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分憂之臣

甘肅的密報傳到長安之時,軍情司指揮使林子本沒有太在意,因爲他近來更加關注的是蒙元在河南的一系列人事變動。

查看了火漆,並找出譯本譯出甘肅這份消息的同時,林子嘴裡還在叱罵着下屬。

「他孃的別凡是查到關於'伯顏'的軼事就遞到老子這來,先看清楚是哪個伯顏······老子知道叫伯顏的人多,但就算全蒙古都叫伯顏,也別把情報混淆了。」

臉上掛着不悅,他又自語道:「這都多久了,你們讓我能給陛下報什麼消息?」

緊接着,看過了手上的情報,林子眼神一滯。

這下他終於有東西向陛下彙報了,但是河南之事還沒辦妥,甘肅又節外生枝,讓人感到疲於招架。

「陛下呢?」

「陛下在格物院。」

林子點了點頭,當即便往城外趕去。他發現近來李瑕去格物院十分頻繁。

但格來格去,好像也沒見格出什麼新的東西來……

~~

李瑕正在格物院後面的一塊稻田裡。

關中更多地方是種麥子,但當然也有稻穀,甚至還有夏種稻、冬種麥的。而格物院的這一塊田則可稱爲試驗田,今年在這片田地裡耕作的人是郭守敬。

「陛下請看。」

當郭守敬輕柔地將一株稻苗拉彎了一點,李瑕俯身看去,卻根本不知要看什麼,繼續作面無表情的樣子。

「咦。」

倒是身後另一名官員驚奇道:「這片稻苗比方纔那片看起來茁壯一些?」

「不錯。」郭守敬很是認真地點點頭。

李瑕此時才留意到這個不同,有些驚喜,又訝異於郭守敬如何能只在一個冬天就做到這一點。

他覺得,自己就是需要這種官員才能推動生產力。

轉念一想,人家郭守敬自己就能推動生產力,不管有沒有他李瑕。

總之在這一刻,智慧的光芒十分耀眼。

「郭卿這是如何做到的?」

「並非臣做到的。」郭守敬卻是讓了一步,從身後的人羣中拉出一個老農,道:「是喬老丈獻的擇種法。」

衆人的目光便紛紛轉向這老農,嚇得他脖子一縮、退了一步,哆哆嗦嗦說不出話來。

李瑕身材高大,氣勢威嚴,身後站的護衛又多,有些讓人害怕。

郭守敬則長年修渠,擅長與農人打交道,彎着腰讓視線與老農齊平,笑着說了幾句。

「喬老丈莫怕,與陛下說說你家種地的秘訣。」

「不······不是草民的甚秘決······是郭相公的辦法。」

郭守敬讓這獻秘訣的老農露過臉了,才與李瑕說起他是怎麼伺候這片田的。

「喬老丈過去在宋荊湖南路沅江縣種稻,他每年都會將稻穗飽滿的種子收集起來,前年才逃難到關中,別的物件一個未帶,隨身只帶了一袋稻種,也幸得入川之後有朝廷救濟,纔沒將這稻種吃了。」

李瑕目光落在郭守敬手上,不由點點頭,道:「喬老丈的稻種,比我們派人到江南收購的稻種還要飽滿。」

說到這裡,連那膽小畏縮的喬老丈也不由應了一句。

「草民種地······那真是一把好手。」

衆人皆笑,贊他帶來的是洞庭良種。

郭守敬又道:「去歲喬老丈得了田,將他從湖南帶來的稻種與關中的稻種混在一起種,關中雖土壤不如湖南,但他家稻子卻長得比別家都要好··....」

李瑕心頭一動,想到原來這個時節的農人就已經有了雜交種植稻穀的理念雛形。

可惜的是,戰禍橫行的時代,若沒有一個強大統一併且真正關心民生的朝廷將這些良法記錄、推廣開來,那麼也許它會失傳,也許要到明清時節纔能有人能記錄。

這片土地上的人遠遠比他以爲的要聰明,他懂的那點理念,他們其實早都想到了,缺乏的只是逐漸推進的時間、提高生產力的基礎條件,以及一個安定包容不禁錮他們的環境。

「臣參與修長安水渠時遇到喬老丈,受他啓發,試出了鹽水法、一穗傳、溲種法等提高畝產的辦法。」

「郭卿一一與朕說說,何謂鹽水法?」

「顧名思議,即將種子放在鹽水之中可篩出病種,陛下請看,種子多由穎殼包裹內裡爲胚··....」

衆人聽着郭守敬的介紹,不論聽得懂聽不懂都紛紛點頭。

孫德彧更是睜大了眼,眼神中滿是敬佩之色。

「嘖嘖,郭公真神人也!」

由衷這般讚歎一句,孫德彧想到一事,轉身向李瑕行禮道:「陛下,不如請郭公任格物院主官吧?」

「臣不敢受。」郭守敬忙應道。

他本還在興致勃勃地談論着增加畝產的各種辦法,對於官職卻是不太感興趣。

事實上他歸附李瑕雖晚,至今身上已有許多官職,河渠使,兼工部侍郎、欽天監。

李瑕略略一想,倒覺得孫德彧很是敏銳。

「不必拿格物院中的瑣事去煩郭卿,你舉薦一個人知格物院事,郭卿則可在格物院中任農學院士、水利院士,你可知何意?」

「知道。」孫德彧便應道:「臣該舉薦一個格物院的管家,打理好繁雜小事。」

「倒是機靈。」李瑕道:「再設軍器監、火藥局,從格物院分出來,你來任軍器少監,兼管火藥局。此事私下再奏來。」

「臣領旨。」孫德彧緊接着又小聲問道:「陛下,俸祿不少吧?」

「嗯。」

孫德彧大喜。

他年紀輕,學識又遠不如郭守敬,以前無人可用時還能勉強頂一頂,如今再擔物院卻承受了太大的壓力,此時才覺輕鬆不少。

這是李瑕登基稱帝后必須要做的調整,讓各個事項都漸漸規範起來。

總之,一點點促進生產、規範體制。

......

「陛下,林司使來了。」

隨着這一聲通傳,打破了李瑕內修政理的平靜。

讓郭守敬繼續帶着官員們查看別的農學成果,自己則去接見林子。

李瑕現在已經能從臣子趕來覲見時的步伐、神態推斷出他們要稟報的是好事還是壞事。

今日一看林子,他就意識到這次是壞事。

「陛下,甘肅急報,有元軍入境且偷襲了嚴云云的隊伍......」

李瑕看過林子遞來的情報之後,卻顯得很平靜,似乎這壞消息沒有他預想中那麼壞。

但疑惑還是有的。

「回宮再談吧,召劉元振來。」

「是。」

劉元振守了潼關多年,這次又中了董文炳一箭,李瑕乾脆召他回長安任了兵部尚書。

至於潼關,以茅乙兒如今的經驗,應可獨當一面了。

另外,劉元振也是李瑕稱帝后第一批封國公的功臣,同時還有張珏、高長壽、李曾伯、廉希憲、高瓊、張弘道等,基本都是能坐鎮一路的帥才。

到了集英殿,劉元振看過情報,目光落在地圖上,顯得疑惑起來。

他受傷已過了將近五個月,早已養好了傷勢,又變得生龍活虎。

「元軍主力逼近高昌了?」

「這確實纔是更嚴重的事,但有善甫兄坐鎮,你不必管。」李瑕道:「先說嚴云云遇襲之事。」

「是,大通河以西應該暫時還不屬於我大唐治下。」

「嗯,河湟之地自安史之亂後便丟了,這些年蕃人不生亂,朝廷也無餘力去拿回來。祁連山、大通河暫時可算是國界。」

「可這次並不是蕃人自西向東偷襲,而是元軍自東向西攻擊。」劉元振嘴裡唸叨着,手指在地圖上一劃,道:「從沙漠來的······大費周章啊。」

這件事對於他們而言,已經不難猜了。

「八思巴。」劉元振唸叨着這個名字,道:「看來,是那位蒙元的國師八思巴回吐蕃了?」

李瑕坐在那沒說話,等着他弄清局勢後給出建議。

「元軍先由一支先鋒兵馬打通道路,正好還劫下了我們的輜重,確保八思巴的安全。那算時間,蘭州守軍發現異常趕到湟水畔,再送出急信到長安,已過了十二天。八思巴很可能已經到西寧州?」

林子道:「是,蘭州守軍正在追擊。」

「怕是追不到了。」

劉元振話多,疏理了局勢之後,又道:「這次元人很聰明,東面還在攻打興慶府,西面又調重兵逼近高昌,同時偷偷從中間穿過沙漠去往吐蕃。若我是廉希憲,我也攔不住。」

這個道理不需要劉元振說,李瑕也明白,甘肅那樣地廣人稀的一大片地方,在沒有長城、沒有超級多兵力的情況下,要是連讓元軍騎兵來走一遭都不讓,那就太異想太開了。

事實上,廉希憲能讓元軍騎兵甚至不敢攻城鎮、關隘、商道,可以說是極可怕的威懾力了。換作是忽必烈鎮守甘肅李瑕想穿過其境,怎麼都敢試試偷襲幾個重鎮。

「過去就過去吧,八思巴想回吐蕃,不走甘肅,還能走西域。實在不行,他從開伯爾山口也能繞進去。」李瑕道。

劉元振想了想,很快有了主意,道:「我們雖然追不上八思巴,卻能走別的路攔住他。」

說着,他最後又看了一眼地圖,目光中泛起了堅決之色。

「臣願領小股兵力,從川蜀過大渡河,翻越高山,直趨薩迦,截殺八思巴,擒來恰那多吉,爲陛下收服吐蕃。」

站在一旁的林子瞥了劉元振一眼,猜測他是想搶郝修陽的功勞。

收服吐蕃絕對是不世之功。

不僅封王世襲,還必然名垂青史,不輸於封狼居胥··....

想到這裡,林子乾脆站出來,抱拳道:「陛下,臣也願往!」

「哪怕山高水深,深淵奇寒。」劉元振道:「臣雖九死,亦勢必爲陛下斬八思巴!」

林子沒他那麼會說話,遂大聲道:「臣也是!」

李瑕沒想到召劉元振來議事,只得到這樣一個建言,搖了搖頭,問道:「有何用?」

「收服吐蕃。」

「朕問你,便是八思巴回到了薩迦,又能如何?」

劉元振道:「能在大唐與蒙元決戰之際擊我方腹背,能切斷······」

「朕是問你,八思巴回去了,就一定能號召所有的吐蕃部落效忠蒙元嗎?」

「這······自是可以。」

李瑕皺了皺眉,起身踱了兩步,招劉元振到身邊,道:「朕有個想法,你莫與別的重臣說。」劉元振大喜,似乎覺得自己是開國功臣中最出色的。

只聽李瑕問道:「你覺得,只需朕拿下河套是否便能化解蒙元這次的計劃?」

劉元振一愣。

「你看。」李瑕擡手一點地圖,「蒙元爲何能攻興慶府?爲何能攻西域?爲何能穿過阿

拉善沙漠去往青海?因爲河套平原是他們的跳板,他們在河套休整,以河套爲軍事重鎮,將兵勢四散,包括常年在延安府形成壓迫。」

「臣明白,但......」

「只要拿下河套,就相當於斷掉蒙元一臂,打掉它在西南的影響力。那就算八思巴回到吐蕃,還能讓吐蕃效忠蒙元嗎?」

「陛下明鑑。」劉元振道:「但連年征戰,國力早已不堪重負,便不說陛下答應諸公休整兩年,哪怕諸公支持,陛下何處來的兵力、錢糧攻河套?」

「但這纔是大局。」

李瑕也知道自己沒道理,因此今日只招了劉元振來問接下來要問的這句話。

「朕若親征河套,能激勵士氣,只帶精兵又能省不少錢糧,國庫再擠一擠,勒一勒褲腰帶。」

「陛下,恕臣直言,這顯然不可能。年年親征,年年勒緊褲腰帶。士卒疲憊、國庫無存糧。」劉元振道:「必然要休整兩三年,這兩年間若能不動兵戈收服吐蕃,國力大增之後再發兵河套,此方爲良策。」

「朕明白,只怕兩三年忽必烈也緩過氣來....」

李瑕思忖着敲打着桌案,希望能再找出一個契機。

契機往往是與危機同時來的。眼前也許就有一個。

——八思巴。

這個蒙元的國師、吐蕃的大貴族與佛門宗主,確實是個契機。

只是要在青藏高原上追上對方,很難。

.......

看着李瑕陷入沉思,劉元振小心提醒道:「陛下如今是九五之尊,無須事必躬親。當由我們這些臣子爲陛下分憂。臣定竭盡全力。」

這句話說動了李瑕。

「允你所言,盼你能爲朕分憂··....」

第756章 驅口第621章 劉美人第512章 恐懼第1096章 大龍第976章 擔保第84章 太常引第936章 我分裂你第260章 遠隔重山第237章 渡河第636章 屠夫(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282章 一步之遙第689章 一網打盡第1278章 都城第1316章 召見第194章 神箭手第720章 下三濫第253章 興昌五年第280章 大理世族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317章 木偶人第78章 一箭檄詩第1040章 大局第757章 老對手第1004章 刁民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94章 繞道第503章 家鄉第168章 客氣第512章 恐懼第632章 分割第200章 攻守第1090章 西夏故事第472章 時機番外篇·揚帆(爲盟主“我是分析師”加更)第201章 長寧軍第32章 破綻第437章 不斬來使第291章 疆界第20章 小畜生第545章 連夜雨第588章 拿捏(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8/21)第497章 誰家第1233章 將計就計第428章 人事第339章 神算第151章 黨羽第336章 腐肉第1149章 嚇退第39章 接手第778章 復仇第1069章 兼聽則明第1212章 宜速取第896章 弱者第896章 弱者第509章 老實人第157章 心意第529章 死於安樂第235章 功虧一簣第1036章 庇佑者第602章 破規矩易第672章 天涯第1253章 督促第519章 信使(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第1200章 矛盾第418章 遇弱則擊第518章 夫妻第1051章 和解第1130章 入場第91章 忠犬第1316章 召見第1226章 不重視第1096章 大龍第946章 古戰城南第1222章 忍第930章 參差不齊第1034章 西塞山第903章 收繼第1307章 忠良之後第1115章 年少英武之王第1138章 條件番外篇·幕僚(爲盟主“blackmoon413”加更)第932章 前後夾擊第982章 國號第354章 知縣第1015章 背疽第447章 更聰明第869章 不符第548章 帝王氣第322章 平息第345章 誰的命重要第978章 西藩番外篇·幕僚(爲盟主“blackmoon413”加更)第221章 燒園第1334章 寄望第765章 士望第943章 復國之子第1163章 收割第566章 蹴鞠第358章 口信第891章 汗國之秉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