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赴任

五月。

“噔、噔、噔……”

敲打聲不停響起。

漢中城東面建起的一片作坊區域,勞工們正在建造房屋,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李昭成穿過人羣,四下看了一眼,找到一個熟悉的火藥匠人,問道:“郝道長呢?!”

“在那邊找女人呢!”

周圍很吵,兩人不得不提高聲音。

李昭成繞過這一片地基,好一會才找到郝修陽。

只見這位老道長已換了身嶄新的道袍,不復以前的邋遢模樣,正坐在搖椅上揮着手中的拂塵。

他面前,還排了八個面黃肌瘦的小姑娘。

“道長這是在做什麼?”

郝修陽笑嘆道:“老了啊,筋骨不濟,僱些婢子來端茶倒水。”

李昭成雖是晚輩,卻也低聲提醒道:“道門中人,這般好嗎?”

“着相了,你着相了。”郝修陽指了指他,道:“便因我是道士,做了何事,你便指責道門,豈非以偏概全?老道好享受,因老道有錢,與道門何干?”

李昭成一時無言。

他知道郝修陽如今有錢,吃住都是蹭李家的,當然有錢。

“老道已這般老了,又不會欺負了她們,賙濟她們,有何不妥?”

郝修陽揮了揮拂塵,讓他的婢子們且去生火做飯、洗衣掃地,又交代要在院子裡種些銀杏。

他打算往後要過得體面些。

“叫你找物件,可找到了?”

李昭成遂讓隨從將背上的簍子拿來,一樁樁把東西找出來。

“這是道長要的羅盤……”

“噫,連二十四山都看不了的,何用?再找。”

郝修陽搖了搖頭,擡頭望天,喃喃道:“這漢中……怎看鐵礦都不多,過幾日,老道得往歸仁山去一趟,辛苦嘍。”

他領的錢多,但其實做的也多。

如今李瑕麾下將士的火器、武器、盔甲製造,多由郝修陽在管。

這說來簡單,從採礦開始卻是極複雜的流程。

比如,李瑕說要製造望筒,嫌玉石紫晶太貴,與郝修陽說甚……用砂子便能造鏡。

簡直一派胡言。

郝修陽費了無數功夫,燒了不知多少種石頭,才用從一個黃州來的玉石商人手上購來的水晶硅石燒出鏡片,卻依舊不滿足李瑕要的純度。

許是原料不對、許是燒得不夠熱……不知道,只能慢慢試。

且如今更要緊的還不是這些新奇物件,得先把將士們的武器、盔甲造足了,才能將漢中兩萬餘兵力盡數編練成戰兵。

而不是一堆只帶長矛、連甲冑都不齊的鄉兵。

“書呢?”

“這裡……《夢溪筆談》好找,世綵堂便有刊本。《刀銘》卻極難找,我託林子派人到南面去才購得。”

李昭成將簍子裡的書一本本拿出來。

郝修陽又問道:“《雲笈七籤》呢?”

“道長是要造刀,要道門的書做甚?”

“你這小子,道門便有灌鋼之法。”

郝修陽對李昭成這不懂事的讀書人頗不屑,道:“凡鍊鋼之法,以熟鐵打薄片,生鐵安置其上,草履蓋上,泥塗底下。洪爐鼓鞴,火力到時,生鋼先化,滲淋熟鐵之中,兩情投合……此方爲我鍊鋼之秘要,比當世之刀兵更爲堅韌。”

李昭成又問道:“道長既然知道,又何必翻書?”

郝修陽罵道:“熟鐵幾何?生鐵幾何?草、泥幾何?火力幾何?若不查閱,老道如何得知?何況沈括記‘淋鋼’之法,與這‘團鋼’又不相同……”

“好吧。”李昭成無奈,道:“爲道長找來這些書便是。”

“你自與李大帥言,此事重要,教他休再與老道說些似是而非之物,鋼都不會煉,盡日嚷着造這造那,簡直毫無章法。”

郝修陽說着,翻身起來,又遙指東面一間寺廟。

“看到那石佛寺否?有一高塔。”

李昭成道:“看到了。”

“須將那寺拆了,老道須借那高塔建一巨爐,爲大帥鍊鋼。”

“道長切莫打趣。”

郝修陽莞爾一笑,輕罵道:“這漢中,寺廟可太多了……”

李昭成順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卻又見許多船隻由東而來。

“朝廷任命的官員們到了……”

~~

望江門碼頭。

一衆年輕官員下了船,擡眼看這漢中城。

“這便是漢中城、古梁州。”有人喃喃道。

“真破啊。”

“人太少了,遠遜臨安城之張袂成陰、比肩繼踵……”

“雲棧屏山閱月遊,馬蹄初喜踏梁州。”胡三省開口吟道。

黃瑢哈哈一笑,回首一指身後的漢水,跟着高聲吟道:“地連秦雍川原壯,水下荊楊日夜流。”

這是陸游的詩,將這古梁州、漢水的壯闊一語道盡。

衆人不由意氣上來。谷熤

黃震大步上前,接了下一句。

“遺虜孱孱寧遠略,孤臣耿耿獨私憂。”

詩到這裡,所有年輕官員們齊聲應喝了最後一句……

“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

城洞將這意氣風發的聲音迴盪開來。

周圍挑擔的百姓紛紛側目,見這些官人們衣着不凡、僕從如雲,連忙散開。

衆官員卻猶不過癮,再次提聲呼喊。

“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頭又一秋!”

“不知大散關在何處,沒看到啊……”

“好詩!好詩啊!”

“陸放翁天資慷慨,詩寄恢復是也!”

“不是……諸君可知大散關……”

“良時恐作他年恨,我等爲官漢中,必要把握良機,待王師北復,祭放翁先生!”

“諸君,理我一下,大散……”

“諸君可知,陸放翁還有一首漢中之詞……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好!好一句‘匹馬戍梁州’!”

“我等此來,正是……朱顏漸改功名晚,擊築悲歌一再行!”

“說的好……”

~~

站在城頭上值守的劉金鎖探頭一看,“嘿”了一聲,罵道:“書生真是吵死了。”

他招了招手,哈哈笑道:“走,把這些嫩蛋子帶過去……”

~~

“擊築悲歌一再行!”

“好!”

“走吧,去見了李節帥,各自赴任地方,爲民務事……”

“明日將與諸君分別了啊。”

“且看我等,孰將治下治理最善……”

見那邊有一大將帶着人按刀過來,昝萬壽於是上前,道:“我等受朝廷之命上任漢中,不知李節帥何在?”

“哈哈哈。”

見這大將不言反笑,衆官員不由一愣。

“某,鎮西軍統制,劉金鎖!”

“原來是劉將軍當面……”

劉金鎖很高興,他還是授官以來第一次對着外人這般威風地把名字念出來,挺着肚子掃了這些人一眼,最後看着昝萬壽。

“咦,你很不錯,看起來很能打嘛。”

這話頗爲無禮,不少官員已不喜。

昝萬壽雖是個縣尉,那也是武舉受文階,哪是這般見禮的?

但初來乍到,心氣終究是虛,他們也不敢說什麼。

劉金鎖手一揮,便大聲道:“跟我走吧!”

說着,他大步卻是往城外走,向西。

“走啊!”

“敢問劉統制,李節帥不在城中?”

“不知道!”

“那我們這是……不入城?”

“入城做甚?當然是先帶伱們住下啊!等下一批官員到了,再一起開拔……”

胡三省不由向黃琛低聲問道:“他說的是開拔?不是赴任?”

“想必是粗莽之人,分不清這些……”

~~

走着走着,離漢中城愈遠。

胡三省微微皺了皺眉,已預感到有些不妥,他轉頭看了一眼,見陸秀夫臉色煞白,不由關切了一句。

“君實,水土不服?”

從臨安到漢中,三千餘里水路,近一個月的舟車勞頓,就連胡三省這壯年書生都吃不消。

二十四歲的陸秀夫則是頭一次跋涉這麼遠,加之一路暈船,顯然已是病了。

他卻還是努力維持着步履沉穩,張口吐出兩個字。

“無妨。”

胡三省轉頭一看,向劉金鎖喊道:“劉統制,我們要去官驛,明日再去謁見李節使可否?”

劉金鎖回過頭,大聲道:“哪有官驛?就在這裡歇吧!”

“陸知縣病了,他是少年進士,知附廓南鄭縣……”

“那我找個大夫來!”

“這城外哪有大夫……”

胡三省話到一半,轉頭一看,只見一片軍營已緩緩在眼前展開。

第132章 輕鬆第1039章 主戰派第607章 喂狼第305章 癢第220章 支援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765章 士望第499章 消耗第750章 克敵營第1106章 引火燒身第519章 信使(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第880章 賢主第1196章 不孝子第261章 元宵第698章 三峽第659章 明朗第355章 失魂症第791章 揪狼第62章 棄子第946章 古戰城南第989章 萬歲第1096章 大龍第25章 高明月第100章 護第808章 反敗第481章 潰逃第163章 後衙第474章 敢戰(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1)第909章 盟友第1143章 崩潰第1201章 元大都第811章 黃鼠狼行動第591章 信息差(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9/21)第393章 貴勢之家第1164章 湮沒第520章 雄主第452章 護國門第470章 怯薛軍第42章 添火第728章 失望第161章 差別第163章 後衙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第331章 滿盤皆輸第411章 穩妥第171章 人手第374章 舊案第1276章 邀戰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41章 青城賦第220章 支援第833章 風氣第1005章 望澤門第1041章 戰利品第976章 擔保第896章 弱者第168章 客氣第577章 魏紫姚黃第77章 名門第449章 俯瞰第716章 治家第689章 一網打盡第153章 中秋第689章 一網打盡第496章 歸家子第427章 問罪第588章 拿捏(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8/21)第1098章 曙光第679章 弱主第183章 劫道第841章 報皇恩第1156章 耐心第1229章 迎接第295章 大理之行第1180章 繼承者第1230章 預設戰場第1017章 挑唆番外篇·萌芽(爲盟主“兩手插袋誰都不愛”加更)第619章 聯絡第1131章 融合幾點說明第566章 蹴鞠第560章 眼光第510章 破防(爲盟主“王二郎二”加更)第420章 意外第639章 根脈第782章 歸家子第194章 神箭手第1225章 換俘第434章 殺陣第743章 傲慢第261章 元宵第847章 農牧第1111章 舉國之兵第88章 亡國奴第799章 仗房嶺第858章 小螞蟻第39章 接手第1173章 歸來者第1203章 歸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