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劫是劫也是緣,若不是有着封神大劫的催發,西方教又如何會在大劫氣運之下孕育而出這麼多達到不朽金仙之境,未來可達太乙金仙之境,甚至是有望衝擊大羅金仙的西方教弟子!
正是因爲接連不斷地涌現了這麼多有望大羅金仙之資的西方教弟子,西方二聖纔沒有因爲封神大劫導致西方教僧衆死傷慘重而直接掀桌子,反而是捏着鼻子,強忍了下來。
破廟裡面,原先只是泥土凡胎的佛像在這一刻大放光明,接引、準提兩位聖人教主地意志顯化,頓時天降蓮花、地涌金蓮,有無數佛音梵唱回蕩四方。
此刻不管是接引聖人,還是準提聖人都是面容和藹地看着達摩和三藏。
對於他們來說,只要你夠出色,並且也是西方教弟子,那麼就能夠很輕易地得到西方二聖的關注,而且他們的態度還會非常和藹可親,絲毫不會有聖人至尊的架子!
“達摩,三藏,爾等有何疑問,儘管道來?”
“封神大地,衆生皆苦,無數冤魂厲鬼沉淪苦海,不得超脫,何以我佛卻並未顯聖,以救衆生脫離苦海?”
達摩雙手合十,微微一禮,很是直接的詢問道。
這一番話,頓時就跟隨在達摩、三藏身後的九霄迦樓羅倒吸一口涼氣。若非現在場合不對,他真想搖一搖自家老師的腦袋,問問他是否知道面前這兩位是什麼樣的存在?
那可是天道六聖,西方教的聖人教主至尊啊!
這種隱隱有着質問的語氣,真不怕自己惹怒了聖人教主,從而被一巴掌給拍死了?
不過幸好的是,接引、準提並未在意達摩的語氣,真要生氣的話,早在老早之前,王政、慧能問法於他們的時候,他們就生氣了。
“此乃封神大劫,天庭神位尚未圓滿,故而此劫亦不可消。縱然是我等也不可擅自出手,不然此劫便會永無消弭之時。等到天庭大、小神位皆是圓滿之後,此劫便會結束。”
準提聖人並沒有隱瞞什麼,直接說了出來。
“那這漫天冤魂厲鬼,不得安息的衆生亡魂,又該如何?”
達摩看着寺廟之外,依然不見減少的冤魂厲鬼亡魂數量,不由得悲嘆道。
“自然會有地府陰神、泰山陰司出手,將之押回地府,等候轉世輪迴。”
接引聖人同樣沒有猶豫直接回答道。
“難道我佛不應該普渡衆生嗎?”
達摩身邊的三藏忽然擡頭開口,語氣之中帶着疑問。
接引、準提兩位聖人教主忽然一愣,這句話怎麼聽起來這麼熟悉呢?
他們是不是之前在哪裡聽說過?
想到這,接引、準提同時將目光注視到坐在自己兩人身下蓮臺的王政身上。
類似普渡衆生這樣的話語,他們好像也在王政身上聽到過。
我不渡衆生,誰渡衆生?
昔日王政這一句話可謂是讓淨土婆娑世界都爲之震動。
察覺到兩位老師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王政擡頭一臉茫然地看着接引、準提兩位聖人老師。
接引、準提重新收回王政身上的視線,將注意力重新落到億億萬裡之外的破廟裡的達摩和三藏兩人身上。
沉吟了片刻,接引聖人方纔慎之又慎地回答:“佛是覺悟、佛是菩提、佛是自我明心見性、佛是自我證道超脫。”
但接引聖人就是沒有說,佛一定要普渡衆生。
因爲佛本身就是意味着大羅永恆、意味着得道超脫、意味着大逍遙、大自在,大圓滿,意味着隨心所欲、順心而爲。
你再給佛整一個普渡衆生的概念,這不是給原本就已經超脫時間長河、超脫萬千因果、永劫不墮、逍遙自在的佛再加上一個枷鎖,逼得人家即使成了佛也非要去普渡衆生纔可以嗎?
但這就有點聖佛婊的意味了啊!
所以哪怕之前西方教出了王政這麼一個心有大慈悲、不願成佛的異類,但是如今的西方教,如今的佛,依然還是指向自己,主流自我成佛,反正就沒有說過佛一定是要普渡衆生才行。
換句話說就是,如今的西方教佛門之道,還是以小乘佛教,以求自我證道超脫、明心見性成佛爲主;並非是像後世大乘佛教那樣,主張衆生平等,心生大慈悲,願意捨身普渡衆生。
聽到接引聖人的回答,達摩和三藏都微微沉默。
而後,達摩指着身後的九霄迦樓羅,看向接引、準提兩位聖人教主道:“敢問佛祖,鷹需吃血肉生靈而活,不吃則死;然血肉生靈亦是隻有性命一條,葬身鷹腹亦死;弟子心生慈悲之意,不忍見兩者之死,欲救兩者,應當如何?”
我不是!
我沒有!
老師你別瞎說!
我改吃素很久了!
看到達摩指着自己說,九霄迦樓羅差點就想要當場來一個否認四連。但是兩位聖人當面,九霄迦樓羅還是不敢否認,只能嚥了口口水,額頭冷汗直流。
接引、準提兩位聖人教主沉默不言,作爲聖人,雖然天機因果長河都被封神天道和鴻鈞道祖給封鎖了。但是此刻達摩和九霄迦樓羅都在兩人面前,憑藉力大出奇蹟的混元大羅金仙偉力,又如何看不見昔日達摩所做出的選擇:
割!肉!喂!鷹!
割了三年,餵了三年,三年又三年,整整過去了九年,以自己一身血肉骨頭整整餵養了九霄迦樓羅九年!
若非最後達摩證就了不朽金仙之境,可以滴血重生,達摩早就死得連骨頭渣渣都不剩了。
正是因爲達摩割肉喂鷹整整餵了九年,最終太乙金仙之境的九霄迦樓羅被達摩此舉感化,改成了吃素,並且尊達摩爲師,事事侍奉在前。
不過此事說來簡單,誰又能夠忍受自己日復一日地被鷹嘴一點、一點地啄食自己的血肉,並且還毫無怨言,永遠都是心生大慈悲之心地看着吞噬自己血肉,與自己有着殺身之仇的妖怪呢?
說易行難,指的便是達摩這種行爲。
發一時的大慈悲之心,也許人人都能夠做到;但是永遠保持着一顆大慈悲之心,這就不是誰都能夠做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