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沿着東海岸的幾個行省以及東北、中原兩大軍區暗中準備東征事宜的時候,爲了徹底麻痹‘女’真軍隊,擾‘亂’‘女’真朝廷的注意力,在西線,帝國軍隊的動作接連不斷。
建元二年(公元1210年)三月初,帝國西北軍軍統使陳平,親自揮兵屯駐西寧府,兵鋒直指青吐蕃、思麻、阿柴等靠近帝國西北疆域的吐蕃各部,西北軍瓜州守將阿綽、沙州守將籍辣思義,也同時率領各自兵馬,出‘玉’‘門’關,向西遼國東部重鎮哈密力靠近。
三月中旬,帝國西南軍軍統使李好義,派遣‘精’銳部隊,從緬甸借道,大張旗鼓的擺出一副將要奇襲吐蕃王駐地拉薩的態勢,吐蕃各部,再次震驚,一些拉薩的王公貴族,甚至準備好行囊,開始準備逃命。就在西南軍的一部進入緬甸的同時,李好義下令重兵封鎖吐蕃和四川、雲南通商的茶馬古道,並且嚴令各地商人,不許給吐蕃輸送鹽鐵等戰略物資,全部按資敵之罪流徙千里。
西北軍和西南軍的舉動,向世人證明了帝國軍隊強大的機動能力,也讓一些吐蕃部落的首領,開始思考到底是抵抗到底還是應該向帝國皇帝納貢投降,以示歸附之心。
就在吐蕃各部惴惴不安之際,肩負着遊說吐蕃各部,說降吐蕃王及吐蕃各部落貴族使命的元好問,也抵達了西寧府前線,元好問是自告奮勇向顧同求來此職的,儘管對前往吐蕃元好問的心中依舊沒有底,可是想到唐太宗時候的王玄策出使吐蕃時候的壯舉,元好問的內心就又充滿了對建功立業的熾熱之心。
這種熾熱,在看到雄赳赳、氣昂昂的西北軍將士之後,就變得更加的熱烈了。
陳平看着瘦瘦弱弱的元好問竟然是‘毛’遂自薦,自告奮勇前往吐蕃的使臣,心中也不禁對這個文弱書生充滿了欽佩之心,按捺住元好問想要立即進入吐蕃的想法,
陳平思慮了一番之後,對元好問建議道:“公子不必着急進入吐蕃,且先等我大軍滅一滅吐蕃人的威風之後,公子在前行也不遲。”
“夏國公的意思是`````”元好問何等聰明怎麼會明白不過來陳平想要爲他鋪平進藏道路的想法,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國公爺,可萬一大軍和吐蕃人大戰,導致吐蕃各部齊心協力抵抗我朝廷,那可該如何是好?”
陳平笑了笑,他也看了出來,元好問口才不錯,也很有勇氣,但就是經歷太少了,這一點上,元好問和已經做了甘肅行省實際上的總督耶律楚材想必,後者就要比前者好上許多,陳平也是存心想要替顧同和朝廷好好打磨打磨元好問這塊璞‘玉’,於是他緩緩爲元好問解釋道:“吐蕃人向來欽佩強者,唐太宗能夠讓吐蕃王派使者乞和納貢,就是因爲初唐強大的國力,吐蕃人對我中原王朝一直都是心存懼怕的,不過晚唐君權旁落,地方割據,中原大地‘混’戰不斷,到了兩宋年間,國家又無力威懾吐蕃,是以導致吐蕃各部對我中原朝廷沒有了懼意,倘若我軍不滅滅吐蕃人的威風,殺一兩個吐蕃部落,那麼公子進入吐蕃之後,等然會被別人輕視嘲笑,反之,我軍如果斬殺一兩個抵抗朝廷大軍的吐蕃貴族,其他人自然要考慮考慮慢待你這個使臣的後果了。”
經陳平這樣一說,元好問可謂是醍醐灌頂,自古以來,外‘交’難離軍事,沒有強大的軍隊做支撐,想要以口才之辯說服一國納降進貢,可謂是難上又難。對於陳平的好意,元好問自然不會拒絕,是以就暫時變更行程,等待西北軍先發制人,威懾吐蕃。
四月初,西北軍前線斥候抓住一支青吐蕃的間諜隊伍,以此爲藉口,陳平揮兵沿湟水谷地,強攻青吐蕃。青吐蕃首領青宜可無奈只好引軍迎戰西北軍,湟水谷地的戰事,牽動了每一個吐蕃貴族的心,尤其是那些處於徘徊不定之中的吐蕃部落首領們,紛紛都想借助青吐蕃和西北軍的‘交’戰,‘摸’一‘摸’帝國的實力強弱。
可就在一些部落的首領纔得到青吐蕃和西北軍‘交’戰的消息的時候,湟水谷地的戰事,卻已經呈現出了一面倒的態勢了。青吐蕃的部落戰士們儘管驍勇善戰,加上佔據了地形之險,可惜,已經被封鎖了一年多時間的部落戰士們,裝備武器哪裡能夠和已經擁有了五十‘門’火炮的西北軍相比。一通大炮轟過之後,青吐蕃耗時許久壘築成的堡壘就成爲了一片瓦礫之地,沒有了堡壘的庇護,嗷嗷如猛虎一樣的西北軍將士們,立即殺入青吐蕃的營地之中,凡是手握武器,企圖抵抗的男子,悉數被殺死,當然,‘亂’兵之中,死了的自然不只是作爲戰兵的男人,哪怕是一些體格強健的男子也沒有逃脫噩運。
反正在陳平看來,此時多殺一些人,尤其是一些男人,那麼日後這些反反覆覆的吐蕃部落就會無力抵抗,陳平可不相信,一個只剩下‘女’人的部落,能夠翻騰出多麼大的‘浪’‘花’出來。
湟水谷地一戰,西北軍斬殺青吐蕃兩萬多人,俘虜士兵不足八千,其餘人口,悉數被遷徙到人口稀少的西寧府安頓,當然,入城的都只是‘女’子,至於男人,不是戰死,就是‘失蹤’``````
攜着湟水谷地一戰的勝利之威,元好問也終於踏上了進入吐蕃高原的路途,辭別了陳平和西北軍將士,元好問滿懷信心的展開了他的吐蕃之行。當然,有了陳平這個殺神在湟水谷地壓陣,有了青吐蕃舉族覆滅的慘痛教訓,但凡是元好問經過的吐蕃各部,無一不是客客氣氣的將其迎來送往,不管是服不服氣,總之,沒有一個部落首領敢在禮數上怠慢了天朝使者。而元好問的雄才善辯,卻也讓一些吐蕃的貴族,想到了當年太宗使臣王玄策的事蹟,在這一刻,吐蕃民衆心裡,不由得又浮現出當年大唐的影子,無疑,此時的帝國,已經初具漢唐風采了。
皇宮之中,顧同也正在爲出征做着準備,此次出征,既然是御駕親征,那麼自然不宜帶后妃同行,加上默娘生了一個齊王顧文延,需要照顧,師師和晴兒也幾乎同時有了身孕,身邊也得有個人照應着,是以顧同就更不會帶着她們。
芸娘、李嵬兒自然也都懂事,不會在這個時候纏着顧同不放。況且去歲顧同帶着她們巡遊了北地,衆‘女’也都知道,現在國力初聚,凡事當宜簡不宜奢,是以也都沒有替隨同出征的事情。
皇帝御駕親征,自當由太子監國理政,事實上已經有了去歲秋日的監國經驗,顧長生已經可以適應作爲一個監國儲君的身份了。不過顧同自然不會將諾大的朝政‘交’給一個八歲的孩子處理,實際上有五位議政大臣、六部尚書以及朝廷百官的幫助,顧長生要做的也就是臨朝聽政而已,具體事情都是由陳季常等人負責。
六位議政大臣之中,顧同這次只帶了張復亨隨行,是以對於御駕親征之後的朝廷局勢,顧同是一點兒也不擔心,加上有了對江南豪紳集團勢力的粉碎以及新幣推行天下,國內已經沒有什麼敢於和朝廷公然對抗的勢力了。此時的帝國,是一個正在處於擴張階段的國家,外事要多於內政。
面對着陳季常以及何方、趙樞三人,顧同一邊緊急批閱從陳平那裡發來的戰報,一邊語重心長的‘交’待道:“朕走之後,朝廷諸般政務,就要落到你們三人以及六部尚書頭上了,稼軒公、德秀公、伯達公年事已高,就不要給他們增加太重的負擔了。”想到已經告了病休的辛棄疾,顧同也不禁一嘆,按說辛棄疾的年紀,已經比之原來歷史之中多活了兩年了,可是從現在看來,辛棄疾的身體,怕也是難以熬得過今年冬天了。看書( .ns.)
陳季常、何方、趙樞三人自然明白現在朝廷上大臣們的形勢,辛棄疾、真德秀、路伯達加上吏部尚書張萬公,這幾人恐怕今年都要告老,是以也都明白,顧同現在將朝政託付給他們的用意所在,“陛下,您就放心領兵東征,朝廷之內,我等會盡心輔佐太子,處理好一切事情。”
顧同輕輕一笑,又有些不放心的說道:“太子生‘性’好動,如果他不聽話,你們儘可以向皇后進言,皇后自然會執行家法,切記,不要慣着太子,該說的地方,一定要說。”對於顧長生,顧同寧可對他嚴厲一些,也要將他培養成一個合格的儲君。
陳季常三人微微點頭,表示一定會盡職盡責。就在幾人說話的功夫,小鄧子進到御書房裡奏報道:“陛下,皇后娘娘、李貴妃、賢妃、惠妃、淑妃、莊妃、榮華夫人、婉容夫人還有太子、晉王、齊王、大長公主都在坤寧宮等着陛下呢。”
聽到芸娘等人已經備好了家宴與他辭行,顧同也不在和陳季常三人多說,直接擺架坤寧宮,赴這一場親征之前的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