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讓長安軍的弓箭手不容易更加精準的給益州軍造成傷害,但是益州軍中盾兵想要抵擋長安軍的箭矢同樣困難。
交戰自從長安軍的弓箭手出現之後,就未曾停止,益州軍的將士在箭矢下不斷的倒下,相對而言,益州軍弓箭手的反擊,就顯得弱了很多。
軍心動搖,就是對益州軍最好的形容,軍中的將士在面對敵軍的時候喪失了鬥志,對於一支大軍來說纔是最大的悲哀。
呂布面色嚴肅,若是這一戰能夠將劉備和益州的重要人物斬殺的話,就能夠讓益州更加的穩定,如果讓諸葛亮或者是劉備這樣的人物逃到了南部的郡縣之中,想要平定南部郡縣,勢必會增加更大的困難。
“黃敘,你率領兩百名飛騎,直接殺向敵軍中軍,兩側的步卒全部出動!”呂布命令道。
黃敘聞言精神一震,這是他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將敵軍重要人物斬殺,就是巨大的功勞,被黃敘點到飛騎將士更是激動不已。
飛騎若是在這一戰中能夠斬殺敵軍的重要人物,必然能夠得到更大的威名,飛騎乃是呂布麾下最爲精銳的騎兵之一,無論是在諸侯中還是在草原上,都是有着響亮的名頭,尤其是草原上的異族人,談及飛騎色變。
然而飛騎並不僅僅滿足這一點,他們要通過戰場上的廝殺,讓諸侯更加的畏懼,飛騎在長安軍中的地位需要用敵人的鮮血來鋪墊。
在敵人的面前,飛騎就是惡魔,如此混亂的戰場上,黃敘率領飛騎的出現,在益州軍中引起了更大的動盪,步卒面對騎兵衝鋒的時候,甚至直接躲避,他們不想死在騎兵的衝鋒下。
這一戰,長安軍中的將士很重視,他們都希望能夠通過這場戰事得到足夠的功勞。
相比較而言,益州軍的將士心情就不是那麼好了,他們好不容易從成都城內逃出來,此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安全的離開蜀郡,途中不遇到敵軍的埋伏,誰知在最爲難走的道路上,遭遇到了晉王親自率領的兵馬,這對於益州軍的將士有着極大的衝擊。
益州軍的將士碰到了他們最不願意面對的敵人,以往的戰鬥,呂布已經證明了其強悍之處,無論軍中的將領還是普通的士卒,都展現出了讓尋常諸侯將士難以比擬的戰鬥力。
在劉備的命令下,益州軍中倒是有不少的將士正在苦苦的支撐着,誰也不想在這次的戰鬥中死去,他們想要逃離這個地方。
黃敘率領的騎兵,如同一支利劍,直接刺入益州軍的陣型之中,隨後而來的步卒則是跟隨在騎兵的後方,不斷給益州軍的將士製造傷害。
這場戰鬥是不公平的,益州軍從城內逃出,人心惶惶,而長安軍以逸待勞,有着精銳的騎兵衝鋒敵軍的陣型,兩者交手之後會是什麼樣的情景,劉備是可以預料到的,然而劉備沒有更多的選擇,想要逃到南部的郡縣,付出一定的代價是必須的。
諸葛亮在這等衝擊下,已經顯得有些慌亂,縱然是他有着萬般謀略,當前的情況對於益州軍來說,已經是到了緊急的時刻,除非益州軍中能夠出現對抗飛騎的力量,否則想要在飛騎的進攻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益州的戰場,對於諸葛亮有着很大的衝擊,經過荊州戰場的失敗之後,諸葛亮在平常訓練大軍的時候更加的認真,對於戰場上的情況更是會進行細緻的分析,然而自從呂布率領大軍進入益州之後,勝利的天平卻是向着長安軍的方向傾斜,想要打破這等局面,十分的艱難。
最初的時候,益州軍敗在長安軍的手中,乃是因爲長安軍的突襲,隨着戰事的逐漸進行,益州軍的將士已經逐漸的灰心喪氣了,想要戰勝長安軍是在是泰國爲困難了。
諸葛亮到了軍中之後,雖然短暫的改變了一下益州軍尷尬的局面,但是在大體上,並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決戰場上,諸葛亮負責指揮大軍,這是諸葛亮帶領益州軍走向勝利最佳的機會,如果益州軍勝利了,不僅能夠讓益州更加的穩定,同時能夠鞏固他在益州的地位。
益州軍在戰場上的失敗,讓益州的世家人心惶惶,這些事情,諸葛亮都是明白的,世家在最爲危急的時刻,會選擇放棄劉備也在情理之中,原本劉備就是外來者,益州的世家支持劉備,是希望劉備能夠在對陣長安軍的時候獲取勝利,他們不想丟失手中的利益,真當他們在劉備的身上看不到希望之後,就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劉備。
諸葛亮想要通過戰場,來讓益州的世家對於劉備更加的有信心,但是在最爲主要的戰鬥中,諸葛亮失敗了,他指揮的益州軍面對長安軍的進攻,節節敗退,數萬益州軍在決戰之後,僅剩下數十人,益州軍的將士死的死逃的逃,導致當前益州軍中缺乏精兵猛將。
決戰失敗之後,劉備就已經走向末路,在這一點上,諸葛亮已經看到了,然而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不會輕易的承認失敗,他們想要在這場戰鬥中得到最大的好處,其中劉備更是不輕易放棄的典範,無論前方的道路有多麼的艱難,劉備都會去拼搏。
然而這一次,劉備還能從長安軍的手中走脫嗎,呂布親自率領大軍伏擊,雖然判斷不清敵軍到底有多少人,僅僅是眼前出現的大軍,就足以讓益州軍再次遭遇一場潰敗。
縱然是劉備在戰場上極力指揮軍中的將士,能夠對戰場上的形勢作出多大的改變呢,恐怕就連劉備自己都沒有足夠的信心,而軍中的將士更是如此。
當一支軍隊對於戰事已經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的話,他們不是哀兵,而是失敗的軍隊,主將的影響力在軍中不停的下降。
不過這些話語,諸葛亮肯定不能和劉備提及,當前正是益州軍走脫的關鍵時刻,他作爲大軍的軍師,就應該堅定不移的站在劉備的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