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一個劇組最麻煩的就是磨合。
演員和演員之間,導演和演員之間,甚至是演員和場景之間,都需要磨合。
如果達不到默契的程度,那麼這部電影就沒辦法拍好。
殷俊第一天拍戲的認真,絕對不是什麼下馬威。
作爲一部第三次衝擊奧斯卡的電影,殷俊從一開始就拿出了全部的精力。
他所暫住的房子裡面,幾乎全部都貼滿了各種分鏡頭畫面,每一個有戲份的演員們,拿着的資料和臺詞等都是一大堆。
幾個主要的演員,包括德軍軍官、主角的父親、主角的弟弟、朵羅塔、海勒……等等,都是殷俊特意挑選好的。
他們和湯姆漢克斯一樣,都是提前幾個月就拿到了劇本,拿到了自己的戲份要求和臺詞。
比如出演德軍軍官的那一位——連姆尼森,人家拿到劇本,第一時間便跑到了德國,要求在德國的軍校訓練了兩個月。
等到他再出現在殷俊的面前,那挺拔的身姿和冷峻的神情,跟戲中的德軍軍官是一模一樣,甚至是還有過之。
難怪人家以後能成爲世界級的巨星,這種敬業的精神,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讓辛德勒的名單裡面的男主角辛德勒,來出演《鋼琴家》裡面的德軍軍官,絕對不是殷俊的樂趣位。
而是在幾個根據殷俊的要求挑選出來的演員裡面,殷俊看連姆尼森最爲合適。
這位在英.國打拼的演員,在聽說了殷俊的新片在挑選一位飾演德軍軍官的演員時,積極的遞上了自己的簡歷。
雖然他的演藝經歷並不華麗,但是他直接在資料裡面夾雜了自己幾張穿着德軍軍官服裝的照相,讓負責海選的主管覺得挺有意思,便放在了複選名單裡面,最後被殷俊挑中。
其餘的演員,也因爲知道這是殷俊的戲,同時更知道這是殷俊第三次衝擊奧斯卡的戲,所以都是拼了命的想要擠進來,以求能在這部電影裡面留下自己的名字。
不管怎麼說,不管殷俊能不能獲得奧斯卡,能在這麼一部電影裡面出演,本身就是一種榮譽。
因爲這樣的原因,《鋼琴師》的劇組挑選的那麼一堆演員,包括席皮爾曼的一家人,都是名氣不算太大,卻又有着豐富演戲經驗的人。
他們一個個的準備很充足,都不用殷俊去鞭策,人家自己就跟連姆尼森一樣,比殷俊想象中的準備得更好。
在這種情況下,經過了前面一週的磨合後,電影的拍攝速度逐漸的加快了。
從自己的家到猶太人街區,50萬人的擁擠和聚集,不但沒有讓席皮爾曼感到安全,反而是一陣陣的冰冷。
各種極端的條件,各種德軍動不動就殺人的行爲,一次次的讓他飽受折磨,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創傷。
可以說,席皮爾曼之後的崩潰,並不是偶然的,這是早就註定好的。
通過他的這麼糟糕境遇,通過他看到的這些一幕幕的殺戮和瘋狂,猶太人的悲慘命運,也慢慢的展現了出來。
而一個個的配角的命運,也同樣在多敘事風格里面,齊頭並進着。
有了一批好的演員,有了一批自己用熟了的製作人員,殷俊的執導漸漸的又開始如魚得水,非常的暢快。
殷俊拍戲的時候,可沒有管過什麼時間的限制,一旦條件許可,經常連續拍就是五六個小時,連喝水休息都沒有。
有時候挑燈夜戰到凌晨兩三點,也不會有什麼顧忌。
即便是好萊塢,也沒有演員敢說殷俊這是不符合規定的——對一個導演你可以這麼說,但這位導演同時又是奧斯卡級別的大牛,更是好萊塢第一巨頭的時候,你這麼說話,簡直就是在拿自己的演藝生涯開玩笑。
到了捷克,殷俊便更是如此,常常都是爲了進度和拍戲的流暢爲第一,其餘的什麼都能忽略,能排在後面。
哈婕科娃和葉琳琴娃這兩個才加入劇組的女孩子,也跟着累得夠嗆。
她們每天從早上都得忙到晚上,有時候只睡了四五個小說就得爬起來繼續跟着殷俊工作。
本來都有點想法的哈婕科娃,到後來根本就不再想什麼殷俊了,只想着能拿一天好好的睡一覺,什麼都不做,這就最好。
倒是看起來更加嬌滴滴的葉琳琴娃,韌性比起姐姐要強多了,雖然經常說話都弄得嗓子乾啞,但她從來都不喊苦不喊累。
即便再怎麼的辛苦,第二天一大早,她必然是出現在殷俊的身邊,開始工作。
只不過這丫頭的飯量是漲了不少。
關鍵是她無論怎麼的吃東西,就是沒有一點胖的跡象。
再加上和殷俊熟悉了之後,許多殷俊還沒開口的東西,她都能提前想到,去幫殷俊給吩咐下去,這倒是讓殷俊省了很多的功夫。
由此,少年對這位已經完全成爲自己翻譯兼私人秘書的女孩子,是稱讚有加。
少年決定再考察一段時間,如果葉琳琴娃還是那麼出色,並且有着足夠多的進步的話,他不介意把這丫頭帶到美.國去,讓她在美.國的麒麟集團北美分公司擔當一些職務。
至於她的那個姐姐……
雖然哈婕科娃懶惰了一些,但該她做的事情也從來沒有推脫過,而且和劇組的大家都能打成一片,非常會處關係,連石少明都提起,這女人是天生的社交高手。
天知道這個女人在和自己見第一面時,那種又害怕又矛盾的樣子。
但殷俊也曉得,之所以哈婕科娃能這麼的放得開,完全是因爲自己給了她一個最好的平臺。
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哈婕科娃,自然就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能力,乾得很漂亮。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家族基因的緣故,哈婕科娃的英語經過這段時間的交流說話,已經越來越接近於美.國口音了。
至於葉琳琴娃這種天才,已經在標準口音之外,學會了洛杉磯腔調和內華達州的土話。
《鋼琴家》並不是多線敘事的方式,所以殷俊基本上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拍攝的。
拍攝的過程中,湯姆漢克斯也讓大家看到了他的狠勁兒。
本來湯姆漢克斯的身高是183公分,體重150斤左右就比較勻稱。
他爲了拍《鋼琴家》,已經瘦到了130斤。
並且還不是靠鍛鍊來減肥的,而是隻那麼少吃東西,少吃肉,靠餓來瘦的。
因爲只有這樣才能顯出消瘦的感覺。
鋼琴家嘛,都是藝術家,自然是瘦一點的好。
可劇本的後半截,當席皮爾曼不斷的顛簸,不斷的受到打擊,到處東躲吐蕃的時候,都沒有什麼吃的,他就會變得更加瘦——如果不是因爲瘦,他也不會抱着水果罐頭跌跌撞撞的在廢墟中找尋工具,最後在打開罐頭的時候,遇到了那位好心的德軍軍官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德軍軍官其實並不是良心發現,才救了席皮爾曼,而是他本身就是一個好人。
這位曾經是學校老師的軍官,從小兵開始,一路晉升到了駐波蘭的高級軍官,在這個過程中,他一路都在幫助那些可憐的波蘭人和猶太人。
受到救助的不只是席皮爾曼一個,還有很多人。
所以之後他被老大哥關在了監.獄裡面,許多的波蘭人猶太人,都去向老大哥求情,讓他們放了他。
可惜最後沒有人成功,這位善良的德軍軍官還是死在了監.獄裡面。
在拍戲的時候,波蘭斯基並沒有特意的強調這一點,他沒有過分的煽情,沒有把這位德軍軍官當成了又一個辛德勒,而是讓他處在一個幫助者和旁觀者的角色,來繼續表達席皮爾曼的遭遇和磨難。
不能說波蘭斯基的表達有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殷俊也知道波蘭斯基的想法。
如果讓這位德軍軍官出彩了的話,那麼這部電影就不是在描述猶太人的悲慘命運,而是在講述一個救贖的故事了。
殷俊覺得這樣很好,這種表達才符合《鋼琴家》的書籍描述,以及那種悲慼的命運感。
所以在殷俊的劇本里面,德軍軍官的表現也比較平淡。
不過少年準備在影片末尾的時候,寫一句對這位德軍軍官的感激。
畢竟做了好事,救了人命,就應該受到表揚。
話題說回來。
爲了表現席皮爾曼的精神崩潰和身體受到折磨,湯姆漢克斯必須還要瘦下去。
這是殷俊跟他說過的。
於是從拍戲的第一天開始,湯姆漢克斯就刻意的控制着自己的飲食。
到了第三十五天,湯姆漢克斯幾乎就靠着雞蛋和沙拉來過日子。
這樣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第五十天的時候,湯姆漢克斯就只有108斤了。
當開拍德軍用火焰噴射器掃蕩房子,迫使席皮爾曼不得不離開躲藏的荒廢房子時,湯姆漢克斯已經只有100斤上下。
這個時候,蓬頭蓬臉、滿臉鬍鬚的湯姆漢克斯出現在鏡頭前時,他的臉部、手、腳和整個身軀,都消瘦得可怕。
拍完了第一組鏡頭,殷俊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而身後的掌聲,也響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