下來。

留書,很有可能就是遺筆……

夏柯飛快地在面頰上抹拭,好容易才忍住哽咽:“王爺要動筆,不需去書房,莫若婢子將筆墨備好,再搬來一張榻案,王爺就靠坐着書寫。”

說完也不待虞渢首肯,夏柯便轉身急步向外,當從廳堂出去時,被門檻卻絆了一個踉蹌,竭力也沒能站穩,摔撲下去。

外頭待命的小丫鬟吃了一驚,幾乎以爲是有不好的事,嚇得不敢詢問,只將夏柯扶了起來,兩眼含着淚,就這麼盯着夏柯手掌上的擦傷。

“我沒事。”夏柯連忙安慰:“王爺也沒事,不要慌亂,快掌打,我要去書房準備紙筆。”

“這個時候?”小丫鬟呆呆怔怔地問。

“就這時候。”夏柯頷首,眼淚卻決堤般地滑落下來。

怕是王爺也有預感了吧,難道這個關口,當真就邁不過去?這該,如何是好……

第兩百三十一章 旖景勸言,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一百九十二章 忙時習務,閒來踏歌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強勢繼任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七百四十一章 “反旗”高舉,開誠佈公第兩百一十三章 迷霧揭開,驚聞真相第三百一十章 一語成讖,前路未明第五百七十六章 早知真相,隱瞞不察第兩百五十二章 早有安排,美色陋計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算通信,大勝歸來第兩百六十八章 心絃幽寂,爲一人吟第兩百五十章 爭分奪妙,不及辭別第六百一十章 真失憶了,怎生是好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覺之間,環環陷井第五百七十八章 當衆揭露,劍指皇后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兩百三十三章 一波三折,有驚無險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駕行宮,勃然而怒第四百三十八章 忽有轉機,柳暗花明第五百二十九章 兩國貴女,禮教之爭第四百零三章 仗義執言,誰真誰假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蹺,指向何處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六百四十六章 衛冉滲入,肖蔓遭疑第四十七章 心有靈犀?緣何如此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駕行宮,勃然而怒第兩百八十八章 書信叩別,半途勒馬第三百三十四章 纔剛新婚,便要爭寵第三百五十四章 隱伏殺意,真相將明第兩百零四章 置於漩渦,豈可獨善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測,無奈折腰第六百七十七章 家人團聚,王妃歸故第六百四十五章 匿名書信,請見王妃第七百二十九章 還未揚眉,又再屈膝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變,久醞即發第兩百三十六章 或有紕漏,不及詳察第三百八十六章 狡辯不脫,破釜沉舟第四百三十六章 翁媳計定,決不買單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變,久醞即發第五百七十章 虞棟陷獄,皇子索恩第七十一章 盛夏一日,再往佛寺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許諾,兩世糾纏第七百零八章 決斷不易,步步相逼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三百八十二章 鬧市刺殺,孤閣纏綿第一百四十二章 願得一心,白首莫離第三百一十五章 萬壽大慶,終臨抉擇第三百八十三章 順利落毒,自行揭發第一百零三章 皇子妖嬈,世子護美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竄下跳第五百二十八章 王府春宴,三娘意動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兩百九十章 村落遇險,“一箭中的”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兩百六十七章 如此悍婦,華北獨一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八十九章 一門姻緣,皆大歡喜第七百七十五章 領兵出城,直面生死第一百七十九章 箇中真相,委實驚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搬得靠山,殺回王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詞,連環命案第六百零六章 發現屍身,卻令毀容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問名第七百三十五章 當衆揭發,子若強辯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勸第一百二十四章 計謀雙方,各自手段第九十八章 三女繪畫,兩副被毀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虞洲來訪,對坐閒談第六百五十一章 說服金元,萬事俱備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三百一十章 一語成讖,前路未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突然棒喝,悔之已晚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爭執,風波漸釀第五百六十四章 召集軍師,磨刀霍霍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人唱罷,一批登場第四百二十二章 挑唆示好,大有成效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風波暗釀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如此“扭轉”,未知禍福第兩百九十四章 尚未實施,便有變故第兩百三十九章 東宮有喜,聖上賜恩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六百九十八章 皇后勁敵,頗有內秀第兩百五十六章 當衆明辯,不懼羣情第五十章 反輸爲贏,酒肉結交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