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告別

箕準複道:“昔日鄒衍曾言秦指揮使、張鬱青二人乃天象所示星主。寡人對此信之不惑,還望兩位救我,勿令國亡於我手。”說完,箕準跪地便拜。箕準只是一個17歲的少年,歷經劫難,逆黨刺殺,九死一生,牧野無咎亂國,重兵威逼,初登大位,遼兵西進,危如累卵,孤立無援。秦卿比他大兩歲,張鬱青比他大四歲,三人曾在三角山受鄒衍教誨,每日相處,共患難則情深,此刻見他哭成淚人,兩人誓言爲之謀劃。

秦卿道:“今天寒地凍,遼兵孤軍深入,利在速戰。可令路最率三萬周旋於西北,只需堅壁清野,拖延月餘,遼軍必退。”

路最道:“請王上賜臣手諭,交接地方豪族,許以恩義,勸其錢糧支援,私兵逐步徵爲國用,則大事可爲。”

秦卿道:“我磨刀堂部衆秘密保護路最將軍。”。

箕準允諾,次日命路最爲上將軍率傾國之兵,奔赴西北。牧野無咎聞箕準派書生路最爲將,不以爲意,以降將箕否爲嚮導,勢如破竹,直逼邊境。路最收羅敗兵萬餘,與牧野無咎略一接觸便即潰散後退,在邊城守城三日便棄城而去。牧野無咎更加輕視路最,其先鋒蕭排牙驕兵向前,破慈悲嶺,直逼王險城。牧野無咎大部將過興化城,卻被路最掘水衝擊,大水蔓延十里,到處是冰凍的泥潭,小河,道路完全不見,一眼望去白花花望不到邊,牧野無咎大部攻城武器、騎兵、輛車均被堵塞不得過。路最大軍堅守興化城伺機偷襲牧野無咎大部側翼,牧野無咎只得在興化城下對峙。

遼郡先鋒蕭排牙五千輕騎至王險城下,箕準堅守不出。輕騎並無攻城武器,蕭排牙無計可施,又慮後方補給線已經被阻斷,一路朝鮮堅壁清野,並無就地取食的可能。於是蕭排牙悻悻然喊話城下,卻被張鬱青一箭射中額頭,部衆大驚撤兵,卻在慈悲嶺被王唊伏兵偷襲,蕭排牙疲憊之兵,三日未進食,被圍殲慈悲嶺。

得知前鋒蕭排牙五千精兵被殲滅,牧野無咎大驚,出營巡視,見路最舉蕭排牙首級示威,惱怒異常,揮軍猛攻,卻在興化城下丟下屍首數千。兩軍對峙二十日,箕準命張華、崔毖督促各地豪族糧草支援前線,卻所獲甚少,路最城中缺糧到了吃草根、扒樹皮的地步。

十數日雪雨交加,雙方罷兵。興化城內一日忽有通州元氏豪族元銀率私兵五百,運糧入城。路最見元氏有雪中送炭之舉,大爲讚賞。深夜路最將營忽遭黑衣人數百圍攻,黑衣人撲入路最寢臥之處,卻空見一草人在牀上。

衆匪只是中計,退出門外,只見一名英氣清秀公子哥手持單劍攔住,雙方廝殺片刻,黑衣人損傷嚴重,爲首者道:“你們到底何方神聖。”

秦卿笑道:“你們不用知道,今天飛劍門的人全都得死。”

掃地老僕毛文壽、苦禪派枯竹和尚、金頂門楊子翁皆宗師級人物,翠煙門與飛劍門宿怨未解,被逼逃出朝鮮,退避燕國,因此翠煙門金徵祜、金德華、金得宏三人尤其賣力,將飛劍門此刻盡數殺死。院內只留下三十具屍體。

“城外牧野無咎部也被擊退。”路最大笑而來,忽然看見院內刺客死狀,臉色煞白。他文人從武,戰場上死傷也曾見過,卻未見竟有如此慘烈的死狀。路最勉強笑道:“指揮使大人神機妙算,擊斃刺客,乃本將之幸也。”

秦卿道:“牧野無咎大營必然不備。我已經派太行山八匪、鐵匠公孫冶、伍柳派王昆陽前去行刺,天亮必有結果。”

次日,天亮太行山八匪、鐵匠公孫冶、伍柳派王昆陽返回,公孫冶手中提着箕否的人頭。公孫冶道:“本欲刺殺牧野無咎,不料人屠宇文險和千山派冷戰天在,急切難以得手。我等誤中副車,取了箕否項上人頭。”

路最道:“箕否之死必定震懾敵軍。

公孫冶道:“屬下還帶來一個好消息,牧野無咎部也開始缺糧。”

路最道:“將軍王唊已經結交樸、李、姜、高、柳、趙、智、安八大豪族兩萬私兵前來支援,屯兵於茶河、沱河之間。”

秦卿道:“這樣說來,反攻時刻已到。”

路最點頭道:“指揮使大人所言甚是。”

三日後,路最、王唊兩軍計議已定,在牧野無咎撤退時,兩軍大舉反攻。不料,燕京傳來消息,燕王命荀彘、涉何爲首的議和使團,前來調停牧野無咎和朝鮮王之間的戰爭,同時燕王傳來大匜朝天子詔書,詛盟,朝鮮乃獻國書雲:“功濟艱難,義存邦國,萬里絕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聞也。燕王神機營指揮使秦卿特稟英姿,挺生奇略,言必忠信,行表溫良,才爲萬人之敵,位列諸英傑之長。朝鮮與燕有兄弟之約,與國家興父子之軍,奮其智謀,討彼凶逆。一鼓作氣,萬里摧鋒;二旬之間,兩京克定。力拔山嶽,精貫風雲,蒙犯曾不辭其勞,急難無以逾其分。固可懸之日月,傳諸子孫,豈惟裂土之封,誓河之請而已矣!朝鮮每載送絹二萬匹至燕王軍,宜差使受領。”

王唊爲平州侯,路最爲沮陽侯,張華爲澅清侯,崔毖爲荻苴侯,並委派荀彘爲朝鮮將軍率兵五萬鎮守其地。牧野無咎得天子詔書,大軍趁機撤退。路最、王唊等爲首主戰派心中憤恨,卻無可奈何,只得退守清川江以東。箕準派王唊、路最爲特使,前往中土感謝燕王援助之義。

秦卿遂命太行山八匪、鐵匠公孫冶、掃地老僕毛文壽、伍柳派王昆陽、金頂門楊子翁等部衆乘巨舶歸山海關。

不料出發前,張鬱青已經離去,留書雲:“末將意欲遊歷遼東,拜別指揮使大人。”秦卿知道張鬱青聽聞宇文險現身牧野無咎營中,此行必是尋找乾晴去了。秦卿睹書略覺惆悵。

公孫冶道:“衛公子身負絕學,此行必無大礙。指揮使大人不必掛懷。”秦卿冷冷道:“本座欣賞這小子三腳貓的功夫不錯,意欲納入磨刀堂而已。今既然自絕於本座,何足掛齒?我磨刀堂人才濟濟,豈缺此人乎?”公孫冶連忙附和道:“對對對!指揮使大人所言甚是。”

435章 魯大腳的果報352章 琵琶湖451章 武夷派第九十二章 催花術353章 結城秀康第八十二章 以身換藥198 射鵰英雄247章 亞歷山大帝的王冠265章 揚州瘦馬512章 苯教與密宗之爭第五十九章 世家秘族317章 夜探東甌王宮515章 蓮花八相第二十四章 鉅野澤第二十九章 劫囚415章 魚梁洲429章 桃源仙境173章 水衡都尉530 浣花劍派第一百二十九章 黑道之首第130章 神箭九策281章 秦淮河440章 隨珠荊玉第十三章 狂生髮難第六十四章 採生折割467章   魯大腳的劫數第二十六章 老子化胡253章 塗山氏330章 淨海王210章 紅衣教258章 燭之狐507章 星宿派263章 淮鹽勝雪191章 克拉蘇的進襲第六十三章 燕門世家第130章 神箭九策179章 花夢黎第四十三章 泰山一別357章 大阪城412章 調虎離山171章 宇文部第154章 太陰宮436章 鄂王城256章 鶴唳華亭262章 奪嫡之謀377章 本多忠刻的秘密293章 極樂老人第六十九章 磨刀堂314章 鑄劍谷235章 赤谷城之戰251章 牙於單重返狼居胥山第五十九章 世家秘族187章 向日族161章 逸派七子與天策府288章 越女劍238章 大漠曾滄海167章 飛馬牧場312章 芳蹤何處尋338章 加藤清正226章 合黎山403章 復仇瘋狂者墮無間地獄191章 克拉蘇的進襲543章 巴人鬼道第三十三章 天機門第九十八掌 楚國郡主510章 吐蕃王子歸來326章 胡不歸第七十九章 慈幼園第四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1)第八十一章 斷糧490章 移花宮源自九宮山第九十三張 何得美人恩209章 慷慨赴死372章 一刀齋的貪杯436章 鄂王城490章 移花宮源自九宮山330章 淨海王380章 讀心術419章 入蜀416章 避禍之策第153章 脫險第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293章 極樂老人235章 赤谷城之戰406章 重明鳥487章 壺口鎮459章 在劫難逃190章 安息帝國第七十一章 燕王有召471章 採花門229章 車師國第157章 再逢柳詠470章 六扇門213章 血崖爭鋒第134章 萬馬堂第六十一章 華胥引288章 越女劍262章 奪嫡之謀446章 月下盜帥段雲220章 箜篌引