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錢江伯府,緊接“出局”

錢江伯鎮守地方,爲杭城衛指使,其實也屬“遠水”。

但其兄弟三人,蔣二爺眼下任職大理寺,於“政變”而言不算要緊,但蔣三爺卻在京衛,任分衛指揮使,領數千部衆。

而秦氏四娘即爲蔣三爺的長媳。

蔣家,重義之族,決非趨利避禍之家,秦四娘雖是皇后堂妹,秦懷愚行三庶子的嫡長女,性情也有些孤傲,但卻說不上跋扈不賢,膝下子女雙全,也算守禮,無大過,蔣家歷來重信,無端端不會逼迫子侄棄婦。

這就犯難了,旖景有些拿不準蔣家會否與秦府“同舟共濟”。

要說起目前這位蔣太夫人,也算經歷坎坷。

她是妾室扶正,二爺、三爺是她所出。

東明頗重禮法,妾室扶正鮮之又鮮,到了大隆,雖然民風俗情大有寬限,但妻妾、嫡庶卻仍分明,妾室扶正之事也不多見。

蔣老伯爺原是高祖舊部,高祖起兵前,他就是親兵侍衛。

後高祖反了東明,消息傳開,蔣老伯爺的元配王氏在祖籍聽聞變故,生怕被哀帝清算,攜家帶口欲投楚州。

那時老伯爺自然不曾封爵,家族就是寒門,沒有衆多家丁僕婦相護,王氏上下週全大不容易。

眼下這位太夫人是王氏一母同胞的幼妹,因當時父母亡故,兄嫂不容,唯有姐姐可以倚靠,王氏自帶妹妹一同前往楚州。

途中遇流寇,多得小王氏機靈,孤身引開,自己卻被姦污,若不是被好義之士所救,只怕早沒了性命。

後來與王氏團聚,得知妹妹失身,王氏大感愧疚。

好容易來了楚州,王氏情知妹妹這情況,別嫁怕會受嫌,作主納她爲妾,共侍一夫。

後來大隆建國,老伯爺得了爵位,王氏卻病重,臨終之前留有遺言,希望蔣老伯爺能把小王氏扶正。

伯夫人的誥命,是當年高祖皇后親許,也是看着小王氏知恩重義,王氏又有遺言的份上。

眼下這位蔣太夫人,也確實重義賢惠,當年只覺自己受惡人所污,怕是不得善好,後來姐姐許她爲妾,老伯爺又甚是善待,小王氏感激涕零,哪預料還有扶正的一日,享誥命之尊?

對姐姐所遺的嫡長子極盡慈愛,後來因爲繼子險些被政敵陷害,許多彈劾不足襲爵,小王氏非但沒有以爲是親生兒子襲爵的機會,落井下石,反而去高祖皇后跟前跪求,一口咬定世子無辜,懇請朝廷聖斷。

是以眼下這位錢江伯才能順利襲爵。

那時高祖皇后甚喜小王氏品性,愛烏及屋,對她所出二爺、三爺也多有提攜,都是先帝幼年時候的伴讀。

後來小王氏親生兒子留京任官,她也便沒再煩勞長子,跟着二爺、三爺一直住在京都。

旖景早有打算,要去佛國寺見的這位,正是小王氏——眼下蔣太夫人,秦四孃的夫家祖母。

倒不是爲了逼迫把秦四娘掃地出門,而是要行拭探,蔣家究竟是忠於“先帝”,抑或忠於當今聖上。

畢竟蔣三爺這時任着一衛指揮使,雖說明面上對衛國公這長官甚是信服,可一旦面臨紛爭,聖上與太皇太后都有正統之名,人心偏向於誰,還是要有所掌握。

女眷雖大多不能干涉朝政,但小王氏作爲一家之主,別說蔣三爺這個親兒子,便是錢江伯對她都甚是尊重,即使小王氏不會干涉兒子們的政治擇向,不過影響到家族興衰存亡,做爲老太君,她當然“心領神會”。

小王氏是佛國寺的信徒,準確說來,平濟大師是小王氏的“人生明燈”。

旖景早打聽得小王氏月月十九這日,風雨無阻,都會前往佛國寺求籤聽講。

又聽自家祖母大長公主說起,元月十九正是王氏去世之日。

小王氏對姐姐的追悼,甚至不限於祭日了。

旖景自認爲自己不是佛前信徒,儘管經歷天庇,得幸重生。

她來佛國寺依然是懷有“功利”,這也當真沒法虔誠起來——太瞭解了,平濟大師此人,雖皈依佛門,其實就是爲了復仇,不過這一世,因爲虞渢插手,平濟和尚沒有親自出手刺殺金逆,鬧得身首異處罷了,旖景如何還能聽得*濟那套“佛法”教誨。

但她久不來佛國寺,這回隨同老王妃還願,大興法事,施恩信徒,還是要裝出虔誠的姿態。

但平濟大師一見旖景,兩眼就放光了。

王妃腹誹——大師你能收斂點麼?

大師果然就收斂了,親自主持法事,剛完事,老王妃還在靜坐聽幾個高僧講禪,平濟這住持就忍不住“眉來眼去”,弄得旖景哭笑不得。

一到茶舍,果然就見早設下的棋局。

“佛祖庇佑,殿下平安,爲謝神佛,王妃切莫客套。”平濟大師簡直“恬不知恥”!

旖景正要“大怒”……

平濟又一合什,顯得無比正經:“貧僧爲求殿下平安,這回當真皈依佛門了,若非殿下,金逆一黨不能剷除,貧僧心懷怨恨,實不能戒除怨嗔……可唯這‘癡’之一字,尚不能超脫。”

旖景:……

平濟這“棋癡”是沒得救了,好在也不觸及清規戒律。

兩人才禮數往來一番,入座,就有小沙彌入內:“蔣老施主來了,求見大師。”

一般貴族來興法事,多數都會戒嚴,不讓旁人接近,就是拋卻“功利”之因,旖景也覺這般排場莫名其妙,信佛,講究衆生平等,你連其餘信徒都不讓靠近了,這不是顯擺富貴麼?算個什麼佛教信徒,因此,即使今日是王府來此興起法事,旖景並未實行限制。

依她看來,聽講燒香只是過場,關鍵是要佈施,你都不讓旁人靠近了,但有煩難者完全不能得到助益,佈施又有什麼意義?

是以,雖然今日佛國寺是楚王府“包場”,蔣太夫人還是暢通無阻地進來了。

“王妃,一個時辰。”平濟卻“堅持不懈”。

旖景長嘆一聲,這意思是,不能飛速分出勝負了,這一局棋,還得下到一個時辰以上。

旖景要在一個時辰之內獲勝雖無把握,但落敗當然不成問題,平濟這麼一說,顯然是提出條件,不讓旖景故意落敗。

太夫人只好稍候了。

又說蔣太夫人小王氏,風裡雨裡過來的,經歷了皇朝變更,就算不是出身世家名門,見識卻不下這些名門貴婦,今日十九,循例一來,老遠就見佛國寺不遠設置的醫署車水馬籠,一問,就知是楚王府今日來施法事,佛國寺收容不少病弱無醫、孤苦伶仃者,都靠信徒香火廣施布救,小王氏眼見王府送來數十車藥材谷糧等物,合什唸佛。

問得並未實行禁路,小王氏還覺驚訝。

“寺前設有粥棚,楚太妃爲了讓貧苦大衆享得佛惠,未行路障。”小沙彌解釋。

小王氏便又連連唸佛,話沒說出口,心下卻度量,都說楚太妃糊塗不能禮儀,就此一點看來,至少心懷慈悲。

當然,她沒聽說平濟大師是爲了與楚王妃對弈才拖延一個時辰不接見她。

一個時辰剛過不久,旖景好容易尋得紕漏,連施殺着,把平濟逼得熱汗淋漓,終於認輸,不無憂鬱——楚王妃年齡漸長,棋藝越發精進,他竟然贏不了了?!

想他平濟從不在縱橫黑白間棄戈,偏就在這對夫婦手中落敗!

眼看平濟黑了臉,旖景連忙說道:“大師,下回我再引鑑一位高超者……”

那位可不得了,連旖景都甘拜下風,正是當年的西樑貴女,比棋招親那位奇女子,伊陽君的親妹妹安瑾的小姑子。

再讓這位來能挫敗一下平濟,大約可讓大師心服口服。

旖景深深以爲,大師需要的是對手,源源不斷的對手。

平濟果然轉愁爲喜,喝了口茶,笑容可掬地說道:“蔣老施主既知王府今日施行法事,卻未避走,候了個把時辰還不焦不躁,看來,並不牴觸王府。”

旖景起身一禮:“僅憑於此,仍不能斷定蔣家意向,煩勞大師施助。”

平濟一笑:“王妃今日若是存心求敗,貧僧即便看在王爺大恩的顏面,少不得遵令,卻不怎麼樂意,王妃今日這一且,貧僧倒心服口服,王妃放心。”

旖景輕笑,試探目的確定達到了,其實她和不和蔣太夫人碰面,並非重要,她等的,是蔣太夫人主動求見。

平濟做爲一佛寺住持,當然不會直接和蔣太夫人言及國事,不過這回解籤時卻有“妙言”,叮囑蔣太夫人——危機當前,福禍難斷,不過今日施主出行有紫光爲護,應是吉兆,能助脫厄貴助才,就在方寸之間。

有緣人是誰,當然就是“方寸之間”的楚王府。

蔣太夫人也早知秦府和楚王府鬧得不可開交,秦府是自家姻親,可自家歷來只忠皇室,可讓人犯難的是,眼下皇室也勢分兩脈,天子與慈安宮……免不得一場爭奪。

小王氏並不知平濟大師與楚王府的“交情”,她是信佛之人,當然尊循“天意”。

於是這日,蔣太夫人還專程求見了老王妃與旖景,沒說什麼表決心的話,只是拉交情而已。

但旖景已經得到了她想要的結果——蔣家大約還是能爭取下的。

至少蔣太夫人這態度,表示還沒有站隊。

原本旖景當真沒打算刁難秦四娘,橫豎各家權衡,姻親只是其中一層,並不一定都佔決定因素,哪知這事不過三日,竟有了非同一般的結果。

秦四娘居然自請和離。

旖景不難察探內幕——原是蔣太夫人當日返家,請了三爺說話,具體詳細當然不知,但次日,蔣家就限制了秦四娘與孃家來往。

秦家出了許多變故,秦四娘雖說出嫁,但也少不得奔波,好歹離得近,不需長住孃家,卻也隔三岔五就回去,尤其是這兩天,秦家住了幾十年的“敕造”收回,忙着搬遷。

做爲秦懷愚的孫女兒,秦四娘當然要關切。

夫家這限令,無疑是要她與孃家劃清界限。

秦四娘頓覺悲憤,她自認言行無虧,恪守禮法處處小心,卻仍不免落得這般地步,埋怨夫家這是“忘恩負義”!

蔣太夫人也覺氣惱——秦家成爲衆矢之的,自家並無棄婦之意,可因爲政治因素,不過是要求孫媳婦並與孃家來往頻繁,實在是因衡量諸多,秦家確實不堪,原本有不齒之處,孫媳婦雖是秦氏女,但已爲蔣家婦,擇重應是夫家,蔣家最多隻能不落井下石。

哪想到,秦四娘竟這般“剛烈”,居然怒斥蔣家“背信棄義”!

這從何說起,蔣家即使要領恩,也是天家恩典,和秦家沒有干係!

其實秦四娘倒也不是跋扈,只因自幼受教,家庭榮譽感太強,眼下情勢如此,倘若夫家不能成秦府助益,實不能容忍,完全沒有自己是蔣家婦的自覺。

可蔣太夫人即使重義,也不會爲了一個孫媳婦就強令子孫“站位”,既然詔開家庭會議,無論錢江伯,還是二爺、三爺都認爲秦家無論公私,毫無勝算,那麼蔣家也不可能只因爲娶了個秦氏女就搭上存亡,不棄秦氏也就罷了,秦氏竟還自請和離!

那就離!

這是三爺的長子當時拍案而起說的話。

秦四娘頓覺天昏地暗,痛哭回府。

秦懷愚一聽這事,真險些沒摁捺住一腳踹殺孫女!遇這種事,不該讓人通知孃家麼?還有所轉寰,鬧到這個層面,秦家都不好意思上門求和。

所以就離了。

旖景聽聞這事啼笑皆非——秦氏,只有稍微正常的,沒有特別正常的,實爲,一門奇葩!

第三百四十二章 藉機立威,杖責刁奴第兩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計,搶奪先機第六百六十八章 夫妻交心,準備歸楚第二十六章 賜名之喜,責罰之恨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五百八十章 威逼抉擇,暗潛歸國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六百章 臨別之遺,除夕時察第一百五十七章 諸美比才,結交新友第六百八十八章 預算反目,迫在眉睫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計釀成第三百七十七章 劇毒*,偷樑換柱第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計算,撕破面皮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第三百七十五章 風向直轉,將有良妾第六百六十六章 久別重逢,但享靜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諸美小聚,惡兆傳開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六百零九章 虛心求教,怎得芳心第五百一十章 深沐天恩,並非無患第七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拼死一搏第五百七十三章 蛇蠍相比,也有不及第兩百七十九章 各生毒計,搶奪先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有漁翁,皆是蚌鶴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四十六章 洞悉人心,竭力爭取第七百二十三章 詔返遼王,將有殺禍第三百二十九章 早有忌防,更深懷疑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頭第三百八十七章 塵埃落定,各得其死第三百九十九章 籌謀收買,一石二鳥第三十七章 恃強凌弱?原來鬧劇第一章 醒來豆蔻,愛恨重頭第九十一章 勝負委實,定於最初第六百九十九章 子若被誇,實非善事第三十四章 春心萌動,再無可忍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蹺,指向何處第三百零一章 解劍待縛,聽之任之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九十章 正面交鋒,勝負難料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兩百四十八章 暴雨如晦,左右兩難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四百五十六章 虞洲娶妻,秦妃“樂禍”第兩百五十三章 病也及時,死也及時第八十二章 逼迫之辭,徹底否定第六百一十八章 無顏自認,當真悲憤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芳比才,昭顯風範第五百零八章 暴死真相,惡母狠子第五百九十三章 註定撲朔,慶王出手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惡人,禍之根源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七百六十九章 辛未事變,久醞即發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黃氏顯妒第三百九十六章 “風流韻事”,江氏出醜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願達成,一變突生第七百六十一章 自舍疆域,喪心病狂第七百五十八章 楊秦互掐,遼王不愚第兩百九十一章 “死而復生”,無奈示好第四十一章 突生禍事,馬*婚第三百九十四章 病榻之畔,風波暗釀第兩百七十一章 網已密織,只待獸來第六章 抽絲剝繭,計量初成第四百九十一章 小嫚如願,謝琦謀財第四百一十五章 朗星明月,各憑手段第兩百三十七章 儲君無能,實爲隱患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四百九十八章 雷霆手段,旖景之威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變故悄然第四百二十六章 原來如此,風塵“俠女”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願並非,一心一意第一百四十四章 姥姥上門,所爲姻緣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第一百六十一章 倉促之間,吐露情意第兩百一十七章 白沙渡頭,古怪青年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一百五十五章 厚顏如是,無可奈何第四百七十章 終是難免,成人笑談第兩百七十六章 舌燦蓮花,欲反黑白第六百零一章 留書提醒,事實真相第三十二章 郎如青竹,女若幽蘭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一百八十五章 金韓聯姻,已成定局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一百七十章 問罪甄府,慈母悲聲第七百四十六章 藥石無治,預感大限第一百二十五章 淑女心情,慈父懷抱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長嫂發威第四百零六章 西郊“巧遇”,夫妻“密謀”第七百八十章 勝負落定,廢位收場第三十章 何故禍心,漸露端倪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第一百六十章 雖未攜手,早已並肩第七十五章 幾人明白,幾人糊塗第一百五十章 再結“同盟”,年後初見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滲入,確定關鍵第五百五十一章 再恕一回,轉頭了結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