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走近

“我要娶誰,由我決定。”

李瑕感覺到李墉語氣中的些許怨氣,神色一斂,鄭重其事道:“你莫阻撓我。”

李墉笑了笑,莞爾道:“我又未反對你這婚事。”

“但你語氣中對我自作主張有所不滿。”

李墉道:“你既自認非我子嗣,又何必與我強調?”

李瑕道:“因你不信,你神態之間分明將我當成你兒子。”

“你要我如何?看着活生生的兒子在眼前,當他死了嗎?”

李瑕默然。

李墉微不可覺地嘆了口氣,道:“你那未過門的大理妻氏,我並未見過,只是前陣子安排糧草南下時,她吩咐過幾樁差事。”

“那是我的主意。”

“回想當初你欲娶唐安安,我便告訴過你,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第相當。”李墉道:“可還記得她?”

“不記得,但見過一次。”

“不想娶唐安安了?”

李瑕漸覺得談話過程中,與李墉的關係變得有些奇怪。

他向後倚了倚,搖了搖頭,道:“你對我,太多試探了。”

李墉問道:“覺得那小丫頭有些心計?”

“嗯。”

李墉再次苦笑了一下,眼神卻變得和藹了些,道:“今日你有所問,我皆開誠佈公。你我……可以交心幾句?至少,我絕不會害你。”

“好。”

“你想當儂智高?”

李瑕道:“你說話真的太多典故了,我聽不懂。”

“儂智高與吳曦相似吧,爲名將狄青所敗,後流亡大理。”

“我沒打算當儂智高。”李瑕認認真真道。

兩人都是聰明人,有些話不必說得太清楚,李墉斟酌着,道:“吳潛復相之前,我盡力幫你……無論你是否我兒子。”

李瑕道:“吳潛復相之後,我也不建議你去舉證。”

“到時再談吧。”李墉漫不經心,問道:“遷十餘萬人安置在慶符,你要了多少錢糧?”

“免了慶符縣一年賦稅。”李瑕將事情簡單說了。

“你辦得不對。”李墉搖了搖頭,道:“莫看蒲擇之、朱禩孫欣賞你,但公是公、私是私,他們依舊在試探慶符縣能拿出多少錢糧,看張遠明案、私鹽案、走私案當中,你貪墨了多少錢糧。”

“不是貪墨。”

“且聽我說,你與蒲、朱私交再好,但莫忘了他們首先是高官,其次纔是你的忘年交。遷十餘萬人至慶符縣,該伸手討的錢糧卻不討,他們作何感想?”

李瑕道:“我討了,但蜀中確無錢糧。”

“敘、瀘二州從未失陷過,重慶府堂堂一方重鎮,僅是你慶符小小一縣可比?朱禩孫嘴上叫窮,實則要看你有多大意願要遷置這十餘萬人。”

李墉話到這裡,嘆道:“你太想要這些人口,被看出來了啊。”

李瑕微微一凜,意識到自己確實太想要這些人口了。

“如何做?”

“叫窮而已。”李墉道,“你千辛萬苦謀得官位,行事需要更加將自己視爲大宋臣子纔是。”

李瑕頗有感悟,點了點頭,道:“受教了。”

李墉道:“此事,我替你辦吧。”

“多謝了。”

李墉擺了擺手,道:“沒有我,你也能辦得成,看花費多少心力罷了。你對我無所求,我看得出。”

李瑕確實是對李墉無所求。

他直截了當地說了“我不是你兒子”,從未想要拿一段假的父子關係去獲得什麼,哪怕是一點點歸屬感。

偏是如此,李墉愈發認定他只是得了失魂症。

一開始,李墉也有無數懷疑,有許多事想要探究。卻在李瑕的坦誠中,懷疑變成了無奈、不捨。

想探究的,全被李瑕無情地揭開了,李墉唯一能選擇的便成了割捨或不割捨。

李瑕亦覺無奈,該說的都說了,還能逼着李墉割捨不成。

~~

“你近來有心事?”

這日清晨,高明月坐在鞦韆上,剝着雞蛋,看着李瑕鍛鍊完,忍不住問了一句。

“嗯,算是有一點吧。”

李瑕接過雞蛋,目光落處,高明月的手指纖細白皙,與蛋白相映,十分好看。

“遇到難題了?不是很順利嗎,韓老先生還說你會用人,見了李先生一次便能將他引爲心腹,盡心做事。連房主簿那麼高傲之人也輕易收服了。”

李瑕道:“這事我並非不想說,但不太好說。”

“好吧。”高明月倒了一碗牛奶,聞了聞,嫌有些羶,微微皺着眉,還是遞給李瑕。

“你今日還去兵營嗎?”

“嗯,今晚早些回來,你繼續教我彝語可好。”

“好,我要考考你。對了,昨日聽嚴云云說,在南邊商路上看到一隻好大的竹熊,很是漂亮,巧兒唸叨了一晚上。”

“熊貓?”

“沒有見過,我也不懂。私鹽的賬我核了一遍,沒有錯漏,嚴云云說想再開幾口鹽井,不過慶符、筠連二地加上南下的商路,賣得還是少了。”

“嫁衣的事,讓她幫忙安排了嗎?”

高明月低了低頭,道:“沒有……哪有新娘子自己說這些的。”

“那我來看着安排。”

“那個……二哥不是說等他在威寧立足了,再來替我們辦嗎?”

“不要理他,年年打仗,難得近來稍清閒一點……你也喝一口。”

“不喝,太羶了。”

“喝了能更白。”

高明月看着李瑕,眼神裡似不信又似有些意動。

李瑕遞過碗,讓她小抿了一口,想早點成親的念頭再次冒出來。

每日清晨也只有短短一段時間能這般說會話,待前衙傳來梆聲,李瑕換過官服過去處理了幾樁公事又去往慶符軍營。

~~

如今慶符縣到處都在大興土木,符江上又搭了兩座拱橋。

走過拱橋,東岸正在建新城,難民也開始從敘州遷來,一派繁忙景象。

李瑕雖將這些事安排給主簿與幕僚們去辦,但每日都會抽空親自與難民聊聊天。

他不穿官袍,也不披甲,只穿着布衣,不時找人問問他們的住宿、賑濟等事宜。

“每日有放粥,吃不太飽,能活下去不錯嘍。不過小兄弟,老漢與你說啊,這城池建在河邊不安生哩,得建到山頂上。你說這邊那些個當官的……”

“老丈放心,慶符縣北靠長江,南有羣山,還有兵馬駐守,不會讓蒙軍打過來的。”

“嘿,小毛孩子,老漢能信你的嗎?城牆也無,愁死人……”

這等有見識的老漢往往只是少數,更多的難民多是疲憊麻木的樣子,雙目無神,似連開口說話的力氣也無,唯在見到那一排排新蓋的房舍時眼神亮了亮。

李瑕走到慶符營,只見一列列新兵正在將官的安排下扛着木石。

這是李墉與他商量的,與其操練新兵讓他們白費力氣,不如干些活……算是權宜之計吧。

但這只是上午的體能訓練,之後這些新兵還要練習搏鬥、弓馬、急救、識字等等。

練兵之事,李瑕一向喜歡親力親爲,每日只要有空都會過來。

慶符軍中已有人私下說:“李知縣不像知縣,倒像是個將軍。”

“說什麼呢,李知縣往後是要當蜀帥的……”

這日,李瑕又是在營中忙到傍晚,李墉再次來見了他。

近來兩人會面次數多了些,彼此分明都有些尷尬,李墉卻偏喜歡來。

“工坊那邊制好了一批盔甲,來向知縣彙報一聲。”

“李先生辛苦了,讓人搬到武庫,我們過去看看。”

李墉看起來並不辛苦,擺了擺手,道:“還是當年在餘杭爲官時事務更繁瑣,此間民風淳樸,少有那些麻煩事。”

兩人並肩走着,李瑕已比李墉高些,側過頭能看到他頭上的白髮。

到武庫看了盔甲器械,眼看周圍無人,李墉微嘆了一聲,道:“你若得空,勸勸你長兄吧。”

李瑕淡淡瞥了他一眼。

李墉近來說話每每都是這般,“你長兄”“你姨娘”彷彿李瑕就是他兒子一般,李瑕也拿他沒辦法。

“他怎麼了?”

“心思總在些廚藝小事上,不思進取。”李墉道:“昭成天資聰敏,往後可爲你之助力,你請他幫忙做些事,他會聽。”

“嗯。”

李墉道:“我見了李知縣這張臉,不由將你當作兒子了,知縣勿怪。”

“倒也不必抱歉。”李瑕板着臉道:“我知道你是故意的。”

“被你看出來了。”李墉搖頭苦笑,背過手,向庫房外走去。

“對了,可否再幫我做件事?”

“知縣請講。”

李瑕沉吟片刻,道:“我的婚事……幫忙籌備一下吧?”

李墉沒回頭,背對着李瑕,道:“三書六禮確實麻煩,這樣,明日讓劉娘去縣衙走一趟。”

“多謝了。”

李墉沒回頭,邁過門檻,仰着頭,忍不住微微笑了一笑。

“劉娘說的對啊,是病,終歸會好的……”

第761章 搦戰第531章 謁見第152章 臨行番外篇·固疆(爲盟主“octane”加更)第152章 臨行第131章 搬家第700章 擔當第762章 斷腿第716章 治家第1065章 日月山第1322章 潦草第599章 重臣第169章 成見第990章 不宣而戰第1309章 條件第467章 地道第469章 敢死第647章 星垂平野闊第655章 古城第491章 輕鬆第1044章 虛張聲勢第1337章 降表第743章 傲慢第577章 魏紫姚黃第1058章 升官第1145章 疏不間親第230章 自負第465章 莫測第174章 營盤第777章 黃金家族第1279章 避巷戰之短第1121章 我打我的第980章 說客第1272章 燕雲第277章 奔赴第427章 問罪第315章 傷亡第1217章 揪第56章 破局第595章 清君側第1314章 忠臣之心第1032章 臨安來人第488章 小官第1160章 打開局面第1263章 汴京第666章 潼關懷古第61章 餌第1106章 引火燒身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464章 換帥第986章 祖譜第693章 自暖杯第761章 搦戰第290章 可渡關第841章 報皇恩第251章 義女第315章 傷亡第992章 料敵於先第524章 安家第361章 休憩第1281童 祖宗之榮光第590章 逃之夭夭第307章 俘虜第57章 任務第715章 碰撞第160章 格局第126章 面聖(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6/10)第218章 回馬第628章 人心第177章 主力第1章 牢房第235章 功虧一簣第1052章 改變第1285章 兩都之規劃者第564章 積怨(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0/21)第734章 鄧州第1235章 心意難料第155章 敘州第988章 普通人第909章 盟友第187章 初戰第12章 英略社第356章 父子第248章 心計第625章 條件第670章 散養第747章 水性第596章 先手布殺局第146章 領悟第1084章 拖累第1286章 王子第185章 埋伏第921章 繳獲第77章 名門第684章 青蛙第1161章 坍塌第904章 遺孀與遺產第1029章 周旋第1083章 代價第355章 失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